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捕食者對蜥蜴的影響:體溫升高,跑得更快

2021-01-12 科技工作者之家
八公島上曬太陽的日本石龍子(Plestiod
小津島上的日本四線錦蛇(Elaphe quadr

經過長達四十年研究,中國香港大學(HKU)及日本東邦大學(Toho)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蜥蜴的體溫生物學高度依賴於捕食壓力,來自蛇類的捕食壓力會使蜥蜴不得不在體溫變高的情況下變得更加活躍。

蜥蜴的體溫上升也表明,這種捕食-被捕食關係在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可能會發生變化。相關論文發表在《生態學快報》上。

伊豆群島位於日本大陸東南海岸附近,成型距今不到一百萬年。棲息於伊豆群島的整體物種數量較少,因此,它也是研究生態和進化過程的簡化版天然實驗室。在群島系統中,蜥蜴物種——日本石龍子 (Plestiodon latiscutatus)在所有島嶼均有分布,但它的捕食者——日本四線錦蛇(Elaphe quadrivirgata)只在其中部分島嶼居住,因此,群島系統中的日本石龍子種群面臨著不同的進化壓力(被蛇類捕食及免受蛇類捕食)。

Toho的Masami Hasegawa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注意到,在伊豆群島中,蛇的存在會影響蜥蜴的行為。此後,Hasegawa教授堅持每年都捕捉島上的蜥蜴和蛇,測量它們的體溫和形態。

與當時相比,伊豆群島的年平均氣溫上升了1℃多,蜥蜴體溫的上升幅度也與之相似。但相對於無蛇島嶼,有蛇島嶼上蜥蜴的體溫上升幅度更大。

2018年和2019年,論文第一作者、HKU的博士生Felix Landry Yuan帶著可攜式跑道、三腳架和相機前往伊豆群島,測量了蜥蜴在不同體溫下的移動速度。

研究人員發現,和蛇類捕食者生活在同一區域的蜥蜴更能適應高體溫,在溫度更高時,其移動速度也更快。

論文第一作者、Toho博士Shun Ito還證實,蜥蜴後腿長度的差異對其生存率有一定影響。最終,研究人員得出結論:較高的體溫和形態差異能幫助蜥蜴跑得更快,避免蛇的攻擊。

隨著氣候的持續變化,有蛇島嶼上的捕食者-被捕食者動態關係可能會由於蜥蜴體溫的持續上升發生變化。此外,由於捕食壓力對被捕食者的熱生物學影響非凡,蛇類捕食者存在與否對於不同島嶼上蜥蜴對氣候變暖的總體承受能力也將造成不同影響。

伊豆群島證實,島嶼系統對於明確捕食直接影響獵物物種行為、形態和生理的機制具有重要價值,但認識捕食行為如何影響獵物對氣候變化的反應仍需長期研究。「能夠通過國際合作揭示獵物和捕食者相互作用的生態和進化反應,我感到非常高興。我希望伊豆群島可以成為研究全球環境變化下進化過程的關鍵模型島嶼系統,吸引雄心勃勃的年輕亞洲生物學家開展進一步研究。」Hasegawa教授說。

科界原創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生態學快報》

期刊編號:1461-023X

原文連結:

