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多多益善:只活了35年的韓信是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

2020-12-22 騰訊網

作者:李大奎

韓信,這位位列"漢初三傑"的開國功臣,後人奉之為"兵家四聖"之一,有"兵仙"、"神帥"之稱。但就是這樣一位立下赫赫戰功的異姓王,卻在功成名就時,被呂后以"意圖謀反"為由,藉助丞相蕭何的幫忙,騙殺於鍾室之中。

一代名將韓信叱吒風雲短促的一生,留下了哪些令人感慨動容的千古軼事?

(一)胯下之辱

韓信是沒落的貴族出身,小時候,喜歡熟讀兵書戰策,但家裡很窮,受了很多苦。最讓人感慨的就是他忍受的"胯下之辱"。

那時,韓信十來歲。

淮陰有一個屠戶,見韓信佩劍在街上閒逛。因韓信在老家的名聲不太好,有手有腳的年輕人,自己養活不了自己,整天無所事事,靠在外蹭吃蹭喝過日子,讓許多人看不起,厭煩他。

這個屠戶就是其中之一,他想當眾羞辱一下韓信,就故意說:

"韓信,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佩戴刀劍,其實是個膽小鬼。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這時滿街的人都站出來看笑話。韓信看了一圈,又仔仔細細地盯了屠戶一番,什麼也沒說,就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

滿街的人哄堂大笑,都恥笑韓信,認為他就是一個沒有氣節、膽小的窮小子。

(二)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韓信忍受"胯下之辱"後,立志發奮讀書,熟練行軍打仗技能,以便將來有用武之地,能發揮自己的軍事天賦,可以仗劍封侯,出人頭地。

數年後,韓信的軍事才能已運用自如,恰好趕上秦末農民起義。

他當即參加了項羽的叔父項梁的義軍,由因默默無聞不被看好,於是"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轉身投奔勢力較弱的劉邦,但劉邦那時對窮困潦倒又沒什麼戰績的韓信也不信任,依然不重用他,韓信只好趁夜色悄然離去。

劉邦的丞相蕭何知道此事後,他了解到韓信是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趕忙向劉邦稟報韓信如何如何的會領兵打仗,如果大王要奪取天下,非用韓信不可。

劉邦後悔不已,立即令蕭何去把韓信追回來,要築臺拜他為將。於是蕭何連夜把已走很遠的韓信追了回來。

這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有了後來的"成也蕭何"之說。

韓信追回來後,劉邦立即搭建一座高臺,擇定良日後,授韓信為大將軍。

後來,韓信果然不負蕭何的舉薦。

他親率漢軍,一路過關斬將,在臨晉智虜魏王豹,在井陘口誘殺成安君餘,在濰河計殺名將龍且,垓下設十面埋伏逼殺西楚霸王項羽等等,劉邦建立西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

但功高震主,劉邦當上漢高祖後,又擔心手握兵權的韓信會造反。於是貶韓信為淮陰候,對他嚴密監視。

後來,劉邦領兵平定韓信的部屬鉅鹿郡守陳豨之亂時,皇后呂雉打算藉機除掉韓信,與忠貞不貳的丞相蕭何密謀後,假說高祖平叛歸來,陳豨已被俘處死,文武百官皆來朝賀。蕭何也欺騙韓信,"大家都來了,你也來吧,即便生病也要打起精神,進宮祝賀!"

信以為真的韓信一到長樂宮,就被呂后下令捆綁。因為韓信得到劉邦"五不死"的御旨,呂后就令宮女把韓信吊在長樂宮的一口大鐘下面,用竹劍亂刺、棍棒亂打,韓信最後活活被弄死在鍾室之內,被夷誅三族。

這就是後來的"敗也蕭何"之說。

所以,韓信臨終時說,自己的一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豈非天哉!

