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間的養老社區-日本太陽城神戶養老公寓景觀設計

2020-12-22 騰訊網

來源:景觀設計小學徒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正在不斷加速,2019年全國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預計到2025年,中國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真正成為超老年型國家。」,在這樣的趨勢下,老齡群體的養老和住房問題成為了我國的重要社會議題。

在過去的25年裡,SWA作為唯一指定景觀建築設計團隊,與日本Half Century More 集團(HCM)緊密合作,開發設計了18個不同規模的高端養老社區項目,同時參與了後續周期性的景觀維護與升級,成功地打造了一系列受全球養老產業關注的標杆項目。也因多方團隊合作遵循的精細化、嚴謹化以及人性化的設計理念,這些養老設計屢獲全球各大設計類獎項。

日本太陽城東京立川養老社區

(Tachikawa Showa Kinen Koen)

日本太陽城橫濱養老社區

(Yokohama)

日本太陽城冢口養老社區

(Palace Tsukaguchi)

日本太陽城柏市養老社區

(Kashiwa)

日本太陽城銀座養老社區

(Ginza East)

其他太陽城項目(可左右滑動)

SWA Group David Lloyd/Tom Fox

今年,日本太陽城神戶養老社區再次斬獲2020年ASLA北加州分會榮譽優異獎,進一步肯定了SWA在養老社區景觀設計的豐富見解和經驗。這個項目的景觀效果的呈現,得助於景觀設計團隊早期加入與建築師和客戶的協調,以爭取景觀空間最大化,也得助於團隊與施工的緊密合作,攜手建造了高質量的景觀空間。今天我們在此分享景觀設計師們如何一步步打造適宜老年人生活的社區空間並呈現真正的適老化設計願景的歷程 。

項目背景

日本神戶的地形狹長,神戶快樂活力之城(Happy Active Town)的想法來源於1995年神戶地震之後, 通過充滿活力的居住、文化和公共機構來發展區域,取代原有的重工業,以此作為關西地區復甦的轉折。離神戶海只有一個街區距離的林蔭大道上,分布著兵庫縣立美術館、世界衛生組織-神戶中心和幾家國家級博物館。

項目總覽

對於整個城市和神戶快樂活力之城項目來說,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如何為區域內不斷增多的老年人口提供住房。作為日本太陽城品牌生活規劃社區的開發商/運營商, HCM接受了建設神戶快樂活力之城的挑戰,建造了共483個單元,其中包括98個護理單元,配備護理室、社區診所和藥店。HCM充分利用北側的羅克山和南側的神戶港的美景,打造了一個塔樓式的高端養老社區。

Prise Corporation, Koji Yamazaki

景觀設計概念

項目的總體景觀設計沿了用傳統的景觀理論 「因地制宜」和「以小見大」——融合城市、山脈、與海洋的地域特色,並利用當地的豐富的資源,在小尺度的場地裡再現當地的遼闊的自然景觀。

SWA Group

羅克山有各種各樣的季節性樹木,是一個很受歡迎的觀鳥地,也是著名的採石場和水源。此外,神戶的藝術節很受當地人和遊客的歡迎,所以藝術也被納入了景觀設計的核心元素,作為對豐富藝術場景的回應。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在場地內,一系列相互連接的花園庭院:入口庭院、南花園、中庭主花園和屋頂花園,相互連接並延伸到建築,通過自然構建體驗,促進室內外的交流和對話。

SWA Group - David Lloyd

豐富的花園空間

入口庭院:沿著石頭鋪裝的車道進入地塊的西側,確保南邊林蔭大道連續的景觀不被打斷。寬敞的入口天篷部分,由大量的石頭和常綠植物組成,以營造高雅又謙遜的到達體驗。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南花園:入口庭院旁的南花園利用牆壁和樹籬,為室內的活動大廳、俱樂部房間、茶室和教堂提供了日式移門形態的景觀,並且為養老院與繁忙的林蔭大道之間形成了綠色緩衝。

SWA Group - David Lloyd

中庭主花園:這個花園的路徑是由有趣的曲線和平行的直線幾何交叉組成的,讓人回想起南花園景觀的日式移門形態。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出於安全和維護的考慮,這些小路都是平坦的並與室內無縫相連,這也是整個適老景觀設計的考量之一。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周圍的建築就像坐落在水面上,樹木的密度有效地遮擋了後面的建築立面, 為圍繞著庭院的的各個功能活動區域提供怡人的景色。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 David Lloyd

水從多層次的池塘和遠處的小溪緩緩流向訪客,微微傾斜的日本楓樹像是在與訪客打招呼,將它的枝葉伸向綠意盎然的小徑,同時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灑下了斑駁的樹影。

