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故事|道士的扇子

2021-01-09 歷史挺鬧心

北宋末年,四川眉山縣的書生李琰在東京汴梁太學裡讀書。每當課餘的時候,他總是要來到學堂前面的茶館裡喝茶。

茶館門口經常有一個道士手拿一把扇子向茶客們化緣。茶客們有時給一兩個銅板,有時不給。可是,每當走到李琰身邊時,李琰總要把身邊的銅板盡數給他,有時三五個,有時十幾個,從不讓他空手而去。

這樣連續了兩個多月,天天如此。茶館裡的人都笑話李琰是個大傻瓜。李琰毫不在意人家說什麼,而那道士呢,也好像有點貪心不足,每次給錢都是來者不拒,全部收下。

有一天,和往常一樣,道士又手持扇子來到李琰面前。李琰掏出身邊的銅板就遞了過去。

道士擋住李琰的手說:「先生真是好人,每天都收你的錢,心中十分感激。明天我就準備離開東京了,不知你能不能請我喝一杯茶。」

李琰笑了笑,說:「當然可以。」

李琰叫茶房衝上一壺上等的龍井,和道士對面而坐,細細地品茶。喝完茶後,李琰向道士行了一個禮,說:「失陪了,道長,我要去學堂讀書了。」

道士揮了一下扇子,對李琰說:「坐下,坐下,不必那麼急急地去讀書。天下就要大亂了,讀書也沒有什麼用處的,科舉前程就更不用說了。」

道士說著走到李琰面前,輕輕地對他說:「我還有一事相告,請千萬不要洩露給別人。東京不久就要xue流成河,你還是早點回自己的家鄉吧,走晚了就怕要成異鄉之鬼了。」

李琰聽了道士的話,有點將信將疑。可是這幾天金兵真的長驅南下,前方不斷告急,又見道士一臉嚴肅認真的樣子,就連忙點點頭,匆匆地離開了茶館。

回到了住處,李琰就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回家。同學們見他行色匆匆的樣子,就問他家裡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李琰想起了道士的叮囑,只是搖搖頭,不向他們作任何解釋。

「啊嗬,大概是嫂子要生娃兒了吧!」一個同學在旁邊打趣地說。

李琰搖了搖頭。

「要不就是家裡準備給你娶二房啦?」另一個同學吃吃地笑著,用手拍拍李琰的肩膀。

李琰還是連連搖頭。

平時和李琰最要好的王榮走到李琰跟前,認真地說:「李兄,你平時做事可不是這麼鬼鬼祟祟的啊!你要是在京師遇到什麼麻煩,有我們兄弟們頂著,還有我叔叔在衙門裡坐著,說什麼也用不著偷偷摸摸地溜走啊!」

李琰被他們逼得沒有辦法,只好把道士的話說了一遍。沒等李琰說完,他的幾個同學早已笑得前仰後合了。

王榮一邊笑著,一邊說:「李兄真是個書呆子啊!難道說他一個道士,能比我們這些太學生更了解軍情朝政嗎?」

「聽說王大將軍已率兵出城增援了。」一個同學補充說,「金兵雖然強悍,但我們這兒畢竟不是草原,哪能說攻破就攻破了?」

「那道士八成是嚇唬你的,用這樣的辦法補償一下他欠你的情。」另一個同學不屑一顧地說。

李琰被他們幾個說得心裡七上八下的,收拾行李的手慢慢地停了下來,心想:「他們說的也對,這麼大的京城怎麼會一下子就被攻破呢?」最後,李琰還是決定不走了。

第二天課餘,李琰又來到茶館。剛剛叫了一壺茶,只見那個道士又來到茶館門口,見了李琰不禁大吃一驚,問道:「先生為什麼還不離開,是不是有人告訴你不要聽我的話?你如果真的不信我的話,那就一定沒有命了。東京過幾天就要被圍困住,這城裡的人多半都將死於兵火之中。不信你看。」