(三) 象棋的創始人

據傳,韓信被呂后誘捕下獄後,自知性命難保,想把自己的軍事思想在獄中寫成兵書傳世。

但狠毒的呂后不許,下了道懿旨說,韓信現在是犯人,只能安心上路,沒有必要再寫什麼兵書。韓信無奈,只好對監管他的獄卒道,那我把生平所學的奇術以玩遊戲的形式傳給你。

善良的獄卒接受了韓信的安排,與之相對而坐後,韓信用筷子在地上畫了一個方框,又在框中畫了一條"界河",標明楚河、漢界,又請獄卒用紙裁成紅、黑兩色紙片,各十六片,紅色這邊紙片分別寫有帥、仕、相、車、馬、兵等字,黑色這邊寫著將、士、象、車、馬、卒等字,然後把這些字片按規定布在方框內界河兩邊。

擺好後,韓信邊移動字片邊告訴獄卒這個遊戲怎麼玩,怎樣揮車、跳馬、出兵把對方的"將"或"帥"逼死。獄卒聽完,連連點讚,表示很喜歡玩這個遊戲。

(呂后)

就這樣,韓信在獄中的最後日子,天天與獄卒下這個遊戲,也沒引起呂后懷疑。不多久,韓信的用兵之道通過這個遊戲基本上傳給了獄卒。

韓信遇害後,獄卒就找了個理由辭職回鄉務農,期間,一有空閒,就潛下心研習方框,研習韓信傳授的奇術,又將紙片換成木坨。根據"奇"的諧音改為"棋",經長時間的探討,獄卒把這些用兵之道寫成了一本《棋譜》傳給了他的兒子。

他的兒子認為這不是真正的兩軍作戰,只是一種布陣的象徵,就把這個遊戲取名為"象棋"。

這就是象棋的由來。

(四) 最先發明風箏的人

韓信在指揮"垓下之戰"時,為瓦解項羽手下士兵的軍心,令人用牛皮製作成"鷂",上敷竹笛,在夜晚時放到高空中,大風一吹,笛子就發出悽涼的聲音,漢軍就隨著笛音高唱楚歌。項羽的軍隊在一陣一陣的鄉音中失聲痛苦,紛紛想念起家鄉,鬥志就渙散了。韓信乘勢進攻,一舉打敗項羽。

這牛皮製作的"鷂",就是最早的風箏芻型。唐朝趙昕在《熄燈鷂文》中對此有專門的記述。

唐詩中也多有描述放風箏的場景。如:"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由此可見,放風箏是兒童最喜歡玩的一項活動,遠在唐代就已流行。

(五) 創下歷史上"成語"最多的記錄者

韓信短促的一生,卻留下三十多個有關他的成語,創下史上最多的記錄。

如匹夫之勇、戰無不勝、婦人之仁、國士無雙、一飯千金、推陳出新、背水一戰、拔旗易幟、勳冠三傑、置之死地而後生、伐功矜能、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偽遊雲夢、兵仙神帥、胯下之辱、解衣推食、人心難測、居常鞅鞅、功高震主、鍾室之禍、金石之交、問路斬樵、獨當一面、略不世出、不賞之功、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等等。

最經典的莫過於"多多益善"和"十面埋伏",可以說家喻戶曉。

"多多益善"語出韓信與劉邦的一次對話,劉邦取得天下後,與韓信議及統軍的才能。劉邦問韓信,"像我,可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可統率十萬以下。"劉邦又問,"那你呢?"韓信回答,"我是越多越好。"劉邦再問,"你是越多越好,為什麼是我的手下呢?"韓信淡淡的笑道,"陛下,你不善於統領士卒,但善於領導將帥呀。我只會領導士卒罷了。"

(劉邦與韓信)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後來就流傳開,成了韓信領兵打仗的經典傳說。

"十面埋伏"是韓信圍殲項羽取得完勝的一次絕殺,一次經典的戰役。

那是公元前202年12月,韓信奉劉邦之令,率十萬漢軍在垓下圍攻項羽,設下十面伏兵,形成團團包圍之勢,漢軍士卒夜唱"天下已屬劉,要斬霸王頭"的楚歌,使項羽的楚軍思鄉厭戰,軍心渙散之下,韓信乘機進攻,大敗項羽,項羽逃至東城,不肯過江東,自刎而死。