SWA Group - David Lloyd

中庭花園的另一邊,一個柔和的小瀑布被雕塑般的白色「島嶼」分割開來,與南花園的兩個白色現代雕塑互相呼應,後面探出的白色看臺就像浮在水面上的「碼頭」。

SWA Group - David Lloyd

我們仔細研究了當地植物的多樣性,以便將鳥類的棲息引入到場地中。圖中的這一家,在養老院開幕之前就「入住」進來了,之後更成為老人們的團寵。每天為團寵拍照然後「打卡」分享給親人,成為了老人們的新娛樂方式。

Hidekazu Takeuchi

Hidekazu Takeuchi

屋頂花園:遍布於高層塔樓和低層護理大樓的各個空間,提供了更多可用的開放空間,並提供雨水管理和城市熱島緩解。各種各樣的小屋頂花園豐富了整體景觀,為建築上層的其他公共空間提供了景觀視野。

Prise Corporation, Koji Yamazaki

通過建築為景觀奠定基礎在這個項目開展的十年之間,我們不斷研究場地的限制和挑戰以爭取景觀的發展條件,為項目最終呈現的總體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個場地坐落於一條嘈雜的高架橋和一條安靜的林蔭大道之間,除了噪音之外,它的場地基地空間的限制也是一個設計師們面對的挑戰。景觀建築師的在項目早期介入,與建築師在建築體量、位置、布局上的不斷共同探討,為場地獲得了更多開發的機會。

SWA Group – 灰色方塊為塔樓體塊

首先,通過開發立體停車庫來代替地面停車場和地下停車場,使地面景觀區域達到最大化。同時把建築的體塊儘量往場地邊界挪動,在場地條件十分限制的情況下,為項目打造了一個 1600平方米的中心庭院,既提供了一個可供住戶們散步、休憩、互動的空間,也降低了周邊環境對場地的負面影響。經過與建築師的不斷溝通,最後決定把分布在場地西北角和東南角的兩棟塔樓合併為一棟位於場地西北角35層的公寓塔樓,這樣能既保證了中心庭院的日照最大化,也不會失去周邊景觀視野的機遇。

Prise Corporation, Koji Yamazaki

地塊西南角的山形屋頂建築包含了大堂和活動中心,將塔樓和位於地塊東邊的五層高的護理樓連接起來。設計師們通過運用建築體塊和景觀元素,為護理樓提供了更高的隱私屏障。

SWA Group - David Lloyd

為了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流線,我們與建築師團隊共同協作,設置了貫穿地塊的室內連廊,它圍繞著中庭花園,將項目中豐富的活動空間以及公寓樓連接起來,同時透過通透的落地窗,讓住戶們在不同的氣候環境下,都能感受到室外生機勃勃的庭院景色。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 David Lloyd

縱觀整個項目,不難發現建築設計、景觀設計和室內設計的無間合作,通過室外景觀的延續性,為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創造「寧靜的港灣」——一個安靜、舒適、優美而祥和的場所。無論身處項目中的任何一處,映入眼帘總是茂密、寧靜的花園景致。

工匠精神的秉承

今天我們分享的這組照片,都是在開幕前天拍攝的。能在早期就達到這麼成熟的高質量景觀效果,源於團隊對設計的精雕細琢、設計效果的堅守和施工的質量把關。設計師們在施工兩年期間每個月都飛到日本駐留一段時間,親自到場挑選材料、參與各個元素的安裝調試和控制施工進程。同時,我們不但一直與當地的園藝大師合作,而且不斷為項目尋找來自世界各地適合養老院的藝術雕塑。

SWA Group - 入口庭院設計階段對比落地效果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 南花園設計階段對比落地效果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羅克山山形小景模型對比落地效果

SWA Group - David Lloyd

SWA Group - 項目經理在現場協助雕塑安裝

SWA Group - David Lloyd

左: 雕塑設計師Sophie Elizabeth Thompson

中:SWA 副董事/項目經理 Shuntaro Yahiro

右: SWA董事/主創設計師: John Loomis

主創設計師寄語:

環境心理學研究已經確定了景觀在許多方面對人類的影響,其中包括審美、健康和幸福感。總的來說,自然景觀比城市景觀對健康有更強的積極影響。神戶太陽城項目裡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不但對老人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而且為工作人員和護理人員帶來了放鬆的工作環境。神戶太陽城響應號召,將老年社區從郊區搬到城市,是各個國家和城市未來建造城市中塔樓養老社區的典範。老年人渴望在他們曾經生活和工作過的環境中建立社區,也希望能更多地接觸自然。城市體驗和文化與令人驚嘆的視覺景觀相結合,是日本日益增長和有鑑賞力的老年人的最佳組合。協同的願景、場地規劃、建築體量和景觀設計,重塑城市環境,創造一個令人難忘的標誌性的生活社區,在神戶的山、城、海的視覺環境中擁抱長壽和健康。

