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孩子牙齒健康,家長需要遵循「262」原則!

2020-12-15 騰訊網

採寫| 覃靜

排版| 宮穎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我們可以看到,「加強口腔衛生,12 歲兒童患齲率控制在25%以內」是防止重大疾病的策略之一。

隨後,我們也看到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其實,關於口腔健康的意義,遠比我們了解的重要得多。

《父母必讀》雜誌是非常早就開始向公眾傳播兒童口腔健康知識的媒體之一,就是因為我們有鄧輝教授的鼎力支持。

每次去拜訪鄧輝教授,都會被80多歲依然擁有美麗容顏的她驚豔到,後來我們才意識到,一個人的容顏和牙齒健康與否有著密切的關係。

鄧輝教授至今保持的一口健康、潔白的牙齒,是她的「駐顏神器」,更是她普及的口腔健康知識科學、實用的「有力證據」。

Q:您還記得和《父母必讀》雜誌「第一次」的故事嗎?

A:20世紀90年代初,我接診了一位9歲的小患者,他的門牙在玩球時被磕掉了,他的爸爸很精心地用一塊乾淨的紗布將磕掉的牙包得好好地帶到了醫院。

看到這顆乾乾的牙,我很遺憾地告訴這位爸爸,因為處置不當,這顆牙已經不可能再給孩子植回去了。

聽完我的解釋,這位爸爸既懊悔又難過,因為自己處理不當,令孩子永遠失去了一顆牙齒。

而我當時也非常感慨,這位爸爸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大學裡當教授,但對於兒童口腔方面的知識卻是一片空白。

由此我感覺到,向家長普及科學養育的知識是多麼的重要,如果家長能夠掌握一些牙外傷緊急處置的知識,上面那位小患者的牙齒可能就保住了。

心裡存了向家長普及兒童口腔保健知識的想法,於是在一次與《父母必讀》雜誌的編輯見面時,我就把上面的這個故事給她們講了,希望能為育兒科普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雜誌社很快就組織了一場如何急救牙外傷的講座,邀請我給家長普及孩子的牙受傷後如何正確處置的相關知識,當時來聽的家長很多,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不了解,原來牙齒磕掉了以後還可以「種」回去!

看到這樣的口腔知識那麼受家長歡迎,《父母必讀》雜誌又約我寫了一期專門宣傳兒童口腔健康科普的專刊,叫《兒童護牙完全手冊》。

從此以後,開啟了我與《父母必讀》的科普合作之路。

特別提醒:

牙外傷緊急處置的正確方法是剛剛磕掉牙時,牙齒周圍的牙周膜還是活的,如果在短時間內把牙齒植進去,這顆牙齒是可以再植成功的,但前提是磕掉的牙齒要正確地保存,以保持牙齒的活性。

牙齒磕掉後,要馬上撿起來,撿的時候要拿著牙冠,不要碰牙根。然後馬上用生理鹽水或自來水衝洗牙齒,洗掉牙齒上的髒東西,然後將牙齒輕輕放進原來的牙槽內,讓孩子輕咬牙,閉上嘴,立即帶孩子去醫院。

如果孩子年齡較小,或家長不敢把牙齒放回到牙槽裡,可以把牙齒泡在4℃左右的鮮奶中(最好是不含糖的脫脂純牛奶)或生理鹽水中,立即去醫院,由醫生進行下一步的處置。

如果家裡沒有鮮奶或生理鹽水,家長可以把牙齒含在自己的舌下,以保護牙齒的活性。千萬不能把牙齒包在紙裡,這樣做會使牙齒表面的活細胞死亡,導致再植牙失敗。

Q:在與《父母必讀》雜誌一起做科普的幾十年中,您有什麼特別想說的?