道士說完,就用袖子遮住李琰的視線,透過道士的道袍,李琰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不是少了頭,就是失了胳膊,或者是全身xue淋淋的,或者是被燒得像個木炭一樣。

李琰這才害怕起來,連茶也不喝了,匆匆忙忙地向道士告別。回到住處,悄悄地收拾好行李,也沒有向任何人告別,立刻獨自上了路。

剛走出城門,就看見道士正在前面等他。

道士見李琰走出城門,就迎上前去對他說:「兩個月來,天天和你見面,知道你是一個心地善良的好人。這回分手,就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一面了。分別的時候也沒有什麼東西送給你,這把扇子是我用來化緣的,你多少次都慷慨地把零用錢放在這把扇子上,我就把這把扇子送給你吧。走路時可以用它來遮遮太陽。」

李琰見道士說得很誠懇,就不再推辭,雙手接過了扇子。

道士又說:「你離開京師以後,在你所到的地方,如果有人笑話這把扇子,那麼這些人大約不久就要成刀下之鬼了,你要快快離開這些地方。如果沒有人笑話你這把扇子了,就說明你已經走到安全區了。一旦走到了安全地帶,你就可以把這把扇子隨便丟在什麼地方。」

說完,道士向李琰行了一個禮,說了聲「前途多多保重」轉身就走了。

李琰望著道士遠去的身影,看看手中這把奇異的扇子,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心想:這個道士也真是個熱心腸的人。這麼把扇子能遮哪門子太陽?倒還不如一把雨傘呢!

雖說心裡有點疑惑,可是李琰還是按道士的說法,把扇子拿在手裡上了路。

說起來也怪,每當李琰走到一個鎮子上,都會有人追著看他的扇子。每當李琰在茶館、飯店坐下來休息時,更會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來圍觀,大家都指著他的扇子,嘻嘻哈哈地笑話他。李琰只好稍事休息,立刻上路。

李琰加快步伐,拼命地走啊走啊。到第二天的中午,終於走得精疲力盡了,只好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這時,又有一群放牛的孩子圍了上來,他們圍著李琰,對他的扇子指指戳戳的。

其中一個大膽的孩子竟對著李琰吐起唾沫來。李琰急忙用扇子去遮擋,沒有想到,透過扇子的絹面,李琰看到了一幅十分恐懼的畫面:面前的孩子個個滿臉是xue,李琰不禁回想起從道士的衣袖下所看到的慘景,於是大叫一聲,飛快地逃離孩子們的包圍,向著家鄉的方向大步流星地奔去。

以後,李琰每走到一個鎮子上,只要透過扇子一看,就可以看到火光沖天,房屋倒塌,人畜慘死的一片戰亂的景象。這一幅幅慘景,只能促使他腳下的步子越走越大,越走越快。每當晚上住店時,他總要先把扇子藏好,然後才能安心入睡。

天一亮,他就即刻起程。當他回身用扇子看他剛剛住過的地方時,所看到的只是一片廢墟。

走到第四天上,一隊逃難的車馬從後面趕了上來。一個人在馬上高聲叫著李琰的名字,並且翻身從馬上跳了下來。李琰仔細一看,原來是王榮。

王榮一把拉著李琰的手,泣不成聲地說:「李兄剛剛離開京城不久,就傳來前方全線潰敗的消息,金兵以驚人的速度把汴京團團圍住。聽說前天已攻下城池,並且在城中大肆掠奪。從遠處可以看見汴京城黑煙滾滾。我叔叔一家人都陷入重圍。還在剛一聽到前方潰敗的消息時,我叔叔就叫我帶上兩個孩子和一車細軟星夜趕回老家,我這才算僥倖衝出了包圍圈。這會兒我的叔叔,還有咱們的那些同學,一定是身死敵手了!」