——John Loomis, 主創設計師

項目業主:Half Century More, Health Care Japan 日本太陽城

建築設計:Richard Beard Architects

室內設計:BAMO

施工方:Kajima Corporation

SWA團隊: John Loomis, Shuntaro Yahiro, Taizo Horikawa, Ayaka Matthews

相關焦點

  • 濟南中海國際社區新添綜合型養老公寓
    (大眾報業·海報新聞 濟南訊)近日,家住在濟南中海國際社區的獨居老人李奶奶住進了家門口旁邊的養老公寓。突如其來的疫情以及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讓李奶奶體會到了獨居生活的不便和不易,也意識到了養老公寓的重要性。這個家門口的養老公寓就是位於濟南中海國際社區內的中海錦年福居長者公寓。
  • 龍湖布局北京養老市場,首個城市養老公寓亮相
    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高齡老年人不斷增加,百歲老年人首次突破千人。順應北京養老市場需求與政策指導方向,龍湖集團旗下養老品牌——椿山萬樹正式布局北京,首個養老項目龍湖椿山萬樹·北京豐臺頤年公寓進入預約階段。豐臺頤年公寓位於北京市豐臺西四環小屯公園西側,城市生活配套豐富,自然環境宜居,將為高齡自理、術後康復、失能失智及需重疾照料的長者,提供專業照護、溫暖生活、自在空間及品質養老生活。
  • 日本養老有哪些「他山之石」?
    其使用方法和方式多種,居家上門服務和日間照料中心佔一部分;老人短暫入住養老機構也佔一部分;介護老人的特殊設施還佔一部分。在中國,我們殫精竭慮幫助老人實現長命百歲。為此,中國的護理機構往往會和老人一道投入時間和金錢在尋醫問診上。如果老人確實有很大的治癒希望,花費精力和金錢肯定是值得的。但許多老年人所患疾病,都是不可治癒、對其健康損耗過大的慢性病或身心功能障礙。
  • 恭和家園:美學社區煥新,開啟詩意養老
    出乎意料的是,這份美景並非出自公園,而是一處養老社區的私屬園林。這就是位於東五環廣渠路旁的恭和家園,這裡不僅私藏花卉苗圃的清新與明麗,還有歲月的溫柔與親密,更有來自恭和家人的情懷與溫度。  走進恭和家園,不經意間,就會與滿園的詩意與浪漫撞個滿懷。
  • 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我們在行動
    (今年10月王啟榮書記在公建民營順河鄉敬老院考察調研運營情況)亮點三是推進全區社區居家養老站點建設運營。2020年以來,埇橋區民政局經多次外出考察學習,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 南京最大養老中心溧水開建
    打造全國示範性標杆的綜合性養老基地,打響南京「頤養南京,幸福到老」的城市品牌,28日,南京市重點工程、南京規模最大的養老中心——南京頤養中心在溧水正式開工。建成後,將供應3000張養老床位,通過「持續照料退休社區」養老服務供給模式,為社會提供一系列高水平養老服務。
  • 深度剖析美國10種不同類型養老機構,推動未來養老行業發展
    退休住房的配置: 4)通常不提供照護服務; 5)文娛活動:通常組織各種社交性的文娛活動,包括遊戲、電影、和教堂活動; 6)類似普通公寓或者社區,但由於住戶有年齡限制,因此,這類住房的硬體設施相對於普通公寓或者社區,會多為無障礙設計。
  • 年輕過,沒老過,強風吹拂的養老攻略撲面而來
    世界聞名的,太陽城中心,就是老年人專業社區。 那裡不僅有獨立的郵局、超市、醫療機構、銀行、教堂,還有圖書館、健康娛樂中心和各種遊泳池、網球場、高爾夫球場、保齡球場等運動場所,堪稱老年人的樂園。在美國,要求養老機構全天必須有具備執業資格的護士值班,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受過培訓並持有證書,但諸如人力不足和員工流失率高等問題也都存在。
  • 第15屆老博會開幕 迪馬入局養老產業 布局中高端康養
    全域發展 提升康養服務能力從社區居家養老到機構養老、再到高端醫療資源整合,以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地的醫養結合標杆機構軟硬體標準為藍本,結合自身定位與實踐經驗,發揮迪馬在城市更新、人文關懷、社群運營上的優勢,以三個產品力「硬體、服務、社區」為抓手,構建醫療康養產業生態系統。
  • 廣安: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路子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段時間,廣安市廣安區萬盛街道神龍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成了轄區老年人日常的「打卡地」。這裡免費提供日間照料中心、棋牌室、按摩室、閱讀室,日均接待老人300餘人次。  作為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廣安緊扣「辦區域性最好的養老」目標,堅持「不能政府省小錢,讓老百姓花大錢」的理念,以機構養老的理念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通過政府扶持、國企運營、智慧平臺加持、市場化運作,構建「11333」居家和社區養老運營服務體系,探索獨具廣安特色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路子。
