其實就單單從字這方面,日本的字與我們中國的字就有很多相似的。那是因為在好幾百年前,也就是當時的唐朝,日本那個時候是沒有自己的字的,後來學習了唐朝的各種文化和與之相互交流聯繫,日本當時的皇帝也認為要擁有和創造屬於自己的文字,所以就命人在漢字的基礎上設計出自己的文字。但因為使用漢字已經很長時間,無論書寫習慣和使用習慣都影響很廣的,所以很難完全放棄漢字而用新的文字的,所以現在我們都能見到日本文字中還有不少漢字的身影,其中以名字中直接使用中文的為更多。(圖下為手寫的日本字)
到了近代的時候,由於我們中國的閉關鎖國等政策,對於很多東西的發展已經開始落後起來了,還有經過長時間的殖民和戰爭等影響,發展的時候自然慢了很多。日本的話工業科技的發展是比我們國家更早開始的,且也是先接觸到西文系統和西方設計觀念,在設計上更加執著和精益求精,當然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各種文化和手藝都得到不斷的傳承和積澱。要設計好字體首先得理解文字的含義,這對大部分中國設計師來說目前還是有難度的。
到了後面的時候,到了科技網際網路發展的時代,因為日本其實是相對於我們而言,對於字體設計這方面是更早發展的,所以是更加的成熟,發展更加的好。因此我們對於字體設計這方面的喜好和風格也是向日本那邊學習和靠攏的很多。
且對於字體這方面而言,日本對於手寫體和印刷體的區別,制定了一套符合印刷體美學的字體標準。而對於我們國家而言,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還有個人覺得不得不說國內有些字體與日本字體也未免太過相似了,就如造字工房的一些字體,雖然說造字工房的字體個人認為是非常好看的。第一幅圖中的其中一個字體是日本的明朝體。第二幅圖的字體是造字工房朗宋。
相信通過以上的字體對比,大家都會感覺到日本關於文字問題,無論從字方面還是字體方面都會感覺到與我們國家之間都會有所相近的,畢竟字方面日本是從我們國家的文字的基礎上加以改變的,而對於日本的字體方面設計我們畢竟是鄰國之間,所以字體設計方面我們與日本之前也有著相互的學習,所以說很多的日本字體和我們國內會有著許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