說完,王榮騎上馬背,擦乾眼淚,對李琰說:「你有先見之明,早一步脫離險境,可是還要加快速度,才能儘快地到達安全地帶。我受人之託,不敢耽擱,只好就此告辭了。」

李琰越發相信道士的話了,於是日夜兼程向家鄉趕去。

一路上,看他扇子的人越來越少了。又過了三天,不再有人笑他的扇子了。

李琰透過扇子的絹面,看到的景象沒有任何不同,李琰知道,他已經走到安全的地區了。

離家越來越近了,一天中午,李琰坐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這時,路上來往的行人,沒有一個人去注意他手中的扇子。李琰想起了道士的話,就順手把扇子放在樹邊的石頭上,背起包袱繼續趕路。

剛剛走出了半裡路,李琰心想:道士把這把扇子送給我,是要我用來保全性命的。一路上多虧了這把扇子給我提供意想不到的信息,促使我日夜兼程。我不能剛到平安的地帶就把它拋棄了。再說,不管怎麼說,這也是那位道士送給我的一件紀念品,怎麼能就這樣輕易地丟掉呢?

想到這裡,李琰又折了回來,來到剛剛休息的大樹下。可是,哪裡還有扇子呢?只有一個人的骷髏放在他原先坐過的石頭旁邊。

參考資料《湖海新聞夷堅續志》

相關焦點

  • 聊齋故事:道士勒索狐妖,法寶不翼而飛,墜河而死,出了一件怪事
    #聊齋故事狐妖聽說道人要劾治他們,知道道士的法術高明,恐怕對他們不利,都是非常著急,就委託木匠私下裡和道人溝通。這個木匠恰好認識道人,就前去找到道士,對道士說:「我以前和狐妖來往比較多,其實他們沒有那麼壞,一般和人互不侵犯。
  • 新聊齋|賊道士與狐仙
    新聊齋|賊道士與狐仙明朝,有一個英俊書生,引來狐仙愛慕。夜裡幽會被父母發現,於是請來道士驅妖。道士住家半月後突然離開,盜走多年積攢的銀子。次日一美麗姑娘前來還銀,父母萬分感激,同意兒子娶了狐仙。謝父正打算放棄之際,路邊走出一個黃袍道士,看著風塵僕僕,像個雲遊道人。道士上前對謝父說:「聽說你在找驅妖高人,貧道可以幫你」謝父高興得把對方帶回家,將事情來龍去脈說了出來。夜裡,謝吉被家人關起來,不準和那狐仙見面,道士就在院子裡開壇做法,一陣舞劍念咒,看得謝家人甚是緊張。
  • 聊齋故事:傻子娶妻,當天閃電劈新娘,道士:她是妖精!
    眾人回頭一看,就見到一個道士從遠處飛快地跑過來。許是因為人多力量大,又或者是那身為妖精的姑娘不想傷害人,很快,她便被人給抓住了。此時,道士緩緩走來,那被道士說成是妖精的漂亮女子跪在地上,對道士說:「道長,我沒有惡意,我只是想要報恩而已,請你放了我吧!」
  • 《聊齋》中細思極恐的一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人性有時多麼卑劣
    年輕的時候看《聊齋》,總是帶著幾分好奇,幾分恐懼。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才慢慢看明白,原來,《聊齋》裡的許多故事也是需要讀者慢慢品味的。在聊齋中,有一個很簡短的小故事《種梨》,這個故事記載於《聊齋》的第一卷第十四篇。這原來是我一直覺得《聊齋》中十分無味的一個小故事。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 夢幻西遊:神兵光武故事篇——太極扇子與河圖洛書
    夢幻西遊:神兵光武故事篇——太極扇子與河圖洛書夢幻西遊中90級以上的武器,不光造型獨特,攜帶之後閃閃發光,是唯一能表現到人物形象中的裝備。除了一些夢幻自身的故事設定以外,有很多名字,都是有記載有出處的,其名稱都有特殊的含義,本期講解的是太極扇子的故事。毫無疑問,扇子名稱來源於太極文化,太極文化源遠流長,中國道家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範疇,最早見於從幾千年前的《莊子》:「大道,在太極之上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
