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夥騎自行車6000多公裡,跨越十多個國家,瘋狂舉動背後有什麼...

2020-12-14 騰訊網

1977年1月,印度的新德裡,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變賣了自己所有的家當,準備開始一次長途旅行。

他在房間裡收拾行李的時候,他的母親走了進來,用擔憂的眼神跟他說:「你就非得一定要去嗎?」

小夥抬起頭來,用堅定的眼神回應母親說:「是的,媽媽,我一定要去,否則我會後悔一輩子的!」

這位印度小夥,馬上就要開啟一段不尋常的旅行,他的目的地是距離印度新德裡6000多公裡以外的瑞典哥德堡。而他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不是飛機,不是火車,也不是汽車,而是一輛二手自行車。

那肯定有人以為這個印度小夥要開啟一段長途的環球騎行,不是,他這次旅行有更加重要的目的,而事情還要從兩年前的1975年開始說起。

這個印度小夥子名叫馬哈南迪亞,是印度新德裡的一位街頭畫家 。馬哈南迪亞非常擅長畫肖象素描,他在印度街頭畫畫的這個攤位上面支有一個牌子,上面寫著「10分鐘之內,為您完成一副精美的肖像畫」。

一開始路過的人們看著這個牌子都覺得不可信,但是仍然有幾個人抱著一個試一試的心態找馬哈南迪亞畫了畫,而這些人都無不驚嘆於馬哈南迪亞維妙維肖的畫畫水平,有些人甚至說,這完全就是藝術家的水平!

長此以往,馬哈南迪亞就成了新德裡街頭小有名氣的街頭畫家,因為畫畫得非常好。來印度訪問的各國大使,印度的「鐵娘子」總理英迪拉·甘地,還有印度的代理總統巴薩帕都曾經是馬哈南迪亞的顧客,而馬哈南迪亞的畫甚至好幾次登報,聲名遠播。

馬哈南迪亞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進入藝術大學裡面系統地學習美術,但是出生在一個印度平民的紡織家庭裡面,因為種姓制度,馬哈南迪亞被歸為「不可接觸的賤民」,經常遭到人們的白眼,更別說湊齊那昂貴的學費去學校裡面讀書了。

上帝總是喜歡眷顧勤奮又刻苦的人,馬哈南迪亞憑著自己的努力以及在藝術方面的天賦,成功說服了印度最著名的藝術大學的校長,同意他在學校裡面半工半讀進行學習。

在街頭支起自己的畫畫攤位想要賺取一些生活費的馬哈南迪亞,經常遭到人們的毆打,一些自持是印度上層階級的人看到馬哈南迪亞,對他就是拳打腳踢,甚至還把他的畫攤都給他毀壞了,用馬哈南迪亞的話說「他活的還不如一條狗」。

那說到這兒就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種姓制度,他和中國古代的士農工商一樣,是非常森嚴的制度,但是不同的是,印度的種姓制度,到今天為止在印度都沒有完全消除。他將13億的印度人口分為四個大的種姓和賤民階層。(婆羅門、剎蒂利、吠舍、首陀羅、賤民)

最上面的種姓是婆羅門,在印度教中,普羅門被認為是神和人之間的中間人,他們也是印度社會最上層的人,多是從事一些腦力勞動和科研工作。

而中間的兩個等級分別是剎蒂利和吠舍,最後一個種姓是首陀羅,首陀羅是無產階級從事長工、傭人、苦力的工作,而這些種姓就像金字塔一樣把人分成了369等。

除了這四大種姓之外,印度還有一群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平民人士,他們被稱為是「賤民」,也被劃為是不可接觸人士。而賤民階層在印度佔到20%,也就是2億多人口都是屬於這個階層,那馬哈南迪亞就是其中一個。

在印度90%的人都會相信佔星術,他們認為星體在天空中不斷的運動,隨著位置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的影響,影響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也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

這天馬哈南迪亞的母親找到了當地一位非常有名的佔星師,想讓他幫忙佔卜一下兒子的未來,而佔星師跟馬哈南迪亞的母親說,他很快就會遇到一位命中注定的女人,這個女人她來自一個非常遙遠的國家,是一個很有天賦的音樂家,獅子座,而且家裡非常的有錢,有錢到甚至可以擁有一片森林。