A:在和《父母必讀》雜誌一起進行科普工作這麼長的時間裡,我越來越感覺到科普的重要性。

就拿兒童口腔健康科普來說吧,我們國家有3億多的兒童,而經過專業註冊的,至少是接受過本科教育的兒童牙醫全國才有2400多名,如此大的差距,遠遠滿足不了兒童口腔保健與治療的需求,所以早防、早治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而且,防應該在治的前面,防遠遠重要於治,而防這個工作,家庭比醫院更為重要,向家長普及兒童口腔保健的知識也就更重要了。

從這一點上來說,保護好孩子的牙齒,科普工作的作用要比我們醫生的作用還要大。

另外我還想說的是,科學育兒知識應該是多學科、多領域的,無論是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是心理健康,都需要向家長傳遞、普及:培養孩子從小堅強,有大愛,有高貴的品格,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愛國家。

而我們各個學科、各個領域的專家,都應該有這樣的科普意識,不光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不斷探索、創新,還要不斷地將自己領域的新知識及時傳達給普通大眾、傳達給家長,提高全民的健康素養。

《父母必讀》雜誌在40年的工作中,承擔了向父母傳遞科學育兒理念的重任,在育兒的各個方面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求教,不斷地傳遞,對於提高家長的科學育兒和健康素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Q:兒童口腔健康的情況這些年都有哪些變化?

A:我們國家分別在1983年、1995年和2005年開展了3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2015-2017年,又進行了第4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

第4次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的10年間,我國5歲年齡組乳牙和12歲年齡組恆牙齲病的患病水平都呈明顯的上升趨勢。

其中,5歲年齡組乳牙患齲率從66.0%上升到71.9%,上升了5.9個百分點。12歲年齡組恆牙患齲率從28.9%上升到38.5%,上升了9.6個百分點。

兒童口腔的發病率上升,這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的科學素養以及保健措施是否到位都有一定的關係。

在特別貧窮落後的地區,為什麼孩子不容易長齲齒?是因為飲食極度匱乏,一日三餐能滿足就已經不錯了,孩子沒有條件經常吃到零食,患齲率就低。發達國家則是保健措施和人們的健康素養都能跟得上,孩子的患齲率也低。

而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後,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近10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生活水平極大提高。

孩子在享受到各種美食的同時,牙齒的健康也受到了極大挑戰,如果家長沒有一定的口腔保健知識和科學餵養常識,就可能導致孩子出現齲齒。

Q:在保護口腔健康方面,這些年有哪些重要的舉措和倡議?

A:《「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口腔衛生,12歲兒童患齲率控制在25%以內,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家庭、醫生以及社會的全面努力。

而我們牙科醫生,特別大力提倡全民使用含氟牙膏,這是一個簡單經濟又有效的防齲措施。

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牙科聯盟都推薦大家使用含氟牙膏來刷牙,正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可以使患齲率下降。

齲齒是一個慢性、感染性、進行性、破壞性的疾病,它是不可逆的,一旦患了齲齒,就不可能再癒合。

但只有一個階段是例外,那就是牙齒出現白斑的階段,這時候牙齒剛剛脫礦,是齲齒剛剛有苗頭的時候,這時使用氟化物,可以讓牙齒再礦化,恢復健康。

可見,氟化物是牙齒的保護神,是半個世紀以來對牙科防齲最大的貢獻。

最近,我們牙科醫生搞了一次活動,主題就是「我要用含氟牙膏」,大家都在這樣的倡議下簽名,目的是倡導大眾使用含氟牙膏來預防齲齒。

過去都說3歲以下的孩子不能使用含氟牙膏,否則會引起氟中毒,現在的觀點是:孩子出牙後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3歲以下的孩子每次使用的量為大米粒大小,3~6歲的孩子每次使用的量為豌豆粒大小,只要控制好使用量,含氟牙膏完全可以放心地給孩子使用,即使孩子把牙膏咽到肚子裡,也不會導致氟中毒。

Q:做兒童科普這麼多年,您想給家長們哪些建議?

