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醫說醫 | 中老年朋友「膝蓋疼痛」知多少系列 —膝骨關節炎

2020-12-16 澎湃新聞

很多中老年朋友經常會出現膝關節(俗稱「膝蓋」)疼痛、腫脹、僵硬,上下樓梯甚至平地走路困難,這個原因有很多,比如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關節滑膜病變等,其中以膝骨關節炎最為常見。接下來,同朋友們一起了解一下膝骨關節炎相關知識。

膝關節的構造是怎樣的?

好多膝關節疼痛的朋友到醫院尋診時,醫生多會讓做一個膝關節的X線檢查,就是下方這兩張X線片,一張正位片、一張側位片。

每個人的膝關節是由3塊骨頭加上一些軟骨、韌帶等軟組織組成的。這3塊骨頭分別是股骨(大腿骨)、脛骨(小腿骨)和髕骨(膝蓋骨)。每塊骨頭的表面有一層軟骨,軟骨富有彈性而又光滑,並且沒有神經支配,有利於骨頭之間無痛而又圓滑的摩擦活動;另外,在股骨和脛骨中間有兩個墊片,叫作半月板,有調節衝擊力的作用,並讓骨表面之間更貼合。在日常生活中,健康的軟骨和半月板保證我們的膝關節能夠順暢的完成各種活動。

什麼是膝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並非關節「感染髮炎」,其實就是我們大家平時一直說的關節老化、長骨刺、關節磨損、退行性關節病。由於各種原因,比如衰老、關節損傷、炎症、肥胖、遺傳等,導致關節出現軟骨損傷、退變、剝脫,關節間隙狹窄,滑膜增生,邊緣骨贅形成等變化。

全身任何關節都可能發生骨關節炎,由於膝關節使用頻繁、活動多、承受體重大等因素,發生骨關節炎更為常見。發生膝骨關節炎的朋友通常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腫脹,活動後疼痛加重,休息後有緩解,遇見寒冷、潮溼環境疼痛會加重。有些人平時走路還可以,但是上下臺階、起坐馬桶或椅櫈困難;有些人平時疼痛症狀輕微,而在一個輕微的扭傷後就出現關節顯著的疼痛腫脹,長時間不能緩解。

比如,66歲的王阿姨,平時身體沒啥毛病,就是左側膝蓋痛了5年多,時好時壞,一開始出現關節疼痛後休息幾天就好了,平時也沒當回事。後來上下樓梯疼痛明顯,平地上也走不遠了,還變成了羅圈腿,最近半年關節疼痛更明顯,有時晚上睡覺也疼,這樣就很少出家門,生活影響很大。1月前到醫院檢查,拍X線片看到膝關節已經明顯退變,縫隙變窄,磨損嚴重,骨質增生。

得了膝骨關節炎對

身體有什麼影響?

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膝骨關節炎是一個慢性、逐步進展性的疾病,就跟糖尿病、高血壓類似,難以除根,需要平時加以控制。而從另一方面講,膝骨關節炎不會像惡性腫瘤一樣,危及生命。但是,得了膝骨關節炎,需要朋友們改變一些日常的生活與活動方式,否則,它會逐步發展到疼痛嚴重、關節變形,給身體、與心裡帶來越來越大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生命在於運動」,一旦膝骨關節炎變得嚴重,

1

它將限制日常活動,直接影響睡眠休息、買菜、做飯、散步、旅遊等,老年朋友們難以享受退休生活;

2

持續的疼痛與活動受限,會帶來消極負面情緒、心裡壓抑,甚至抑鬱;

3

由於活動受到限制,肌肉力量減弱、身體平衡與反應能力下降,加重並存的骨質疏鬆、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血管等問題,影響身體長期壽命。

得了膝骨關節炎應

該怎麼治療呢?

