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艦服役意味著什麼 海軍向「以航母為核心」轉型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人民海軍開始向「以航母為核心」的力量結構轉型

  山東艦服役意味著什麼

  2019年12月17日,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交付海軍。航母是戰略性武器系統,是國家武力和威望的象徵,也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經濟實力的體現。國內外媒體廣泛用「人民海軍進入雙航母時代」來描述山東艦入列這一歷史事件。

  毫無疑問,山東艦的服役大幅提高了人民海軍遂行使命任務的能力,筆者認為,「雙航母時代」的更深層次意義,在於人民海軍開始向「以航母為核心」的力量結構轉型,而這一轉型的深度和廣度,是人民海軍成立70年來前所未有的。

  山東艦是遼寧艦的優化和升級版

  2012年,遼寧艦入列海軍。次年,山東艦開工建造。如果說改造的遼寧艦解決了人民海軍「有無航母」的問題,那麼自主設計建造的山東艦則解決了人民海軍未來航母「發展基礎」的問題。

  航母是當代技術最為密集、造價最為高昂、工程最為龐大、運用最為複雜的超大型武器系統。在遼寧艦之前,我國在航母及其艦載機的設計、建造和運用方面,基本上是空白,這是不爭的事實,同時也凸顯了建造山東艦的重大意義。

  在很大程度上,遼寧艦可視為山東艦的「踏腳石」「進階梯」和「助推器」。眾所周知,遼寧艦基於未完工的瓦良格號改造而成,遼寧艦在服役後短短數年間,就展現出巨大的軍事效益,在其上進行了大量的艦載機起降作業和以遼寧艦為核心的海上編隊演練。

  必須指出的是,山東艦並非遼寧艦的簡單複製,而是它的升級和發展型。在遼寧艦建造期間,人民海軍批量建造了多艘、多型大中型主力戰艦,如052C/D型和055型飛彈驅逐艦、071型綜合登陸艦等,這為山東艦的設計、建造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經驗。

  相比遼寧艦,山東艦進行了大幅優化和升級。主要體現在艦橋、飛行甲板、機庫、飛機和彈藥升降機、自衛系統、動力裝置、雷達設施、信息和電子設備等方面。因此,儘管山東艦相比遼寧艦在排水量、主尺寸、艦載機數量等方面未有顯著提高,但航空作業效率、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卻都有大幅提升。

  山東艦實現了自主設計、自主建造和自主配套。海軍新聞發言人程德偉表示,與遼寧艦相比,山東艦立足國內,重點解決了航母總體設計、船體建造、主動力裝備國產化研製等重大問題,全面提高了綜合作戰效能和綜合保障水平。

  山東艦的發展路線穩健且科學

  自主創新需打牢基礎,對於航母建造這樣的重大工程尤其如此。科學技術和武器裝備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雄厚的國防工業基礎和科學技術實力轉變為現代化航母的設計和建造能力,需要過程和時間。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對於航母發展而言,一味追求先進,寄希望於通過試錯式、冒進式的發展而實現跨越和超越,不但可能造成國防資源投入的極大浪費,更嚴重的後果將是錯過寶貴的發展機遇和時間,進而嚴重損害國家安全和軍事能力,乃至喪失戰略主動權。

  美國海軍福特級首艦——「福特」號可作為反面案例。「福特」號於2005年開工建造,造價130億美元。「福特」號發展路線激進,儘管所採用的電磁彈射、先進攔阻裝置、武器升降機、雙波段雷達等技術非常先進,但由於未經艦上試用驗證,造成技術風險未得到充分釋放。在比原定服役時間推遲6年之後,「福特」號終於在2017年高調服役。但自服役以來,各種問題不斷。根據美國海軍的最新評估,「福特」號要等到2024年才能達到可實戰部署的狀態。

  應當客觀認識到,山東艦的發展路線符合我國國情軍情。對於發展航母這種超大型戰鬥艦艇,從改造遼寧艦入手,到自主建造山東艦,是理性和現實的選擇。作為類比,正是054A型飛彈護衛艦和052C/D飛彈驅逐艦的批量建造,才有力保證和促進了055型飛彈驅逐艦的發展,實現我國在萬噸級排水量大型戰鬥水面艦艇上的突破。

  更重要的是,通過兩艘航母的建造,聚集和培養了人才隊伍,梳理和鍛鍊了國防工業,充實和完善了建造設施,研發和儲備了關鍵技術,研究和驗證了運用方法,積累和豐富了發展經驗,這些都為人民海軍未來航母的更好更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山東艦服役使得人民海軍的航母數量達到兩艘,意味著海上作戰力量發生了結構性改變。人民海軍自成立以來,很長時間內作戰力量都是以驅護艦艇、潛艇、岸基戰鬥機為核心,海基空中力量以艦載直升機為主,而缺乏航母提供的具備更強作戰能力的固定翼艦載機,這已成為人民海軍作戰能力的最大短板,而山東艦的入列,極大地改變了這種狀況。