A:我想向家長強調幾點:

1. 認識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別看就壞了幾顆牙,其實對孩子的健康危害性很大。牙齒齲壞,會使孩子的口腔功能不能正常行使,影響咀嚼,導致孩子營養吸收不良,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容顏,使孩子喪失自信心。

更嚴重的是,牙齒疾患是細菌感染性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有可能引起腎炎、虹膜炎、聚血症、敗血症,最近的研究顯示,牙病還可能引起心內膜炎、糖尿病。

2. 重視口腔保健。

我們口腔裡的細菌非常多,俗話說,病從口入,所以口腔疾患的防治非常重要,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口腔保健。

家長要幫助孩子做到「262」,即一天刷2次牙,6歲時一定要做窩溝封閉,一年要看2次牙醫。

另外,孩子2歲半後每天要用牙線給他清潔牙齒,每半年塗一次氟。做好口腔保健,不僅能使孩子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齒,保護孩子的身心健康,也能大大減少治療牙齒的費用。

3. 提高健康素養。

家長要提高自己的健康素養,這與孩子的健康及全家人的健康都息息相關。比如對待孩子的牙齒保健,除了科學餵養,注重牙齒清潔及保健,還要養成定期帶孩子看牙醫的健康習慣。

家長一定不要等到孩子牙疼了才去看牙醫,因為孩子感覺到疼的時候,牙齒已經壞到牙神經了,這時再治就已經晚了,有時甚至於要拔除牙齒。

另外,有些畸形牙、恆牙缺失等牙齒異常的情況,家長是自己無法發現的,只有專業醫生通過專業檢查才能發現,並給予及時治療,所以定期帶孩子檢查牙齒非常有必要。

定期看牙醫,還能檢查孩子的牙齒保健情況,比如刷牙是否有效,牙菌斑是否仍然存在,並能從醫生處獲得一些口腔保健的科學知識及科學餵養知識,這是一個良性互動的過程,對孩子和家長都很有好處。

有的家長在醫生建議給孩子拍X光片時擔心會有輻射,實際上,拍一次X光片就相當於坐20分鐘的飛機,孩子受到的影響遠沒有家長想像的嚴重。

專家介紹

鄧輝: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知名專家,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國際兒童牙科協會(IAPD)理事,國際牙科研究協會(IADR)會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兼兒童口腔專業委員會主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兒童口腔學組顧問。