  • 老年公寓大火燒出養老產業的軟肋
    老年公寓大火燒出養老產業的軟肋 2015-06-08 11:15:21來源:證券時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呂思言   近日,河南省魯山縣 「康樂園老年公寓」發生火災,事故造成38人死亡,6人受傷。這起慘痛的火災事故不僅僅是暴露了這家養老機構的消防隱患和管理漏洞,也「燒」出了國內民營養老院的窘境和短板,燒出了老齡化社會的養老困局。老年公寓火災以及以前發生的黑龍江省養老院老人被割睪丸、獨居老人死在家中無人發現等一系列事件,都說明養老產業舉步維艱,養老機制存在嚴重的短板。
  • ...舉措促養老服務發展,到2022年底前 力爭所有街道都有社區養老機構
    簡化養老機構消防審驗手續,對依法申報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和消防備案的養老機構,由住建部門依法儘快辦理。依法經住建部門驗收合格或備案的,即可投入使用、營業。今後哈爾濱市內設醫務室和中醫診所的養老機構採用備案制度,並優先審核審批。提供餐飲服務的養老機構,取得營業執照等合法主體資格後,申請辦理食品經營許可證。
  • 渭城智慧養老進社區活動啟動
    近日,渭城區智慧養老進社區活動啟動儀式暨文匯路街道202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揭牌儀式在202所社區廣場舉行,現場為20餘位老年人發放了智慧養老體驗產品。渭城區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精心打造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品牌,把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成尊老、敬老、助老、護老的溫馨家園,建成弘揚社會公德、展示精神風貌的靚麗窗口。
  • 快訊:日本最適宜養老城市TOP 5!
    快訊:日本最適宜養老城市TOP 5!日本一地產公司開展了一項網際網路調查,對居住在東京都會區,近畿地區和中部地區的人們進行調研,選出了「日本老年人退休後想要居住的城鎮」。讓我們分別看下3個區域的第1至第5位。
  • 吾樂服務+醫養結合 新型養老社區在杭揭開面紗
    5月30日上午,坐落於杭州餘杭仁和的佳源快樂養老社區一期正式啟動入住體驗。杭州·佳源快樂,作為佳源醫養集團打造的新一代CCRC(持續照料)養老社區項目,在開發之初,便受到了各方關注,被列為餘杭區重點項目。
  • 居家、社區、機構「三位一體」,讓養老變享老
    今天的系列報導《夢圓全面小康》,首先讓我們一起走進潤州區迎江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看看如今鎮江老人們,是如何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的居家養老服務的。 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裡的''家外之家''迎江路社區書記阮慶紅告訴記者,迎江路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服務的對象主要是社區60歲以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人,社區為他們提供膳食供應、醫療服務、個人照顧、保健康復、休閒娛樂、緊急救援等日間託養服務
  • 洗花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解決家門口養老難題
    洗花井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解決家門口養老難題 發布時間:2021-01-08 11:43:04      來源:遵義日報   「衛生搞得乾淨,服務態度又周到,這裡就像家一樣!」
  • 裝配式衛生間,中高端養老公寓的優選!
    作者: 裝修須知隨著國內老齡化進程的加劇,老年公寓等養老服務也在逐年增長,近些年人均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老年人在選擇養老機構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體現在入駐環境和各種配套設施的需求上,也加快了很多中高端的養老機構的橫空出世。
  • 【長沙市】長沙出現「養老一條街」
    巴普護理院董事長文華表示,不同於其他養老院,巴普護理院是長沙市首家醫養融合試點院,打造了集養老院、護理院、日間照料、居家上門養老於一體的養老綜合體,真正讓老人在15分鐘生活圈內享受全方位的服務。  沿著巴普護理院往前走不遠,就是華人青山祠社區康養中心。
  • 旌德縣:高質量社區養老服務 暢享幸福晚年
    12月17日下午,旌德縣旌陽鎮北門社區舞蹈隊舞蹈老師吳珊紅,早早就來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進入舞蹈室,打開音箱設備,調好音樂,壓腿、拉腰等待學員們到齊。「年輕的時候,我就喜歡跳舞,姐妹們客氣叫我老師,其實就是帶著大家一起學學舞蹈段子。」 吳珊紅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