後來,"十面埋伏"譜成琵琶曲,成為十大經典古曲之一。

韓信,公元前231年出生於淮陰,卒於公元前196年,終年35歲。

相關焦點

  • 韓信:堪稱歷史上成語最多的人,你知道的有幾個?
    韓信是歷史上創造成語最多的人,堪稱成語專業戶,他國士無雙、戰必勝、攻必取,被譽為略不世出的人才。能受胯下之辱,也知恩圖報,一飯千金的做法令人欽佩。他推陳出新開創出新的理念,劉邦曾為他解衣推食,他明修棧、暗渡陳倉、平定三秦,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更是讓人耳熟能詳。
  • 從胯下之辱到伐功矜能,韓信一生創造50多個成語,你都知道幾個?
    咱們中國人講話寫文章,願意使用成語,每一個成語都是一個歷史故事、歷史典故,講出來很有文採。咱們這麼講吧,一個古人如果你的故事能被縮編成一個成語,那麼你這個人是很容易被後世很多代人記住的,你是一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名人了,所以真正能被編進成語的名人不是很多。
  • 這二十六個成語全出自韓信,不愧一代名將、「兵仙」、「神帥」
    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人。韓信的經歷極富傳奇色彩,與之有關的成語和典故也非常多,如今讀來,從中仍可窺見他一生的艱險曲折,也能獲取現實生活的啟迪。 1、胯下之辱 韓信落魄時,一個同鄉人欺負他,讓他從自己的褲襠下鑽過去,韓信果真從那個人的褲襠下鑽過去了。
  • 韓信不幸,一生曲折多變,用多少成語譜寫了自己的不朽故事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知名的人物,他們創造出了很多燦爛的文化,同時,有的人也是悲劇人物,因為其一生的不幸,而為我們的漢語增添了新的成語,亦被後世難忘。韓信是誰?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並列為漢初三傑,與彭越、英布並稱為漢初三大名將。韓信早年家貧,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後來被劉邦重用,終於平定各國,打敗項羽。後來被呂后與蕭何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
  • 韓信命運坎坷,去世後留下兩個成語,一個耳熟能詳,一個發人深省
    韓信不僅是個軍事奇才,而且是個有故事的人,且不是一般故事,而是能發人深省、振聾發聵的成語故事。最讓人稱道的是,這類故事在他身上隨處可見,可謂是「一步一故事」的成語專業戶。比如早年受鄉霸欺凌誕生了「胯下之辱」;日後報答漂母賜食之恩又有了「一食千金」;蕭何所交口稱讚的「國士無雙」;感劉邦恩惠的「解衣推食」;自詡能力爆表的「多多益善」;圍殲項羽的「十面埋伏」等等,不一而足。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豪橫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釋
    有一次作戰的時候,韓信過去找一個樵夫問路,問完就把樵夫殺掉滅口(問路斬樵)、還出言嘲諷項羽,作戰時只會逞「匹夫之勇」,應當決斷的時候,卻又有「婦人之仁」。韓信的行為令人覺得有點恐怖,劉邦對韓信產生了猜忌之心,把他貶了官。
  • 韓信,一個集34個成語光環在身的男人,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在中國封建2132年的歷史中,帶兵打仗的將領不計其數,然而被後人稱為「神帥」的卻寥寥無幾,韓信卻是其中一位。韓信破楚軍、平魏國、攻代國,後來又收復趙燕兩國。韓信對漢朝的建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 韓信人生的頂峰時刻,也讓劉邦忐忑不安。
  • 軍事奇才韓信,被宮女群毆用竹子捅死,成就兩個經典成語發人深省
    韓信漢初三傑,漢朝最厲害的將領,並譽為兵仙。就這樣一個大英雄的韓信,竟然死於文人和女人之手。正可謂「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說白了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而且成也女人敗也女人。韓信,約公元前231年出生在淮陰(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
  • 韓信「身負」20個成語典故,個個經典,堪稱成語專業戶
    背成語,或許是很多人老大難的問題,不是記憶力不好,而是實在沒興趣。筆俠也不喜歡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但,如果裡面有故事,那就另當別論了。「兵仙」韓信就是一個有故事的人,發生在他身上的成語典故多大20個(或許還不止),不由得不讓人稱奇。
  • 韓信,歷史上有15個成語皆與他有關,可怕我竟只知「胯下之辱」!
    中國有一位驚世偉人,他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贊他:〝戰必勝,攻必取〞;楚漢時期,人們評價他〝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後人奉他為〝兵仙〞、〝神帥〞,他就是韓信,歷史上有15個成語皆與他有關。1、胯下之辱韓信,漢初軍事家。淮陰(今屬江蘇)人。年少時父母雙亡,家道貧寒,卻刻苦讀書,熟演兵法,懷安邦定國之抱負。