佔星師的這番話,仿佛是給馬哈南迪亞一家灰暗的生活帶去了一絲絲希望,回家之後馬哈南迪亞的母親就興高採烈地拉著兒子的手,把佔星師的話告訴了兒子,可是沒想到馬哈南迪亞卻跟母親說「媽媽,你真的相信這些嗎?咱們是賤民,這種事情永遠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醒醒吧」。

初見

1975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馬哈南迪亞在新德裡的一個廣場上迎來了他最後一個顧客,19歲的瑞典少女夏洛特·馮·謝德文。

夏洛特當時在英國倫敦上學,這次來印度是她完成了倫敦的學業之後來這裡旅遊。她聽說在印度新德裡街頭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肖像畫家,於是夏洛特就找到了馬哈南迪亞,想要讓他幫自己也畫一幅肖像畫,當馬哈南迪亞第一眼看到夏洛特的時候,就深深的被她所吸引,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

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面對自己的心上人緊張,還是有其他別的原因,馬哈南迪亞當晚畫的畫沒有讓夏洛特滿意,當夏洛特拿著畫失望的要離開的時候,馬哈南迪亞他突然拉住了她對她說「請你明天再回來,我再幫你重新畫一幅,這一次一定讓你滿意」。

第二天夏洛特如約又找到了馬哈南迪亞,可是今天的結果還是讓她不滿意,就這樣,一連幾天馬哈南迪亞讓夏洛特隔一天再回來,那說到這兒,有經驗的小夥伴可能都已經察覺了,馬哈南迪亞正用他最笨拙的方式在追求自己的心上人,他覺得只有把這個畫畫的非常的糟糕,然後讓夏洛特第二天再回來,他才有機會再一次見到自己的女神。

在幾天畫畫的過程中,馬哈南迪亞甚至還想起了媽媽曾經告訴他的佔星師的語言,鬼使神差的馬哈南迪亞問了夏洛特的情況。馬哈南迪亞得知夏洛特來自瑞典,一個距離印度有6400多公裡的國家,她是獅子座,在倫敦的音樂學院主修鋼琴,而且夏洛特家裡是貴族,在瑞典真的擁有一整片森林,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難道說佔星師所說的話是真的嗎?

與此同時,通過幾天的交談,夏洛特早就已經看穿了馬哈南迪亞笨拙的有一些可愛的小心思,她同時也被馬哈南迪亞的質樸以及才華所吸引,兩個人很快就墜入了愛河。身份階級差異的懸殊並沒有影響兩人的感情,兩人互相陪伴、聊文學、聊藝術、聊音樂,似乎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

雖然說倆人認識的時間並不長,但是心靈上的碰撞,讓他們覺得似乎已經認識彼此很久很久了,馬哈南迪亞帶著夏洛特回到自己的家鄉,見了自己的父母,並且在印度自己的家鄉舉辦了一場傳統的小型婚禮。

短暫的離別

可是畢竟夏洛特是來這裡旅遊的,時間飛逝,夏洛特離開的日子到了。這一天,夏洛特告訴馬哈南迪亞說她要走了,並且給馬哈南迪亞買了一張機票,問馬哈南迪亞說願不願意跟她回瑞典去看看她的家鄉,見她的父母,馬哈南迪亞當然捨不得自己的愛人,可是那個時候他還在上學,他想要完成自己的學業,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堂堂正正混出點名堂之後,到瑞典去找自己的愛人。

在臨別時,馬哈南迪亞安慰夏洛特說,「我一定很快就會去找你的,放心吧」。可是這一別在那個年代來說,很可能就是兩個人都永別了,那個年代沒有電話,沒有電腦,沒有網絡,信息非常的不發達,而且是兩個相隔這麼遠的國家,這種異國戀真的能夠持續嗎?

一年多過去了,兩個人保持著書信的來往,終於馬哈南迪亞迎來了他畢業的日子。

對於馬哈南迪亞來說,夏洛特已經是自己的妻子,他始終都沒有忘記在臨別時他對夏洛特的承諾,他在完成學業之後會到瑞典去找她,可是瑞典那麼遠,馬哈南迪亞就算是變賣了全家人的家當,都不可能負擔得起一張昂貴的單程機票。

當馬哈南迪亞坐在街上,望著街頭來來往往穿梭的人群的時候,一個瘋狂的想法映入了自己的腦海,我怎麼不能騎單車去呢?

