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聞| 手術刀劈開生死路 兒童醫院為神經纖維瘤患者摘除頸部兩...

2020-12-11 澎湃新聞

醫院新聞| 手術刀劈開生死路 兒童醫院為神經纖維瘤患者摘除頸部兩枚定時炸彈

2020-10-16 1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5歲的男孩天天(化名)患有神經纖維瘤病,頸部悄然增大的神經纖維瘤已經發展到了壓迫氣道和高位頸髓,情況非常嚴重,甚至到了只要稍稍用力轉動頸部就有可能造成呼吸障礙及高位截癱。上海市兒童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與神經外科團隊攜手通過兩次手術成功地摘除了天天頸部的兩枚「定時炸彈」,為他的人生開闢出一條生路。

初見天天,他正戴著頸託,坐在病床上玩著玩具小汽車,身上有幾塊大大小小淺棕色的斑,乍一眼看上去像胎記,顏色就像是牛奶裡混進了咖啡。去年年底,家人摸到他雙側頸部均有大小不一的腫塊,由於疫情的原因,天天上半年無法從當地來上海就診,等到8月再來上海市兒童醫院時,醫生注意到了他身上的牛奶咖啡斑點,頸部磁共振檢查,發現腫瘤已經佔據了頸部60%-70%的空間,甚至擴張到了頸椎的椎管內並佔據了椎管橫斷面的60%多,腫瘤的生長已經嚴重地壓迫頸部神經和氣管。經醫院多學科聯合診斷後明確天天得的是神經纖維瘤病,需要緊急手術治療。

神經纖維瘤病是一種罕見而殘酷的疾病,輕則在患者身上長出泡泡狀腫瘤,趴在神經上,像一粒粒葡萄一樣,慢慢侵蝕患者的神經。重則造成腫瘤壓迫氣道引起呼吸困難,面癱、失明、癱瘓等問題,甚至患者死亡。天天身上的牛奶咖啡斑點,並非胎記,而是神經纖維瘤病的典型症狀表現。用神經外科肖波主任的話說:「孩子頸部稍微轉動厲害一點,就可能會產生突發性危害,嚴重地話會導致高位截癱,甚至生命危險。可以說,頸部和椎管內的纖維瘤已經成為兩個定時炸彈,稍有風吹草動就有可能被引爆,手術迫在眉睫。」

由於天天腫瘤情況複雜,位置隱蔽、頸部又是血管、神經密集,風險很大。經聯合診療團隊仔細研究和分析天天的病情及臨床資料後,決定手術分兩步進行。首先由耳鼻喉頭頸外科李曉豔主任通過頸外徑路切除了右側頸部的部分纖維瘤,暫時解除了對氣管的壓迫,拆下了第一枚「定時炸彈」。兩周後,經過休養,天天又接受了第二次手術,首先仍由李曉豔主任操刀經口腔徑路切除一塊位置非常隱蔽的,位於左側咽旁間隙頸總動脈旁的腫瘤,隨後由神經外科肖波主任接手,在手術顯微鏡的幫助下,藉助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手段,以細緻入微的動作如同剝雞蛋一般把位於第二頸椎椎管內(C2)硬脊膜下的腫瘤從脊神經根上分離出來。這樣能在完全摘除腫瘤的同時又能精確地保護頸髓神經及臨近的神經小束。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手術,驚險地拆下了第二枚「炸彈」。

兩次成功的手術,把已處於懸崖邊上的天天又拉了回來,目前天天生命體徵平穩,四肢活動自如,身體狀況正在逐漸恢復中。儘管與神經纖維瘤的鬥爭還未結束,還需要每半年到一年複診進行神經核磁共振檢查,但至少再也不必擔心轉動頭頸就會造成生命危險了。

