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研究|繪畫的可貴,即使是再現寫實繪畫,也在畫家審美理念中

2020-12-12 美術研究

第十三屆全國美展寫實類繪畫作品被照片圖像所擄獲的現象,引發了美術界對繪畫喪失造型形象的普遍焦慮。在機械或電子圖像包裹了人類視覺經驗的時代,人們很少能夠體味出藝術博物館的繪畫給予人的視覺欣賞極大地區別了這種圖像經驗,畫家的偉大藝術使命顯然並不是單純地描繪眼中所見,如果那樣,繪畫的確可用各種機械或電子圖像生產來替代,繪畫也必然淪落為對現實的機械模仿。

繪畫藝術的可貴,即使是再現寫實繪畫,也仍在於畫家是通過某種視覺形象的再造來呈現自己的審美理念,這種審美理念無疑是藝術主體對外在現實的精神折射,是藝術主體對可見視覺形象的對象化。作為一種手工圖像,繪畫的手工性並非單純是一種技藝,更非是單純地去創製一種圖像,而是通過手工在媒材介質上的繪製來發現、發掘藝術家內心世界隱藏的形象。它可以是現實的記憶,但這種記憶一定體現了藝術家個體的生命體驗;它可以是隱秘的想像,從而構成了藝術家生命存在的精神證據。

韋宇朋

這個時代與其說是圖像對人類視覺經驗的包裹,毋寧說是人們在繪畫上迷失了一種視覺精神。韋宇朋近些年在全國美展上的嶄露頭角,或可看作是他從機械或電子圖像所包裹的世界裡跳出而回到繪畫本體探索給予人們的一種精神提示。

的確,在揭示城市化的環境汙染、生態平衡上,直接將汙染物搬進展廳的現成品藝術或許更加惹眼刺目,更加富於批判性,但作為藝術,總覺得這種藝術方式犧牲了許多審美的意味。社會發展的城市化必然帶來欲望的過度,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都是現代化過程付出的沉重代價。顯然,這是美好與毀壞並存的現代化進程,它滲入了當下人們生活的每一個毛孔。

韋宇朋最早進入美術界的作品是21世紀10年代中期的《城市的命運》系列。他對城市密集人群的交通擁堵等社會問題特別敏感,因而畫出多達15幅的《城市的命運》系列,以此呈現出他對這些社會問題的關切。那些作品,以表現性語言畫出的城市街道,幾乎塞滿了擁擠的陷於癱瘓的機動車輛,頗有些垃圾場的感覺。

這些畫作顯然不是哪一幀照片所能具備的對真實世界的瞬間記錄,而是畫家對自己敏感的視覺經驗的集合,畫面形象是畫家對自己心靈世界某種刺痛部位留下陰影的顯現。其繪畫性也體現了畫家對絢麗繁華街景的高度過濾和濃縮,一意通過灰、白、黑和少許的其他色相來混合,畫家無意去描繪那些具象的車型和人流,而努力用色塊、線條來體現手工繪製的塗鴉感。

實際上,正像不能簡單地把城市化帶來的環境汙染與生態失衡作為現代化的罪惡一樣,韋宇朋在《城市的命運》系列表達的是一種曲隱的審美感受,那裡有平面色塊的美感,有線條塗寫的暢快,也有對那些亂作一團交通狀態的痛恨。

韋宇朋 大時代 150cm×160cm 2017年

有時,他的畫面也很陰鬱,這生成了另一組城市命運母題的繪畫——《停車場》系列和《民族廣場》《斑馬線》《城市》等單幅油畫。《停車場》系列,以平整的天空凸顯出停車場的雜亂和擁堵,這是城郊接合部的視覺記憶;《斑馬線》以密實的樓群反襯出斑馬線的狹窄呼吸感,大排筆疊層出灰調的畫面;《城市》似乎有種繽紛飛渡的氣息,那仿佛是心理的某種碎片印象。這些畫作將畫家對城市的心理感受放大,從街道搖向市郊,再從樓群推向天空。

如果和各種照片圖像相比,這些畫作絕不局限於某一角、某一瞬的視覺真實,而是藝術家對城市的心理感受,這種感受是陰鬱、雜亂、繽紛、密閉和灰暗的,而表達這種心理感受的恰恰是繪畫獨有的色塊、線條,尤其是油料、筆觸和畫布在行筆的某種運動中形成的痕跡,由此構成了畫家最隱密、最渴求的心象顯現,而不是某個具體形象。

韋宇朋 早餐店·2 180cm×130cm 2019年

實際上,形成韋宇朋個性圖式的油畫正在於他如何把這種內心隱密的心象通過色彩和筆觸在畫布上形成某種固定的節奏。他喜愛大筆觸的塊面,又在塊面裡穿插一些堅硬的線條,色相也幾乎是根據自己標記性的暖灰體系來變奏。

