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專家:有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嗎?

2020-12-22 騰訊網

一種名為「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片」的抗愛滋病毒藥物在SARS和MERS爆發時都曾被嘗試用於臨床治療,但療效證據不明確。目前武漢的臨床專家已經開始進行了該藥物的對照研究。

(Photo by Adam Nie cioruk on Unsplash)

採訪 | 宋宇錚

編輯 | 陳曉雪

2020年1月23日,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國家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一種名為「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片」的抗愛滋病毒藥物對他十分有效。

針對這一現象,「知識分子」專訪了提出愛滋病診療「中國方案」的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兼愛滋病學組組長李太生,他表示該藥物在SARS和MERS爆發時都曾被嘗試用於臨床治療,但療效證據不明確。目前武漢的臨床專家已經開始進行了該藥物的對照研究。與此同時,曾親身經歷抗非典疫情的李太生還認為,此次病毒較SARS潛伏期更長、重症率卻不低,形勢嚴峻。

下面是我們專訪李太生教授的全文。

《知識分子》:王廣發醫生今天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治療愛滋病的抗病毒藥「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對他的個例十分有效。目前有其他證據支持該藥物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嗎?

李太生: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克力芝)是20年前研發出來的藥物,所以在SARS和MERS爆發時都有人嘗試過。當時,有7篇文獻顯示沒有效果,只有回顧性研究說可能有效。所以總體來說,現在還沒有特別確鑿的證據。儘管這一藥物被加入了診療指南推薦,但具體使用時間和治療效果還需要經臨床進一步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我在武漢的同行反映,目前尚未接到當地愛滋病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報告,包括那些服用除克力芝以外其他抗病毒藥物的。目前武漢的同事已經在拿這個藥品開展對照研究,觀察具體療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爆發後,李太生教授及其學生呂婷霞迅速查閱了既往文獻,並總結了克力芝在SARS及MERS中的療效報導。

當中提到,2003年香港基督教聯合醫院發表的一篇回顧性研究中,在以克力芝作為初始治療方案與搶救治療方案的病例中,患者臨床結局(死亡率、氣管插管率等)都要優於具有近似年齡、性別和入院指徵(包括是否有合併症、乳酸脫氫酶水平等)的患者。

2004年香港大學瑪麗醫院等單位學者聯合發表在《RESPIRATORY INFECTION》上的研究亦顯示,同時使用克力芝和利巴韋林的41名患者療效顯著優於只接受利巴韋林的111名患者。

然而這兩篇論文均被英美學者後來發布的文獻綜述認為存在病例納入偏倚。同時,第二篇文獻的對照藥物,在SARS爆發期曾被香港醫學界認為最有效的治療藥物——利巴韋林也於2003年9月由於其安全性問題和療效無證據支持而被香港醫管局宣布棄用。

克力芝還在MERS的診療中獲得了探索性的應用。韓國多所醫院的學者2018年曾共同在《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上發表回顧性研究,顯示連續14天服用克力芝+利巴弗林暴露後預防劑可降低醫護人員40%的染病風險,但其樣本量不多且高危暴露數據基於回憶,存在偏差;除此之外,2014年和2016年也曾有單個患者案例發表,被研究者認為克力芝+利巴弗林+幹擾素的治療方案可改善臨床解決,值得推廣,儘管其中一例患者在住院期間確診結腸腺癌並死於膿毒性休克。

《知識分子》:我國主要城市現有醫療資源足夠支撐所有疑似患者的隔離嗎?

李太生:現在新型冠狀病毒是按甲類傳染病管理,根據法規而言,確實所有疑似患者都應該到醫院就診隔離。但現實的矛盾是,如果疑似病人快速增加,至少北京地區的醫院現有空間來隔離所有疑似患者將會遇到嚴峻挑戰,除非有像當年小湯山醫院那樣體量的醫療場所。對於沒有確切症狀的人,建議在家自主隔離,注意保護好家人即可。

《知識分子》:你曾經參與了當年的SARS診療工作,在你看來,新型冠狀病毒與其相比傳染強度、目前疫情發展程度如何?

