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五次。
這是今年以來Sir在文章中安利《釜山行2》的次數。
可以說,今年最期待的大片之一。
希望有多大,失望有多大。
4年前由《釜山行》創造的喪屍韓流,化作如今的一句:
就這?
《釜山行2:半島》
2-
有一說一,它是今年疫情以來票房最成功的商業電影,橫掃亞洲多地,連續霸佔韓國票房榜冠軍。
韓國本土觀影人次200萬。
但商業上的成功,掩蓋不了的是:
口碑崩盤。
豆瓣只有5.7分。
而第一部的評分是8.5,位居豆瓣喪屍題材口碑的top1。
導演和編劇還是同一個人:延尚昊。
一樣的配方。
《釜山行2》怎麼了?
01
從崩塌之前說起。
《釜山行》。
不論是劇情設定,故事節奏,還是演員表演,服化道特效,以及導演在結尾的處理,題材的隱喻,暗示,表達。
是全方位的水準之上。
從故事設計上可以看出野心。
一場突如其來的生化洩露,打破平靜的現代都市生活。
主人公是一個對家人疏於照顧的基金經理(孔侑 飾),出於愧疚,決定從首爾出發,送女兒去釜山她媽媽那。
同行列車上乘客的人員組成,構成了一個微縮的人類社會。
身份,有老人、小孩、孕婦、少年、情侶……
地位,有官員,白領,也有學生,和更多的底層百姓。
由於喪屍入侵,在開往釜山(生還希望)的列車上,身份、地位全部讓位於人性的掙扎與糾葛。
主人公必須在弱肉強食的異化,還是堅守本性的善良中做選擇。
果然,明面上講喪屍,真正還是在說人類。
更別說,還有各種情感內核貫穿始終。
男主對女兒的愧疚,現代人精緻利己的反思,因果循環報應不爽,三層遞進夯實了人物厚度。
而絕境下,愛情,友情,親情,文明社會的一切都要上秤接受挑戰。
人物越豐富,情感越濃烈。
當凋零的時候,就有多震撼。
《釜山行》是此中高手,安排得有條不紊。
全片最讓Sir觸動的一幕:
看起來是最大反派的官員,他不擇手段,一路拉人擋槍,卻仍舊沒逃過被感染。
失去理智前,他對著男主大聲喊——
拜託你救救我
我好害怕,送我回家
我媽在家等我
我家在釜山水營區廣安洞
固然有對上位者的嘲諷,但也證明,每一個惡的外表下,都藏著人性弱小可憐的卑微。
這一刻,人的無奈,末日的無力,一步步擊中人心。
在打「喪屍」這一層上也毫不遜色。
在砂槍、斧頭、電鋸等多種打屍手法之後。
《釜山行》回歸——
拳頭。
列車的設計,密閉空間,喪屍來襲,普通人又沒有武器,只能拳拳到肉地搏殺。
在狹小空間裡掙扎求存,生死一線。
為了救回受困的老幼婦孺,主角一行必須利用喪屍在黑暗中失明這一特點,在列車過隧道時,穿越喪屍群。
救人的謹小慎微,每一步都能讓所有人屏住呼吸。
只要列車逃得夠快。
喪屍就追不上我。
但和喪屍一同被拋下的,還有其他人求生的希望……
注意一個細節。
片中出現了很多次的喪屍鏡頭。
都是隔著玻璃的抓狂。
當視角在列車裡,玻璃外的喪屍,形成一種極強的空間壓迫感,讓人頭皮發麻。
當視角在列車外,開闊的大場景,反而有一種末日面前每個人都無處藏身的恐怖。
《釜山行》的優秀,除了對西方喪屍題材的模仿外,也是靠著這種對末日臨場感的用心打磨一步步鋪就。
電影最後,孕婦和小孩遇見了救援的軍隊,後者在小孩的歌聲中沒有開槍。
場面,感情,社會性。
釜山行在每一個方面都足夠觸動觀眾的內心。
難怪,這輛逃逸的列車,讓我們牽掛了4年。
現在它又來了。
但。
怎麼好像不是我們想要去的方向?
02
由於第一部爆紅,《釜山行2》的投資是肉眼可見的增長了。
大場面,大特效。
喪屍圍城,把整個城市都變成廢墟。
《釜山行2:半島》。
Sir之前不止一次猜測,副標題裡「半島」的含義。
是朝韓將繼續衝突?
還是南北合作共同應對喪屍危機?
或者引申開來,視角放在韓國電影常有的國際大格局?
但。
沒有,沒有,都沒有。
就像導演曾不止一次表示,不該在第一部把主角們寫死,以至於第二部的故事,必須重新創作。
這個大膽的手筆一度讓Sir佩服——
導演居然不吃老本,要二度創業!
好了吧。
現在打臉了。
《釜山行2》和第一部的故事開始於同一天。
喪屍危機爆發,韓國將在一天之內崩潰。
軍官俊錫開車帶著姐姐一家,前往釜山港登上逃離的難民船。
路上他們狠心拒絕了另一個普通家庭的求救。
可上船後,船上爆發喪屍潮,俊錫的姐姐與外甥死掉。
四年之後,流落香港的俊錫和姐夫作為難民,遭受歧視。
決定接受黑幫的委託,回到韓國取回一筆贓款,事成之後可以人均分得250萬美元,改善生活。
於是,他倆在黑幫協助下,重回韓國。
此時的韓國已經成為廢土,不僅遍布喪屍,還有部分的倖存者已經泯滅人性,建立起了新秩序。
他們與喪屍共存,靠劫掠維生,同時還以抓捕、凌虐其他落單的倖存者為樂。
而四年前俊錫拒絕的玉珍一家,也已經在廢土中安家。
在這種情況下,俊錫為了取回贓款,逃出韓國,在玉珍一家人的幫助下,與喪屍,匪幫惡鬥。
於是,大量的槍戰。
刺激的飆車。
各類殺戮與獵奇。
是本片為數不多的看點。
最後,主角一行人成功逃離了韓國。
故事以大團圓結束。
結束?