他從不讓自己的油色光潤平滑,而總是枯澀沉滯,似乎是老牆的斑駁、枯木的毛澀。顯然,韋宇朋城市油畫的圖式來自於這種油彩材質在他的個性標記裡形成的某種質感,也因這種質感的追尋讓他努力去掉物象的實相,而將半抽象半具象的圖形通過這些媒介表露出來。這是他對繪畫與圖像關係的理解,沒有手工媒介的獨特性或個性化,他的油畫個性圖式也難能獲得充分顯現。

韋宇朋 停車場·1 100cm×180cm 2015 年

中國現代城市的演進離不開19世紀40年代後上海、廣州、寧波、天津、香港等城市的相繼開埠。顯然,韋宇朋對城市現代化發展的隱痛在某種程度上也和中國近代社會的被殖民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如果城市記憶缺乏歷史的鋪墊,肯定是單薄、扁平的,也缺乏應有的歷史深刻性。

他在2010年代末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大時代》《南灣碼頭》《將遠行》《碼頭故事》《起航》和《南方碼頭》系列等,絕非是歷史某處場景的真實記錄,而是中國城市被殖民化歷史的一種喻象。因此,那些畫面裡有舊上海外灘的縮影,有廣州十三行的遠景,有其時巨大的商貿帆船,有碼頭攢動不息的人群。

當然,這些歷史喻象也一定包含著對當下一些南方碼頭故事的捕捉,甚至很難辨識這些有關碼頭、時代、城市和風物的形象碎片,是過往的,還是當下的?這正體現了畫家對繪畫性形象處理的智慧和巧妙。線條是穿插在那些色塊裡的筋骨,而色塊與線條的運用連作一起,富有筆觸韻致的色塊也絕不是沃爾夫林所說的「塗繪」那麼簡單,也不能說是對中國畫寫意用筆的直接翻譯,而是厚澀的顏料在粗礪的畫布上「抹擦」「揮寫」「點甩」的觸動所致。

儘管創製圖像是畫家繪畫的基本目標,但離開媒介單獨討論圖像的生成就不符合繪畫創作的原理。繪畫從來都不可能離開具體的媒介來創製圖像,媒介是畫家創造圖像的有機構成,是個和圖像創造聯結在一起的整體。

韋宇朋 樓下停車場 100cm×180cm 2017年

《大時代》《南方碼頭》和《起航》標誌著韋宇朋油畫個性圖式的形成,這就是將歷史風景與現實存在合而為一的歷史隱喻。這意味著他對城市現代化的隱痛更深刻地延伸到了歷史的情境中,從而使他的繪畫脫離了對現實形象的直接描寫而形成一種文化寓言。不須為他的這種圖式做抽象的或意象的類型判斷,在筆者看來,來自他內心的某種衝動和激蕩才是他將現實與歷史、具象與抽象疊合在一起的誘因。

這些畫面吸引人的,是將人們的視覺經驗引向心靈的某種感受,畫面並未直接明確地告訴人們畫面的母題意涵,而是通過那些跳動的筆觸和在暗沉的色調裡一閃而過的亮色讓人們覺察了某種特定的情境和意蘊,而這些意蘊又如此熨帖地與筆線的擅動、色彩的沉厚粘合在一起,是繪畫性的這些語素表達了作者內心儲存已久的那些意象。

繪畫的價值不在描繪所見,不在創製一個新異的圖像,甚至不在通過形象表達了一個明確的主題,而在通過某種獨特的媒介材質的手工性繪製探尋一種意蘊豐富的意象,從而揭示來自心靈的隱秘。

韋宇朋的作品讓人們感受到了這種油畫的繪畫性審美的創造。筆者讚賞英澤藝術機構對這種架上藝術的文化堅守,通過對韋宇朋這樣一些青年油畫藝術家的再度形塑而體現對當代藝術發展的思考與推進。■