李太生:我從2003年1月開始就參與了SARS的防控工作,對它非常了解。而對於新型冠狀病毒,以我目前兩周的了解來看,形勢已經是非常嚴峻的了。這個疾病與SARS的不同在於,它的進展沒有那麼快,SARS的潛伏期平均是6天,而新型冠狀病毒是9天,這就造成它非常不好防控。

而且,按常理來說,一個病毒的潛伏期越短,毒力越強、病原體數量也越多,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的重症率一點也不比SARS低,這很不尋常。

《知識分子》:對於那些可能前往發熱門診的患者與家屬,您會建議他們佩戴護目鏡嗎?對於公眾,您有哪些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意見?

李太生:我個人意見是,負責診治的醫護人員需要佩戴護目鏡,但患者與家屬佩戴口罩即可。對於公眾的意見,大家可以參考我此前向《生命時報》提供的24個防護方法。

相關焦點

  • 新型冠狀病毒藥物治療之「阿比多爾」
    文丨陳麗竹自2019年12月武漢暴新型冠狀病毒以來,醫務工作者和研究人員多日奮戰以求尋到合適的治療藥物。阿比多爾也在諸多報導中被提及。「武漢協和醫院和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當前處置共識建議」中提出使用阿比多爾在內的聯合用藥方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團隊也公布其研究成果,即體外實驗中,與藥物未處理對照組相比,10-30 μmol/L的阿比多爾能有效抑制冠狀病毒達到60倍;2020年2月16日,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胡必傑教授也在對抗疫情過程階段總結中聲稱阿比多爾有一些作用。那麼阿比多爾是一類什麼藥物?
  • 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專家支招新型肺炎個人防控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王秉陽、屈婷、溫競華  截至1月25日24時,國內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975例。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防止疫情擴散傳播,個人的自我防控必不可少。如何判斷感染,是否主要看發熱?一旦出現發熱,要不要立即去醫院?針對這些普遍存在的疑問,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
  • 怎麼分辨普通感冒發燒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專家詳解區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人們的心。那普通的感冒發燒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不同?哪些情況下不需要去醫院,哪些情況下需要去醫院?對此,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對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進行了獨家專訪。去不去醫院要看具體情形  總臺記者:我發燒了,我要是去醫院看病,如果被別人傳染了怎麼辦?
  •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一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孕產婦順利...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武漢2月7日消息(記者肖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今天(7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內,一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的孕產婦,順利娩出一名5斤重的嬰兒。
  • 協和專家向世界分享中國抗疫經驗|新冠肺炎|埃裡克·魯賓|國務院...
    截至北京時間3月23日7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33萬例,疫情形勢十分嚴峻。與此同時,中國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其防控經驗可為世界其他國家提供借鑑。活躍在疫情防控、科學救治第一線的北京協和醫院專家們,也在通過各種方式,將他們所積累的豐富而寶貴的經驗,以積極而開放的態度向國際分享,以協和智慧助力全球抗疫。
  • 生死線上「特種兵」——北京協和醫院湖北一線重症病房抗疫記
    2月7日,北京協和醫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142名隊員在外科樓前合影。 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ICU病房裡,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專家組成員、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左一)為患者取咽拭子。
  • 藥物研究所 - 北京協和醫學院研招網
    藥物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抗腫瘤藥物、防治心腦血管疾病藥物、治療神經精神類疾病藥物、抗代謝紊亂藥物、抗感染藥物、抗炎免疫類藥物、治療老年退行性疾病藥物等。  藥物所學科齊全,下設合成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生物合成、藥物篩選、藥物晶型、藥物製劑、藥物代謝、新藥開發等研究科室,具有很強的藥物研發能力。
  • 《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正式發布
    《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正式發布摘要大疫當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相關專家第一時間組織編寫了《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解讀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的專業問題與疑惑,旨在增進大眾及各行業人員對這一新型疾病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公眾防護意識,指導公眾了解科學的預防方法,降低傳播風險,避免公眾產生恐慌心理,有效提高社會預防能力。
  • 瑞德西韋有這麼神奇?有望成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剋星嗎?
    2月1日凌晨,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病例報導,其中介紹了美國首例確診病例的診斷和治療接受瑞德西韋作為同情用藥進行試驗性治療的臨床表現,該患者在治療之後病情出現了迅速緩解。很快,瑞德西韋成了繼雙黃連之後再次刷爆國內網絡的藥物。
