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釜山行2》,地點是在洗車店。在嘈雜的背景下,也算是壯膽看了看。
說說總體感覺,我覺得電影還可以,合格電影,但是因為第一部太精彩了,導致第二部黯然失色。除去,狂飆車、喪屍成為攻擊的道具、多個預料之內的情節、有點點地不合邏輯之外,還是挺對我的口味的,我大概能打7.5分吧。好多評論是沒有優點,不好看。我倒覺得也沒有惡評說的這麼不堪,畢竟第一部實在是印象太深了,無法超越。第二部無法超過第一部是肯定的。
故事情節很簡單:男主、男主姐姐、男主姐夫、男主外甥四人從釜山逃難,趕去船上逃向香港,只有女主和妹夫到了。然後為了錢他們倆個又跑回去,經歷了飆車、被喪屍追、被壞人追、遇到女主、隊友掛了...一系列事情時候,他帶著女主和女主的女兒上了飛機。
講講優點:
優點是刺激,飆車算是一種刺激吧。我竟然有點無從下嘴,飆車能算喪屍片的優點?倒也沒規定不可以。飆車、槍擊、壞人死掉、絕地逢生,看電影,圖個爽就可以了。
我總結了幾個可能導致評分不高的理由:
一、場面太暗了,看得人會沒有氛圍感。因為喪屍會被光吸引,所以整部影片的故事儘量都安排在夜裡。導致這樣的氛圍就很壓抑,也有點看不清情況。太暗了,太悶了,電影院裡看看還好,如果是自己看沒有氛圍。
二、一下就能猜中的情節,沒有驚喜。反正,我看到電影走向的時候,我已經快能猜到情節了,比如:
1、之前路上偶遇的母女就是後來的女主和她女兒。
2、逃生不會那麼順利,逃生的船上肯定有喪屍。
3、美元五五分,怎麼可能,肯定在上船的時候,就直接被殺掉。有錢沒命。
4、男主救姐夫,姐夫必死哈哈哈啊哈。
5、老爺爺大概率會死,果然,為了救小女兒,犧牲了。
6、飛機來了,快得救了,肯定得煽情一把。
三、開頭的情節設定,就有問題。不合邏輯,為了故事情節而故事情節。比如片頭,男主妹妹為了陪已經被喪屍咬了的兒子,不願意走,最後也被咬了。按理說,這是個煽情點,但是我看了一點不感動,反而很生氣。
我給大家描述一下,為什麼這個兒子會被喪屍咬,因為男主妹妹這個角色反應太慢了。因為車廂裡突現喪屍,整車廂的人因為看到喪屍情緒不穩定。在混亂的情況下,這個母親第一反應居然不是確認自己的兒子在哪裡,是否安全。而這個母親居然是一臉不解地看著周圍的人,完全一副不明白的樣子。
拜託,你們是在逃生,拜託,你們從滿是喪屍的城市拼了命地逃出來,情況這麼混亂,肯定是因為有喪屍啊。拜託,你是一位母親,母親的本能不應該是隨時隨地保護自己的兒子嗎?足足反應慢到,自己的兒子被喪屍咬了,才戀戀不捨地抱著兒子。氣人不氣人,這個情節就非常有問題,而且,這個過程中,男主都只是問姐姐走不走,你倒是拉你姐走啊。你姐處於激動情緒中,你不拉,她怎麼走?
4、煽情有點刻意,有點不那麼自然。
男主和他姐夫。男主聽到他姐夫還活著,二話不說,就衝進去救。救得很英勇,但是結局大概率能猜到,就是兩人必死一人,這是一個煽情橋段。但是,影片採用了一個慢鏡頭的方式還體現煽情。慢動作這個處理,真的不合適。可能是導演喜歡慢動作處理,在片尾,女主企圖自殺的時候,也是超長的慢動作,導致,我覺得未免太久了吧?女主企圖自殺的心理糾結很久,我尚且還能理解。但是男主想去救女主,也慢動作,猶豫了很久。猶豫這麼久,男主你到底想救人還是不想救人?
5、最大的硬傷,也是和第一部為什麼如此脫節的原因,就是缺乏了社會思考。第一部的人性思考、人性的複雜和對比鮮明,讓人深思這個社會背後的種種,無良企業汙染環境、冷血金融男和溫暖的小孩子、老奶奶們之間的感情、高中生們之間簡單的感情、整車廂聯合抵抗並沒有被咬的主角們,都揭露了一些難以言說的社會現實。
第二部顯然沒有這麼深刻,太表面了。所以,讓人有點失望。人性電影不是那麼好表現的,所以大家以獨立的態度,分別對待這兩部電影,可能是對《釜山行2》最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