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世界的困惑:是傳統武術已經沒落,還是功夫大師太水?

2020-12-17 文化三重門

受今年疫情影響,很多體育賽事都被迫取消或者停賽,搞得眾多體育媒體和運動員們在家無聊,嗷嗷待哺。但是競技體育中的搏擊領域,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卻顯得相當活躍,隔三差五的就會爆出有趣、有料、有看頭的熱點事件。

先是3月8日這天,張偉麗奪得UFC終極格鬥冠軍。這位來自中國的女子站在了世界格鬥最高的舞臺上,憑藉自己的實力,打敗前冠軍喬安娜,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這是李小龍離開多年後,中國人第一次在搏擊領域取得的驕人成績。張偉麗奪冠那天正好是婦女節,當擂臺上血肉模糊的她舉起五星紅旗,捧起金腰帶的那一刻,我想那是她送給我們中國女人最有價值的禮物。

當然也是給中國億萬血性男兒做了最好的榜樣。和張偉麗同一時期參加UFC比賽的的中國選手,還有一個李景亮。儘管李景亮最終的成績不是很理想,但他在疫情期間同樣打出了風採。UFC打完後的李景亮更是人氣直線上升,剛打完沒幾天網上曝出CBA運動員西力熱江和李景亮的跨界之戰,兩人各種叫囂,各種宣傳、直播連麥。

最終兩人的約戰不了了之了,通過幾天的宣傳炒作,兩人的名氣也更加響了,而這個事件背後真正受益的是誰呢?是兩人背後的贊助商還是直播間賣貨的數量?同樣的套路,還在武僧一龍和網紅劉二狗之間展開,那場全網關注的「龍狗大戰」最終結果是「狗哭龍笑」,兩人捂手言和。還有許許多多手劈磚頭、各種秀肌肉飛蹭熱度、博關注的無名小輩在那裡狂吠,以武者的身份在網上譁眾取寵。

比起那些為了博關注,以約戰打比賽為名在網上炒作的人,張偉麗的UFC冠軍之戰,打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打破了一些外媒對當時中國人的惡意侮辱。

百年之前,列強侵我中華,那時朝廷腐敗,政府無能。我華夏子民任人宰割,大好河山慘遭踐踏,遂我中華兒女蒙羞,列強冠我以「東亞病夫」之稱號。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洗刷這種屈辱,流血犧牲,家破人亡。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今日之中國一改舊時面貌,重新以泱泱大國風範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今年的新冠病毒最早爆發於中國,為了控制疫情全國上下人人戴口罩,高速封路,火車停運,人們居家隔離。在這個特殊的時候,一些外國媒體趁機侮辱中國,又撿起了百年前的稱號。昔日電影中李小龍扛著「東亞病夫」的牌匾,用拳頭打爛給看不起中國的人看,今日世界格鬥舞臺上,中華兒女同樣用拳腳打破了那些人的醜惡嘴臉。

不管是李小龍還是張偉麗,無論是電影中還是真實的擂臺上,證明我們不是「東亞病夫」的方式都是那樣簡單粗暴,兩個字「功夫」。說到功夫,最先讓人想到的就是懂拳腳,會武功能打鬥。之所以有這樣的影響,主要歸功於我們讀過的武俠小說,看過的武俠影視劇。久而久之,很多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個概念,好像會功夫的人都應該是黃飛鴻、霍元甲、葉問、李小龍這樣的人。

再加上金庸、古龍這些作家的潤色,更加使功夫蒙上一層神秘和浪漫的面紗。漸漸地,我們心中的功夫都有了武俠色彩。騎馬飲酒浪跡天涯,行走江湖懲兇除惡;金鐘罩、鐵布衫、飛簷走壁、飛花摘葉皆可傷人、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等等這些元素構成了我們的武俠世界觀,但這種價值觀是一種虛幻的浪漫主義的體現,根本不符合物理世界的科學規律。

這種浪漫主義的武俠色彩,已經我們融入了我們的文化,根植於我們內心深處。這就導致我們相信那些神乎其神的功夫,經常遨遊在打打殺殺,快意恩仇的江湖裡。如果說是純粹浪漫的武俠世界,帶偏了我們那無可厚非。但是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少林、武當、峨眉、青城等各門各派都存在;太極拳、八卦掌、詠春拳、醉劍等各種功夫招式也不是子虛烏有;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等會功夫的人,也確實存在於生活中。

