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預測:90年後鄂霍茨克的流冰將不再靠近北海道海岸

2020-12-12 日本頻道

人民網東京2月14日電 綜合日本《北海道新聞》的報導,位於日本北海道紋別市的鄂霍茨克流冰科學中心所長高橋修平對鄂霍茨克沿岸氣溫和流冰的關係進行分析後預測,90年後這裡的流冰將不再靠近北海道海岸。

根據北海道網走地方氣象臺的網走市流冰觀測數據,高橋修平對未來進行了預測。在分析中,北海道的沿岸區域全部被流冰所覆蓋的時間定為「1天」,只覆蓋沿岸一半區域的時間定為「0.5天」,並將其累計天數定義為該年的「流冰走勢」。他通過從氣溫顯著上升的近30年的數據來調查氣溫與「流冰走勢」的關係後,最終預測出了今後的變化趨勢。(編譯:賈美 校對:劉戈)

(責編:許文金、陳建軍)

相關焦點

  • 日本專家預測北海道將發生9級以上地震,需做好準備
    日前,日本內閣召集地震學專家召開了常務會議,會上學者們根據新的模型預測,推斷出未來北海道附近將發生9級以上地震,將會造成30米高的海嘯。據悉,這一依據主要來源於北海道的地震歷史推算。歷史上,北海道的地震都是每隔幾百年發生一次,如果歷史上地震都是200年-500年發生一次,那麼現在距離上一次已有300多年,於是,根據推算,下一次地震可能很快就會發生。
  • 在冰雪覆蓋下北海道寬廣的原野上,遭遇赤狐
    在我們注視下老夫妻認真地做了一頓簡單又十分可口的日本拉麵。閒聊得知,老夫妻的孩子目前在日本大城市工作,由於故土難離,他們在家鄉經營這個拉麵館作為日常生活。慈祥的老太太認真稱讚兒媳的日語發音,和孩子討論地方日語語言的一些差別,熱情地教孩子說北海道日語方言。羅臼港雖然很小,交通不便,但居民的樸實熱情令人難忘。
  • 日本預測富士山噴發,北海道或迎最大海嘯,幾千萬人怎麼辦?
    近日,日本專家對海嘯的發生和火山噴發進行了預測,研究結果表示,浪高可能達到28米的海嘯,有可能發生在太平洋沿岸和北海道東部地區,這將導致該區域內的道路會被水淹沒14.5米之高。簡單點說,如果這場海嘯真的發生了,那它便是該地區歷史上級別最大的海嘯了。
  • 北海道目前通報確診77人,日本專家推測實際感染至少940人
    (編譯/觀察者網 郭涵)據日本廣播協會(NHK),有專家3月2日在厚生勞動省會議上預測,北海道新冠肺炎感染者數量可能是目前確診的十倍以上,達940人。 截至3月2日19時,北海道已確診77例,在日本各地方行政區中居首。當地北見市一場700人參加的展覽會疑似發生聚集式感染,北海道知事2月28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 蝦夷國是如何被日本吞併,並成為北海道的?
    在與北海道的另一群原住民鄂霍茨克人的競爭中,阿伊努人獲得了優勢,將對方徹底同化,成為了島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當時日本的政治中心在近畿平原(代表城市京都、大阪、奈良)。相對於關東的其他平原地區,這裡更靠近東亞大陸(朝鮮半島),是農業技術從大陸進入本州的第一站。其耕地面積又大於緊鄰朝鮮半島的九州北部,是傳統上具有更高農業水平和經濟底蘊的地區。
  • 北海道大開發,日本花了一百五十年
    在當時北海道的採煤工人中,囚犯約佔八成以上。在修路方面,囚犯修建主要幹線佔新修道路的55%。移民者來到北海道後,首先建造了房屋,以供居住;再從中挑揀精於建築的少數修建道路和修路等工程﹀可見,此時日本政府對被壞道的開發呈現出工業化、全國化的基本趨勢。1970年10月《第三期北海道綜合開發規劃》出臺,這一時期的目標是「建設高生產能力和高福利的北海道」。主要任務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開發大規模現代化農牧業基地和工業基地。第二,構建新型交通、通信和能源運輸體系。然而,由於1973年的石油危機,這一時期的許多開發項目以失敗告終。
  • 預測2020年日本有大地震?到底真的假的
    四月份開始,日本的專家就預測出日本將會發生大地震。3月21號,熊本縣發現了鯨魚擱淺事件,附近的居民表示稱,上次發生這樣的行為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地震。在福井縣發現了兩隻皇帶魚,皇帶魚是生活在深海的魚,約四米左右。
  • 拓殖北境30年,日本明治時期的「屯田兵」是如何開拓北海道的?
    一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才決定開拓北海道,1868年,明治新政府宣布設立箱館裁判所,這才將北海道納入新政府統治之內,和境內其它地區不一樣,在北海道地區,日本政府的最重要任務不是建立統治秩序,而是趕緊開發充實邊疆,要知道,這裡此時基本還是蠻荒,基本沒什麼人(一直到1884年經過十餘年開發,北海道的人口也僅有227,900人,日本倒數第一,1869年的情況可想而知)
  • 日本曾向蘇聯提議用北海道換退出戰爭