https://phys.org/news/2021-01-japanese-izu-islands-lizard-temperatures.html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體溫升高真可以殺滅病毒? 為何我的體溫達不到37.3℃
    因為前者新陳代謝更快,吃的東西更多變成了能量,體溫也就會更高一些看體溫計,37℃的刻度往往被標註為紅色,或者在刻度那裡有一個特殊標記。這是在說超過它就發燒了嗎?「當然不是。」馮萍說,人體的正常體溫有一個範圍區間,通常在36.3℃到37.3℃之間。這個區間,是人類在適應環境的漫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10種動物,烏龜竟然在列,速度堪比「博爾特」!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些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動物吧! 1、兩棲冠軍:烏龜 過快的速度讓獵豹體溫瞬間上升,如果持續時間太長,它們就會因為身體過熱而死。 3、長跑冠軍:羚羊
  • 英雄無敵3:蜥蜴祖先很厲害,可能叫做雞蛇獸,是蛇類的天敵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考據過龍蠅的來歷,究竟是翼蛇還是蝗蟲,相信大家有了自己的判斷,這一期我們來考據一下沼澤族的兵種蜥蜴和巨蜥的祖先。蜥蜴和巨蜥在英文版中的原名是Basilisk、Greater Basilisk,直譯過來是雞蛇和更大的雞蛇。
  • 「懶」也能保命,原因是「懶得動,捕食者發現不了」,樹懶這樣做
    就是指身體的體溫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蛇之所以會冬眠的原因是它生存的環境變冷了,這也導致它自身的體溫下降,為了減少能量的消耗,蛇也就必須在冬天冬眠。 很多攻擊力極強的蛇類就是出自亞馬遜雨林,比如眼鏡王蛇—亞馬遜巨蝮,三大蛇之一的非洲巖蟒。 別說樹懶了,就連獵豹、老虎等大型動物看見這些巨蟒都忌憚三分,然而令人稱奇的是樹懶至今都活得好好的,難道它們有著什麼秘訣可以躲開這些大型動物?
  • 怎樣區分孩子正常的體溫升高和發熱?
    正常的體溫升高孩子的體溫易于波動。感染、環境以及運動等多方面因素都可使孩子的體溫發生變化。孩子體溫升高不一定就是異常,也就是說,體溫的升高不一定就是發熱。若有短暫的體溫波動,但全身狀況良好,又沒有其他異常表現,家長就不應認為孩子在發熱。其實,就像我們大人在運動後體溫會有所升高一樣,小兒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後,體溫也會升高。一般情況下,體溫不會升得太高,多為37.5℃~38.0℃之間。體溫升高是由於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導致肌肉產生了更多的熱量。這些原因導致的體溫升高,在運動結束後會很快回復到正常水平。
  • 霸王龍腿長是為了跑得更快?新研究稱是為了節省體力
    研究發現,腿長並不是為了讓霸王龍等巨型食肉恐龍跑得更快,而是為了節省體力。腿長有利於奔跑或步行。科學家們普遍認為,恐龍進化出長腿的目的是為了快速捕捉獵物和躲避捕食者。但是美國馬裡蘭大學的霍爾茨和他的同事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大型食肉恐龍進化出長腿是為了節省體力,並在尋找獵物的過程中能走得更遠。這項研究於2020年5月13日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
  • 成年人正常體溫是多少度?體溫37度算發燒嗎?看醫生怎麼說
    發燒是常見的一個問題,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大家對於發燒的關注度多了許多,也更加敏感了,只要發現自己稍微有點發熱了,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雖然在我國,疫情已經控制得比較好了,但相信大家在上學上班的過程中,都還算要測量體溫。
  • 48V的電動車加一塊12V的電池,能否跑得更快更遠?老師傅告訴你!
