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我國以外,還有2個國家能用「中文」交流,溝通毫無障礙

2020-12-18 旅行見俠錄

眾所周知近些年隨著我國的實力日益增強,在國際上的地位和聲望也越來越高,自然就會不斷的吸引世界各國的外國友人慕名前來,他們可以瀏覽中國的大好河山,可以品嘗各個地區的美食小吃,也可以學習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時間久了就能用簡略的中文與本地人交流。

不得不說中文的魅力變得越來越大,平時就連去到別的國家旅遊,也能聽到熟悉的鄉音,多半是來自於僑胞,當然這其中不免有當地人,雖然聽著彆扭但很用心,就比如俄羅斯,這個國家甚至都把漢語列入了高考之中,那麼你知道世界上還有哪些國家是完全可以用中文交流的嗎?

這時候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一定榜上有名,首先前者本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這裡的人口數量達到了3260萬,其中華人就佔了很大的比例,數量大概是在660多萬,已經成為了當地的第二大族裔,他們基本都是從明清時期就搬過來的南方人,祖籍來自於福建廣東和海南一帶。

然而即使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長時間,還跟本地人通婚生子,但他們仍及沒有忘記鄉音和家鄉的習俗,走在街上也隨處可見中式餐廳和中文路牌,所以用中文交流一點都不成問題。其次就是新加坡,作為亞洲的四大發達國家之一,它也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國,匯聚著世界各地的人。

但是因為國土面積很小,這裡的人口直至去年也才有570萬,可據數據統計在2010年的時候這裡的華人數量達到了280萬,當時就已經佔據了所有人口的74.1%,可見規模之大,也難怪會成為當地最大的族群,因此如果是在這裡旅遊,用中文跟人們交流幾乎是毫無障礙,同時也不會迷路。