  • 神魔鬼狐百態生,看《聊齋搜神記》如何盤點《聊齋志異》經典故事
    由四九遊戲發行的全新聊齋題材東方志怪卡牌手遊《聊齋搜神記》,測試預約火爆進行中。《聊齋志異》裡記載了近500篇故事,或歌頌愛情,或揭露人性,或批鬥封建官僚,無一展現了世間百態。其中的許多經典故事,更是傳頌於世,家喻戶曉。
  • 《聊齋志異》:妖狐擾民不知天高地厚,道士設壇是否故弄玄虛?
    焦道士跟董公說:「你府上的丫頭倒是膽大,這東西很是猖獗,連我都不能一下收服,這女子竟然敢直接冒犯?也是異數。」接著又說:「既然這樣,就借這丫頭的口弄清楚這廝的來歷。」邊說邊用手指著侍女,口中念咒,只見那丫頭忽地起來跪在壇下,神情呆滯。道士問它住哪裡?那侍女口發男聲回答道:「我祖籍西域,來京城已十八代了。」
  • 聊齋故事|老漢買了一頭牛,道士卻說會飛走,讓他趕緊賣了
    聽說村外道觀的張道士能解夢,本事了得,於是劉老二囑咐鄰居幫忙看牛,便深一腳淺一腳地去了道觀。到了道觀,先是誠信的跪拜了三清的雕像,然後來到張道士的住所,潛心地問詢張道士,讓他給自己解這個夢。張道士說:「這牛怎麼會飛呢?這是不可能的事。」
  • 《聊齋志異》中的小說《畫皮》,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
    後來,這個惡鬼被一個道士識破了騙術,被道士用木劍逐擊之下,逼得她最終退去了虛偽的「畫皮」,露出真實的面目,並且被一劍除掉。這篇小說的寓意深刻,耐人回味。小說尾部以異史氏之口道出寓意: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然愛人之色而漁之,妻亦將食人之唾而甘之矣,天道好還,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
  • 聊齋故事:父親逼女兒嫁瘸子,不久後來只貓,道士:它是你女兒
    時間流逝,又過了幾年,有一天,一個道士路過老光棍的家門口,被老光棍邀請進家裡詢問,道士這才說:「它是你的女兒,所以才會阻止你去賭錢。」聽了道士的話,老光棍的眼眶一瞬間便溼潤了,也不知道是傷心自己的女兒變成了貓,還是傷心自己再也不能去賭錢了……申明:本故事為聊齋故事,切勿與迷信對等,故事圖文無關
  • 聊齋故事:女子山洞避雨
    見到這一幕,父母焦急壞了,趕緊請大夫來家裡診治,然而接連請了幾個大夫,他們都束手無策,最後,一個大夫說:「我看這小姑娘不像是生病了,不如你們去請個道士來家裡看一看吧!」聽了大夫的話,小梅的父母也只好死馬當作活馬醫,火急火燎地拉著一個道士回了家。豈料那道士見到小梅後,張口便說:「你女兒已經不是人了。」
  • 知人知面不知心,《聊齋志異》裡的畫皮故事居然是個恐怖片?
    由於影視作品改編的深入人心,畫皮篇也算大家比較熟悉的聊齋故事了。不過影視中大多側重呈現愛情方面的糾葛,許多人不知《畫皮》其實是聊齋中形形色色的鬼中非常兇猛可怖的一篇哦,且非常極具教育和諷刺意義。王生不以為意認為道士只是哄騙賺錢罷了,回家後發現書房房門緊閉,便起疑心從窗戶偷看,只見一個惡鬼,臉色青翠,尖牙嶙峋猶如鋸齒,正執筆在一張人皮上繪畫,畫好後套到身上便成了那明豔動人的女子。王生嚇得趕緊找來道士求救,道士憐憫女鬼可憐,不忍傷其性命,便送給王生一件拂塵掛在門口望能趕走女鬼。誰知女鬼道行已深,當晚看到拂塵憤怒不已,打碎拂塵進入房中,直接剖開王生挖了心臟便揚長而去。
