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2》自上映以來連續保持韓國本土單日票房冠軍之位,在上映首周,《釜山行2》斬獲1318.7萬美元,斬獲本土票房冠軍。
導演之前曾說《釜山行2》不是第一部的續作,而是全新的故事。
的確是這樣的,《釜山行2》和第一部沒有必然聯繫,只是同屬一個空間載體。
當然與前作相比,《釜山行》在特殊時期上映,這樣的票房成績也是不錯的,但是口碑卻並不容樂觀。
國內資源也已經出爐,豆瓣評分也多了許多,之前在7分之上,如今直線下滑,已經跌至6.3分,與《釜山行》的8.5分相比,相差甚遠,口碑確實是輸了。
一、大場面小格局
從整個場面來看,《釜山行2》相比第一部有了更大的投入,已經從本土延續到了國際。
畢竟本土已經不適合居住。
所以在格局上,《釜山行2》顯然更大的了。
但是這樣的格局反倒只體現在了陣容、場面之上,並沒有在劇情、主題上體現。
更是內涵了許多國家。
影片中的姜棟元成為難民來到港,遭遇歧視嘲笑,這也成為他們鋌而走險重返韓國,尋找卡車帶回美金的原因。
但是這樣的地域歧視,顯然有著不尋常的內涵意味。
當然開頭並不是去日本,而是去港,以及各國對韓的封鎖更是讓我們看到了災難面前的取捨。
這樣的場面顯然與當今全球的疫情現狀不謀而合,但是卻顯得格局太小。
這是其一。
第二,就是該劇情的直接推動原因竟然是為了錢財。
在命與金錢面前,姜棟元等人選擇了金錢,但是這是建立在自尊心受損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不管怎樣,靠著自己的能力,顯然不可能會混得太慘的。
不過,《釜山行2》就是這樣的展開了劇情講述。
在後續也就是不斷地逃命的故事。
這樣的設計太過俗套。
第三,與《釜山行》著重對人性的挖掘相比,《釜山行2》更加側重動作戲份的設計,槍戰、飆車等一系列動作戲佔據了大部分時間,無法從更深次的去展現災難面前人性的善惡。
當然也並不是說沒有講述,只是太過表面,情節太少。
諸如姜棟元對姐姐一家的情義,對姐夫的救助。
還有李貞賢對女兒的救助,爺爺的犧牲等等,但是這些都顯然太過突然,缺少鋪墊,也流於表面。
而在631營地對自然人的遊戲無疑是一個亮點,通過正常人和喪屍之間的搏鬥,成為631人的日常樂趣,但是這些顯然沒有更加細節化深層次的打造。
二、披著喪屍片外衣的動作片
《釜山行2》與其說是一部喪屍片,還不如說是一部動作片。
因為在這部影片中,喪屍已經成為了工具,環境,而不是一種災難了。
影片中的車戰戲份一場接一場,並且有著《瘋狂的麥克斯》《速度與激情》的影子,
炫酷的車技確實精彩、炸裂。
而這些都是為了躲避同類的追殺,而不是為了躲避喪屍。
歷經四年,顯然人類更加了解喪屍的各種習性,正如影片中兩個小孩就可以將喪屍玩玩的團團轉,但是終究敵不過人性的罪惡,都是敗給了同類的個人恩怨,一己私慾。
三,沒有了飽滿豐富的人物角色
與《釜山行》相比塑造了諸如孔侑、馬東錫、鄭有美、老乞丐等多個令人印象的角色不同,在《釜山行2》中,我們似乎看不到像第一部那樣令人深刻的人物了。
也就是說,各個人物形象太過單薄,不夠飽滿豐富。
作為主角的姜棟元,其實從頭到尾最大的轉變,也就是明白了自己一開始沒有為女主母女開門之外,似乎並沒有任何實質意義的變化。
而女主能夠拋下成見,並不是原諒了姜棟元,只是她歷經了30多輛車都沒有停下救助她們而已。
最終女主為了女兒犧牲,然後再被感化甦醒與喪屍決戰,這樣的轉變太過生硬。
作為《釜山行2》在思想深度上顯然距離第一部差的太遠,但是在動作場面、戲份上都是更加精彩的,作為動作爽片還是可以看的。
不過總體上來說,可惜了《釜山行》這一系列,第二部並沒有延續第一部的經典,成為了一部讓人有所失望的喪屍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