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河進入凌汛期,防凌準備工作已就緒,群眾防凌隊伍35.06萬人

2020-12-24 瀟湘晨報

山東黃河進入凌汛期,防凌準備工作已就緒,群眾防凌隊伍35.06萬人大眾日報記者 方壘

2020-12-02 11:58:27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12月1日,山東黃河進入凌汛期。記者從山東黃河河務局了解到,山東各級河務部門按照國家防總、黃河防總和山東省委、省政府、省防指要求,以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下遊最嚴重凌汛為目標,落實責任,紮實準備,科學調度,為全力保障黃河防凌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為切實做好防凌工作,山東及早部署,壓實各項防凌責任。召開專題會議,對防凌工作進行再安排、再部署;下發《關於做好2020~2021年度黃河防凌工作的通知》,從加強領導、完善預案、強化監管、落實隊伍、落實料物、加強測報、嚴格引水、加強溝通等8個方面予以保障;下發《關於做好當前黃河防凌工作的通知》,對全面啟動防凌工作機制、嚴格落實防凌責任制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同時,修訂預案,提前預籌應對措施。修訂印發《2020~2021年度山東省黃河防凌預案》,督促指導沿黃各市縣結合實際完善修訂黃河防凌預案。

在應急搶險準備工作方面,山東共落實群眾防凌隊伍35.06萬人,涵蓋209個搶險隊1.07萬人。組建了92個冰凌觀測組共445人,與爆破公司聯合組建了2支冰凌爆破隊共93人;針對不同崗位組織開展了防凌技術培訓。同時,多形式、多渠道儲備防凌物資、設備。及時檢查、維修、補充國家常備防汛物資和工器具,落實鉛絲1081噸、砂石料2.05萬噸、編織袋200萬條等;進一步明確社會團體和群眾備料的存放地點、數量和運輸方式,落實軟料6172萬公斤、運輸車輛7285輛等;不斷提升防凌信息化手段,全力保障通信及觀測設施滿足凌汛搶險需要。

下一步,山東黃河各級河務部門將密切關注水情凌情,按規定加強值班值守和工程巡查,隨時做好險情搶護準備,確保山東黃河防凌安全。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壘 通訊員 趙富孟 郭沙沙 報導)

