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作為世界著名旅行家和商人,不僅以在中國帶回的巨額財富被稱為百萬君,也因一部《馬可·波羅遊記》(又稱《東方見聞錄》)聞名於世。
《馬可·波羅遊記》是中世紀歐洲最暢銷、影響最大的遊記著作,記述了馬可·波羅在東方最富有的國家——中國的所見所聞,一經發表,迅速被翻譯成多種版本,在歐洲地區廣為流傳,引發了異域對中國這個古老文明古國的想像和嚮往。
但對於馬可·波羅是否真的來過中國,卻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
一種觀點:馬可·波羅是來過中國的。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馬可·波羅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威尼斯商人家庭,年少時就跟隨父輩來到中國,並已客卿身份在元朝任職,深受忽必烈信任,並被委以重任,還擔任過地方官員。
受忽必烈所命,走遍中國大江南北,甚至中國的鄰國,詳細記錄各地風俗人情,向忽必烈匯報。所以遊記中對當時中國的繁榮富庶、經濟特點都記錄的非常清楚。
沒有來過中國,不可能有如此詳細的記錄和闡述。
一種觀點:馬可·波羅根本沒有來過中國。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馬可·波羅遊記》的內容都是在重述一些盡人皆知的故事。
而且,雖然遊記中記錄了一些當時中國的社會狀況,但對女人裹腳這一重要社會習俗特點卻隻字未提,而作為一個有古老茶文化的國家,遊記中對中國茶道也很少提及。
同時,中國古代官僚體系龐大,記載詳細,馬可·波羅如果真的在當時的元朝任職,是外國人,又深受忽必烈重視,那史集中一定會有記載。但到目前為止,可以找到的記錄和線索幾乎為零。文獻中可以找到其他歐洲人來到中國以及發生的事件,但卻找不到馬可·波羅的有關情況。
另外,遊記中對中國很多地方的描述也含混不清,地理位置距離有些精準,有些相差十萬八千裡,對一些地名也採用了波斯語的叫法。
這兩種觀點各執一詞,為馬可·波羅又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沒有來過中國,如何能寫出堪稱世界奇書的《馬可·波羅遊記》。來過中國,又為何找不到線索?
事實上,《馬可·波羅遊記》並非馬可·波羅所著。
據說,馬可·波羅回到中國後,參加了威尼斯對熱那亞人的戰爭,被俘入獄。獄中由他口述,獄友魯斯第執筆完成。
所以支持者認為魯斯第對馬可·波羅口述內容的渲染是書中出現錯誤的原因。
不管怎樣,《馬可·波羅遊記》向歐洲打開了通向古老中國的一扇窗口。遊記問世後,激起了一些航海家、旅行家、探險家對中國這個神秘古老的東方大國的興趣,紛紛尋訪中國。
這不僅打破了歐洲人自己就是世界中心的觀念,而且對中西方文化和經濟交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了促進作用。
因此,馬可·波羅到底是百萬君還是百萬謊言似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影響了世界經濟發展,影響了東西方經濟和文化的互通。
歡迎珂寶留言。
我們一起記錄生活,分享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