原標題:《醫院新聞| 手術刀劈開生死路 兒童醫院為神經纖維瘤患者摘除頸部兩枚定時炸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警惕神經纖維瘤
    7年前,李先生曾在當地醫院就診,當地醫院給李先生做過一次手術。但據李先生回憶,手術當時剛剛切開病變的組織,就因為出血太多無法進行。他後來輾轉多家醫院,回應均是「病變組織過大,出血風險太高,難以切除及修復」。今年11月,李先生向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張金明教授求助。
  • 警惕神經纖維瘤
    張金明認為這種病屬於先天性神經纖維瘤病,隨後經詳細的專科檢查和病史詢問,初步診斷為「I型神經纖維瘤病」,入院接受治療。張金明介紹,神經纖維瘤病手術本就非常棘手,加上患者病變範圍非常大,在切除過程中極易發生難以控制的出血。
  • 首款神經纖維瘤病新藥背後,這些「非傳統」研發模式值得...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一個月前,美國FDA宣布批准阿利斯康(AstraZeneca)公司和默沙東(MSD)公司共同開發的Koselugo(selumetinib)上市,治療2歲及2歲以上的1型神經纖維瘤病(NF1)兒童患者。
  • 淄博市中心醫院一月成功救治兩例右心房粘液瘤
    魯網12月15日訊 近日,淄博市中心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成功救治右心房粘液瘤兩例。
  • 北京治療兒童自閉症醫院_北京天使醫院是正規醫院嗎
    北京治療兒童自閉症醫院_北京天使醫院是正規醫院嗎 時間:2020-12-08 11:04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自閉症在臨床上也被叫做孤獨症,出現語言倒退、重複簡單短句的行為,北京孤獨症兒童康復中心,北京天使兒童醫院以「醫教一體、兒童樂園」式就醫環境、六對一的服務
  • 塞魯米替尼治療無法手術的叢狀神經纖維瘤患兒療效顯著
    塞魯米替尼治療無法手術的叢狀神經纖維瘤患兒療效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9 22:57:09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Andrea M. Gross課題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南京維多利亞美容醫院怎麼樣?
    下面讓南京維多利亞胎記醫院給我們介紹一下胎記的種類。   南京維多利亞美容醫院怎麼樣?南京維多利亞美容醫院就是南京維多利亞胎記醫院,一所專業治療胎記的醫院。很多不了解為什麼會有胎記醫院,因為很多胎記患者對胎記了解的太少了。
  • ...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新聞速遞】手到病除,更成全了她的愛美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2020-12-10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仁濟醫院成功施行腦幹禁區插刀隙縫摘瘤 - SOHU新聞
    一位因患延髓部位實質性成血管細胞瘤的患者,日前在上海二醫大附屬仁濟醫院找到了「救星」:該院神經外科主任李善泉教授在顯微鏡下,從成血管細胞瘤與延髓間不到0.5毫米的腔隙中下刀,為其順利摘除了瘤體。  這一手術風險較大:對腦幹部分延髓的牽拉可能導致心跳呼吸驟停;實質性成血管細胞瘤的瘤體血管極易破裂,導致無法控制和致命性出血。
  • 女子到醫院做手術被要求花千元自購手術刀
    南國早報記者 藍鋒 文/圖 11月22日,柳州一市民到柳州市工人醫院南院骨科,做腕管綜合症微創手術。術前,醫生推薦了一個醫療器械代理商,要求患者向對方購買手術刀。患者家屬感到不可思議。25日,南國早報記者調查發現,這款手術刀未經過招投標就進入醫院,而涉事醫生拒絕回應。
  • 南京治療胎記病的專業醫院?臉上有胎記算命?
    核心提示:南京治療胎記病的專業醫院?臉上有胎記算命?胎記跟命運是沒有關係的,這個是迷信,廣大胎記患者不能相信的。臉上有胎記不要單單只認為胎記僅僅是影響容貌。事實上,它的出現很有可能引發許多病。例如,青光眼、神經纖維瘤等。不同的胎記帶來的隱患不同。如果醫治胎記不及時,可能會導致以上這些問題,那時候就不僅僅是容貌上的問題了,健康上也會受到威脅。
  • 毓璜頂醫院孫世傑團隊:披肝瀝膽只為患者早日康復