相關焦點

  • 幾個兒童換牙小知識,孩子的牙齒健不健康,就看家長懂不懂!
    作為一名父母,我們要愛護自己的孩子,要引導孩子過健康的生活,要教他們保護好自己的牙齒。因為他們擁有一口好牙齒,幸福一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些關於牙齒的知識。 嬰兒乳牙小知識 人的一生總共會有兩副牙,乳牙是人萌生的第一組牙,恆牙是乳牙脫落後的第二組牙。
  • 玩具並非越多越好,家長給孩子選購玩具時,可以遵循可玩性原則
    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會開始給孩子買玩具,畢竟,一個好的玩具可以提高動手能力,促進智力發展。但許多學生家長會可以發現,自己進行精心設計挑選的玩具,孩子卻絲毫不領情,只是一個簡單地放在教師一旁,翻來覆去玩的玩具就那麼兩三樣。
  • 牙齒免費塗氟防齲 保護兒童口腔健康
    (楊晨 攝)□本報記者李雪梅 楊晨通訊員 趙欣口腔齲齒俗稱蟲牙、蛀牙,是4至10歲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已經成為影響學前兒童及低齡小學生健康的重要因素。齲齒若不及時預防和治療,可進一步發展成為深度齲齒,進而引起疼痛、食慾降低,甚至引起牙髓感染、頜面部畸形等,並影響今後恆牙的發育。因此,乳牙齲齒的預防和治療同樣重要。
  • 網上買材料給孩子牙齒塗氟?家長別再做居家「猛士」了!
    >「以前在醫院塗氟,現在自己在家塗,很方便,又省錢,可以塗很多次……」「確實會塗得不均勻,刷牙吃東西一天就掉了,但相信氟離子已經滲透在牙齒,起到了保護作用。其實,塗氟沒有家長想像中那麼簡單,在家自行塗氟,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
  • 0-6歲寶寶牙齒護理全攻略,關心孩子牙齒健康的媽媽都收藏了
    現在的孩子牙齒問題多,很多媽媽雖然想給孩子的牙齒來個720°立體環繞式保護,奈何口腔健康知識有限。今天呢,我們特地整理了一篇系統的0-6歲口腔護理知識,希望媽媽們可以收藏和分享,讓更多的孩子擁有健康的牙齒和燦爛的笑容。
  • 6歲孩子進入換牙期,寶媽日常這麼做,孩子牙齒才會既健康又漂亮
    文|小豆芽育兒記一口漂亮整齊的牙齒,不但可以提高孩子顏值,還會讓孩子更健康,說話更流利,因此寶媽們平時一定要注意護理孩子的牙齒,尤其是每一個關鍵時期。但換牙前的工作,也就是換牙期之前的準備工作,寶媽同樣需要重視,如果好了換牙前的準備工作,孩子的牙齒可以更健康、更漂亮。換牙前寶媽可以做什麼?1. 避免孩子缺鈣鈣對孩子牙齒非常重要,可以堅固、保護牙齒,如果寶寶缺鈣,牙齒可能會缺乏發營養,長得也就不好。
  • 家長的無限寵溺,是如何傷害到孩子牙齒的?
    01PART孩子雙排牙當心是家長寵溺惹的禍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小朋友出現雙排牙,大部分原因就出在家長的餵養方式上。01吃太軟,換牙動力不足很多家長擔心寶寶吃韌性大的東西容易噎著,怕硬的食物損傷牙齒,把寶寶的食物都弄得非常精細,青菜切斷了吃,堅果磨粉衝泡著吃,連水果都要榨成汁。
  • 比吃糖更傷害孩子牙齒的四個壞習慣,你家孩子的牙齒可能正在經歷
    大多數孩子在4~6個月時開始長出第一個乳牙,2~2.5歲時所有乳牙長齊。牙齒是孩子咀嚼食物的工具,所以口腔健康對於孩子來說特別重要。但多數家長都有一個誤區,認為乳牙早晚都要脫落的,所以不用特別去護理,反正後面還會長出新牙。
  • 今年疼過的牙齒,明年還會疼麼?健康規劃早,牙齒保養好!
    車是如此,陪伴一輩子牙齒何嘗不是如此?可是,很多人卻忘了牙齒也需要定期做「保養」。 為何牙齒也需要定期保養? 眾所周知,牙齒雖然是人體全身最堅硬的器官之一,但卻不是「百毒不侵」。
  • 孩子長一口「鯊魚齒」,竟是這一舉動造成的,牙齒健康馬虎不得!
    隨著生活條件單的逐漸變好,人們對於孩子的健康問題也更加的重視,對孩子的飲食也是更加的精細了,可是,還是會發生各種各樣我們始料未及的問題。可能會誘發高血壓和肥胖等疾病,同時對牙齒的傷害也非常大,導致齲齒的出現,甚至會出現口臭的現象。所以,為了身體與牙齒的健康,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請控制好甜食的食用量和頻率。
  • 孩子換牙秘密家長要知道,「巴士刷牙法」讓牙齒健康
    家長作為引導者,應給予他們鼓勵、支持和勇氣,引導孩子輕鬆換牙,讓換牙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段美好經歷。1.繪本引導因為丁丁換牙,所以我買了一本《牙掉了》的繪本,這是一本專門講換牙的故事。通過這本繪本,丁丁知道每個孩子都會換牙,新牙齒一定會長出來,面對忽然牙齒突然鬆動了,不必太感到很緊張,這是很正常的事,讓孩子放心安心。2.定期看牙,防患於未然就算孩子換牙的過程非常順利,既沒有出現各種不適症狀,也沒有出現各種問題。