跨越6400公裡的愛情

馬哈南迪亞賣掉了除了畫筆和顏料以外的所有的家當,用60盧比買了一輛二手自行車,帶著僅剩的200盧比上路了。

200盧比還不到3美金,在路上的馬哈南迪亞就靠著給一些路人畫畫來賺取一些額外的生活費,晚上的時候他就睡在野外,每一天馬哈南迪亞要騎行70多公裡趕路,有時候甚至一天還吃不上一頓飯,但是這一切的困難和自己想要見到妻子的心比起來都不算什麼。

在70年的時候,很多國家入境都不需要籤證,但是無疑也會遇到一些入境邊檢比較嚴格的國家,這個時候不知道是不是上帝的眷顧馬哈南迪亞總是能遇到一些好心人幫助他成功入境。

起初在進入阿富汗境內的時候,很多當地人都可以說印度語,馬哈南迪亞還可以和他們溝通,在阿富汗境內馬哈南迪亞甚至還遇到一個好的旅店老闆為他提供了住宿、吃的東西以及洗衣房,後來進入了其他國家,雖然說他們語言不通,但是馬哈南迪亞總是能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因為他的話說就是「藝術是無國界的」,它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

從1977年1月22日開始,馬哈南迪亞歷經了4個月零6天,整整120多天,穿越了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德國、奧地利、丹麥等國家,終於在5月28日的時候來到了瑞典的邊境。

瑞典的邊檢人員問馬哈南迪亞來瑞典的目的,馬哈南迪亞告訴邊檢人員說,自己是騎車從印度來尋找自己的愛人,邊檢人員不禁哈哈大笑,直到邊檢人員撥通了夏洛特家中的電話,才得知這一切原來都是真的,同時也被馬哈南迪亞的痴情和勇氣所打動,給他放了行。就這樣跨越千山萬水馬哈南迪亞終於來到了夏洛特的家鄉瑞典的哥德堡。

起初夏洛特的父母是非常反對這門親事的,畢竟兩個家庭懸殊實在是太大了,夏洛特一家怎麼說也算是瑞典小有名氣的貴族,但是看著這不遠萬裡騎著自行車來尋妻的印度女婿,夏洛特的父母也終於鬆了口。

1978年,馬哈南迪亞和夏洛特在瑞典正式完成婚禮,馬哈南迪亞和夏洛特婚後生了一雙兒女。

在瑞典的馬哈南迪亞,在藝術方面還繼續深造,目前他已經是瑞典非常著名的畫家了,也是瑞典政府文化和藝術的顧問。

2012年1月4日,馬哈南迪亞獲得了印度烏特卡爾文化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並且被印度奧裡薩邦政府任命為瑞典大使。

現在的馬哈南迪亞和夏洛特已經是一對年過半百的老人,雖然說他們的容顏已經老去,但是仍然像以前一樣互相尊重和愛護對方,他們在一起打雪仗、騎單車、嬉笑打鬧,就像兩個大孩子一樣,這一段曾經不被大家所看好的愛情,卻一晃眼攜手走過了40年。

馬哈南迪亞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說到,他不明白為什麼人們都驚訝於他可以騎自行車跨越6400多公裡,來到瑞典來尋找這個妻子,在馬哈南迪亞看來,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以阻礙他和夏洛克之間的感情。

年邁的馬哈南迪亞曾經說過,「我曾經完全不了解歐洲的文化,一切對於我來說都是陌生的,但是多年以來,夏洛特在一點點的支持著我,他對於我來說是如此的特別,我到現在還是深愛著她,就像我們1975年初次見面一樣」。