所以,只能說是武俠文化讓功夫更迷幻更浪漫,是影視作品打造出了一張「中國功夫」的名片。這張名片上的中國功夫確實存在,但不一定真實,不一定能打,更不一定能抗打。而且這張名片,正在一次次地被某些大師染上汙點。前幾天,太極大師馬保國被業餘拳手30秒4拳KO的事,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件事在媒體上傳得沸沸揚揚,事後馬大師作出回應說:「功夫不分高低(強中更有強中手,而且輸贏會有很多影響因素),也不分中外,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還說傳統武術以健康養生為主,勸大家思考清楚新時代傳武的定位和搏擊之間的關係。表面上看馬大師的這幾句話說得非常中肯,沒有明顯地為自己戰敗的事情辯解,同時也啟發了大家重新認識傳統武術。而且他自己雖然戰敗,但名氣卻比以前更加響亮了,或許一節1000元的渾元太極私教課能更加暢銷吧!

但是如果仔細究一下大師的話,他說的真對嗎?傳武真的是以健康養生為主嗎?既然以養生為主,那他一個70多歲的老頭不好好養生,為什麼要上擂臺和一個業餘拳手一分高下呢?很顯然,傳統武術不僅只是以養生為主,它有實戰和競技的功能。

其實我們所說的功夫、傳統武術與生俱來就是用於實戰的,在古代能兵器時代每當戰亂發生,人與人之間都是近身肉搏,能懂些拳腳會些武術當然佔有優勢。但是隨著時代發展,武術漸漸失去了實戰的屬性,戰場上打仗打得是人馬、陣勢和兵器,任憑你一個人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本事,也打不過千軍萬馬,箭如雨下。

而且在一些朝代,禁止民間擺擂臺比武,打架鬥毆。所以慢慢地,一些武林門派,各路會功夫的人都只是在家修煉,缺少了實戰的機會。這就導致很多功夫只有了強身健體、修生養性的功能,而喪失了實戰中的殺招。還導致各門各派互不來往閉門造車,少了交手切磋的機會,也造成了自己功夫不外傳的弊端,讓很多功夫因為失傳而徹底消失。李小龍在拜葉問為師前,詠春拳就是不外傳的,但最終在李小龍手中發揚光大,傳到了世界各地。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新國家剛剛建立,政府也不提倡民間練習用於實戰的武術,而是鼓勵推廣套路演練,具有觀賞性的武術招式,這就造成了人們口中的傳武就是「花拳繡腿」的形象。傳統武術中用於實戰的功夫部分,演變成了散手,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散打」。

要是現在還有人問你,當代傳統武術沒落了嗎?

答:沒有,它在以健康養生、防身自衛、自由搏擊、散打等各種武術形式存活於世間。以傳統武術為功底,可以快速融合各種形式的武術,傳統武術就像中國文化具有吸納、包容、內化的作用。千萬不要招惹任何一個真正懂中國傳統武術的人,ta能以任何你意想不到的招式,置你於死地。畢竟,奪人性命沒有規則可言。