(尚輝:中國美協美術理論委員會主任,《美術》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博導)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繪畫創作,畫家應該被所表現對象深深的感動,有感而畫
    [關鍵詞]油畫肖像;繪畫語言;美術一、創作實踐中對藝術風格的借鑑在油畫肖像的創作過程中,對自己欣賞的藝術家的藝術風格進行分析是必要的。研究成功的藝術家創作經驗,是我們通用的一種學習方式。筆者在創作中主要採用油畫刀來刻畫人物,經過大量實踐,在《油畫肖像一》《油畫肖像二》中,試圖通過肖像畫的創作,在貼近生活的基礎上,摸索出個人藝術風格。在肖像畫創作過程中,首先畫家應該被自己所表現的客觀對象深深的感動,作品要體現出藝術家內心的真情實感,這樣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去感動和震撼觀者。
  • 美術研究|劉繼潮著《遊觀—中國古典繪畫空間理論本體詮釋》集評
    從而體悟「本體之觀」必須在「誠」與「明」的動態互生中修持、提升,以直達人的創造動力的源頭。曹:該書作者認為以西方寫實繪畫的科學透視理論來套說中國古典繪畫,遮蔽了中國繪畫真正的傳統,扭曲了中國古典繪畫原來的面目,最終成為古典繪畫空間研究不得不首先遭遇的困難和障礙。您如何看待劉教授的學術成果?
  • 美術研究|淺談印象派人體繪畫對攝影藝術的影響!
    在 16 世紀,畫家進行寫生活動時,通常都會攜帶暗箱,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暗箱逐漸被應用於其他的領域中,攝影術就是由畫家寫生時所攜帶的暗箱而發展得來的。 而印象派繪畫中對光線的描繪以及應用,構成了現代意義上攝影藝術的光線的造型,使得攝影中體現出的光線更具有立體感,也更加具有藝術性。
  • 美術研究|關於繪畫的一次哲學旅程
    就像古德曼(Nelson Goodman, 1906-1998)敏銳地指出的那樣,繪畫中的再現是非對稱的。我們可說達文西的繪畫《蒙娜麗莎》再現了蒙娜麗莎女士,但不能說蒙娜麗莎女士再現了達文西的繪畫《蒙娜麗莎》。
  • 美術研究|論「無意識」在繪畫創作中的循變!
    在繪畫作品創作過程中,心靈結構是主宰畫家肢體行動的主要動能。這個神秘而又深邃的心理世界有著可以很容易被認知的「意識」形態,同時更多的是不易被察覺、潛藏在心靈深處的「無意識」狀態中。從宏觀的角度關注繪畫作品時,畫面中的每一個物象的安排、組織更加直接地影響著觀者的視覺神經。在創作中,合理的分割畫面就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表達出創作者的繪畫意圖,同時更要使畫面在視覺角度變得和諧統一。在傳統繪畫中畫家注重事實物象的比例及透視規律,使作品在二維的畫面中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三維的視覺效果。
  • 關於超寫實繪畫的一點思考
    按時間來算,有上世紀三十年代徐悲鴻帶回來的法國學院派寫實繪畫、五十年代引進的蘇派寫實油畫,七十年代由於政治需求產生的革命現實主義繪畫,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鄉土寫實繪畫、照像寫實主義繪畫、仿古典主義寫實繪畫、超現實主義繪畫等等。無論是在繪畫技術上或是在題材選擇上,中國的寫實油畫在近百年來的發展中有了一個突飛猛進的成長。
  • 再現與表意的博弈——淺議意象風景繪畫的語言表達
    意象風景繪畫的演化軌跡是人類關於視覺和知覺「再現」的夢想過程,相對於再現性寫實風景繪畫,意象風景繪畫可以看作是畫家情感心理訴求在畫面上的凝固呈現,是由外到內的一種心理反映,由對具有「鏡像」時效的實景的轉化而成為畫家的情感表達語言。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意象風景的創作過程就屬於這樣一種探尋可能存在的「本真」行為。
  • 繪畫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編者按:照相機的出現,對繪畫的影響,尤其對寫實繪畫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它迫使畫家重新思考繪畫的本質和價值。 繪畫的本質是什麼?以「像」為衡量標尺顯然已不是繪畫的終級目標。
  • 法國文學與繪畫藝術:對話與融合
    畫家常取材於文學的世界,而作家也因繪畫而擁有別樣的審美意蘊和創作激情。從中世紀到今天,法國文學與繪畫藝術的發展進程交匯融通,在歷史上通常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並在相同的資源裡尋求著類似的答案,呈現出相近的特點和理念。  中世紀時期,法國文學與造型藝術汲取著同樣的宗教靈感。