  • 孩子蛀牙怎麼辦?《23號牛乃唐》提醒您:孩子牙齒健康也很重要
    最終,她能否重獲健康牙齒呢?牛乃唐意外發現蟲牙,開啟逃脫補牙戰鬥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牙齒健康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孩子們的牙齒健康問題,也一直是家長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關心的問題。
  • 「媽媽我牙齒掉了」!換牙期的孩子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尤其是飯後舔舐,會對牙齒造成刺激,使其"走上歪路"。家長要告訴孩子舔牙的危害,多次監督他們,讓舌頭遠離牙齒。多吃一些需要咀嚼的食物。牙齒中含有較多的鈣物質,脫落之後,新牙同樣需要鈣物質的滋養。新芽成長期間,家長要多給他們吃一些補鈣的食物。像是牛奶、豆製品、魚蝦等等,適當補充鈣元素,牙齒才能夠快速成長。養成早晚刷牙的習慣。
  • 孩子牙齒不能再放養了!一幅漫畫告訴你孩子一口好牙怎麼養成
    有時候小朋友還會悄悄的躲著爸爸媽媽,不刷牙,等家長回過神來,已經記不清楚是什麼時候刷的牙了。於是保護牙齒也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更別提什麼孩子刷牙的質量好不好了。其實呢,寶寶不喜歡刷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口腔比較小,刷牙的時候容易噁心,這和吞咽反射沒完全發育好有關。
  • 關注牙齒健康 貴陽人口腔消費不斷升級
    從不重視潔牙、美牙,到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花錢洗牙、正畸;從牙齒缺失後鑲假牙,到現在很多中老年人青睞種植牙;從不重視孩子的乳牙健康,到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堅持給幼兒刷牙……近年來,貴陽市民的口腔健康意識得到較大提升,口腔健康知識也得到了很大普及
  • 家長需留意4點,呵護兒童牙齒健康
    一般兒童在7~8歲左右會經歷牙齒蛻換過程,長出來的新牙齒可伴隨一生。若想要擁有健康堅固的牙齒,此階段必須做好護理工作,合理補鈣,促進牙齒正常發育,大部分兒童掉牙後,新牙齒一直沒有長出來,該怎麼辦。兒童換牙時新牙齒一直長不出來怎麼辦?
  • 孩子正確刷牙的方式很重要,不然小心這些疾病找上門,家長該重視
    刷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可以有效地保護牙齒的健康,所以許多家長從小就會注重培養孩子的刷牙習慣。
  • 兒童換牙常見3大問題,保護牙齒需要做好這5點
    在漫長的假期中,很多兒童享受到了多種美食,口腔健康情況堪憂。尤其是換牙期的兒童,不好好處理可能為之後留下隱患。那麼,換牙期兒童常見的口腔問題有哪些?寶爸寶媽們又該如何應對呢?快來了解一下。混合牙列期,又稱換牙期,是指從初期牙齒(乳牙)開始脫落,至牙齒依次被替換(恆牙)這一階段乳牙和恆牙同時存在,一般在6~12歲。
  • 「乳牙反正要換的,隨便造」這樣的想法可不對,牙齒要從小保護
    但是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危險的,孩子的牙齒不健康,非常容易引發齲齒,它對孩子帶來的傷害甚至超過了大人。一般可以在孩子牙齒剛出來以後就開始,但是這個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口腔比較柔嫩,牙刷要用專用的,簡單的沾一點水給寶寶擦拭。等孩子牙齒全部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專用的牙齒給寶寶刷牙了。
  • 家長注意這些孩子蟲牙誤區:別信!
    「蟲牙」是影響孩子牙齒健康最常見的「敵人」之一,特別是乳牙齲齒的發生率高達80%以上。很多家長會關注孩子的身體發育問題,卻忽略了孩子的牙齒健康,等到孩子一口乳牙出現了爛牙情況才到醫院就診。對於孩子牙齒問題,很多家長都陷入到各種誤區中,比如認為孩子沒有感覺牙齒不舒服,不用治療,爛牙補好後就不再需要複診,乳牙齲齒不重要恆牙才重要……「多數家長對於孩子乳牙健康的認知不全,認為乳牙遲早掉了會長出恆牙,就不給孩子及時治療,導致孩子受罪,恆牙也沒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