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在歷史博物館召開。
會上,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陳臻表示,今年以來,上海公安部門定期開展交通違法整治全市統一行動,持續加大對易致堵、易致禍、易致亂交通違法行為的嚴查嚴管力度。上海市各類道路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同比分別下降27.6%、54.7%、13.2%。開展亡人交通事故深度調查26次,依法對13家重大隱患企業、15名企業負責人進行了處理,倒逼其落實主體責任。
陳臻指出,雖然大貨車亡人事故同比下降了46.2%,但隨著大貨車流量恢復常態,4月份以來相關事故數環比已呈上升趨勢。非機動車、行人交通守法意識仍較為薄弱,闖紅燈、不走人行道、不按規定車道行駛、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仍較為常見。今年以來,上海市發生涉及非機動車、行人的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分別佔到亡人事故總數的67%和18%,這些事故中大多都存在非機動車亂騎行、行人亂穿行的問題,管理任務依然艱巨。
事實上,自2017年起,上海公安部門對行人交通違法行為實行「累進式執法」(即第一次教育、第二次警告、第三次及以上處罰)。為進一步規範行人交通行為,自7月13日起,將取消行人交通違法「累進式執法」模式,對行人闖紅燈、亂穿馬路等交通違法行為,依據現行交通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陳臻表示,未來上海將根據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要求和智慧公安建設部署,全面推進上海城運系統道路交通管理子系統(IDPS系統)建設,著力構建「路網可計算、人車可測量」的精細化、智慧化交通管理新模式。該系統兼顧動態和靜態交通管理,建成後,不僅能實時掌握路網的動態交通流,更好地分配路權、誘導交通,還引入了「虛擬停車場」的概念,實時掌握全市每個區域的停車狀況,並通過智慧停車、共享停車,盤活全市停車資源,緩解「停車難」問題。進一步規範電子警察執法管理,目前交通非現場執法佔比已達到45%。為5600餘輛渣土車安裝了具有實時報警功能的右轉彎監測系統,有效預防車輛轉彎交通事故。探索應用非機動車RFID非現場執法手段,已覆蓋外環以內各重點路口,提升對快遞外賣等非機動車管理效能。
同時,上海還將於近期進一步放寬「輕型多用途貨車」(俗稱「皮卡」)的註冊登記條件,屆時,「輕型多用途貨車」不僅可以沿用原小貨車額度申請註冊、登記上牌,也可參照當前「滬C」小客車的管理模式進行登記上牌(車輛性質只限於「非營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