相關焦點

  • 重拾武俠夢中國好功夫 武術世界頻道《中國好功夫》欄目正式啟動
    武術世界頻道《中國好功夫》欄目正式啟動9月22日下午,伴隨著精彩的武術表演,由河南廣播電視臺武術世界頻道打造的大型電視欄目《中國好功夫》在河南廣播電視臺8號演播廳正式啟動。重拾武俠夢中國好功夫|武術世界頻道《中國好功夫》欄目正式啟動重拾武俠夢中國好功夫|武術世界頻道《中國好功夫》欄目正式啟動武術欄目啟動現場自然少不了精彩的武術展演,華英禪門的張華斌老師帶來的太極劍表演、武當山全真龍門派傳人云飛道長帶來的武當太極表演引來陣陣掌聲。演出過後,河南廣播電視臺武術世界頻道相關領導為欄目特約導師、欄目特約顧問頒發了聘書。
  • 為什麼沒有真正的中國功夫大師出來為功夫戰勝一次?
    中國現在對武術有兩種稱呼,一個是武術,一個是功夫。前者是中國使用最為普遍的稱呼,後者的稱呼得益於李小龍。在李小龍的那個時代,隨著他的電影的風靡全球,中華武術也同時在全球備受關注,一度讓老外認為每個中國人都會功夫,見到中國人都敬畏三分。
  • 深度解析《功夫》:周星馳獨有的武術情懷
    如果不提的話,可能沒有人會意識到電影《功夫》已經過去16年了吧。16年前,黃渤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龍套;16年前,沈騰剛開始演出開心麻花的第一部舞臺劇;16年前,王寶強才剛結束北影廠的武行生涯,接拍了馮小剛的《天下無賊》。
  • 太極大師遭武術教練 KO。如何看待中國武術?
    真正的功夫確實是殺人技,用最短的時間和最簡單的方式讓對手失去反抗能力,從而最大限度的保留自己的體力,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情況,這就是功夫。電影是一種藝術,是為了表現更好的視覺效果。小時候最不愛看李小龍的電影,他總是三拳兩腳就把人打倒了,太假了,好像他比所有人的厲害的多。
  • 張峰武術「亮劍」奪冠 《超新星》裡的功夫新星
    武術作為中國優秀的傳統體育項目,所蘊含的人文價值和體育精神自然不必多言,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將武術納入新增比賽項目,對於傳統武術的傳承與普及具有極大的推廣意義。張峰去年的一套以柔克剛、瀟灑飄逸的太極拳,讓眾多原本對武術不了解的年輕觀眾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精粹與熱血。
  • 《葉問4》的結尾會是功夫電影的終結嗎?功夫電影時代符號袁和平
    看完這部電影,我最大的感觸是《葉問》系列已經結束,甄子丹已經說過他不會再拍功夫電影了,但是,近年來,武俠電影的水平不高,或者說像《師父》這樣的電影不受歡迎。從中國到世界功夫電影,他們會以葉問系列的結尾結束嗎?
  • 中國武術沒落了嗎?武術為什麼不能打?(上)
    首先我們先做出一個回應,就是我們堅定地相信傳統武術可以打。我們會從幾個原因著手分析,由於篇幅原因,不會在一篇文章裡將所有內容講完,這裡先謝謝各位讀者的支持。那麼接下來,我們打算對造成「傳統武術不能打」這個印象的原因,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
  • 為什麼練習傳統武術的人,近幾年越來越少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提到傳統武術,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很多人喜歡看武俠小說,從小就有一個武俠夢,對於小說中描述的各種武術可以說是非常迷戀。而在以前也經常能看到一些人在練小說中的武術,有很多人確實一招一式看起來很厲害,讓人覺得武俠小說描繪的仿佛都是真的。
  • 現代的八位中國功夫大師都是大師,你都認識嗎?
    現代的八位中國功夫大師都是大師,你都認識嗎?中國功夫流傳數千年,享有世界的美譽,雖然我們現在看不到真正的功夫,但在中國的現代史上已經有很多功夫大師了。我要介紹一些現代功夫大師,他們都是大師。你都認識嗎?
  • 有功夫質疑傳統武術,不如多讀書
    而輿論儼然已經上升到「中國傳統武術究竟是不是千年騙局了」我們來看看傳統武術是不是「花拳繡腿」、「近代神話」和「一戳即破的牛皮」。先此聲明,我們不是「傳統武術」的門徒,而且多年前就在看金腰帶拳擊賽和UFC,不但不偏向於「傳統」,反而更偏向於「現代」,只不過我們更在乎用常識和邏輯去看待現象,絕不人云亦云而已。我們還是用問答法來思考和推論吧。
  • 恢復功夫聖手破解版道場往日榮光,成為真正的武術大師!
    功夫聖手是一款十分好玩有趣的動作模擬放置武俠類遊戲。暗影尖牙幫正在隔壁道場胡作非為,你必須要努力的訓練自己使自己強大起來,保衛自己的道場不受到黑道勢力的攻擊。小編是一個功夫聖手忠實玩家,看好多人都在玩功夫聖手類似的破解版?功夫聖手破解版在哪下載?