沒錯,Sir也很難相信。
它的故事就是這麼平淡無奇。
且不說它的劇情漏洞,Sir就只說一點。
四年後,主角們生活的地方是香港。
黑幫老大說,丟錢的地方在鄂木橋,最後撤退的地方在仁川。
除了喪屍還是那個喪屍。
真的和《釜山行》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唯一的聯繫只能說——
它們同樣是「在路上」。
一個乘動車南下,一個飆賽車北逃。
與喪屍共演速度與激情。
但第二次逃跑的慌亂,弄丟了人心。
03
可但凡看喪屍片都知道——
生化危機後,喪屍與匪幫肆虐,這個設定早就不稀奇。
主人公要左手打喪屍,右手和人性掰扯。
Sir且不討論《行屍走肉》式的故事設計。
也不說類似《瘋狂的麥克斯》的大秀飆車戲。
就說,衝著《釜山行》來的觀眾,想看的是什麼?
是當初喪屍危機爆發的原因調查和災後應對處理。
是普通韓國百姓面臨末日到來的恐慌。
是第一部結尾,孕婦和小孩到達釜山的故事後續。
再不濟,重演一出發生在釜山的絕地求生也好。
哪怕讓病毒變異,讓孔侑和馬東錫復活呢。
結果,花了四年,就整出一部特種大兵殺回韓國完成救贖的好萊塢爽片?
目的居然還是為了錢。
一個字,俗。
Sir標準再降低點。
和普通觀眾一樣,不在乎IP,就想看爽片。
放在《釜山行2》這,人物塑造,劇情節奏,世界觀搭建,第二部裡通通浮皮潦草。
比如,逃離釜山的軍艦上,是怎樣混入喪屍的,不解釋。
為什麼從釜山出發,近在咫尺的日本不去,轉頭往香港開?必須捨近求遠?沒有答案。
軍艦上爆發了喪屍潮,後續是怎樣處理的?也不知道。
一部喪屍片最需要解釋的是——
求生的動機。
就是在非人的世道,你拼死拼活掙扎著、守護著的,究竟是為什麼?
比如俊錫豁出命要救下玉珍母女。
原因是他愧疚。
愧疚當初因為自私,沒有帶他們上船。
可是當初上了船的俊錫的姐姐和外甥,全都因為喪屍爆發而慘死。
而沒有上船的玉珍母女,開了掛一般活了下來,甚至有食物,大女兒會飆車,小女兒有玩具,漂亮媽媽還能和你並肩作戰,談笑風生。
邏輯在哪?
愧疚又有什麼必要?
《釜山行》的故事是在災難初始發生,社會仍在正常與失常的臨界邊緣。
大家對眼前的一切都還不知所措。
暴雨將來未來,才最急人。
你不知道下一個崩塌發生在哪裡。
也不知道明天會怎樣。
《釜山行2》呢?
它刻畫出韓國廢土的場景,天地無倫,人為芻狗。
但,這也是一個不再變化的社會。
因為它已經淪落至底,無法再往下崩壞。
主角一路向前逃亡。
看到的也只有廢土,廢土,廢土。
一成不變。
看完《釜山行2》,個人最大的感受,是疲憊。
跑累了,看累了。
還有,哭累了——
沒有鋪墊、動機模糊的強行煽情。
甚至說得更直接一點,導演試圖用大製作,用複製第一部的套路,來掩蓋創作上的不用心。
隨便舉一個例子。
電影後半程的飆車戲過後,主角一行人要奔向港口。
所有人都很開心。
接著路上有一幕,車輪駛過,軋碎了兒童玩具。
災難與孩子。
殘忍與天真。
被鏡頭語言巧妙地傳遞了出來。
說實話,Sir看到也緊張起來,心裡好像也被軋過了一道轍。
暗示有孩子將被扼殺?
等啊等。
等到的結果是……
沒啥事,導演他就是想碾一個玩具。
最後一幕,母親決定犧牲自己,吸引喪屍注意力,讓孩子們先逃走。
緊要關頭,她正想飲彈自盡。
感人嗎?
可煽了一把眼淚後……
騙你玩的。
突然俊錫站了出來,他要救人了。
然後就是兩人兩桿槍,從一大群喪屍中殺出血路。
???
有這工夫,早幹嘛去了?
難道非要演繹出苦情戲才能激發覺醒技嗎?
一通狂掃後,跟著直升機逃離……
等等。
是不是商量好了,最近的《#活著》結局也是,最後關頭天降直升機,虐完喪屍就開溜。
又同步的是,兩部電影都撲了。
不過,比起處女作的《#活著》,《釜山行》的延尚昊已經有珠玉在前。
而經過四年的等待。
特效升級?
全球焦土?
喪屍再臨?
再多不走心的刺激,換來的都只有觀眾對於經典的放手——
毀滅吧,趕緊的,累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