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縣:高質量社區養老服務 暢享幸福晚年

2020-12-22 央廣網

12月17日下午,旌德縣旌陽鎮北門社區舞蹈隊舞蹈老師吳珊紅,早早就來到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進入舞蹈室,打開音箱設備,調好音樂,壓腿、拉腰等待學員們到齊。「年輕的時候,我就喜歡跳舞,姐妹們客氣叫我老師,其實就是帶著大家一起學學舞蹈段子。」 吳珊紅笑著說。  「一開始都是到廣場去,遇到連續雨雪就望天興嘆了。」今年58歲的吳珊紅是一名舞蹈愛好者,退休前她是該縣人民醫院一名口腔科醫生。離開了忙碌的工作崗位,跳舞就成了她退休後的主要活動之一。

2019年12月5日,北門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通過驗收,正式揭牌運營。中心建築面積500平方米。進入中心,首先見到的是圖書閱覽區,大廳左側是半面牆的書架,右邊設有2組沙發坐位。棋牌娛樂、醫療保健、日間休息區域,年齡偏大的老人使用率更高,均設在一樓。地面經過了防滑處理,過道牆面均安裝了防滑扶手。扶梯而上,二樓是文體區,擁有多媒體室、舞蹈室各一間,健身區和書畫區物品擺放井然有序。室內均安裝了空調和消防設備。

「真是感謝社區建了這麼專業的舞蹈室,何止不用擔心天氣,現在完全可以說萬事不愁,很幸福!」吳珊紅說,「我們要多排一些舞蹈節目,等社區有文化表演活動需要時,剛好派上用場。社區為我們,我們也盡力發揮餘熱。」

「北門社區常住人口10769人,60歲以上的有3000餘人,老年化呈不斷上升趨勢。為了給社區老年朋友提供一個集休閒、娛樂、健身、文化、學習於一體的活動場所,在縣委縣政府、縣民政局、旌陽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4月,中心投入建設,資金投入160餘萬元。除了免費開放,社區還組建了志願服務隊伍,定期開展文體活動,很受老年人歡迎。」北門社區第一書記方光紅介紹道。

據悉,近年來,旌德縣委、縣政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進程,建立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通過新建、改造、盤活等方式,高質量提升養老設施建設和服務水平。截至目前,已建成縣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個,鎮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10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5個,村級養老服務站22個。除此之外,仍有14個村級養老服務站正在建設中,預計年底前完成並正式開放運營。

「二二三四,手向上伸。來,我們再跳一次……」音樂響起,舞姿翩然,這群年齡均超過半百的舞蹈隊員們的臉上,洋溢起幸福的光彩……(雷蓉)