    中評社9月2日電,俄羅斯科學院教授向衛星通訊社表示,日本曾提議用北海道換取蘇聯中立和1945年退出戰爭。 專家說:「上世紀90年代在前克格勃的檔案中發現一封來自東京的電報,日本人為了讓蘇聯在1945年保持中立準備交出北海道。」 歷史學家指出,蘇聯從未覬覦這一日本第二大島。 在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會議上通過的公告中,美國、英國和中國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如不遵守公告條款,三國將威脅摧毀日本。
  • 日本北海道政府公布海嘯預測 最高達26.9米
    (圖片來源:路透社)中新網2月10日電據日媒報導,9日,日本北海道政府公布一份數據,根據2014年日本政府公布推算使用的模型,詳細估算了日本海一側發生大規模地震時到達北海道沿岸地區的海嘯高度。在估算中,海嘯規模最大的瀨棚町比原先高出了3.5米至26.9米。
  • 1969年國外專家預測,50年後日本美國高居榜首,中國榜上無名
    比如曾經1969年,國外預測50年後的世界各國GDP,在如今看來這個GDP的結果卻有著出乎意料的結局,這就是活生生的一個莫欺少年窮的例子。一個預測的GDP數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原本就是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各國的GDP很多都呈井噴式的增長。
  • 被日軍強擄後逃跑,在原始森林生活13年的「北海道野人」劉連仁
    二戰結束後,由於日本戰敗,在臺灣、朝鮮半島,東北地區以及內地佔領區的各類日本人,包括軍人、軍屬、工人等均被遣返回了日本。但是,可能很多人有所不知,與上述情況相反,也有很多中國人從日本返回國內。這些中國人都是什麼人?他們是被日本強行擄掠的青壯年,多為戰俘或被綁架而來的農民。
  • 浮遊紀|城市文藝旅記——北海道綜述
    那是因為,日本這個國家少數民族太少,除了蝦夷(北海道古稱)這個地區,基本上都是大和民族了。日本真的只有一個「道」嗎?其實也不是。在北海道還叫蝦夷,沒有併入日本版圖的時候,日本沒有什麼少數民族,那時古日本有五畿七道之分。這跟我們古中國的中原和九州的分法類似。
  • 歷史上,北海道並非日本國土,北海道人更非日本人
    日本在明治維新成功之後,便衍生出「大和單一民族」的概念。到了二戰之時,大和民族的優越感達到了高潮。直到二戰結束,日本以戰敗者的姿態低下高昂的頭顱時,「大和民族」四個字便逐漸不再被提及。
  • 日本專家預測9級地震隨時來襲,北海道巖手縣等地或出現30米海嘯
    4月21日,日本內閣專家組公布對日本太平洋沿岸發生特大地震預測,預計千島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3級地震,日本海溝附近可能發生最大9.1級地震。屆時北海道巖手縣等地區或出現近30米高的海嘯,具體為巖手縣宮古市29.7米;北海道27.9米;青森八戶市26.1米;而福島第一核電站附近,可能出現最高13.7米海嘯。專家組表示目前難以判斷大地震的發生機率,但相關地區在過去6000年每隔300-400年便會發生大地震和海嘯。
  • 我在外面遊玩:北海道篇
    北海道(Hokkaido),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唯一的道,也是最北的一級行政區,為日本除了本州以外最大的島,也是世界面積第21大島嶼,略小於愛爾蘭島。南以津輕海峽界本州島,北以宗谷海峽界庫頁島。札幌是北海道的行政中心以及最大城市。北海道悠久歷史、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名勝古蹟及鄉野風光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旅遊者。
  • 日本,還是北海道知事能辦事!
    在和中國「風月同天」的日本,也有一位,真正能幹事的人!在新冠肺炎感染者已達980例的日本!昨天,全國小學、初中、高中開始放假。停課!這個舉措,在日本,是由一個「省長」率先提出來的,並表示結果由他本人負責,然後才普及到全國。這個「省長」,就是最近刷屏的日本北海道知事鈴木直道,80後,38歲!被稱「日本最年輕的地方首長」!
  • 日本野熊襲人事件達五年最高值,專家:或與疫情有關
    資料圖據彭博社報導,10月23日上午,西日本鐵路公司一名56歲的員工在檢查列車時,在福井縣敦賀站外遇到了一頭亞洲黑熊。這名工人只受了一點傷就逃了出來。但大約10分鐘後,同一隻熊在附近的建築工地上折斷了另一名工人的腿。
  • 日本6個絕美海岸等你解鎖
    &nbsp&nbsp&nbsp&nbsp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南北狹長,由北海道、本州島、九州島、四國島四個大島以及數千個小島組成,被太平洋、東海、日本海等海洋包圍,曲折的海岸線造就了海邊富有變化的景致。
  • 日本預測2021年最火男演員:岡田健史永瀨廉位居一二,全榜90後
    據日媒ENTAME RUSH在1月4日報導,日本大型時裝、娛樂雜誌《model press 》的總公司net native公布了預測2021年最受歡迎男演員top10!此次榜單參考網上投票和讀者的調查問卷,加上雜誌編輯部30人投票,結合2020年他們的新聞曝光率算出綜合得分後排出此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