也許這才應該是愛情應有的樣子,跨越了種族、階級、文化、時間和距離,今生執念,歲歲年年,永如初見。

侵權聲明:如果文章相關內容和圖片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小夥戴「皮卡丘頭套」,騎寶馬S1000RR載好友兜風,倆人太瘋狂!
    小夥戴「皮卡丘頭套」,騎寶馬S1000RR載好友兜風,倆人太瘋狂!很多人覺得自己平時開車出門風雨無阻,想不通那些騎摩託車的人是怎麼想的,尤其是很多小夥子,買一臺摩託車花了好幾萬,卻不花這些錢買輛汽車開,女朋友還要在後座上忍受風吹日曬,想想都心酸。其實想想網上那些騎士,或許人家就是對機車有一種偏愛,就算攢夠了更多的錢,也會全部用來買摩託車。
  • 男子偷21斤黃金,騎自行車潛逃200多公裡到河南,反偵察能力極強
    極力破案嫌疑人在現場沒有留下任何有價值的線索,應該是早有預謀。追蹤嫌疑人蹤跡也比較困難,雖然將近拍下了店內被次的過程,但嫌疑人戴著頭套,看不到真實面容。而且作案的過程中全程戴著手套,也沒有留下指紋。警方只能兵分兩路,一路查閱周邊的所有監控探頭,追尋嫌疑人的行蹤;另外一路進行摸排走訪,但凡有一絲線索都緊追不捨。
  • 不止騎·2020第二屆環南京自行車賽圓滿落幕
    本次比賽由南京市體育局、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南京市江寧區體育總會、南京牛首山文化旅遊區、南京騎酷體育文化推廣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不止騎認證中心、江蘇單車網、上海市海華永泰(南京)律師事務所支持舉辦。 牛首山站比賽共分50公裡認證組、公路賽、山地組等多個組別。
  • 「『華龍證券杯』2020如意甘肅·自行車騎遊行」活動新聞發布會...
    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中央駐甘、香港駐甘、省市30多家媒體的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的到來。首先,請甘肅文旅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宇宏先生介紹文旅集團發揮甘肅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創立和舉辦這次騎遊行活動的總體情況。
  • 268天騎行29576公裡!四川青神小夥自行車環遊中國
    來自中國竹編之鄉的沈洪,也會自己編織了一個美好的夢:騎著自行車環遊美麗中國。12月6日,30歲的沈洪,完成了這個夢想的最後103公裡,從成都回到了家鄉眉山青神。他說心情五味雜陳,既想完成夢想,又有很多不舍。268天,疫情之下,不少人還困在原地時,他騎著自行車,在最恰當的季節,行遍最美的中國。
  • 深入平常生活的自行車熱潮,荷蘭人騎自行車不只是說說而已
    譬如,繼2019年北京市首條專門為自行車單獨建設的專用道路開通後,近日北京政府與Royal HaskoningDHV (荷蘭的獨立國際工程公司)達成合作,希望在通州建設世界一流的自行車公路,用2.7公裡的自行車公路將市政府與新社區連接起來,建設低碳交通空間。
  • 世上速度最快的自行車,最快時速144公裡,竟然還得躺著騎!
    世上速度最快的自行車,最快時速144公裡,竟然還得躺著騎!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發達,出行方式也變得多樣化,雖然現在交通擁堵,但是假如有一輛電動車或者是自行車,它將省去人們很大的煩惱,但是你見過最快的自行車能夠騎行多快的?
  • 二手自行車車架子上的小粘貼背後有什麼深層次的意思
    打算購買二手自行車的朋友們,給你們提個醒,再購買二手自行車之前,一定要看好車架子,自行車車架子上除了有自行車品牌的標誌之外,就是網址什麼的,肯定沒有其他的圖案,或是裝飾性的動物,樹木,花草等不和諧的圖案,那麼如果有這些圖案,有什麼深層次的意思嗎?下面這位會告訴你。
  • 印度女孩「騎車千裡」送父返鄉,印議員:這不是什麼傑出成就,是被...
    【環球時報記者 劉皓然】個人的成就,國家的悲哀?在舉國封鎖下,印度一名15歲少女「騎行千裡」、運送傷病父親返鄉休養的事跡,受到國內外輿論關注。在一些媒體看來,這個既勵志又心酸的故事充分凸顯了疫情期間印度外來務工人員的不堪現狀,令莫迪政府受到反對黨派的「炮轟」。
  • 70-80年代的記憶(騎自行車,學自行車,坐自行車)你是否還記得
    我清晰地記著,成年人學習騎自行車,通常後面都是兩個人在幫忙,一個人不容易扶穩,在當你熟悉的時候,他們會在後面偷偷的放開手,在你不知不覺之間就學會了,當然摔跤那是肯定會有的,倒是不多。我記得我當時是先學會的騎車,然後再學會的如何從腳登子的位置上自行車。