一般而言,醫生會根據膝關節退變的不同程度,建議不同的治療方案;這通常還要結合年齡、症狀、個人要求等方面綜合考慮。

首先是保守治療,適用於那些年齡較輕、關節疼痛不明顯或容易控制、關節軟骨退變輕、以及對生活質量要求不高的病友。希望通過保守治療,能夠改善症狀,維持或延緩關節退變。相關手段包括,

1

改變生活、運動方式,來保護關節;

2

對於關節退變輕者,可選擇性嘗試口服氨基葡萄糖類營養品,嘗試關節腔注射玻璃酸鈉;

3

在症狀急性期,減少活動量,口服或外用一些對乙醯氨基酚或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物,也可嘗試關節腔「封閉」(注射糖皮質激素)來緩解症狀。如果膝骨關節炎逐步發展,通過保守措施不能夠有效緩解的話,那麼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膝骨關節炎朋友們應該

如何保護膝關節呢?

1

改變活動方式,適當使用手杖;理療、注意保暖;選擇合適的鞋子;控制體重,超重會增加關節負擔。

2

不推薦的鍛鍊方式包括:

(1)爬山、爬樓等類似運動,會對膝關節產生較大的壓力,會加速關節磨損;

(2)半蹲、深蹲、蹲起鍛鍊等,這些姿勢均會增加膝關節的壓力,尤其對髕股關節不利;

(3)長時間的站立、長距離行走與長跑;

(4)一些急停、急跳動作較多的運動,如籃球、羽毛球等;

(5)久坐、臥床等,膝關節長期不活動可引起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疼痛反而會越來越嚴重,膝關節功能也會逐步下降。

3

鼓勵病友們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通常包括,

(1)節活動範圍鍛鍊:屈伸活動膝關節,儘量到最大角度,保持關節活動度;

(2)肌肉力量鍛鍊:鍛鍊膝關節周圍肌肉群,尤其是股四頭肌的力量,可使關節更加穩定,比如平臥位進行勾腳直抬腿。

(3)耐力鍛鍊:遊泳和騎自行車是最常用的。

到什麼程度需要手術治療?

手術的目的是提高活動水平、改善生活質量,能夠從事日常生活,實現旅遊、舞蹈和一些體育活動的能力。如果病友們得了膝骨關節炎,一走路就疼痛,或者走不了1公裡路就疼痛,對生活質量影響明顯,同時結合醫學影像學檢查證實膝關節退變確實比較嚴重,就要考慮膝關節的手術治療。

需要進行什麼樣的手術?

膝骨關節炎的手術治療有多種方式。通常,醫生會考慮年齡、症狀、病變程度等方面,為病友們選擇個體化的方式。有時採用膝關節鏡手術處理關節腔內絞鎖的半月板、游離體或滑膜組織;有時對於年輕病友,採用截骨矯形的方式來矯正彎曲的關節,調整關節的承重方式;有時對於部分磨損的關節,採用局部修補的方式(單髁置換)來處理;有時需要採用關節表面置換的方式來替換磨損嚴重的軟骨面,為膝關節提供新的摩擦面。