責任編輯: 張晨

打開大眾日報客戶端閱讀全文

網友評論

滑動提交數據

相關推薦

探訪「食安山東」新路徑|築牢學生"舌尖"的「防火牆」2020-12-02 11:35 發布

每年90億千瓦時清潔電力:山東吉林首次籤訂政府間送受電框架協議2020-12-02 11:50 發布

山東:「十四五」末力爭城鄉低保標準之比縮小到1.3:1以內2020-12-02 11:33 發布

【來源:大眾報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 多地多部門做好防凌準備
    23日,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標誌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北方河流進入防凌期。凌汛是什麼?河水結冰為何會導致洪澇災害?今年凌汛形勢如何?受強冷空氣影響,23日8時30分,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流凌。三湖河口河段冰水齊下的景象,標誌著黃河正式進入本年度凌汛期,北方河流進入防凌期。
  • 黃河山東河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2日訊 (記者 夏先清 通訊員 張璽) 來自黃河水利委員會的消息稱,受近期強冷空氣影響,12月18日,黃河山東河段最低氣溫-6.9℃至-2.3℃。受降溫影響,12月19日8時,黃河墾利河段葦改閘控導至十八公裡險工河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流凌長度約17千米,密度5%至8%。本年度首次流凌日期與常年(1970~2019年均值為12月19日)持平。
  • 黃河進入凌汛期銀川段暫無流凌
    2018年黃河銀川段的流凌。記者蘇勇攝 身邊科普 黃河已經進入2020~2021年度凌汛期。11月23日8時30分,黃河內蒙古三湖河口河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流凌密度10%左右。黃河水利委員會等有關單位已經啟動防凌運行機制,全面進入防凌戒備狀態,那麼黃河銀川段的情況如何呢? 銀川段尚未出現流凌 「目前,黃河銀川段尚未出現流凌,根據往年經驗,一般會在12月底出現。」銀川市水務局運行管理科工作人員說,這個經驗也不是絕對的,因為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黃河銀川段也有可能不會出現流凌。2018年黃河銀川段曾出現過流凌,但是去年就沒有。
  • 受寒潮影響黃河凌情加劇 濟南市17座浮橋全部拆除
    1月6日,黃河濟南段迎來今冬大面積凌汛,濼口浮橋等17座浮橋於當日全部拆除。(本報記者崔健攝)本報1月6日訊(記者郝倩 通訊員賀喬靜)記者從濟南黃河河務局獲悉,受強冷空氣影響,黃河濟南段流凌密度將大幅增加。為保障防凌安全,我市17座浮橋於6日全部拆除。
  • 2019年黃河龍劉梯級水電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尤其是2019年,黃河龍羊峽入庫代表站唐乃亥水文站來水較2018年偏多近1成,較多年均值偏多近6成,出現了四次大的洪水過程。黃河上遊7月上旬唐乃亥來水創歷史新高,龍羊峽水庫首次以水位創新高、超汛限進入主汛期。
  • 黃河河津段迎來今年入冬以來首次流凌現象
    央廣網運城12月6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張強 張曉鵬)受持續低溫影響,黃河河津段迎來今年入冬以來首次流凌現象。流凌是在河流封凍前冰塊和河水一起流動。「凌汛」就是水錶有冰層,冰下有水流,水流帶動冰塊向下遊運動,當河堤狹窄時冰層不斷堆積,對堤壩的壓力過大,即為凌汛。
  • 新聞中心_新華網山東頻道
    面對嚴峻的防凌形勢,山東黃河河務局及時召開防汛抗旱例會暨防凌會商會,下發《關於做好當前黃河防凌工作的緊急通知》,安排部署當前防凌工作。目前,山東黃河河務局已派出督導組,深入沿黃各地開展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凌工作落實落地。
  • 水利部:黃河已封河708.5公裡 下遊將出現封河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隨著低溫持續,黃河上中遊均出現封河。受冷空氣影響,預計1月8日前後,黃河下遊山東段也將出現封河。 截至1月5日10時,黃河已累計封河708.5公裡。其中,黃河寧蒙河段封河長度共計649.5公裡。目前,全河流凌、封凍河段水勢平穩。
  • 59秒看黃河東營段冰凌過境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1日訊近日,隨著寒潮退去溫度回升,1月11日上午,記者在黃河王莊險工河段發現,原本奔騰的河水被「冰凍」大半,白色的冰塊將整個河道填充,原本黃色的河流猶如一條玉帶蜿蜒伸向遠方。根據利津水文站監測數據顯示,1月11日8時,黃河利津段淌凌密度約為1%-20%,平均冰厚1-3釐米左右,30千米的觀測河段有19.5千米封河,達到了觀測河段的三分之二,封凍段冰厚1-20釐米。「我們基層防凌觀察人員每天要對河事觀測三次,觀察流凌情況,特別是流凌密度、冰塊的大小及封河情況,出現冰壩、發現水位急速上漲,要及時向上級匯報。」東營市利津黃河河務局王莊管理段副段長張志強介紹道。
  • @相城學子,高考考點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
    @相城學子,高考考點各項準備工作已就緒!相城全區設置兩個高考考點黃埭中學、陸慕高級中學共設考場43個各個考點均設2個備用考場和3個備用隔離考場7月5日、6日,區委書記顧海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代區長季晶分別率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高考考點檢查2020年普通高考考前準備工作。
  • 黃河烏海段首封,流凌景色太壯觀!
    黃河烏海段海勃灣水利樞紐庫區出現首封據市水務局監測,12月14日上午10點,黃河烏海段海勃灣水利樞紐庫區出現首封,封凍位置到達海勃灣水利樞紐壩址上遊烏蘭淖爾鎮蘭亭廣場處(甘德爾黃河大橋上遊3公裡),封凍長度9公裡,其餘未封凍河段處,流凌密度5%至10%。
  • 《奔跑吧·黃河篇》開播,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浙江衛視《奔跑吧兄弟》原班人馬打造的《奔跑吧·黃河篇》12月4日21:10首播。 《奔跑吧·黃河篇》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圍繞「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這一主題主線,從黃河發源地青海出發,走遍黃河上下遊全程,不僅延續了綜藝性、趣味性,更是傳承了黃河文化
  • 東營黃河河務局舉辦水行政執法培訓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林智為加強水政監察隊伍能力建設,近日,東營黃河河務局聯合山東黃河職工中等專業學校舉辦了水政執法人員培訓班,東營局全體水政監察人員參加。在培訓過程中,山東黃河河務局水政處王偉對水行政執法工作做出了講解,結合以往案例反饋到日常執法實務,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法律中期限、調查取證等執法工作中的難點做了重點解讀,發揮「一盾三劍」的有力作用。
  • 墾利區黃河南展區歷史文化館之南展鎏金:鄉愁是一句鄉音一抹相思一...
    編者按:2019年10月,墾利區董集鎮策劃建設了黃河南展區歷史文化館,展館以「和合南展」為主題,展現黃河文化的同時,凸顯在黃河南展工程中為國家石油戰略做出巨大貢獻的南展區人民。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帶大家一起走進展館了解黃河故事和黃河文化。
  • 我省高考各項準備工作就緒
    記者7月6日從省教育考試院獲悉,我省高考的各項準備工作全部就緒。  今年全省普通高考考生人數26.31萬名,其中參加普通高考統考的考生21.12萬名。全省共設15個考區、203個考點、7393個考場。據統計,全省15個考區跨縣區對調監考教師1.47萬人,配備考務人員1.48萬人,防疫人員1500餘人,公安人員3700餘人,其他各類後勤保障人員5200餘人,救護車200餘輛。
  • 開學準備工作就緒
    記者從市教育局了解到,我市多措並舉,科學推進,各項復學工作已準備就緒。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學校開學準備工作,我市參照自治區做法,報請市防疫指揮部成立了北海市學校開學工作組,指導各學校完善制度方案。  為做好開學準備工作,自治區開學工作組為我市調撥了第一批學校疫情防控應急醫療物資,共12.5萬個口罩,898支紅外體溫測試儀。市教育局從預算資金中調整200萬元為所有市直學校購置了31套體溫檢測門,海城區政府撥款40.3萬元採購了65套簡易手持熱成像測溫儀,其他縣區也多渠道調配了物資。
  • 一切準備就緒!
    生活報訊(記者劉暢言記者李巍攝)今年我省共16.9萬人參加高考,今年也是00後首次赴考,哈市有4.6萬考生參加高考。6日,在哈一中考點,記者現場看到高考各項準備工作均已就緒,廣播調試完畢,電子掛鍾也換好新電池,考號貼好了,封條也封完了,即將迎接7日600名文史類考生。 提前2周調試廣播 播英語聽力時副主考全程監聽效果 6日上午,記者看到哈一中門前已懸掛出寫有「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哈爾濱市道裏區第一中學校考點」的紅色橫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