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麥季裡豐縣人餐桌的四樣菜——豆瓣醬、醃鹹蛋、鹹菜和鹹魚

2020-12-12 愚伯的自留地

文:蔣雪花

圖:來自網絡

夏風陣陣,麥浪滾滾;小橋流水,布穀鳥鳴;朗朗晴日,豐收在即;鐮刀霍霍,機器轟鳴。

草帽一頂,水壺一隻;變蛋兩隻,啤酒一捆;仨倆鹹魚,三五饃頭;一根大蔥,兩張烙饃。一根黃瓜,三兩番茄;一碟鹹菜,三五青椒;幾個蒜瓣,半勺小鹽;一個鹹蛋,幾口涼水。

這些,基本就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會兒,麥季裡的基本情調與食物。

麥子成熟,農民搶收,喜上眉梢,樂此不疲。越是大忙,越是對吃草草了事,簡單到極致。特別是那些還沒有機械化盛行的時代(80年代至90年代),一把小鐮「獨闖天下」,「統籌全局」,橫行於整個麥季的時候。

在農曆的三月初,我那豐縣的鄉親們,似乎家家戶戶都為麥季的「菜兒」忙,曬豆醬,醃鹹蛋,醃鹹菜,買鹹魚,已從此時拉開了帷幕。

那會兒的百姓們,普遍都過的不富裕,再說那會兒的麥季時期長。割麥猶如是一場持久的「戰爭」。為了徹底的打好「這場仗」,每一個樸素的勞苦人民,早就在蓄積著力量,做好了戰前的深呼吸。上「前線」用的「戰鬥武器」,鐮刀,木鍁,平車,車排叉……無論哪一樣都準備的妥妥噹噹,蓄勢待發。

其餘的就當屬是吃的東西了,人,不能一頓不吃,不無一日不食。吃的好與差,又是另一說,但得求一個飽。哪怕是再忙,人總不忘吃,當你的體能消耗的差不多時,你的胃、嘴、手,會聯合你的大腦自然而然的一同給你要吃的。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

既節省時間,又實惠好吃的食物。在那會兒,也就當屬饃、鹹菜、鹹雞蛋、鹹鴨蛋、大豆醬、鹹魚、蒜、蔥………像豬肉,雞肉,魚,這樣的富貴食物。農村裡的人,也只有過年過節或來客的時候,才捨得為家人奢侈一把。

如果在平時,能省的則省,套用我奶奶的一句話:居家過日子,得學會精打細算。是的,這話不無道理。吃著今天的,還得打算著明天的,日子漫長,要細水長流。即使站在平地裡,也要有一雙「高瞻遠矚」的眼睛。

記得每年過完年不久,母親就開始張羅她所說的「麥季菜」了。先是曬豆醬,做事態度端正,且勤快又利索的母親,先是選擇大豆的品種,繼而精挑細選,炒熟、搉碎、浸泡、拌麵、蒸餾、捂藏。

待到一些時日過後,揭開捂在上面的蓋子,看到長滿白醭的碎大豆,母親的臉上總會洋溢出一種沾沾自喜,大獲全勝的表情。然後就馬不停蹄的清洗砂盆,拌佐料,倒上適當的涼開水。從此,曬制豆醬的「小徵程」就開始了。

看吧,不止我家,大家都不約而同地曬制自家的豆醬了,大門口的磚頭堆上,鄰家的矮牆上,小矮屋上,樓梯上,木凳上,到處都是豆醬盆。

當每日的太陽稍升高一點兒時,母親她就要迫不及待的把她的豆醬拿出來與太陽見面了。就這樣一天又一天,麥稍變黃時,母親製作的豆醬也基本做好了。樣如紅砂糖,味道鹹中略帶點甜,大料的味道融合在其中,讓人禁不住即時都要吃上幾口。

一家的豆醬曬好了,大家的基本上也都差不多了。友善的鄰家人總喜歡互相拿著自家的豆醬品嘗著,議論著,談笑著。其中最中聽的一句話,便是,這割麥的時候可有好菜吃了!