  • 釋永信眼中的「傳統武術」,打臉馬保國之流偽傳武大師
    馬保國之所以醜態倍出,除了一些不負責任的網際網路平臺的炒作之外,馬保國自詡為傳武大師,借傳統武術之名,謀一己私利之實,也為網友們所反感。他的行為給傳統武術抹黑,民間最大的聲音就是「傳統武術」不行了,不禁打。其實,關於傳統武術,很難和馬保國劃等號的,馬保國無法代表傳統武術,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那麼,什麼是傳統武術呢?
  • 失落武林:假大師真功夫 江湖亂象束縛武術腳步
    接受採訪的這幾位拳腳上有功夫的人多半老了。他們不願介入這場利益紛爭,武術只是副業,不吃這碗飯,始終與魚龍混雜的當代「武林」若即若離。  他們是真功夫的篤信者,尚古,哀嘆大師死了。講起往日雲煙、大師奇聞總是繪聲繪色,半文言的武術口訣倒背如流,活在自己功夫的楚門裡。談起玄妙之處,都強調功理是很身體化的東西,不練沒法細聊,講不明白。
  • 武術大師最深的功夫,都練在嘴皮上了-虎嗅網
    比賽視頻賽事結果,一代宗師被對手擊倒3次,最後一次還是直直倒地,休克在場上,整個過程時長不超過30秒。網友們可太愛這種橋段了,一時間馬大師登上了各大熱搜榜。馬大師何許人也?傳說大師曾一擊打敗了高一米九,重兩百多斤的西方壯漢;傳說大師傾盡半生就是為了推廣太極的「以柔克剛」……距離自己「國內的首次比武」還有一個月的時候,大師終於從傳說落地,專門開通了官微,強調要「為傳統功夫正名」。馬上有網友跟評:「是真功夫,拿泰山於袖中,吞長江於腕內。」
  • 「功夫大師」馬保國的惡搞視頻走紅網絡,從不講武德到耗子尾汁
    不知大家這幾天在網上衝浪時有沒有被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所刷屏,從B站鬼畜視頻再到各類模仿視頻,只要你刷到了一個,並且成功點開了它,那麼恭喜你,你將發現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屬於馬保國大師的流量世界。據說其自幼練習馬家功夫,後師承中國傳統武術大家尚濟、郭升海等人,頗得前輩真傳,他於2004年在英國創立了混元太極協會,並成為首任會長,長期在海外教授中國功夫,2013年又創立了現在的混元形意太極門,並擔任掌門人。
  • 甄子丹武術巔峰絕唱,竟成春節賀歲大贏家,卻是功夫電影末日之作
    甄子丹的功夫《葉問》電影是閉幕作品。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葉文漂洋過海來到美國,再次見到李小龍,開始與美國海軍陸戰隊比賽,最終使中國功夫得到認可和發展的故事。「永別了,動作片。武術電影的最後一次狂歡將於今天結束,只留下他們臉上無盡的嘆息和淚水。中國武術動作電影的道路在哪裡?前[我要打10分]甄子丹也在《葉問4》後對辭職表示歡迎。
  • 「太極大師」馬保國30秒內被KO 傳統武術大師們為何經常一擊就倒?
    5月17日下午,在山東淄博,68歲的「太極大師」馬保國首次參加了一場正式的搏擊比賽,與49歲的武術教練王慶民交手,誰料擂臺剛開打不到1分鐘,馬保國就慘遭KO,連一邊的裁判都表示詫異,「實話實說,我都有點蒙。」幸運的是,馬保國不算傷得太嚴重。有一些搞笑,也有一些悲涼。
  • 網上各路武術大師被打爆,中國武術真的不行了?
    確實在現代擂臺搏擊這一塊落後了許多,因為我們傳統武術也有使用的招數,只不過太缺乏系統的改造和訓練了,和其他國家的訓練和科學程度差太多了,如果早點改進和訓練不會差這麼多的。有幾個人願意吃那麼多苦,花那麼多時間練武,現在所謂的大師可能就是會個一招半式,沒練幾天就出來裝逼吹牛了,被打臉太正常了武術發源於幾千年以前,是古人根據天地萬物的規律,摸索出來的一種對敵招式,不但有強身健體的效果,更能出其不意的產生制衡。中國武術派別眾多,據不完全統計達到了300多種,整體分為外家拳和內家拳兩種。
  • 69歲的馬保國,到底是功夫大師、江湖騙子,還是商業奇才?
    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是個公眾號都講求流量,人人都夢想破圈,但真正從現實世界火到二次元,又從二次元火回現實,最終成為眾多年輕網際網路用戶所「追崇」的對象,69歲的馬保國實現了很多網際網路創業者夢想做到的事。當然,馬保國的火併不是出自人們對他的真正喜愛,而是戲謔和惡搞,他究竟是個江湖騙子?商業奇才還是嘴炮大師?
  • 他是真正的武術大師,被譽為「螳螂拳大師」,曾隨周總理一起出訪
    以上這些,不過是存在於武俠世界的華麗招式。雖然童年時的我們誰都不可避免的在家中練過一兩招,但我們深知現實世界切不可當真。中華上下五千年,所有真正的武術,並沒有那麼多花裡胡哨,更多的是簡單有效。今天要講的,是傳統武術螳螂拳。說起螳螂拳,就無法避開將它發揚光大的真正武術大師於海。1.1942年,於海出生於山東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