  • 美術研究|視覺敘事與繪畫史句法新探! - 美術研究
    潘諾夫斯基雖然對純粹的形式分析頗有微詞2,但在具體研究實踐中也很少看到他將二者徹底對立起來。另如列奧·施坦伯格(Leo Steinberg)關於畢卡索《阿爾及利亞女人》的研究,便是融合二者的一個典型案例3。可以說,今天幾乎所有視覺角度的繪畫史或美術史(包括中國美術史)研究,都或多或少受圖像學和形式分析的影響。
  • 美術研究|晚清時期西方繪畫對中國畫的影響!
    我們在1770到1790年間繪製的制瓷組畫中可以看到,畫家顯然受到西方繪畫透視的影響,雖然在透視關係的處理上表現出幼稚和隨意,但是,看得出來畫家的注意力是放在制瓷的內容和風情的表現上的。畫家使用了水彩顏料,所以,在皴染的方法上自然與中國繪畫的方法有別。可是我們也注意到畫家對人物的勾畫是具有中國民間繪畫特點的。
  • 美術研究|論自然科學與中西傳統繪畫體系關係
    [3]姑且不考慮這些因素,也不考慮繪畫還可以使用非寫實、非再現的語言,如果說,文藝復興的透視法涉及到幾何、數學(比例)等手段,那麼,這種繪畫是與精確科學同時起步發展的,當單眼觀看的畫法被精確科學發展起來的技術所取代,如攝影、計算機等科技成像方法,原先基於手工的畫法必將失去競爭力而走向沒落,所以才有19世紀後期始於印象派的繪畫革命。
  • 陳克平寫實繪畫,把凌亂的生活也畫得如此唯美
    油畫傳入中國已走過百年曆程從徐悲鴻、潘玉良、劉海粟、林風眠等一批藝術家遠赴歐洲將西方美術教育思想與方法引入中國創建了中國的現代美術教育體系使得寫實主義繪畫在中國興起寫實油畫領域的名家層出不窮陳克平雖然以版畫見長寫實油畫創作同樣相當出色時至今日,油畫形式語言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各種繪畫風格和流派紛呈尤其是寫實風格的油畫作品
  • 西方繪畫色彩觀與圖式元素在中國寫實水墨人物畫中的應用有哪些?
    此外,西方現代繪畫的色彩構成因素,也越來越廣泛地被中國寫實水墨人物畫家利用,當代寫實水墨人物畫家的作品在用色方面往往更注重畫面色彩的設計,講究色彩的搭配,考慮冷暖等色彩因素在畫面中的作用,有時為了畫面氛圍和畫面結構的需要,甚至會在畫面添加底色。由此使得水墨人物畫由單一色彩基調向色彩表現的多樣化發展。
  • 畫家董睿油畫作品《靜物》入選「2020中國青年新寫實繪畫藝術大展「
    2020年10月30日上午10點,由中國寫實畫派、寧波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納得美術經典傳承杯——2020中國青年新寫實繪畫藝術大展》在秋韻動人的東錢湖畔的寧波美術館分館
  • 美術研究|要通過寫實性油畫欣賞,注重對中學生鑑賞力的培養!
    在油畫發展過程中,同樣是寫實油畫,歷史上卻出現了不同時期不同畫家的不同風格,豐富了人們視覺體驗,學生通過對不同寫實油畫技法的了解,知道關於寫實繪畫的多樣性,提升學生對於寫實性油畫的審美素養。寫實油畫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觀,易懂易看。
  • 文藝復興美術——西班牙(由光國繪畫課堂整理)
    西班牙的這種強烈的審美自覺,是在特殊的歷史過程中發展完成的。發展演變: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對西班牙藝術的影響雖然從15世紀開始,但西班牙步入文藝復興的時間卻比義大利晚了將近100年。西班牙文藝復興的特點是多種風格共存,相較於法國、德國等其他國家,義大利文藝復興對西班牙的影響較弱。
  • 暗箱,繪畫與攝影
    暗箱的發明讓畫家們歡欣鼓舞,長期受「模仿說」支配的繪畫藝術似乎找到了一條通向最終勝利的康莊大道,讓無數資質平庸的畫家也能夠一探寫實藝術的精妙。雖然從深遠來看,它也加速了藝術再現觀的自我質疑和終結。暗箱在加快了西方寫實藝術進步的同時,也使得繪畫更加理性和科學化,這種趨勢讓畫家們逐漸產生了對於藝術精神性、獨特性和偶發性等本質逐漸喪失的擔憂。
  • 抽象主義繪畫的基本特點,抽象主義繪畫不反映生活
    抽象主義的繪畫,是一種排斥對自然及現象的任何模仿、再現,且主張完全依賴心理的,用抽象的要素來表現畫家主觀心靈的一種藝術。公認開創於1910年,其中最具代表的人物是俄國的康定斯基和馬勒維奇、荷蘭的蒙德裡安等。
  • 寫實繪畫是對著真人寫生嗎,了解名畫創作幕後的秘密,恍然大悟
    寫實繪畫是對著真人寫生嗎,了解名畫創作幕後的秘密,恍然大悟。寫實繪畫因為造型逼真,細節豐富,畫家的水平高超,常給人真實的感覺,但這也經常給人造成一種印象,就是寫實繪畫,必須是照著真人真景畫的,因此才是寫實繪畫。這其實是一個誤會。所以很多人以為畫家是在再現生活中的真實環境,其實這只是光影的魔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