麥季裡的菜,大家最喜歡的,最熱衷的還是鹹鴨蛋,鹹雞蛋。這道菜是每家農村人必做的,只是有的人家做的多一點,有的人家做的少一點。

開春時,每次聽到俺家的母雞從雞窩裡咯咯噠的跳出來時,我總是第一個奔向雞窩的人,看見穩處麥秸窩中的那一枚雞蛋,萬千種開心全部湧在我的心頭,溢於言表。僅僅就一個雞蛋而已,我卻如獲至寶。

母親看見了,她總是說:「快放到東屋裡的那個箢篼裡去吧,存起來,等幾天,好做鹹雞蛋。」我拿著帶有淡淡體溫的雞蛋,愛不釋手,但還是按照母親說的,放在了那個已快存放了半箢子的雞蛋堆裡。

平日裡,我的母親,待雞蛋存到一定的數量後,總會賣掉一部分。在臨近割麥的頭兩個月時,說啥,她也不會再賣了。她要為迎接「麥戰」而作準備。

麥苗在一天天的返青,拔節,長高,春風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也吹皺了一池池春水。這仿若是時間在給每一位農民的無聲的交流,該做什麼了,要做什麼了。

這個時候,老家的每一位主婦們,都會暫時丟一丟手頭的活。把閒置了好久的砂缸,從屋裡的犄角旮旯或桌子下面拉出來,放在院中的壓水井旁,衝了又衝,刷了又刷。刷好,放在太陽下暴曬至幹,然後收起,放回屋中。

下一步,是熬製材料水,選用大鹽,花椒,八角,小茴等等,在一起混合。待煮沸後,再煮幾滾就差不多了。然後,置一個乾淨的盆中,放涼。

缸已幹,水已涼。母親那邊洗乾淨的雞蛋、鴨蛋、鵝蛋,也已晾乾了。水倒入缸,雞蛋、鴨蛋、鵝蛋也跟著「跳下水」。蓋上蓋,放置在屋裡不礙事的陰涼處。蛋和鹽制水就開始呆在砂缸裡,秘密的進行著無聲的滲透融合了。

靜靜地等待的過程,有煎熬,有欣喜,有期盼。但更多的是幸福!老道有成的母親,做好後兩手拍拍圍裙,搓搓雙手,笑嘻嘻地對我們說:「咱有這缸鹹蛋,就不愁過麥沒菜吃了。」母親總是把這話說的如此堅定。

為何?一項簡單的技能,一道簡單的菜,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的成功的。如果哪個環節做的不當,會毀壞掉一缸雞蛋。這樣的情況雖不多見,但著實是有的。而我家,似乎沒有一次,每一年的麥香裡,都有鹹蛋的味道悠悠在其中。

鹹魚,是那會兒麥季裡的最好的葷菜。不太貴,特好吃,但就是太鹹。大人們呢?卻還說鹹了好,這樣就吃不多,就會相應的省點錢。那會兒的我,經常給母親說:「這不是吃魚,是在吃鹽。」稍微多吃一點,就渴的,瞬間想扳倒井,來灌個痛快。

鹹魚,基本都不是自家做的,通常都是在集市上買的。割麥前的集市,是草帽,鐮刀的世界,也更是鹹魚的天地,平日裡不做魚生意的小攤販,也會弄幾筐鹹魚來賣賣,抓住時機,多賺點錢。老百姓們只要口袋裡有錢,絕不愁買不到魚。

在平日裡把錢包捂得嚴嚴實實的奶奶爺爺們,也捨得用他們那顫抖的手,從衣兜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來,打開,點好數,甩給賣魚的老闆幾張,提上三兩斤小鹹魚,邊打量著,邊嗅吸著,邊想像著割麥的時候,一邊席坐地頭,一邊吃著饃,就著噴香的鹹酥魚。

這,該有多美!哪怕有再多的累,再多的苦,也都能隨著一條小鹹魚的味道而付之遠去。一個農民對生活的要求就是如此的簡單,沒有太多的奢求,沒有太大的欲望。有的更多的是滿足,欣慰,開心!