作者:上海九院 骨科 於德剛

原文刊於《健康報》

健康丨生活丨閱讀丨習慣

讓閱讀成為習慣,讓靈魂擁有溫度

巍巍百年 歷久彌堅

長按二維碼識別加關注

九院微信服務號

微自助提供

預約掛號查詢付費

排版製圖:吳雨陽

原標題:《有醫說醫 | 中老年朋友「膝蓋疼痛」知多少系列 —膝骨關節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老人關節炎膝蓋疼走不了路怎麼辦?中老年人膝蓋疼,當心骨關節炎
    老人關節炎膝蓋疼走不了路怎麼辦?中老年人膝蓋疼,當心骨關節炎 到了中老年後,很多人總是覺得自己的膝蓋不舒服,時常的疼痛。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骨關節炎的症狀常見的有哪些?膝蓋骨性關節炎可不可以治癒?
    骨關節炎的症狀常見的有哪些?膝蓋骨性關節炎可不可以治癒? 關節疼痛、腫脹、僵硬和關節滑膜炎——都是典型的關節炎症狀。然而,有一些骨關節炎的早期跡象,「悄麼聲」地來到你身邊,我們往往卻不自知,錯過了早期診療的時機。所以,如果有以下症狀,那你就要注意啦!
  • 骨關節炎的早期症狀表現有哪些?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骨關節炎的早期症狀表現有哪些?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膝蓋痛、腰背痛,尤其是上下樓時膝蓋痛,休息後稍有恢復,但陰雨天疼痛往往又加重,很可能是骨關節炎。
  • 西安交大二附院骨關節外科張晨:且行且珍「膝」 遠離致殘殺手
    左右,約1.2億人都受到了骨關節炎疼痛的困擾。其中,60歲到80歲甚至年齡更大的老年人有60%~80%都患有膝關節炎。30歲到50歲的人群患膝關節炎的人數正在大幅增加。因為中青年膝關節疼痛的病理本質和老年人的退行性關節病是一樣的,所以醫院會按照同樣的標準對中青年的膝蓋疼痛進行防控、治療和病理機制分析。
  • 骨關節炎是骨頭髮炎了嗎?骨關節炎到底是怎麼回事?
    並不是說骨關節真的發炎了,更多的應該稱為「無菌性炎症」。 即是說,骨關節的炎症並不是細菌、病毒等感染導致的,當然也無需吃消炎藥或者抗菌藥。 骨關節炎發病的核心就是軟骨退化,隨著年齡增長和人體關節的日復一日地使用,軟骨退化、磨損,關節活動時骨骼與骨骼之間直接的滑動少了軟骨的緩衝,因此,產生了關節疼痛、腫脹、僵硬的症狀,自然就成了骨關節炎。
  • 「醫聊」越跑越疼?聽膝蓋說說怎樣讓跑步不受傷~
    醫聊第32期嗨~我是你的膝蓋骨。你在各種運動,尤其是跑步的時候特別需要我。我們家有三個兄弟,老大叫大腿骨(也叫股骨),老二叫小腿骨(也叫脛骨),小弟叫髕骨,我們共同組成了你的膝關節。然而跑步光有骨頭也不行,誰見過骷髏會跑步?
  • 骨關節炎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方式是什麼?骨關節炎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骨關節炎患者最適合的運動方式是什麼?骨關節炎患者如何正確運動?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得了骨關節炎以後,時常會感覺到僵硬,上下樓梯時腿腳發軟以及膝蓋酸痛等症狀。很多骨關節炎患者以為自己得了這種疾病以後,只有多休息才可以更好的保護自己的關節。
  • 骨關節炎吃藥還是手術好?-健康百科
    68歲王大伯膝蓋疼痛已有二十幾年 雖說是多年的老毛病 但之前一直還能忍受 直到近兩年 膝蓋的疼痛愈加劇烈 早上起床膝關節發硬不能動
  • 膝蓋比你老得快!一個動作測試膝蓋年齡,有問題要補救
    尤其是到了冬天,受涼了、走多了、用勁兒大了,都是膝蓋疼痛的誘因。而骨關節炎也真的非常普遍。據調查,這類病人在我國達到了1.2億,幾乎10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7個有不同程度的骨關節疾病。膝蓋疼分三個階段隨著年齡增大,膝蓋容易出問題。
  • 膝蓋不好,寸步難行!學會這幾點預防膝骨關節炎
    膝骨性關節炎導致的疼痛給患者行動帶來巨大的不便,給患者生活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如果可以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極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膝骨性關節炎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具有局灶性關節軟骨的退行性變、骨丟失、骨磨損、半月板撕裂、關節間隙變窄或消失、骨囊性變、骨贅形成及關節畸形以及肌肉萎縮和本體感覺下降等病理特徵。
