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從沉默寡言開始

2020-12-22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在這個世上,人人都有說話和表達的權利和自由。

但可以做到克制自己,不去解釋,不去辯駁,不去糾正別人,卻是一件相當難的事。

有時你會發現,越無能的人,越喋喋不休。

但越強大的人,越喜歡沉默寡言。

強大的人無需自我解釋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被他人誤解,甚至被冤枉的時刻。

出於本能,大多數人會立馬想要去解釋,想要去澄清。

但也有那麼一小部分人,無論他人怎麼說,怎麼看,怎麼議論和評判,他們都仿佛無動於衷。

其實,沒人願意成為眾矢之的,但之所以不去解釋,不過是知道,在不相信你的人面前,解釋毫無意義,甚至會越描越黑,還不如不去理會,讓自己活得更舒坦和清淨。

公孫弘曾是漢武帝時的宰相,原本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但他為人卻十分簡樸低調。

當時任都尉的汲黯卻十分看不慣他,於是向漢武帝進諫說,公孫弘俸祿很多,但卻偽裝勤儉節約,就是為了譁眾取寵。

當漢武帝親自問公孫弘,有沒有這回事時,公孫弘的回答卻是汲黯說的是事實,臣不多言。

還有一次,公孫弘和大臣們在朝廷議事,可是上朝奏請皇帝定奪時,公孫弘卻又有個更好的主意,於是臨時改了想法。

當時汲黯很生氣,當眾斥責公孫弘,你太奸詐了,剛跟我們商議時說的是一套,跟皇上稟奏時,說的又是另外一套。

後來武帝又問公孫弘:「事實證明你所陳述的事情是對的,可當大臣們詰難你的時候,你為什麼不澄清呢?」

公孫弘淡定地答道:「知臣者以臣為忠,不知臣者以臣為不忠。」漢武帝聽了連連點頭,對他更加重視。

許多時刻,我們總想要向別人證明自己,別無二心,別無他意,也別無其他壞的想法和品性。

但事實上,相信你的人,始終相信你。不相信你的人,你說再多都無濟於事。

畫家陳丹青曾說過一句話:

「你沒必要不停的向人說其實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因為人們只會願意看到他們希望看到的,我甚至覺得,你把真實的自己隱藏在這些誤解背後,挺好的。」

一個人所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把那些不重要的人和事隨意請進你的生命裡,與其無止境地糾纏下去。

強大的人不需要與人辯駁

不知你是否發現, 每個人的認知水平,思維方式,乃至格局和境界都有所不同,看問題的角度和高度就會有所不同。

尤其是不同層次的人,其實是很難溝通的。

如果你越去辯駁,越會弄巧成拙,甚至適得其反。

但當你保持沉默,既息事寧人,也不必惹是生非。

峨眉山上住著一位得道高僧,已經活了一百歲。

有人遠道而來,向他請教快樂的秘訣。高僧平靜地說:「永遠不要和愚者爭論。」

那人似乎對這個答案並不滿意,於是說:「大師,我不太同意你說的這一點就是秘訣。」

高僧笑呵呵地說:「是的,你說的很對!」

其實,我們不必去奢求跟所有人都能志同道合,也不必去強求所有事都能一言既合。

話要說給懂得的人聽,道理要講給明白的人悟,千萬不要跟不同層次的人多費唇舌。

在生活中,我們大概會遇到這樣的人:

你在看書和學習時,總有人諷刺你假裝有文化。你在健身和運動時,總有人挖苦你閒著沒事幹。甚至你在考研,讀博和留學時,總有人勸你,還不如早點戀愛,結婚,生孩子。

面對這樣的人,你很難跟他們闡釋,學習的快樂,健身的好處,以及提升自我的充實和滿足。

反而你越去辯解,既是對自己的不認可和不自信,也很難說服別人真正去理解你的選擇和決定。

就如一句話所說,你站在山巔,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汪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有時,不去辯解,不去反駁,恰恰是尊重自己和他人,因為你真的沒必要讓所有人都來理解和支持你。