  • 韓信這麼厲害,為何會慘死與呂后手裡?
    秦朝末年,劉邦項羽爭奪天下,韓信作為這期間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千百年來,一直被後人爭論不休,有人拜他為戰神,史上難得的軍事奇才。有人卻說他作為大將軍,情商低的可憐,不諳政事,落得這樣的下場實屬活該。韓信傳奇的一生,迅速崛起,大放異彩,最終死於非命令人唏噓。
  • 白起和韓信,殺神戰兵仙,誰能笑到最後,項羽表示不服氣!
    韓信的一生從小到大歷史上可以看到各種故事,我們從中國相關成語裡面就可以看出來,下面這些成語都是誕生於韓信身上(由於實在太多,小編挑選幾個比較出名的)1.國士無雙【出處】:《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釋義】:指一國獨一無二的人才。2.十面埋伏【釋義】:設伏兵於十面以圍殲敵軍。
  • 韓信與項羽之間的對決,兵仙大敗霸王
    項羽與韓信之間的對決,趣評認為是中國歷史上含金量最高的名將對決。韓信被稱譽為「兵仙「,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可以說,劉邦取得的天下,有一大半都是韓信打下來的。項羽也是一位名將,一直受到世人所敬仰。在司馬遷的《史記》中,特別將項羽與帝王並列,編撰了《項羽本紀》。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走過最長的路就是蕭何的套路!
    圖片來源於網絡提到蕭何,必須先說說兵仙韓信。都知道「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可知韓信是多麼的厲害!劉邦遂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劉邦為什麼不殺蕭何張良陳平而殺韓信?
    劉邦即位後在洛陽開慶功宴,宴席上,他總結了自己戰勝項羽、奪取天下的原因:「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方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 韓信經典場面出現,劉季煽惑人心一絕,劉季的本性韓信早已看透
    更何況韓信斷然不敢拿軍令狀開玩笑。 要知道,此次對抗王離勝利與否關係到自己的性命,此等生死攸關的大事更不可能隨便交給一個不靠譜的人手中,所以劉季定然是有他的過人之處,而這個過人之處正是韓信看重劉季的地方。 韓信名言,多多益善 果不其然,在接下來的劇情中也證實了劉季的能力。
  • 楊麗萍舞劇《十面埋伏》天津首演 以現代舞融合傳統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10月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導演的舞劇作品《十面埋伏》5日晚間在天津大禮堂首演,全劇以中國舞蹈為主調,融合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民樂及傳統戲劇等綜合藝術語言創造了「舞蹈劇場」,充分展現了楊麗萍在舞臺藝術創作上的又一次全新嘗試,也是將傳統經典藝術融入當代文化語境的一次大膽實踐。
  • 貓咪創造的金氏世界紀錄?有隻居然活到了人類的196歲
    我們都知道金氏世界紀錄中,記載著很多讓人不可思議的人類、動物、新聞等事情。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由貓咪創造的這些讓人匪夷所思的金氏世界紀錄吧!這隻貓咪出生便患有缺陷。有兩個耳朵,兩個鼻子,三隻眼,正象它奇特的外形那樣,它被取名為古羅馬神話裡的「兩面神(janus)」。小貓只有一個大腦,所以它的兩張臉能夠協調一致,使用右邊的嘴巴進食。粉絲最多的貓咪這隻貓咪可是靠著賣萌拿到的金氏世界紀錄,讓人不服都不行呢。
  • 中國古代戰神系列——韓信
    我們都知道韓信在軍事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強的,打過這麼多的戰役,幾乎沒有打敗過。說到韓信的故事,是有非常多的,韓信的戰績也是讓人驚嘆的,沒有帶兵打過戰,但是卻被稱為大將軍,甚至從沒有敗績的西楚霸王,最後也敗在了韓信的手下,最後在烏江自刎。
  • 韓信為何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的師父是誰?
    但我們在看相關影視劇中也能生動的看出當時的畫面,韓信那叫一個慘。在最後成名之後是榮歸故裡,報答之前贈飯的恩人。但是之前活的說是「窩囊」都不為過,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相信我們都是知道的。一個屠夫都可以當眾羞辱他。逼得韓信從屠夫的胯下鑽過去。韓信在年輕時期與那些無所事事,渾渾噩噩的浪蕩子無異。就是現今網絡紅起來的「街溜子」都比韓信活的瀟灑滋潤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