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在十年前,有人提起 「耽美」這個詞,必定絕大多數人都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而在十年後的今天,提起耽美,大家都會自然而然聯想到近兩年聲名大噪的耽改劇——《鎮魂》、《陳情令》。
耽美文學,多指男男同性文學作品。
圈外人對「耽美」認識的改變,體現了「耽美」正在由小眾文化向大眾轉變。
這種變化到底好不好?
這個問題如果讓真正喜愛耽美的「原耽女孩」們來回答,我想,大部分答案應該都是否定的。
耽美劇的大爆,吸引了資本的眼睛,在他們眼裡,耽改劇不是小說也不是劇,而是錢。
他們的最終目的是爆,而不是去拍好一個作品,所以他們蹭著耽美的熱度,剝離小說裡的感情。
戲裡做兄弟,戲外炒cp。
一手操作,既博得路人的好奇與關注,又牽制住了原著粉。
哪怕劇情被改得面目全非也沒關係,照樣能把原著粉溜得死死的。
這就是資本。
另一方面,耽美的大眾化也讓原耽圈湧入了大批低齡粉。
這些低齡粉大多在此前沒有接觸過耽美作品,往往是看了一部熱度很高的耽美作品後,被該作品的高熱度所吸引,然後自詡腐女。
男女只是為了傳宗接代,男男才是真愛。」
我喜歡男男,但是我覺得女女很噁心。」
哇,那兩個男的靠得好近,他們一定是gay!」
諸如此類讓人瞠目結舌、三觀盡毀的言論,是這群低齡粉的口頭禪。
她們對同性戀這個群體沒有清晰的認識,她們喜歡耽美是為了趕時髦,是為了給自己貼上一個與眾不同的標籤。
她們不清楚同性戀群體身上背負的社會壓力,所以她們會企圖掰彎身邊的直男朋友。
這群人敗壞了腐女的名聲,以至於很多路人提起腐女時,想到的都是負面信息。
於是現在有很多理智粉們都不願意再自稱腐女,比起那個負能滿滿的名字,她們更願意自稱「原耽女孩」,即原耽小說愛好者。
她們將自己定義為讀者,為的是不打擾圈外人。
兩廂對比,低齡粉們真的該努力提升自己,塑造正確的三觀,不要隨波逐流。
文章到這裡就結束啦,最後,祝願屏幕前的你能夠學習順利工作有成,m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