通常只有弱者,才始終活在別人的眼光和看法中,真正的強者,他們不需要活在別人的評價體系裡,只管做好他們自己。

強大的人不試圖糾正別人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

在和別人交談時,要克制去糾正別人的衝動,儘管我們這樣做出於好心。因為想要傷害別人很容易,但是,想要改善別人,即使沒有阻撓,那也是很困難的。

在生活中:

別人熬夜,追劇,打遊戲時,你非要一廂情願地警告別人,作息不規律,身體拖不起。

別人煩惱,痛苦,不開心時,你非要用過來人的經驗,去勸別人要學會放下,看開,不糾結。

甚至別人喜歡胡吃海喝,不鍛鍊,你非要冷不丁來一句,控制不好體重的人,很難控制好這一生。

也許你說的都對,但大多數時刻,別人並不喜歡聽你說,甚至討厭和反感你這樣說。

理解你的人,尚且理解你的好心和好意,不理解你的人,還覺得你多管閒事。

有時,我們管好自己,都不容易,卻總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去管別人。

有時,我們關心自己,都來不及,卻總是太在意別人的私事和情緒。

在一次宴會上,一位男人給卡耐基講了個笑話,這個笑話裡面引用了一句話,他解釋說,這是引用自《聖經》。

卡耐基當時聽了就覺得不對,於是立馬指出那句話是來自莎士比亞的某部作品,兩人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於是,卡耐基帶著這個問題,去問另一個對莎士比亞著作十分熟悉的朋友。