如今,又是一年收割小麥的大農忙的日子,如火如荼,轟轟烈烈,大家都熱火朝天,熱情奔放。在這個機械化的大時代裡,農民的收割進程快如「閃電」,眨眼的功夫,一塊地裡的小麥就收割完畢。

很少再見到在地裡用餐的人民了,曾經,你家的鹹蛋,他家的鹹魚,大家都會在麥地裡交換著吃。你送我一個番茄,我遞給你一根黃瓜,不分你我,吃就是了。不用洗手,也不用洗臉,任憑麥鏽放肆的塗抹著。看著滿地裡的金黃,聽著麥尖與麥尖的喁喁低語,迎著毒辣辣的驕陽,握緊鐮刀,繼續奮戰。

在今天這樣發達的時代裡,農民們是否還在沿襲著八九十年代裡的那些生活習性呢?我認為會的,但不會太多了。偶爾也會在那些進不去大機器的田間,用小鐮刀收割一下,很短的時間也就結束了,收好,很快也就被電動車拉走。在地裡停留的時間大大的縮短了。

所以說,現在的用餐,基本上都是在家裡。不知道,您現在麥季裡的餐桌上是否還有那麼幾隻煮熟的鹹雞蛋,一盤煎炸金黃的小鹹魚,一盤小鹹菜,或者是一盤色彩鮮豔的雞蛋抱豆醬呢?我相信多少都會有的,至少會有那麼其中的一樣。

也許,生活在今天物質豐富的我們,都吃慣了大魚大肉,甚至是山珍海味,一些鹹蛋和鹹魚在它們面前根本不值得一提。

但在那個年代裡,確實是我們非常「奢侈」的麥季裡的菜。隨著祖國發展形勢的一片大好,原來很奢望的東西,在今天來的確實是那麼的易如反掌,堅信生活在這個大好時代裡的每一位人民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相關焦點