  • 自行車的具體分類有哪些?
    在市面上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自行車,大家在選購時總是不知道哪種類型的自行車,於是就上網查,但是網上的解釋多數都比較深奧,對新手很不友好。今天小編就來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一下自行車具體的分類。公路自行車(也叫公路競賽車)英文名為:road racing bike看名字,顧名思義是用來在公路上騎的自行車,這種車通常追求高速度、低風阻,所以通常設計為下彎把手,公路自行車的輪胎都比較細,輪徑比一般的山地自行車要大,騎起來也不需要花太多的力就可以達到一個比較快的速度。
  • 大學生發明無輪轂自行車,時速高達40公裡,30萬高價不賣
    大學生發明無輪轂自行車,時速高達40公裡,30萬高價不賣自行車是一種我們經常見到的一種交通工具,它既可以避免了堵車的煩惱,又可以節能環保,但是,國外的一名小夥將自行車進行改良,時速竟然達到了四十公裡每小時,一起來看一下吧。
  • 丹麥人:抗疫,就騎自行車吧
    【環球時報駐比利時特派記者 牛瑞飛】童話王國丹麥不僅擁有7000多公裡美麗的海岸線、茂密的森林和開闊的草場,還擁有1.1萬公裡自行車專用道。在丹麥,自行車的路權超過汽車。在道路狹窄的地方,汽車不能因為自行車慢而按喇叭催促。在這裡,自行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是人們非常喜愛的體育運動。
  • 你有多久沒有騎過自行車了?
    從1995年開始,摩託車迅速開始在我國普及開來,自行車開始衰落。大概在2005年的時候電動車大軍異軍突起,摩託車開始衰落。連曾經的濟南輕騎,重慶嘉陵摩託車都生產量都下滑了乃至最後的停產。在我的記憶裡,從我2003年上大學開始就沒有怎麼騎過自行車,在高中的時候還經常從家裡15千米騎著自行車去學校讀書。自行車又叫腳踏車,不需要消耗燃料,用腳踩就可以往前走了。
  • 小夥騎川崎摩託上街,身後背包十分搶眼,後車:這是盾牌?
    小夥騎川崎摩託上街,身後背包十分搶眼,後車:這是盾牌?小編上初中的時候,經常看到路上有騎摩託車的人,家裡也有一輛廢舊的摩託車,後來禁摩令出臺,家裡人覺得騎摩託車的確很不安全,就擱置了,後來家裡又添了電動車,直接把舊摩託賣了廢鐵,現在路上又出現了一些摩託車,但是數量明顯沒有以前多了,接下來要說的是一位小夥騎摩託車的事情。
  • 印度已開始瘋狂,採購射程3000公裡的巡航飛彈,目標不言而喻
    這是一場徹底的失敗,因為印度在這次邊境衝突當中,損失了大量的人員,但卻沒有佔到任何的好處,中國吸取了洞朗對峙的經驗教訓,沒有給印度一絲一毫的機會。「偷雞不成蝕把米」,印度方面惱羞成怒,目前正在全球採購各種武器裝備,企圖在北方邊境地區,繼續對中國施加壓力,並有可能進一步挑釁,製造衝突與摩擦。
  • 在日本 為什麼騎自行車的人那麼多?
    在日本 為什麼騎自行車的人那麼多? 自行車在日本叫「自転車」,據2018年的數據統計,日本全國自行車的保有率為57%,全國自行車總數量為6600萬輛,平均到每個家庭是1.22輛。 而在我們中國,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車的保有率卻出現了下滑,僅為36%。
  • 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作文:我學會了騎自行車
    我學會了騎自行車媽媽總嘲笑都上四年級了還不會騎自行車,但我從來沒往心裡去。可是最近小夥伴們組建了一個「颶風騎行隊」,他們幾個天天騎著單車在小區的廣場上繞圈圈,很帥氣,我很羨慕。媽媽為了讓我不再擔心摔倒,幫我扶著自行車,鼓勵我大膽地騎。我改掉了總是低頭看腳的習慣,目光平視前方,把重心放在車把上,連續登了幾圈之後,有點兒找到感覺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騎出了很遠。媽媽說,我基本上已經算會騎自行車了,應該在心理上放鬆,再自然一些,掌握好平衡,多加練習就可以了。
  • 為什麼要把騎電動車戴頭盔寫進國家的法律?
    原標題:為什麼要把騎電動車戴頭盔寫進國家的法律? 摘要 【為什麼要把騎電動車戴頭盔寫進國家的法律?】
  • 伊萬卡分享與印度小夥的有趣PS照,仿佛印度版鄉村愛情
    3月1日,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川普與印度小夥的搞笑照片登上英國《每日郵報》,充分體現了伊萬卡除美麗容顏之外風趣幽默友好的一面。 第一張照片中,一名印度小夥穿著黑色西裝,繫著莊嚴的領結,將胳膊搭在伊萬卡肩頭,右手與伊萬卡的左右輕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