相關焦點

  • 居家智慧養老,託起幸福晚年
    近年來,我縣持續加大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智慧養老新模式,依託現有網際網路資源,開展居家智慧養老服務,以「智慧養老」助力「老有所依」,託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鄭倩 您好,這裡是富平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請問需要什麼服務縣寶塔社區居民 羅根京 我最近有點頭暈,讓人過來給我看下一大早,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的報警聲響起,指揮中心平臺上的可視呼叫器裡傳來了一位老人求助的聲音。
  • 【 幸福瀍河 】龍泉社區龍北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 幸福瀍河 】龍泉社區龍北養老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2020-07-10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老機構就在家門口 老人幸福看得見
    為全方位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我區堅持改革創新,通過為期三年的專項提升行動,全面構建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深度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全區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顯著提升
  •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習近平和尊老養老...
    原標題:習近平的小康故事 | 「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習近平和尊老養老的故事 新華社北京10月29日電 在北京市海澱區四季青敬老院內,七旬老人劉進文床頭擺放著一張珍貴合照。照片中,她站在一群老人中間,和他們在一起的是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2014年元旦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裡看望老人們。
  • 西塘鎮社區老年教育託起晚年幸福「生活美」
    近日,為進一步豐富社區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促進相互交流,充分體現老有所學、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老年活動教育宗旨,西塘鎮全面啟動社區老年教育進文化禮堂培訓班,託起社區老年朋友晚年幸福「生活美」。  在平川社區健身舞培訓班的開班儀式上,西塘鎮社區教育中心許志鴻校長闡釋了舉辦老年教育培訓的目的與意義,要求老師根據老年人的實際做好教學安排,做好安全管理,注重培訓質量,為老年學員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希望老年學員在學習期間能夠學有所樂
  • 多元服務+個性化護理=幸福晚年——蕾娜範(濟南)康養中心
    優質口碑如何打造,聽聽爺爺奶奶怎麼說老有所養、老有所依,過上幸福的晚年生活是每個老年人的心願。但很多家人精力不足無暇照顧,把老人送進了養老院,對於去養老機構,老人們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呢?隨著養老行業的不斷發展,服務質量不斷提升,內容從「基本養老」向「品質養老」、「醫養結合」跨越發展……這些多元化養老服務在機構裡,是如何提升老人的生活質量,讓他們找回了生活的自信和快樂?93歲的陶爺爺,在入住蕾娜範(濟南)康養中心後說了這樣的話,我想這應該是大多數在養老機構生活的老人,共同的心聲吧。
  • 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青島城陽託起最美夕陽紅
    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以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為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多元養老服務,託起最美夕陽紅。構築幸福養老「生態圈」,發展居家社區養老   目前我區60歲以上老年人共11.5萬人,佔戶籍人口的19.8%,面對龐大的老年人群體,如何解決養老「一床難求」的問題,同時圓老年人「不離鄉土」養老夢,城陽區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列為2020年區重點建設項目和區辦實事,構築幸福養老「生態圈」。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 記者陶磊 攝(下同)在浦東浦電路上人流熙攘,居民們發現,一個顏值頗高的社區食堂在這裡亮相。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託起穩穩的幸福(「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十三五」以來養老...
    完善養老護理體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缺失的一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養老事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讓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大力發展老齡事業,讓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十三五」以來,我國養老服務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
  • 富平:「一鍵呼叫」上門服務讓養老更方便
    近年來,富平縣不斷加強養老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智慧養老」新模式,依託網際網路資源,開展居家智慧養老服務,以「智慧養老」助力「老有所依」,託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富平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工作人員 鄭倩 :您好,這裡是富平縣居家智慧養老指揮中心,請問需要什麼服務/富平縣寶塔社區居民 羅根京 我最近有點頭暈,讓人過來給我看下/頭有點暈是吧,那我們待會讓我們的醫護人員上門為你做一下健康檢查。這兩天,家住富平縣寶塔社區的74歲老人羅根京,總是覺得頭暈。
  • 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圖說:濰坊社區食堂就餐方便,環境舒適,不少居民來到這裡用餐   升級完善「15分鐘養老服務圈」社區食堂,暖的不僅是胃。
  • 浙江省杭州市大力推進家政和養老進社區構築面向現代化的高質量...
    杭州市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家政和養老服務進社區為抓手,紮實推進高質量社區建設,打造面向現代化的民生港灣。一新老社區齊更新,共築民生目標社區是民生服務的基層陣地。一是推動家政進社區,提供社區網點設施,打造統一服務模式。在未來社區設置家政、養老、託育等綜合服務設施;在新建小區建設或預留家政服務網點設施(場地);在老舊小區嵌入家政、養老等服務設施,同時政府投入800萬元補助星級網點。
  • 【幸福瀍河】瀍河區龍北社區:「樂養居」成老人們「幸福驛站」
    【幸福瀍河】瀍河區龍北社區:「樂養居」成老人們「幸福驛站」 2020-09-25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瀘州「十三五」成就|完善養老服務 守護最美「夕陽紅」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是關係家庭幸福、社會穩定的大事。「十三五」期間,瀘州市抓住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地區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兩大機遇,著力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構建「9073」養老服務格局。
  • 靈武市積極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縱深發展
    為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高效、健康、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全市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需求,靈武市多措並舉,推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縱深發展。一是完善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服務網絡,推動養老融合發展。強化養老服務設施保障,通過投資新建、改擴建、購買、租賃等方式建設城鄉養老服務綜合體。大力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上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按照失能月標準享受家庭養老床位套餐服務補助。持續深化醫養康養結合,簡化醫養結合機構設立流程,不斷完善長期照護服務體系,探索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籌資與運行機制。二是深化「網際網路+養老」,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 【海東市】實施「六助服務」讓老年人安度晚年
    8月26日,在海東市平安區社會福利中心,記者看到生病的孤寡老人有專人照料,困難老人在這裡吃住不愁,文化娛樂豐富,安度晚年。自2015年迄今,海東市累計投入資金1.8億元,每年為2.7萬名困難老年人提供個性化養老服務。
  • 幸福院裡享受多種服務:小鎮高齡老年人養老離家不離村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幸福院裡享受多種服務——小鎮高齡老年人養老離家不離村本報記者 侯琳良走進院口村幸福院,20多名老人正圍坐在桌前,吃著可口的飯菜,說著家長裡短,熱鬧非凡,笑聲四溢。幸福院管理員常輝說, 全村80歲以上的老人在這裡每天都能吃上免費的營養午餐,還能享受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撫慰、文化娛樂等5項免費服務。「吃得這麼好還不要錢,真好真好!」84歲的孫蘭英聲音洪亮。
  • 廣安:探索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路子
    作為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廣安緊扣「辦區域性最好的養老」目標,堅持「不能政府省小錢,讓老百姓花大錢」的理念,以機構養老的理念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通過政府扶持、國企運營、智慧平臺加持、市場化運作,構建「11333」居家和社區養老運營服務體系,探索獨具廣安特色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新路子。
  • 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我們在行動
    (今年10月王啟榮書記在公建民營順河鄉敬老院考察調研運營情況)亮點三是推進全區社區居家養老站點建設運營。2020年以來,埇橋區民政局經多次外出考察學習,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 日照:便民社區食堂打造養老服務新模式
    12月2日,東港區日照街道利群社區東關裡的社區福彩長者便民食堂裡十分熱鬧。該食堂由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打造,主要為周邊老年居民提供生活便利,打造智能養老服務新模式。近年來,日照普天安泰養老服務公司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經營、惠及老人」的發展方向和運營思路,打造沒有圍牆的養老院和便民服務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