  • 《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正式發布( / 1 )
    摘要大疫當前,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相關專家第一時間組織編寫了《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解讀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的專業問題與疑惑,旨在增進大眾及各行業人員對這一新型疾病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公眾防護意識,指導公眾了解科學的預防方法,降低傳播風險,避免公眾產生恐慌心理,有效提高社會預防能力。
  •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罕見病診療體系「中國模式」探路前行
    如何推進罕見病的精準診斷治療,破解新藥研發和用藥保障難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院長、中國罕見病聯盟副理事長張抒揚教授在接受健康報專訪時做出解讀。讓更多醫生認識罕見病,成為罕見病治療的第一步。2017年,受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委託,國家衛生健康委罕見病診療與保障專家委員會專家團隊提交了我國第一批罕見病目錄的建議方案。以此方案為藍本,2018年5月,五部委聯合發布了該目錄,填補了我國多年來罕見病認定標準的空白。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時闢謠】伊維菌素可以治療新冠肺炎
    流言: 伊維菌素可用於治療新冠肺炎。 真 相 近日,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伊維菌素(Ivermectin)可在2日內殺死新型冠狀病毒細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抗病毒研究》雜誌上。
  • 盤點那些被專家認可的新冠肺炎"有效藥"
    從一夜脫銷的雙黃連口服液,到後來封神的瑞德西韋,越來越多的藥物被發現對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有一定的診療效,包括純西藥和以及中成藥中一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上市藥物。專家評價:由鍾南山院士擔任,若干位藥物研發和臨床專家參與專家論證,共同研判磷酸氯喹對於新冠肺炎的療效。認為「該藥是一個上市多年的老藥,用於廣泛人群治療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基於前期臨床機構所開展的研究結果,可以明確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療效」。鍾南山在2月18日答媒體記者問中也提到「磷酸氯喹夠不上特效藥,但有治療效果,副作用不大,值得研究和探討。」
  • 關於「新型肺炎」的10大最新謠言,你信了幾個?
    真相1月31日,「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微信公眾號發布闢謠聲明稱,關於網傳「協和醫院西院自製口罩和塑膠袋充作防護服」的圖文均不屬實,純屬謠言。4 洗熱水澡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謠言近日,網民曹某某在網絡上發視頻稱「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嚼大蒜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 深圳確診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另有8例觀察病例在隔離治療
    1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認深圳首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專家研判,現已進入春運期間,正在迎來運輸高峰,人員大規模流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輸入深圳的風險將持續增加,但當前疫情仍可防可控。
  • 我將精華良藥「打」進了北京協和醫院
    原標題:我將精華良藥「打」進了北京協和醫院   作為精華集團前身的南通製藥廠
  • 新型冠狀病毒出現有限人傳人!如何預防?口罩到底怎麼戴?
    世衛組織方面表示,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傳播方式、臨床特徵及擴散程度仍無明確結論,世衛組織正與中國、泰國、日本等有關部門合作,密切監測相關問題。 據權威部門披露,截至1月20日20時,我國境內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218例(武漢198例,北京5例,廣東14例,上海1例)。
  • ...咳嗽是判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依據嗎? 發燒多少度需要去...
    咳嗽是判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依據嗎?發燒多少度需要去醫院檢測?來看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的分析。咳嗽本身是個保護性的反應,就是說你的呼吸道有一些黏液了,一些痰液了,通過咳嗽它能排出來,這個也是一種臨床疾病的症候群。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患者早期他有發燒,咳嗽還並不是太明顯,往往是發燒、乏力,甚至有的人有腹瀉這些症狀。
  • 新型冠狀病毒和SARS有什麼異同?區別有哪些
    2月9日湖北省召開的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在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該說法一時引發外界廣泛關注,陳煥春會後接受媒體採訪時稱是「口誤」。到底該專家會上公布的大量專業數據是什麼意思,研究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的相似度又有哪些意義呢?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病毒有79.5%相似度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湯藝甜)2月9日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有關情況。中國工程院院士、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表示,截止到目前已經啟動兩批應急科研攻關項目,並取得良好進展,主要有以下五方面:一、病毒基因測序方面,為揭示新冠病毒基本生物學特性,我們專項確定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序列,並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