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不是屬於我這個世界的人,但他給了我這麼多,可能他永遠都不記得我,但是那又怎樣,我記得就好。——安東尼
追星是當今時代特別常見的一個現象。
其實,早在二十七年前,郭達、蔡明和郭達主演的小品《追星族》就反應了當時的追星狂潮,年輕人追星狂熱的問題也在當時被人們重視。然而,隨著時代變遷,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改善。
追星族不但沒有變得更加理性,反而還呈現出了低俗化的趨勢,歸根結底,是因為人獲取信息太過便利,很多明星通過幾份姿色就能吸引到無數粉絲,人們對於明星的關注點從才藝轉到肉體。
如此,實在是令人堪憂。
一、審醜文化
人們都知道審美這個詞彙,「審醜」這個詞實在是顯得奇怪,然而,這種心理其實在大眾中廣泛存在。
十多年前走紅的鳳姐,外表確實稱不上好看,但是她卻從不自尊自愛,她總是喜歡貶低其他女明星的外表,甚至惡語相向,大專學歷的她要求有一個研究生學歷的男人作為伴侶。
而且還要長得高,有錢,和帥,不僅如此,她還經常發表對於中國的不良言論。如此之人,你或許以為她瘋了,可是,就是這樣的人,她竟然走紅了。
原因無非是因為,她符合了大眾的「審醜觀」,通過觀看她行為藝術般的表演,人們就能感受到內心的愉快。適當審醜也並非不可,畢竟這也是人的正常心理之一,然而,審醜文化的泛濫,卻導致了種種問題。
此後,網絡上的丑角層出不窮,周立齊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還有各型各色吃播的「生吃活蛆」,這些毫無美的感受的藝術頻頻引發網絡流量的爆款,長久下去,我們還怎能期望網際網路創作者們輸出高質量的作品?我們怎麼期望網際網路變成一個培養美的平臺?
他們不但輸出著毫無營養的垃圾內容,像馬戲團的動物一樣博取觀眾的掌聲,他們的身邊也聚集了一批擁躉,像是傳播至理名言一般,不斷的重複他們的「名言」,獲得一種扭曲的滿足感。
「只有你們想不到的,沒有老八做不到的」,「奧利給,幹就完了」,「你看我打不打你就完了」,試想一下,如果純真的孩子們把這些話當做至理名言掛在嘴邊,他們的成長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二、生殖崇拜
過去的追星族,無論多麼狂熱,最多也就是喊一句:「周董,我愛你!」
然而,現在的追星族,可太狂野了,在網際網路的面具下,人們可以不負責任的表達出自己對於明星的幻想,並以此獲得難以名狀的滿足感。
面對一個長腿美女,人們會說「這個腿,我可以玩一年」,面對一個胖胖的網紅,人們會說「按F進入坦克」,而面對扎著雙馬尾的coser,人們會調侃要「騎摩託」。
總之,對於女性粗鄙的幻想無時無刻不充斥在網絡之中,像堆起來的垃圾山,令觀者厭惡,然而,蒼蠅卻能在汙穢中取樂。
面對帥氣的男明星,女性也會說「坐地排卵」這樣的詞語,這不但令聽者不適,又何嘗不是侮辱了自己的身體?
美國隊長的扮演者克裡斯.埃文斯此前不慎將隱私部位的照片上傳到網絡,更是引來許多女性對他的「尺寸」加以議定,更是有人將自己的幻想用文字寫了出來,公之於眾。
粗暴的幻想,不但為明星們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還使得網絡環境烏煙瘴氣。其實,生殖器崇拜更深層次的,反應的是追星族網友過於注重表象。
如果喜歡一個明星的內在,我們起碼要知道他的代表作品是什麼,作品風格是什麼,個人經歷是什麼,這樣才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內在美,然而,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人們往往只會看到偶像俊美的外表,因此產生的喜愛,便只能是和生理幻想相關了。
作為旁觀者,或許你的內心並沒有什麼觸動,但是想一下,如果被語言性騷擾的是你的父親、母親,亦或者是你的伴侶,你又是什麼感覺?
無論如何,當今的追星族,將明星和生殖器捆綁在一起的行為令人的惡感頓生。
三、根除亂象
在談及如何解決亂象之前,首先要了解的,便是亂象由何而生。
毫無疑問,網際網路中的我們,都帶上了一個面具,在監管不夠嚴格的平臺,我們可以不負責任的說出任何話語,因此,根除亂象的第一步,就是各大網絡平臺加強監管,把低俗首先從話語中扼殺。
其次,網絡時代,流量往往是和財富掛鈎的。許多網絡傳媒公司便從中作梗,為了迎合人們的審醜需求,將一些丑角推到臺前,以此獲得觀眾的歡呼。這是資本運作的結果。
事實上,流量與財富掛鈎並沒什麼不好的,正如人民日報所說,「流量用好了,也可以成為正能量」,但是,用不好的流量,就會瞬間化作滄海橫流。因此,網絡平臺的監管部門,也應當阻止網絡傳媒公司以審醜文化作為賣點,適當推出正能量的主旋律網紅,以弘揚良好風氣。
最後,就是落實到追星族個人。這些以審醜為樂趣,以生殖器為唯一樂子的「追星族」們,歸根結底,是缺乏成熟的審美觀。
只有人人都理解美,人人都厭惡醜,真正提升大眾的審美水平,這種譁眾取寵的小丑式網紅才會失去存在的土壤,人們才會將關注點投入到明星的才藝,而非酮體。
時至今日,雖然文中所說的亂象仍然存在,但是大眾的審美水平也在切實提高。在網絡中,一個擅長幽默講解法律的老師怦然走紅,代表著年輕人開始更加關注更加深刻的問題。
結語
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花花世界迷人眼,人處於生活壓力下,確實會傾向於觀看一些不需要過腦子的解壓視頻。
然而,當刷完一下午短視頻,人的大腦卻感到十分空虛的時候,人們在潛移默化中也會意識到,我需要改變了。
儘管追星族們仍然狂熱,但是願意思考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通過奶頭樂文化帶來的快樂終究不是快樂,它是一種近乎精神毒品的快感劑,只有在娛樂的同時,也能收穫到一些知識,觸發人們深層次的獲得感,這樣才是幸福的永久源泉。
待到大眾審美水平整體提高的那一日,再回頭看,人們或許會發現,從前的人們是那麼可笑,竟然以對於屏幕裡明星幻想為樂。
屆時,網際網路一定會產出更多優秀的作品,社會的面貌也一定會煥然一新。
參考資料:《行為心理學》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