    一心向善,保「肝」護航挽救病人於生死之間。在人體構造中,肝膽胰脾排列緊密、結構複雜,又是癌症高發區,成為這方面的佼佼者,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德藝雙馨高水平的體現,煙臺毓璜頂醫院肝膽胰脾外二科主任孫世傑做到了。
  • 被巨大面部纖維瘤纏身 化州少女迎來改變契機
    家徒四壁仍堅持為女兒醫治2013年,劉勇帶糧婷到湛江廣東醫學院附屬醫院檢查,醫生確診糧婷患上的是神經纖維瘤病,雖然在不斷長大,但幸運的是仍為良性,手術難度不小,但仍有摘除希望。「2013年在湛江做了頸部神經纖維瘤部分切除手術,當時術中出血非常大,後來通過輸血才糾正了貧血。」
  • 腹內腫瘤重達3.18公斤 井大附屬醫院成功為患者摘除
    吉安新聞網訊 近日,井岡山大學附屬醫院掛職副院長劉飛博士帶領該院泌尿科團隊,歷經幾小時成功摘除了一名58歲女患者腹腔內的一個重達3.18公斤的巨大腫瘤,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該患者右側腰部脹痛不適3個月,右側腰腹部觸及巨大隆起性包塊。
  • 省一院成功為12歲患者施行胸腰椎脊柱側彎矯形手術
    掌上春城訊9月17日,記者從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獲悉:一周前,該院骨科為一名不能行走、大便失禁的半癱瘓小患者,成功施行胸腰椎脊柱側彎截骨矯形內固定手術。望著12歲的小患者晨晨重新邁出了穩健的步伐,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陸聲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半年前,晨晨出現越來越嚴重的雙下肢沒有力氣、行走不穩、大便失禁的情況,因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上小學的留守兒童晨晨需要住校,但是周末回家和返校近5公裡的山路、住校的生活自理都成了問題。
  • 特色科普系列⑦ | 市一耳咽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抽絲剝繭」:頸部...
    特色科普系列⑦ | 市一耳咽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抽絲剝繭」:頸部血管「叢林」裡的腫瘤——頸部神經鞘… 2020-12-1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確認識顱咽管瘤分型 為患者提供完全治癒機會——訪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院神經外科在漆松濤教授帶領下,完成了全世界手術病例最多、術後效果最好的大宗病例研究,詳細闡述了腫瘤起源和生長方式特點,並以此為據,提出了新的顱咽管瘤QST分型,使我國神經外科攻克顱咽管瘤領域位列國際領先地位。為了解相關情況,本刊記者對漆松濤教授進行了專訪。
  • 避免強光照射預防眼黑色素瘤
    據新華社杭州6月6日電 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罕見病及頭頸內科主任醫師方美玉表示,公眾在關注青少年近視、老年人青光眼等常見眼部問題時,也需要關注惡性程度高、轉移率高的眼黑色素瘤。
  • 保定市兒童醫院正式納入三級兒童專科醫院管理
    至此,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首家跨省託管的公立醫療機構,保定市兒童醫院在京津冀醫療事業聯動發展的快車上實現真正「提速」,在醫院上檔升級的發展歷程中跨越三級「門檻」,迎來了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的裡程碑。保定市兒童醫院始建於1958年,是河北省一所市級公立兒童專科醫院。60多年來,為護佑保定地區兒童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
  • 毓璜頂醫院肝膽胰脾外二科主任孫世傑團隊:披肝瀝膽只為患者早日康復
    一心向善,保「肝」護航挽救病人於生死之間。膠東在線12月3日訊(通訊員 李成修 李凌峰)在人體構造中,肝膽胰脾排列緊密、結構複雜,又是癌症高發區,成為這方面的佼佼者,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德藝雙馨高水平的體現,煙臺毓璜頂醫院肝膽胰脾外二科主任孫世傑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