  • 經常吹空調會造成關節炎嗎?膝蓋發涼、怕冷是怎麼回事?
    膝骨關節炎是由於肥胖、年齡、關節外傷、遺傳等原因導致軟骨磨損造成的,而類風溼性關節炎是自身免疫反應引起的,醫學研究表明,寒冷和骨關節炎的發病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
  • 骨關節炎,悄無聲息打到了中年人的「七寸」
    但對於洪亮本人而言,心裡還是有遺憾的,因為原計劃要在椰樹海風的跑步聖地打卡的他,這次只是走走停停,拍拍風景……一次跑步後,洪亮感覺膝蓋在活動時會有類似「卡住」的現象,輕輕摁了摁,隱隱作疼。他沒有多想,克服不適繼續奔跑,直到那次感到鑽心的疼痛,他心裡「咯噔」一下,以為跑壞了骨頭。從那以後,洪亮必須接受一個現實:自己跑不動了。
  • 膝蓋響是怎麼回事,嘉會醫療帶你了解關節炎
    為了解放被悶了太久的身體,大部分的人會猛地劇烈運動,想要看到心率數值飆升、急速暴汗,才覺得真的有在「動」。身體卻也在同時出現警訊……像是走起路、跑起步時膝蓋發出咔咔聲響,還有點痛痛的!這時候,就忍不住擔心「膝蓋跑著跑著就痛了起來,我這是關節炎嗎?」「天,我還能繼續運動嗎?」先別緊張,在即將來到的世界關節炎日前夕,讓嘉會醫療為你解答。
  • 上下樓梯膝蓋軟 快去做個關節體檢
    全面檢查也有利於把握關節的健康全貌,做有針對性的養護。」日前,於清宏教授做客廣州日報健康有約微課,給廣大讀者支招「老寒腿」的養護。膝骨關節炎有三大典型症狀於清宏介紹,很多老年人俗稱的「老寒腿」,臨床上很大一部分是膝骨關節炎,它主要有三大典型症狀。首先是反覆發作。
  • 膝蓋疼痛腫脹,竟是因為膝關節「長草」了?
    滑膜直接附著於關節軟骨的邊緣並向內貼附在關節囊內的非關節區域,覆蓋在關節囊、關節內韌帶、骨與肌腱表面。如果關節受外在性和內在性因素影響,導致滑膜發生反應,就會引起充血或水腫,並且滲出液體,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關節腔積液、活動受限等。有的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影響關節正常活動,並造成關節的破壞甚至殘障。
  •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韓義連治脈管炎:醫者匠心 技術精湛
    北京同安骨科醫院韓義連治脈管炎:醫者匠心 技術精湛2020年12月18日 17:32:09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 一說的脈管炎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壞了要截肢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準確的,脈管炎是一種以中小動脈節段性
  • 胎盤注射可以緩解膝蓋疼痛?69%患者症狀得到改善,且持續時間至少為...
    胎盤注射可以緩解膝蓋疼痛?平均而言,對治療有反應的患者,疼痛減輕了63%。這讓研究人員們感到振奮。利茲斯皮爾和納菲爾德醫院(the Spire and Nuffield hospitals in Leeds)的整形外科顧問羅傑·哈克尼(Roger Hackney)說,由於軟骨不能在人類體內癒合,這種實驗性的注射可能有希望。
  • 手部關節疼痛、腫脹、晨僵?醫生提醒:可能患有「手骨性關節炎」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疾病,多發於中老年人群,年齡超過50歲的人群發病率達到50%,超過60歲人群中,發病率高達80%。手指骨性關節炎在醫學上一般來講,就是手部的軟骨、關節損傷導致疼痛的疾病二、手指骨性關節炎手指骨性關節炎多發於遠端的指間關節和遠端的指間關節,它會形成骨性結節初期骨性結節可能單發且無疼痛,之後骨性結節逐漸增多。
  • 專家:遵循2小時疼痛原則
    原創 編輯部 萌萌 常笑健康 收錄於話題#科學運動6#關節炎1人們常說「樹老根先枯,人老腿先衰」。這不,年紀大了,各種疾病紛紛「找」來了。其中最讓人受不了的,也是對生活質量影響最大的,就是膝蓋有問題。
  • 這是骨關節炎的前奏,千萬別...
    作者: 楊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骨關節炎早期無關節疼痛或偶爾發作,僅表現為骨節增粗,隨著疾病進展,疼痛逐漸加重,甚至持續不緩解[1]。 同時,逐漸出現關節腫脹、活動受限,活動時伴有明顯關節彈響、摩擦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