  • 【聊齋故事匯】之嶗山道士(篇)
    進入觀內,有一道士端坐在蒲團上,走近看卻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盡顯道骨仙風。王生上前叩拜,肯請道士收他為徒。老者眼神微張,射出一道精光,沉吟道:恐怕你不能吃苦。王生急道:我是能吃苦的。老者微嘆了口氣,點點頭。就這樣,王生留在了道觀中。第二日,天才微微亮,王生就被小道士叫起,拿著給他準備的斧子和大夥一起去上山砍柴。
  • 聊齋故事:26人喪命,道士5人倖免,雷神大怒,記住!別做這種事
    #聊齋故事#官兵中有一個把總叫李浚,以前是一個船工。由於屢建戰功,慢慢地晉升為把總。行事膽大妄為,強勢蠻橫,經常夜裡出去幹一些為非作歹的事情。丙辰年的冬天,有一個老翁和老伴攜帶家眷南渡,他們坐著一艘漁船,順江揚帆而下,恰好從李浚的船隻旁邊經過。李浚就叫手下攔住漁船,率領一幫人上船,以盤查為由,翻箱倒櫃,搜出了二百兩銀子和一些金銀首飾,全部沒收帶走了。
  • 新聊齋故事:紅衣鬼新娘
    (本篇為新編《聊齋志異》之第056期)臺灣著名作家瓊瑤曾在其小說三部曲《梅花三弄》中寫過一篇《鬼丈夫》,後這篇小說被拍成了電視劇,相信很多80後對這電視劇應該都記憶猶新吧!該劇講述的是一丈夫突遇大火,被燒得面目全非,他每日以面具示人。未婚妻對他卻是不離不棄,鬼丈夫被感動,終成眷屬的故事。
  • 國產木偶動畫《嶗山道士》:喜劇故事背後,是深厚的文化傳統
    嶗山道士》是上海美術製片廠出品於1981年的一部動畫電影,改編自《聊齋志異》。改編自《聊齋志異》,以玄幻故事褒貶人心,融合傳統文化,展現傳統美德承繼《聊齋志異》的精髓,諷刺人心虛浮動畫《嶗山道士》改編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 聊齋故事:狐妖嬌妻
    有一日,有一個道士找到邱仁對他說:「邱大人身處聚寶盆之中卻如此窮困,實在是讓人心酸。」邱仁請道士進屋一敘,道士告訴邱仁身邊有很多銀兩,只要他伸手便可取之。在道士看來揭陽縣有很多大戶都富得流油,而他們都是為富不仁之輩,邱仁想要錢可以找他們取,反正他們得來的也是不義之財。
  • 道士最強的武器,逍遙扇,之後居然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沙巴克,那是一座巨大的城市,掌管沙巴克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強者或者是英雄豪傑,在三英雄接管沙巴克之前,還有另一名強大的城主,那名城主是一位,道術高強的道士。如果說天尊是道術最強的道士,相信整個瑪法大陸的人們都不會否認,但是在三大英雄出現之前,這名沙巴克的城主才是第一道士,這名城主的名字叫做"逍遙"!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引言:《聊齋志異》中經常出現人或鬼或狐或精等的起死回生現象,其中不同故事中的死亡與復活都有著各自的獨特之處,起死回生的奇妙在蒲松齡的筆下顯得不再如往常我們所讀過的故事那樣平淡。《聊齋志異》中有人被惡鬼所殺,輾轉之後得到高人相助而起死回生;也有傷心的鬼魂借屍還魂而復活;還有善良的鬼魂感動奇人,助其起死回生等等。通過蒲松齡的《聊齋》中的幾篇典型故事裡面對於起死回生這些現象的描寫,從中所反映出的是一個時代對於人鬼狐仙等和生死的態度和理解,獨特的敘事、生死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