  山東艦助力海軍力量結構轉型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加快人民海軍轉型,航母不能缺位。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要求,同時也吹響了將人民海軍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衝鋒號角。

  2017年5月24日,習主席在視察海軍機關時強調,海軍是戰略性軍種,在國家安全和發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以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為引領,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瞄準世界一流,銳意開拓進取,加快轉型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軍,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堅強力量支撐。

  人民海軍轉型建設的最重要內容之一,就是發展和加強以航母為代表的海基空中力量。這不但符合海上力量的發展趨勢,也是切實提高海上作戰能力的有效舉措。

  世界一流需遵循共同的標準來衡量,這一標準歸根到底是戰鬥力標準,具體到世界一流海軍上,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航母為代表的海基空中力量為指標的。一方面,現代戰爭條件下,空中力量統治海戰場,航母是海上作戰的支柱,缺乏航母提供的海基空中力量保障,水面艦艇、潛艇和海軍陸戰隊難以在遠海大洋有效遂行任務。另一方面,航母可在陸、海、空、天、網、電等所有戰場空間行動,航母打擊/戰鬥群自成作戰體系,具備強大、綜合、全面的進攻和防禦能力。

  山東艦服役後,可大幅加強人民海軍的海基空中力量,航母打擊/戰鬥群成為海上作戰兵力編組的主要形式,並全面提高人民海軍作戰能力,為踐行「近海防禦、遠海護衛」戰略提供更有力支撐。

  遼寧艦和山東艦這兩艘航母作為海上「移動機場」,共可搭載數十架艦載機,在廣域偵察預警、態勢感知和目標指示體系支持下,與岸基戰鬥機、遠程轟炸機和陸基中遠程巡航/彈道飛彈協同,機動部署,快速響應,不但可將海上防禦縱深大幅外推至更遠海域,同時還可大幅擴大有效控制海域的範圍。

  但應清醒地認識到,在海基空中力量上,人民海軍相比世界一流海軍尚有較大差距。山東艦服役後,在航母數量上,人民海軍僅次於美國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相同,但是,英國兩艘伊莉莎白級航母搭載的F-35B戰機在數量、質量上佔據優勢。遼寧艦和山東艦的最大短板,在於缺乏固定翼艦載預警機、固定翼艦載電子戰機和固定翼艦載加油機,而這些支援保障飛機是航母戰鬥力重要的組成部分,與美國海軍尼米茲級航母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

  航母在作戰體系中的定位,因國情、軍情、世情、社情、民情而異。但「創新」,始終是未來航母發展的主題詞。我們必須牢牢把握航母的戰爭工具屬性,堅持以創新思維發展航母,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戰爭。

  航母發展有其自身演變軌跡,需遵循特定技術規律,但正如「戰爭有自己的語法,卻沒有自己的邏輯」,航母發展同樣「有自己的語法,卻沒有自己的邏輯」。應將「打贏信息化條件下的海上局部戰爭」為使命任務,以「提高基於網絡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為戰略要求,敢於採用顛覆性的理念和技術,不斷研究航母運用的新樣式新方法,通過技術創新和戰法創新「雙輪」驅動,依靠超前發展和不對稱發展,佔據未來戰場優勢。

  未來航母的發展,應立足體系作戰,著力補齊加強作戰體系的短板弱項。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體系作戰是基本樣式,裝備作戰效能通過作戰體系才能充分釋放。發展航母,應瞄準作戰對象和戰場環境,加強海上作戰概念研究,細緻勾畫未來戰爭場景,明確航母的任務角色和地位作用。應客觀認識到,在自持力、機動範圍、反應速度、多用途性、使用靈活性、持續作戰能力、威懾力等方面,未來相當長時間內,航母依然是其他武器系統和平臺難以替代的。

