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一個月前,美國FDA宣布批准阿利斯康(AstraZeneca)公司和默沙東(MSD)公司共同開發的Koselugo(selumetinib)上市,治療2歲及2歲以上的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兒童患者。對於全球數百萬神經纖維瘤病患者而言,這是歷史性的一刻——終於,他們有了一款可以治療其疾病的藥物。更難得的是,這款藥物的誕生,依賴多方的共同主動參與,有著非常「不走尋常路」的研發模式。對於正在開發的罕見病新藥,乃至其他常見病的新藥,這些寶貴的一線研發經驗都有其可借鑑之處。
▲每3000名新生兒裡,就有1名神經纖維瘤病患者(圖片來源:兒童腫瘤基金會授權使用)
今年5月,恰逢世界神經纖維瘤病關愛月。值此之際,藥明康德將在本月舉辦大型系列全球主題公益活動,聚焦神經纖維瘤病的臨床診療進展和技術研發趨勢,共同探討如何應對NF醫學難題,解決NF群體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相信這將提供獨特的視角分享與思想碰撞的機遇。依藥明康德所舉辦的全球論壇、健康產業論壇、以及抗疫系列線上論壇之慣例,本系列活動不收取任何參加費用。我們堅信,只有所有人都參與進來,攜手並進,才能加速帶來更多新藥,造福病患。
北京時間2020年5月15日晚上11-12點(美國東部時間5月15日上午11-12點),我們將舉辦系列活動的第一場線上論壇,以首款神經纖維瘤病新藥背後,那些值得所有人借鑑的「非傳統」研發方式為引子,正式開啟我們這一系列公益活動。如因時間原因,您無法觀看直播,也可以通過註冊,在活動結束後獲得觀看視頻回放的機會。
本次線上論壇的嘉賓陣容強大,且都是罕見病藥物研發領域的專家,在「非傳統」研發上有著很深洞見。他們包括:
Brigitte Widemann,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兒科腫瘤學科首席負責人。支持這款新藥獲批的臨床試驗(NCT01362803),便是由該研究所主要贊助支持的。
Scott Plotkin,哈佛醫學院神經學教授,麻省總醫院Pappas神經腫瘤中心執行董事。他是參與該臨床試驗的負責科學家之一,提供了寶貴的指南和建議。此外,他也正在參與brigatinib的臨床試驗,這是一款有望治療2型神經纖維瘤病(NF2)的藥物。
Annette Bakker,兒童腫瘤基金會主席。這是一家專注NF的患者非營利患者組織,旨在推進研究,拓展知識,改善對NF患者群體的護理。該組織的目標是終結NF。
George Kirk,阿斯利康腫瘤研發部,Koselugo全球產品負責人。他的團隊與默沙東一道,推動了這款NF1新藥的問世。
Mike Humphries,武田腫瘤部,美國區肺癌科學主任。武田公司的brigatinib是一款ALK抑制劑,目前已獲批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目前,科學家們正在評估其治療NF2的潛力。
主持:Richard Soll,藥明康德波士頓辦公室負責人和戰略計劃高級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