  • 過年南京人餐桌上的必備菜:十樣菜
    我們南京人叫「十樣菜」,而不是「什錦菜」,或「素什錦」。但實際上,重點是「素」,「十樣」和「什錦」,是同樣的意思。並不因為一個「十」而只局限於十種食材。(插嘴,美國歌手卡倫卡朋特,除了「昔日重來」的經典以外,「什錦菜(Jambalaya)也是經典,這個意義上我其實還是很願意叫「什錦菜」的)通常南京人餐桌上的十樣菜,食材都在十三四種以上,具體是什麼,看你在菜市場行進的路線而定,也看心情,看食材質量。我絞盡腦汁,羅列了南京「十樣菜」的食材,總共二十四樣。
  • 東北餐桌上最常見的六種鹹菜,家家戶戶,年年都要醃上一大罈子!
    不像是南方人那樣口味偏甜,喜歡清淡的食物,東北人的口味都很重,幾乎每道菜要麼是鹹的要麼是辣的,拋開白肉血腸這種硬菜不說,東北的鹹菜種類也是很多的,從東北最有名的醃酸菜就可以看出來,東北人在醃製鹹菜這方面也是很有一套的,每天的飯桌上有那麼一兩樣鹹菜都是日常,那麼小編接下來就介紹六種東北最常見的鹹菜
  • 冬天做鹹菜,不用醃不用曬,一炒一蒸能「速成」,鹹香嘎嘣脆
    鹹菜是北方餐桌上常見的「佐料」,早晨起床來一碗清粥,一碟鹹菜,也算是一頓說的過去的早餐。起初北方人冬天醃鹹菜,多半是為了長久保存食材,也可以豐富冬季餐桌上相對匱乏的菜品種類,隨著時間的流轉,不起眼的鹹菜慢慢演變成了一方水土中的特殊風味,品種繁多,像老北京的水疙瘩、涪陵的榨菜、天津的津冬菜,小小的鹹菜成了普通人家的「看家菜」,有了它餐桌上便多了一分味道。
  • 冬季自製醃鹹菜,好吃又健康,做給家人!
    蘿蔔乾鹹菜用料:青蘿蔔,鹽,醬油,白糖,辣椒粉,五香粉做法:青蘿蔔切條撒鹽拌勻醃12小時,醃好的蘿蔔條控淨水放在通風處晾曬。蘿蔔乾晾曬到幹縮乾爽就可以了。把曬乾的蘿蔔條用涼開水浸泡20分鐘,在清洗表層鹽粒和灰塵,洗好的蘿蔔乾控淨水放進乾淨無水的菜盆裡,倒進醬油,撒上辣椒粉,五香粉,白糖。
  • 外表酥脆、軟糯香甜的「鹹蛋黃焗南瓜」,在家也能吃到飯店的味道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胡蘿蔔素和維生素等,營養十分豐富。食用方式也很多樣,可煎、可炒、可蒸、可煮。鹹雞蛋、鹹鴨蛋雖然會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但是,單獨食用「鹹蛋黃」、或作配菜使用的方式,卻並不多見。其更多的是用在點心的生產中,例如:廣式蛋黃月餅、蛋黃酥等。
  • 教你在家醃鹹菜疙瘩,飯店裡的碟中小菜,我們自己在家也能做著吃
    冬天,醃鹹菜可謂是風頭正盛,特別是在村裡,誰家還不會幾道醃鹹菜的手藝呢,醃鹹菜,在村裡真的算不上什麼值錢的東西,隨手都能給你端一大碗鹹菜。但是在城裡,鹹菜可算得上是一種碟中小菜了,很多人都愛吃,卻不會做,特別是這種鹹菜疙瘩做的臘菜。
  • 最「委屈」的國寶:被道士當菜缸用來醃鹹菜,後被皇帝千金贖回
    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地方,這些地方因為特俗的文化,另類的習俗以及不一樣的人文風情等,從而吸引了很多人對其產生興趣,世界那麼大,都想去看看,歡迎關注小編,我們一起看世界,看大千世界的五彩繽紛。而大多數文物都會被收藏進博物館,供大家參觀,讓人通過文物去感受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文物都受到很好的保護待遇。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件,可以說是我國最「委屈」的國寶文物。為什麼說委屈呢?這座價值連城的文物,建造的時候光玉石就用掉7噸,最後卻被一個道士當作菜缸拿來醃菜,而且這一醃就是300年。
  • 鹹菜怎麼做才好吃?6種祖傳經典醃鹹菜製作方法,放半年也不會壞
    中國人有多喜歡吃鹹菜?俗話說得好:「何以解憂,唯有稀粥,鹹菜配粥,憂愁無蹤」。鹹菜雖小,卻是我們的一日三餐增添了不少滋味。離了這些小鹹菜,吃饅頭喝粥還真就少了內味兒,似乎沒有什麼比鹹菜更能讓人瞬間開胃的了。
  • 6種醃鹹菜的方法,知道這些,在家醃製鹹菜不是難題
    一、醃子姜姜500克,枸杞1撮,白醋250克,冰糖250克,鹽2勺1、仔姜衝刷潔淨,不必剝皮2、將仔姜切成薄片3 .將薑片放入碗中,撒上鹽醃20 - 30分鐘,擠出水4 .將白醋和冰糖放入鍋中,用小火煮沸冰糖,然後放在一旁冷卻,以備日後使用5 .從姜中擠出水,越乾燥越好6 .將乾薑放入乾淨的玻璃瓶中
  • 鹹菜、鹹魚、醃肉是致癌物?能不能吃?吃多會怎樣?實話早聽早好
