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動物,似鳥非鳥,儀表不凡。它擁有五彩斑斕的羽毛,振長翅能舞於九天之外。它的鳴叫輕盈、洪亮,被人們當做祥瑞。它,就是鳳凰。鳳凰是中國文化中一個獨特的存在,雖無人見過,但其作為美好的寓意,將會隨著中華民族的傳承繼續繁榮下去。
關於鳳凰的最早記載是在《山海經》裡,其有雲"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描述很短,僅寥寥數字,說是其長得像雞,卻又五彩斑斕。隨著後世各種古籍的潤色,鳳凰的形象愈發複雜起來。
北宋時期的《證類本草》裡說道,天上的神仙吃鳳凰蛋,就好比人間的百姓吃雞蛋一般,開始暗示鳳凰是一種神鳥。古人賦予了它麟前鹿後,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等各種飛禽走獸的特徵。其也越來越像是神獸,不像是現實中的產物。
其實,回歸《山海經》裡最原本的釋義,鳳凰只是一種五彩斑斕的野雞。這樣的生物並不一定來自於神話傳說,現實中極有可能存在。而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這種鳥,就曾被懷疑是《山海經》裡的鳳凰原型。
關於這種鳥,還要從一位66歲的山西農民郭大叔說起。
一個周六的凌晨6多鍾,天空剛剛發亮,攝影師和影友一行人跟著郭大叔,前往黃土大山上去拍"鳳凰"鳥,老人邊走邊說,4年前他山上放羊坐在山坡上休息,忽然聽到身後的灌木叢中有窸窸窣窣的響動,慢慢扒開枯草發現林木深處有幾隻紅顏色的漂亮鳥在覓食。
這鳥五彩斑斕,像極了傳說中的鳳凰,郭存鎖平日裡就有養鳥的嗜好,這個發現讓他高興壞了。
消息傳出吸引了很多人來觀看,大家說著鳥兒極象鳳凰,這就是鳳凰鳥的由來,山溝裡發現"金鳳凰"那成了特大喜信。
後來林業部門的專家查看後非常興奮,告訴老人,這是"金鳳凰",又名"紅腹錦雞",屬於國家2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人認為紅腹錦雞就是鳳凰的原型,也就是《山海經》中所描述的神獸。
郭大叔的家離發現紅腹錦雞的地方大約只有1公裡的山路,他每天便利用放羊的時間經常觀察著這群鳥兒。郭老每次來,都會帶一些自家的穀米,給這些鳥吃。後來,他索性在山上挖了個山洞,住在那裡,以便自己觀看這些鳥兒。
時間一長,這些"鳳凰"跟郭老混熟了,不再害怕人,數量也越來越多。面對增加的數量,郭老只得每天投喂,最後竟發展至四五十隻。每天投餵的工作繁重,還要照顧它們,郭老的老伴頗有微詞,可還是支持老伴的事業。
從此,郭存鎖與紅腹錦雞誰也離不開誰,通過風雨無阻的4年堅持換來的額外收入,也是意外之中的"驚喜"吧,這不僅讓我們再一次對《山海經》重視起來,這本跨越千年的上古"天書"。
回歸《山海經》裡最原本的釋義,鳳凰本身只是一種五彩斑斕的野雞。這樣的生物並不一定來自於神話傳說,不管《山海經》中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山海經》中的每一個秘密,其實都是我們中華文明千年傳承的見證者。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不得不承認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只是冰山一角。或許《山海經》所描述的世界並不是空穴來風,在筆者看來,不是現在不存在的就是荒誕,只能說明我們太渺小,對這個世界了解得太少。
因此還是很建議大家讀一讀《山海經》的,它不但有趣,還是先祖留下來的上古地理歷史書,是探索古世界的一個好方式。它並不是單純的神話,其中很多山川河流都是有據可循的,甚至裡面的很多鳥獸都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可能會擔心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想像不出來裡面的千奇百怪的異獸模樣,也無法在腦袋裡面描繪出書中記載的地理方位記載。
因此,我給大家的建議是,相比於一邊拿著工具書查閱釋義,還不如閱讀這種自帶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版本的《山海經》。
它不但添加白話文注釋,還有導讀,注釋,一應俱全,讀起來毫無障礙,翻譯的語言還非常流暢,能幫助我們盡情的體驗《山海經》裡面的神奇。
為了可以讓我們可以身臨其境般的領略它的神奇,它還貼心的附上了插圖。
一些想像不出來的怪誕動物,用一張張精美的繪圖傳神的呈現出來,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長什麼樣,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
包括書中記載的一些地理方位古地圖,它也給我們畫了出來。
一本僅需要,只需要49塊錢,就是幾盒煙錢,兩頓飯錢,但是卻可以讓你無聊的時刻變得有趣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下方商品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