這位朋友聽後,用腳在桌底碰了碰卡耐基,然後贊同了那位男子的觀點,表示那句話是出自《聖經》。

在回去的路上,卡耐基十分不解地問那位朋友,為什麼要「偏袒」錯誤的一方。

朋友說,指出他的錯誤會讓他丟臉,而且他也沒問別人意見,也沒必要和他頂嘴,和人面對面地對著幹是不明智的。

當一個人學會了適時的閉嘴,也就學會了成熟,也學會了為人處世最重要的道理。

其實,在別人沒有主動問詢和請教你時,不要好為人師,不要自作聰明,這是成年人最大的克制和自律。

人在越年輕,越沒有能力,越沒有經歷時,越會在言語上,去證明自己。在言語上,去戰勝別人。在言語上,去分對錯論輸贏。

但真正等到一個人成熟以後,他就會知道,沉默寡言才是一個人最自信,最獨立,最強大的體現。

魯迅曾說過一句話:「唯沉默,是最高的蔑視。」

比去解釋自己更重要的是,你無須向任何人解釋。

比去說服別人更重要的是,你無須去說服任何人。

與朋友們共勉。

相關焦點

  • 是什麼讓一個人變得沉默寡言了
    一個人沉默的多了,就忘了與世界交流。 當一個人從剛開始的油嘴滑舌變得沉默寡言,可能是真的長大了,變得沉穩了。 人生中無時不刻在經歷起起伏伏,很多事情,見的多了,就應該看的透徹了。
  • 真正厲害的,往往是那些「沉默寡言」的人
    真正厲害的,往往是那些「沉默寡言」的人生活中的你,是習慣用言語去表達自己的人,還是習慣用沉默去面對一切的人?在我們的身邊,也常常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喋喋不休,遇到問題時喜歡去爭執,去急於發表自己的觀點。
  • 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靜而不爭」
    當然了,也恰恰是這份看似不起眼的堅強,才成就了別人的強大。那麼,一個人真正的強大又體現在哪裡呢?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真正的強大,是「靜而不爭」。至於你為什麼會遭受到挑釁,其實都和一個人的實力有關聯,當你足夠強大的時候,自然就不會再有那麼多的人找你的麻煩,可你若是實力不夠強大,說再多也改變不了現狀,倒不如埋頭努力的去提升自己。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真正強大的人都會選擇保持沉默,其實就是一種「靜而不爭」的狀態,在沉默中提升自己,讓這一切得到本質上的改善。
  • 「沉默寡言」的人,往往很厲害
    有的人看起來沉默寡言,但其實她什麼都懂,看問題也很透徹,只是不願輕易展露真我。這種偽裝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能夠順利將自己從危難中摘除出來,防止自己受傷。雖然會給人一種好欺負的感覺,但並沒有人敢真正去欺壓。沉默寡言的人,善於用沉默來隱藏自己的情緒,不會輕易讓人抓住把柄,所以這樣的人遠比情緒外露的人厲害。
  • 《天道》:一個人真正開始變強大,是從這2兩方面開始的,你有嗎
    真正的牛人,都會「越戰越勇」。他有一個能力,把自己的經歷和苦難變成自己的財富,從未有任何事物能擊倒他們。《天道》告訴我們:一個人真正開始變強大,是從這2兩方面開始的:一、特立獨行一個正真的強者,從來就不去依靠任何人。沒有誰能靠得住,靠山山倒,靠人人跑,不如讓自己穩紮穩打,沒有必要依賴任何人。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沉默寡言,不爭不辯,不炫耀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沉默寡言,不爭不辯,不炫耀。安靜比爭辯更有說服力。老子說過:「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學會不與人爭辯,你就贏了。真正的智慧不是滔滔不絕,也不是八面玲瓏,而是靈魂的安靜。很多事看淡了,很多人看輕了。
  • 高僧的點撥: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往往三個方面很「安靜」
    原來朋友手頭拮据,而家中日常開銷極大,讓他感到壓力倍增,想著如何能讓自己變得強大,不為生活發愁,成為成功之人。高僧說:「每一個人都想成功,但是,想要成為強者總會面臨很多的困難,不同的人會表現出不同的反應。細細觀察會發現,一個人變強大的開始,是從『變安靜』開始的。」
  • 天道:一個人真正變得強大,大多都是從「認慫」開始的,有道理
    今天聊了一個「認慫」的話題,《好先生》中的認慫告訴我們,成年的人世界背負了多少責任,在現實中學會隱忍,在認慫中變得真正強大;《天道》中的「認慫」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強者往往不屑於去計較去解釋。真正的強大,不是體現在表面上,而是內心的承受力。所謂水低成海,人低成王!願你我讀懂天道,變得真正的強大。
  • 一個人真正變強,是從「獨來獨往」開始的!(深度好文)
    所以,人這一生不必奢求「合群」,獨來獨往,才是強大的標誌。01強大的人,放棄了無效的社交人生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做減法。他甚至經常拿著書到處跑,一旦他不想聊天時就拿起書開始看。不在無關的事情上浪費一丁點時間,是他的處事原則。他說:「我的冷漠就是跟我無關的事少煩我,我得保留精力下來處理我覺得重要的事情。」
  • 成熟的女人,都懂得「沉默寡言」