  李大鵬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0年02月06日 07 版

相關焦點

  • 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新一任政委亮相
    撰文 | 蔡邇一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注意到,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政委已經換成了宋文君。據人民解放軍海軍官方微博消息,11月3日,山東艦政委宋文君介紹了首艘國產航母最新情況。這一消息顯示,山東艦政委已經從龐建宏換成了宋文君。
  • 航母山東艦,中國第一艘「成熟航母」,開啟藍水海軍未來
    不大一樣的航母去年年末,中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交付海軍,經中央軍委批准,第一艘國產航母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舷號為"17"。而英國皇家海軍也迎來了好消息,第二艘航母威爾斯親王號正式服役,航母力量達到了冷戰末期以來的高峰,但隨之又陷入了沒有艦載機可用的窘境,英國雖然想維持自己的大國地位,但終是有些力不從心了。
  • 山東號航母服役一周年之際在幹啥?國際評論:中國是不可思議的
    山東艦最新畫面中國國產航母山東艦服役一年之際在幹什麼?新消息顯示讓人驚喜,這讓國際軍事觀察人士也不得不服,中國的確是不可思議的。關於中國航空母艦的消息在近年來有些密集,遼寧號航母服役7年之後,中國自己首艘國產山東號航母正式服役,而在山東艦服役之前,全球的軍事觀察人士的目光幾乎全部聚焦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中國第三艘航母身上,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才是接下來中國最具有威懾力的航空母艦。
  • 山東艦艦長披露航母核心能力,性能穩步提升,戰鬥準備持續到年底?
    10月27日,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了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研製航空母艦-山東艦的最新動態。山東艦艦長來奕軍表示,山東艦自從交付中國海軍後,已經過去了10個月的時間。現在山東艦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海上試驗項目,該航母的核心能力穩步提升。
  • 為何美國如此關注山東艦?美國人:中國海軍航母正在為戰爭做準備
    近些年來,隨著「遼寧艦」、「山東艦」服役,以及075兩棲登陸艦服役,中國海軍軍事力量逐漸從近海走向深海,特別是「山東艦」服役以來,與「遼寧艦」邁向「雙航母」時代。最近,「山東艦」又進行今年第三次海上訓練,但是,「山東艦」海上訓練的時候,被海外商業衛星曝光了。
  • 山東艦剛服役,海峽就傳出大新聞,大批護衛艦實施護航
    作為我國海軍新成員的山東艦,其絲毫沒有表現出新成員的靦腆,甚至還做出了不少老成員沒有做的「大膽舉動」,山東艦的行為雖然大膽,卻備受好評。剛進入海軍10餘天的山東艦,其在大批護衛艦的護航下,直接越過海峽,並進行了服役後的首次訓練。
  • 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服役10個月啦
    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服役10個月啦!能打得過美國航母嗎近期,許多未曾露面的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突然公開亮相,不僅播放了大量山東艦的訓練畫面,還採訪了山東艦的艦長來奕軍大校,信息十分豐富。很多網友關心,山東號航母現在到底什麼情況啊?
  • 中國海軍證實:山東艦航母編隊穿越臺灣海峽(圖)
    解放軍山東艦航母被曝於12月20日穿越臺灣海峽南下,軍方隨後證實這一消息,並表示其將赴南海開展訓練。據「人民海軍」微信公眾號12月21日消息,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介紹,12月20日,山東艦航母編隊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訓練。
  • 山東艦服役後首次出動!琉球海美軍派出雙航母,我國拆招強勢回應
    自從去年我國的山東艦服役之後,我國就正式的進入了雙航母時代。我國的山東艦和遼寧艦都是搭載的殲-15飛鯊艦載機,這一款艦載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採用三翼面的設計結構。山東艦和遼寧艦雖然噸位相差不大,但是山東艦的內部結構上按照我國的需求進行了很大的改動,所以山東艦能夠搭載的艦載機比遼寧艦會多不少。而美國的海軍擁有著十艘航母,其中一艘是福特級航母,還有十艘是尼米茲級航母。但是最近美國的航母的部署安排出現了很大的變動,美國現階段一共有七艘航母正在運行之中,其中美國的尼米茲號,裡根號、林肯號航空母艦還有羅斯福號航母都在太平洋上。
  • 山東艦到底多大?和伊莉莎白女王對比略勝一籌,美航母又比之如何
    那麼我們國產的大型航空母艦與其他國家的航空母艦對比會是什麼結果呢?山東艦到底多大?和伊莉莎白女王相較是否實力相當,美國航母又比之如何?對比伊莉莎白女王號伊莉莎白女王號是英國目前服役的一艘常規動力航母,採取滑躍式起飛平臺,排水量為6.5萬噸,長度為二百八十米,寬度七十三米,我國山東艦,長度為三百零五米,寬度為七十米,所以總體上來看我國山東艦尺寸僅僅略大於伊莉莎白女王號,並且排水量處在同一個噸位級別,都是採用了滑躍式起飛的甲板設計。
  • 1961年服役的小鷹號航母,與2019年服役的山東艦相比,哪個更強?