那麼你之前有去過這兩個國家嗎?印象又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除了我國之外,還有2個國家處處可見中文,與當地人溝通毫無障礙
    相比之下,中國在近現代的處境比較糟糕,就更不用說像英國那樣去侵略其他的國家,可即便如此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兩個國家使用中文的頻率很高,不誇張的說,在這兩個國家內,用中文與當地人溝通交流是毫無障礙的,那麼這究竟是哪兩個國家呢,為什麼中文在這兩個國家的影響力如此之大?這兩個國家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人口數量算不上多,但是華人所佔的比例卻比較大。
  • 除中國外,世界上還有2個國家也通用漢語,用中文溝通毫無障礙
    如果要說最珍貴的一份瑰寶那麼肯定還是漢語,對於中國漢語來說算得上是世界上最難的一種語言,但是隨著中國的發展世界各地國家也是開始普及寫了中文。你可以在世界各地的國家都可以看到中文的存在,但是對於真正會中文的國家其實並不算特別的多。很多人都喜歡出去旅遊但是害怕自己的語言不精通,因為對於學習一門外語確實是非常的難,但是在世界上有兩個國家他們也是通用漢語。
  • 用中文就能交流,出國像是回家的三個國家,你知道是哪裡嗎?
    大家可能會說一點英語,但對自己不好的口語我很沒有自信, 這也是限制很多人至今沒有出國旅行的第一要素,其實,外國有即使不會外語也能去玩的國家, 這裡有很多中國人, 他們會說中文, 今天我舉三個這樣的國家。
  • 東南亞最小的國家,遊玩只需要幾天時間,地方能講中文交流
    "人的一生總有一天要走上靈魂或肉體的旅程"因為旅遊業的發展,很多人都喜歡到國外旅遊,去了解異國的不同風情,感受來自國外的熱情,但是很多人都會考慮到語言上的問題,因為交流不便去國外旅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尤其是不想跟團的時候,在東南亞有一個可以說中文的國家
  • 中文、葡萄牙語、英語,入籍球員多,國足訓練用什麼語言交流
    在李可、艾克森、洛國富3名入籍球員相繼入隊後,與本土球員、教練員等交流效果如何?這恐怕也會對球隊備戰質量產生一定影響。據了解,由於目前包括主教練李鐵在內,國足大部分成員或掌握一門外語或能以多種語言交流,因此在溝通方面並不存在明顯障礙。
  • 教育部: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在教育部今天(2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聚焦「一帶一路」,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
  • 全球70個國家,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未來還用學英語嗎?
    消息說: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人。更令人感到高興的是,近五年間,全球參加HSK(中文水平考試)、YCT(中小學中文考試)等中文水平考試的人數達4000萬人次。
  • 訊飛翻譯機3.0,現在遠程翻譯溝通也能用了
    (原標題:訊飛翻譯機3.0,現在遠程翻譯溝通也能用了)
  • 你知道還有哪些國家說中文嗎?到這裡旅遊就像回家,溝通沒有障礙
    語言不通可能是個比較頭疼的問題。世界上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說中文?如果去了這些國家都可以說中文,那豈不是跟到家一樣?大家可能已經知道的最出名的兩個說中文的國家,一個是新加坡,一個是馬拉西亞。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4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新加坡官方使用與中國大陸一致的簡體漢字。
  • 教育部:八成留學生歸國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教育體系
    為解決受疫情影響,給留學回國人員帶來的就業難問題,成功舉辦了2020年留學英才網絡招聘季,參加招聘季的單位達1000多家,提供招聘崗位2萬多個。五年來,為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創新創業,共舉辦了5屆「春暉杯」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大賽,留學人員報名參賽的項目2690個,入圍項目1352個。有的入圍項目的留學人員成為國家和地方領軍人才。
  • 中國以外約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 問題來了: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以外約2500萬人正在學中文 問題來了:未來是否有必要繼續學習英語? 近日,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對外公布了一則重磅消息。 消息說:目前,全球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國以外正在學習中文的人數約2500萬人。
  • 兒童溝通障礙的定義與分類
    從疾病角度分析,溝通障礙包括聽力障礙、言語障礙和語言障礙。言語是表達性口語,因器質性或非器質性因素導致構音、發音及語言流暢的異常,如構音障礙、口吃等。語言是使用符號編排的交流工具,其因器質性或非器質性因素導致兒童在語形、語意、語法、語用方面的異常,在語言理解或語言表達方面,較同年齡兒童存在明顯偏離或低下現象,如語言發育遲緩、失語症、書寫異常、智障兒童的語言障礙、孤獨症的語言障礙等。
  • 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俄專家:考生最愁的是語法
    在教育部今天(22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介紹,聚焦「一帶一路」,2019年在我國學習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佔比達54.1%。同年,中國與俄羅斯雙向留學交流人員規模突破10萬人。
  • 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教育部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
    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客觀闡釋了當前國際中文教育的現狀。  自2004年創辦第一家孔子學院至今的16年裡,孔子學院從語言入手、用文化交融,建設和發展成為全球知名的中文教育機構。截至目前,我國已與全球162個國家和地區合作設立了540所孔子學院、1154個孔子課堂,中文的「朋友圈」越來越大。
  • 除了中國,還有這兩個國家「漢語」全國通行,出國旅遊就像回家!
    說到這次出國旅行,對很多朋友來說,錢可能不是問題,問題是「溝通」。人們出國旅行,語言不通,溝通不便,會給自己的旅途增添很多不便。小編想說這個問題你想多了,我們要說中文,那是「全球」語言。除了我們中國,有些國家的漢語也像「國語」。幾乎可以在全國通用。今天小編要和你分享的是其中最為突然的兩個「中文」國家。首先是新加坡。是一個由64個島嶼組成的島國。
  • 中文能成為世界語言嗎?
    中國人學中文畢生大概只要會6000個漢字,基本上絕大部分問題都能解決了,而普通人只要會3500個漢字,就能解決99.48%的日常閱讀,《毛澤東選集》四卷總計66萬多字,但其中用到的漢字僅僅是2981個。
  • 英美兩國都說的英語,那麼他們在交流上是毫無障礙的麼?
    畢竟隨著國家和地區的變化,每個地方的語言都是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但是因為歷史問題,英語可以說是世界上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了,英語學好了,那麼在很多地方都是能用得上。但是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人和英國人,他們說的英語都是一樣的麼?他們互相交流之間,會出現什麼問題麼?
  • 三維溝通障礙,原來是因為缺少他!
    在提高企業設計效率的同時,發現其他部門的溝通交流瓶頸已經開始阻礙企業的發展。 由於下遊部門或供應鏈沒有三維工具可以使用,不得不基於二維圖或紙質材料交流。他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創建工程圖或基於工程圖的其他文檔,不但效率低下且容易產生歧義,又需要花時間溝通澄清這些文檔。
  • 郜林保利尼奧酒店偶遇老友敘舊,不需翻譯無障礙溝通
    8月2日消息,中超比賽第三輪恆大將迎來深圳隊挑戰。賽前,深圳隊隊長郜林在酒店內與恆大中場保利尼奧熱聊,氣氛十分融洽。有趣的是,兩人直接聊天,並沒有通過任何翻譯,也讓人好奇他們用什麼語言,保利尼奧會用中文「有沒有信心」,還是郜林用英語+手語。此時,一位恆大工作人員從身邊走過去,郜林也主動和他握手打招呼,顯得十分親熱。網友們紛紛表示,「他們倆竟然不用翻譯無障礙交流?」
  • 除了中國之外,還有3個國家說漢語,出國旅遊溝通基本無障礙
    在我國古代,每當一個朝代統一了全國,他們一定會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統一文字,只有文字得到了統一,人民之間的交流才不成問題,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文化,才能夠得以推廣。因此,不論何時何地,擁有一個統一的文字都是最為重要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文言文發展成了白話文,書寫的文字變成了簡體的漢字,所說的話語也成為了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