    真正成熟的女人,是從內心開始發生變化的。一個尚未成熟的女人,可能性格比較單純,她們不會把事情想得過於複雜,更不會被這個世界所影響。年輕時的她們性格天真活潑,喜歡交朋友,喜歡表達自己,總是充滿活力;但隨著經驗和閱歷的增加,她們漸漸變得冷靜沉穩,懂得了「沉默寡言」。之所以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大多是因為這些。不能隨意向人敞開心扉。
  • 精品文摘| 放下面子,是一個人強大的開始
    為了早日走出困境,她開始有意識地推陳出新。她把營業時間調整為早上和中午,利用晚餐時間去一些生意火爆的店裡,品嘗別人的拿手菜。嘗完回來後仔細研究菜譜,再一遍遍試著做。遇到難題,她就與線上的烹飪老師溝通,實在不行,她乾脆帶著食材找到人家後廚當面請教,如果正趕上廚師太忙,她還會主動幫著做一些輔助工作。
  • 什麼叫真正的愛情,一個人真正的動心,便是會開始共享
    因為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沒有喜歡上一個人,喜歡一個人的標準看起來有些模糊,所以當你去判斷一個人是否動情時,也沒有太過清晰的標準。每一段感情的狀態都不同,也難以捉摸透別人,有些人可能還會去刻意隱瞞,不想讓對方知道。
  • 當一個人,開始愛上獨處時,往往是變強大的開始
    在這個世界上心靈強大的人從來不害怕獨處,只有心靈脆弱的人才會覺得獨處會讓自己覺得孤獨而喜歡在人群裡浪費時間。 當一個人,不再喜歡聲色犬馬,而是喜歡夕陽下,捧一本心頭所愛的好書,烹一壺或濃或淡的好茶,安安靜靜的放飛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心靈自由飛翔在方塊字中間——
  • 沉默寡言的人,不適合當領導嗎?錯,懂這3點,話少也能成功管人
    這種看法,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因為分辨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口才、跟人打交道的能力好不好,真正的判斷依據並不在於「社交能力」,而是看「每個人的精力專注在哪」。你誇誇其談很能說,並不表示你就能當個好領導。比如,最有名的「川普」先生,就很能說,全世界都嘲笑他。
  • 溫柔是一個人的強大武器!動漫主角總有溫柔的性格,真是套路
    溫柔,或許是一個人最強大的武器。 「溫柔」,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詞語,其本意代表著人的性情溫和柔軟。溫柔可以說是一種極為常見的性格特點,它被廣泛應用在許多文學作品當中,也在不知不覺間發展成為動漫影視劇慣用的一種套路。
  • 沉默寡言的人為什麼為適合當領導?
    摘自問答:沉默寡言的人適合當領導嗎?老實講,如果都到了寡言的地步了,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我完全不同意一個沉默寡言的人當領導。我看了一圈其他回答,什麼叫古時候的皇帝都是沉默寡言的?什麼當領導與是否寡言沒有必然關係?
  • 沉默寡言的人,不是不會說,而是懂得怎麼說
    文/芨芨草 一個人有一張嘴,一個人也有一種性格。嘴的作用隨著人的性格而發揮。也就是說,你有什麼樣的性格,你的嘴就跟著有什麼樣的體現。比如說,你性格樂觀,又喜歡交談,那麼你的嘴就喜歡不停地說話;相反,你的性格內向,沉默寡言,那麼你的嘴也就少說很多話。
  • 一個人真正成熟,從放棄做「好人」開始
    一個人真正成熟,不會委屈自己去取悅別人,來達到社交的目的。而是學會拒絕,讓自己開心並處理好人際關係。著名的心理學家古斯塔夫·榮格說過:「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一個人真正成熟,知道人生是為自己而活,不刻意去討好任何人,不因為別人一說什麼就答應,而是懂得拒絕。還記得「便利貼女孩」嗎?在劇中,陳喬恩飾演的陳欣怡就是一個不懂拒絕的女孩。她不管上班下班,都在為別人的事忙碌。在生活中,她更是一味地接受,一味地討好。
  • 內心強大心法: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無所不能,而是無愧於心
    事實上,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一定不是所有能做,這只會讓我們陷入到焦慮的情緒中去,更是對內心強大的人最大的誤會。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是內心有強的良知能力,這種良知能力會帶領我們走得更遠。 毛主席曾說過一句話,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內心強大的人是符合天道的,追求內心無愧於心。
  • 漫有GIF沉默寡言,從不主動與人交流,被人誤會也不辯解川澄舞
    持劍在深夜的學校一個人與被稱為「妖怪」的東西對峙。雖然因為非常的沉默寡言又背負著孤獨一人的戰鬥、深夜溜進學校和「妖怪」戰鬥所造成的傷痕以及打破玻璃的責任而被周遭的人視為不良少女、問題兒童,但是了解她真正溫柔的一面的倉田佐祐理還是把她當作摯友交往。因此舞有時會因為有人要對佐祐理不利而動怒。對牛丼是「並不討厭」(對她而言「並不討厭」和喜歡是同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