    美1960年的小鷹號航母與山東艦相比到底怎麼樣?山東艦與上世紀60年代的「小鷹號」航母相比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無論是在艦載機攜帶數量上,還是艦載機出動速度上,以及排水量上都有著明顯的差距。畢竟山東艦紙是我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我國在航母事業上才剛剛起步,在航母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人民海軍第一艘航母叫遼寧艦,第二艘叫山東艦,那麼第三艘呢
    2012年9月25日中國海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正式開始服役。2019年12月17日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在海南三亞某軍港正式交付人民海軍。「山東艦」的正式服役標誌著我國已進入雙航母時代,目前我國已在開始建造第三艘航母。這艘正在建造中的國產航母尚未正式命名,一般稱其為003號。
  • 山東艦航母編隊通過臺灣海峽
    山東艦(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據海軍新聞發言人劉文勝海軍大校介紹,20日,中國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順利通過臺灣海峽,赴南海相關海域開展訓練。山東艦入列服役一年來,順利完成艦載機起降、實際使用武器、作戰系統調試等任務,編隊體系作戰能力在試驗訓練中不斷提升。
  • 山東艦戰力形成,第三艘航母或明年下水,印度嫉妒想買第三艘航母
    眾所周知,印度什麼都喜歡和中國比,上到航空航天,下到海上海底,近日,中國山東艦航母,剛從海上完成23天的訓練計劃,初步展示自己的戰鬥力,一下又迎來了服役一周年的好日子,這下可就讓印度嫉妒得眼都紅了。12月17日,正好是山東艦服役一周年的當天,印度媒體《歐亞時報》連續兩篇報導都提到了山東艦,可以說是十分隆重了,在報導中,印媒還表示,印度海軍上將卡拉姆比爾·辛格告訴他們,海軍將向議會正式提出購買第三艘航母的請求,並且已經對第三艘行有所準備。
  • 中國海軍雙航母艦隊夢想成真!山東艦正式入役,海南三亞為母港
    今天,中國海軍第二艘航空母艦,也就是第一艘國產航母,002型山東艦正式加入中國海軍序列。這意味著中國海軍正式擁有第二艘航空母艦,也是亞洲在二戰後第二支擁有雙航母編隊的海軍,第一支是印度海軍。這艘於2017年4月下水的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在經過2年8個月的舾裝和試航後,這一周期比遼寧艦要短很多,當然有了遼寧艦的基礎,加上自行研發,國產航母山東艦的速度自然也要快得多。遼寧艦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探索性質更強,而國產航母則可以在此基礎上快速形成戰鬥力。國產航母下水當然,國產航母也有不少改進。
  • 搶先山東艦一步?6.5萬噸航母服役,雙航母俱樂部再添新成員
    來自英國媒體消息,12月6日,英國皇家海軍與英國航空母艦建造公司,籤署文件,「威爾斯親王」號航母正式交付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服役,使英國搶先我國一步,正式邁入雙航母國家,再次回歸雙航母俱樂部。至此,英國皇家海軍將擁有「伊莉莎白女王號」和「威爾斯親王」號兩艘航空母艦,我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於2019年12月17日正式在海軍服役。「伊莉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於2009年開工建設,2014年7月4日下水,2017年12月7日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
  • 戰力是山東艦的6倍,世界最強航母正式亮相,為何美國一籌莫展?
    威威航母兮,橫空出世,吐氣揚眉。航空母艦自誕生之日起,就有著「海上霸主」、「吞金巨獸」的稱號,是當今世界威力最大、最先進的武器之一。現如今,航母不僅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徵,更是海軍進行遠洋作戰的利器,因此不論哪個國家出現關於航母的風吹草動,一定會第一時間引起世界的關注。
  • 12月17日,慶祝山東艦服役一周年!一掃各種謠言,帶來全新的變化
    (山東艦甲板)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軍事實力有了質的飛躍。12月17日,對於我國海軍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2019年12月17日的時候,我國自主研發的「山東號」航空母艦正式入列我國海軍,它的入役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雙航母時代」。
  • 有了遼寧艦和山東艦,海軍實力大增,中國為何要加快航母發展?
    目前來看,中國作為擁有雙航母的國家,自從遼寧艦正式服役開始,中國也迎來了航母的新時代,而且目前的第3艘航母也在積極的研發當中,很快會建成,有了遼寧艦和山東艦,海軍實力大增。中國作為熱愛和平的國家,為何要加快航母的發展呢?又是出於何種需求 ,才會繼續生產航母這種龐然大物呢?
  • 美軍航母南海遊弋遭遇山東艦,中國衛星全程鎖定林肯號南海航程?
    隨著中國海軍力量的逐漸增大,這種「新常態」現象正不斷的上演,印度媒體曾多次報導我國軍艦出現在印度洋的印度專屬經濟區,當然這些行動都符合國際航行規則。出人意料的是,我國剛服役不久的國產航母「山東艦」也因此火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