    鹹菜、鹹魚和醃肉是生活中常見的醃製食品,鹹菜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白粥鹹菜是一對黃金搭檔,鹹魚、醃肉在過去只有過節時才能吃到的美味,現在生活上水平提高了,不需要等到過節,現在只要想吃隨時都能吃到。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對食物的要求不僅是填飽肚子,還要健康,而鹹菜、鹹魚和醃肉這樣的食物,都上了世衛組織公布的致癌物名單,是不健康的。鹹菜、鹹魚和醃肉,在醃製的過程中會發生亞硝基化反應,會生成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攝入太多,容易使人體組織缺氧,會加速身體機能的退化,對人不利。
  • 秋分將至,又到了醃鹹菜的節令,教你1道傳統鹹菜做法,放得久
    導語:又到了醃鹹菜的節令,教你傳統鹹菜做法,秋分醃正合適還放得久秋分節氣即將來臨,這段時間已經能明顯感覺到氣溫降低,天涼了便是醃鹹菜的最佳時間,易存放,這次要分享給大家的便是一道傳統醃鹹菜的方法,我每年在這個時令都會醃鹹菜
  • 教你做蒸螃蟹、鹹蛋黃炒蟹和香辣蟹!
    步驟四,蟹上蒸鍋,蓋上鍋蓋蒸15分鐘左右即可。一般大家在蒸螃蟹的時候也可以根據螃蟹的大小,來決定蒸的時間,大約15-20分鐘,螃蟹基本就會被蒸熟。食用時配上料汁,味道會更鮮美可口。為什麼醃螃蟹的時候要用黃酒而不用料酒呢?以黃酒醃製而成的蟹肉不僅具有去腥的效果,而且蟹肉蒸熟後還會有一種酒香,效果比料酒更佳。
  • 教你幾種醃鹹菜的方法,學會了之後,整個冬天的小菜都不用愁了
    北方的菜一般都很重口味,油和鹽都會放的很多,這是因為北方在冬天的時候天氣非常寒冷,氣溫一般都在零下20℃以下,在冬天幾乎看不到新鮮的蔬菜,但是每家每戶也不可能天天吃肉,所以就只能在入秋的時候醃製蔬菜,留著過冬的時候吃。
  • 中國人的泡菜罈子裡醃的不是菜,是生活
    丁興旺,種類繁多在實際生活當中,泡菜、鹹菜、醬菜、酸菜等稱呼經常混用,按照醃料的不同可以劃分出泡菜、鹽漬菜和醬漬菜三大類、醬菜的鹹不同泡菜口味帶酸,酸辣可口鹽漬菜則是指用食鹽為主要調料醃漬之後的食物利用的則是鹽的滲透壓作用來殺滅腐敗微生物因此,和泡菜相比鹽漬菜是不一定經過發酵過程的醬菜則首先需要用食鹽醃成鹹菜然後用壓榨或清水浸泡的方法去除多餘的鹽分再用不同的
  • 深秋遇到此菜別手軟,買10斤醃起來,飯前來一碟,比肉更受歡迎
    深秋遇到此菜別手軟,買10斤醃起來,飯前來一碟,比肉更受歡迎 記得小時候,每每到了深秋時節,勤勞的母親便開始忙活起來,自家院子裡的各種蔬菜豐收,除了大部分放在地窖裡,另外一部分都會醃成鹹菜,什麼辣白菜、蒜茄子、醃辣椒、醃芥菜疙瘩等等,很多菜都能醃鹹菜,家裡的鹹菜罈子都有七八個,冬天沒菜吃的時候
  • 女武神的餐桌第7集畫風突變,用太極醃鹹菜,還吃得津津有味
    ,讓人直流口水的美食,想必很多小夥伴也是看著那些美食下飯的。但是到了《女武神的餐桌》第二季第7集播出的時候,卻是畫風突變,沒有了女武神在廚房精心烹製的畫面,也沒有了看上去十分美味的美食,而只是打了一套太極拳,聽了一段旁白,醃製出了一壇名為「春不老」的鹹菜,而且還吃得津津有味!
  • 不管是醃雞蛋還是醃鴨蛋,試試這種土方法,鹹蛋黃個個流油起沙
    不管是醃雞蛋還是醃鴨蛋,試試這種土方法,20天個個流油起沙早餐是一日三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餐,尤其是家裡有小孩子的,更不能忽略。之前暖和的時候,還能早起給全家人準備一頓豐盛的早餐,但是現在實在太冷了,連起都不想起,別提去做飯了。
  • 醃鹹菜竟然這麼講究!17歲學習幹了43年 你可能吃過他家的鹹菜
    今年60歲的陳申平是新泰市果都鎮人,他從17歲開始學習醃製鹹菜,至今已從事醃菜43年。陳申平於15年前租下了果都鎮的一家老廠房,有400多口老缸。,看著就讓人味蕾大開在醃菜池裡,大批量的芥菜正被加鹽醃製這些老缸就像是陳申平的老朋友,陪著他走過了大半生今年60歲的陳申平是新泰市果都鎮人,他從17歲開始學習醃製鹹菜,至今已從事醃菜工作43年。
  • 你家醃鹹菜了嗎?14種醃鹹菜方法,越吃越愛吃
    三、辣椒末1、尖辣椒10斤 2、鹽 1斤3、豆瓣醬 1斤 4、糖0.5斤5、醋 0.5斤 6、姜0.5斤7、蒜 0.5斤 8、味精 2兩方法:把辣椒、姜、蒜鉸碎,糖、醋、豆瓣醬熬開晾涼與其他料一同加入鉸碎的辣椒內即可。
  • 徐說《千字文》│鹹蛋是醃鴨子生出來的嗎
    甲骨文的「鹹」字屬於會意字,由「戌」字和「口」字組成,表示用斧頭把物品全部打碎。也有學者認為,「戌」字代表斧頭,「口」字代表人的嘴巴,「鹹」字的意思是說在武力的恐嚇和鎮壓之下,人們都不敢開口說話,由此產生出「全部」的含義。東漢語言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指出:「鹹,皆也,悉也。從口,從戌。戌,悉也。」「鹹」字的本義指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