    近日,有電動車用戶問我這樣一個問題:48V的電動車加一塊12V的電池,能否跑得更快更遠?其實,從理論來說,電動車是可以跑得更快更遠,但從實際來看,其實根本不可行,原因主要有5點。當然,如果用戶真的覺得48V的電動車速度慢了,小編建議可以選擇一輛有資質的電輕摩或者電摩,這樣就能跑得更快更遠了。那麼,你對電動車加電池有什麼看法呢?
  • 蜥蜴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粉色的蒲公英、橙色的葉子、還有黃色的雪花蓮,科學家們在讓我們看到狗眼中的世界後又讓我們看到了蜥蜴和蜜蜂眼中的世界研究人員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軟體,它能夠將數碼照片轉換成動物眼中的樣子,這款軟體不僅可以用來分析動物眼中的色彩與圖案,還能夠揭示捕食者是怎樣捕食的而弱小的生物又是怎樣子偽裝自己的。
  • 聽說:價格昂貴的鞋子會讓你跑得更快
    同事說:「聽說貴的鞋可以跑得更快。」我當時很震驚啊,這樣詭異的謠言竟然還有人信,很神奇啊···我特意網上查了一下,原來有很多出入跑圈的小夥伴在選跑鞋時,都犯過這個錯誤,他們認為貴的就好,而且貴的跑鞋可以跑得更快。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一下跑鞋,了解跑鞋究竟有什麼作用?
  • 跑得更快的電動車,吉祥豹啟動新形象、新動力,贏戰新未來!-全球...
    吉祥豹董事長陳寶國先生為了迎接更具挑戰性的2021年,吉祥豹歷時一年多的革新探索,成功完成了勁速系列產品開發,並確立全新產品定位——「跑得更快的電動車」,與此同時,在渠道終端建設和服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向品牌商
  • 白堊紀時期有棘的蜥蜴
    棘龍意思為「有棘的蜥蜴」,是一類大型獸腳類肉食龍,體長11到17米,臀高270至400釐米,體重4到14噸,生存於白堊紀的北非,約為11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分布區域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突尼西亞,可能還有西撒哈拉、尼日和肯亞。
  • 澳大利亞「樹懶」行動如此緩慢,捕食者一口一個,為何沒被吃滅絕
    我們都知道樹懶分布在中美和南美熱帶雨林,而且那裡蛇類也繁多,對於飲食來說,它們吃樹懶應該很方便吧,畢竟它那麼慢,可為什麼到現在樹懶還沒絕種啊,它是如何生存到今天的啊?
  • 阿根廷發現一個真足蛇化石,專家說,蛇類沒有腳難道是這個原因
    文特斯教授注意到客廳擺了一塊較大的蛇類化石,長約80釐米,頭部呈彎曲轉態,不過尾部卻很寬,與他見過的蛇類化石不太一樣。文特斯教授對這塊化石很感興趣,於是朋友就慷慨地贈送給了他做研究。文特斯教授帶著這塊化石回到美國,他在實驗室裡對其進行了仔細研究,試圖揭開它尾部寬大的秘密。
  • 體溫UP,精力HIGH起來
    □ 石 軍  體溫的微妙變化,通常不會讓人有明顯感覺。平日的疲勞也總會找到各種依據,殊不知,這可能跟你體溫低有關係,因為過低的體溫不僅讓你疲倦,還會影響你的血液循環,進而影響你的健康狀況。2011年,不疲勞的方案,可以從升高體溫入手。低體溫的危害  我們一直迷惑,為什麼小孩子總是很high的樣子?
  • 人體溫36-37度,貓狗的正常體溫你知道嗎?估計90%的人都會答錯!
    沒有行動的理想都是妄想學過生物學的人都知道我們人體正常的體溫介於36度至37度之間,尤其是今年的疫情影響,我想絕大部分人都非常關注自己體溫的變化,看看有沒有超過37度,從醫學角度來說體溫超過37.3度就算作是低燒了,如果現階段體溫升高,估計你連小區都進不了,哪裡也去不了了。
  • 《原神》蜥蜴尾巴在哪刷新 蜥蜴尾巴刷新分布位置一覽
    導 讀 在原神中蜥蜴尾巴的刷新位置很多玩家不知道分布在哪裡,我們在哪去尋找蜥蜴的尾巴呢?
  • 一種總是眯著眼的蛇,瘦蛇看似睡不醒樣子,卻擁有蛇類極佳的視力
    在蛇類中,大多數蛇的視力都不好,但它們總是怒睜著一雙蛇眼,虎視眈眈的樣子,讓很多人對蛇有一種本能的恐懼,這次來認識一種蛇眼並不是怒睜開的,反而總是眯著眼的蛇,卻擁有蛇類極佳的視力——瘦蛇。一、瘦蛇的種群瘦蛇是一種樹蛇,體型非常妖嬈,體型極細而長,比其它蛇類更為瘦長,一般體長1-1.2米,蛇尾巴非常幼長,頭部呈顯著尖銳的三角形,蛇頭部呈三角形也被認為是毒蛇一種特徵,但有些毒蛇不是呈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