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了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研製航空母艦-山東艦的最新動態。山東艦艦長來奕軍表示,山東艦自從交付中國海軍後,已經過去了10個月的時間。現在山東艦已經完成了一系列的海上試驗項目,該航母的核心能力穩步提升。
2019年12月17日,在國家領導人的親眼見證下山東艦正式下水服役,中國也迎來了雙航母的時代。根據官方公布的公開資料,山東號航空母艦是完全由中國自己研製的,擁有5萬噸的排水量,使用的是常規動力核心,該艦可以搭載殲-15和中國其他型號的艦載機。
2020年9月24日,中國方面表示,中國海軍的兩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和山東號都已經完成了所需的海上試驗和例行訓練。中國航空母艦的武器裝備性能得到了檢驗,部隊作戰能力和訓練水平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據中國的航母專家李傑分析,山東艦的作戰能力要遠比遼寧艦高。山東艦與遼寧艦相比,艦島縮小了不少,這也就意味著山東艦的艦載甲板空間更大、效率更高,提高了戰機起降和出動的速度,非常有助於航空母艦提升整體的戰鬥力。雖然在航母飛機的數量上山東艦和美國的航空母艦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航母強調的是整體化作戰,個別的指標優秀並不能成為最終勝利決定因素。
前兩天,美國和日本在日本海域進行了軍事演習,美國和日本出動了包括航母在內的海洋艦隊和大量的飛機和地面部隊參加這次演習。
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表示,美國和日本兩國的部隊在一個非常全面的場景中訓練,是為了鍛鍊美國支持日本海洋防衛和為了提高兩國應對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區的突發事件或者可能發生危機的應對能力。
而且不久前,美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四國進行了會談,雖然沒有形成正式的軍事同盟關係,但是對中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未來發展有很大的壓制。
因此也有專家分析表示,因為中國在南海海域和臺灣海峽都面臨美國等國的軍事威脅,海上的運輸線也受到印度的威脅,所以山東艦的戰鬥準備狀態將要持續到2020年年底。而中國的兩艘航空母艦都將成為中國海洋的核心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