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照片,旗女油頭粉面,太監在抽菸,官員卑躬屈膝讓人倍感屈辱

2020-12-12 鴻鵠志在蒼宇

提起清朝的歷史,強盛如斯,屈辱更甚。當西方用堅船利炮轟開國門後,苦難的中國人便在生死線上掙扎。以至於一提到晚清,國人無不痛斥一番。當洋教士拍下這些黑白照片,讓人更深切地體會亂世中的中國人,苦難深重。

在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女子地位低下,無才便是德。一直到清末,大戶人家還是娶妻納妾,風光無限。圖中的老爺就是一方豪紳,納了七個小妾。個個都裹著小腳,花枝招展。妾不能和正妻比,一般出身都不好,甚至有青樓女子。小妾也是常常爭寵,因為吃得都是青春飯,等年老色衰,老爺又領回年輕的小妾來。

無家可歸的清朝百姓,躲在一處牆角,偷得半日閒,讓攝影師拍了下來。衣服穿得破破爛爛,蓬頭垢面,雙眼無神。清末,西方列強的入侵,朝廷的苛捐雜稅,讓很多底層農民破產。以至於流民遍地,成為社會的最不安定者。

窮苦百姓擔著娃在外面乞討,這一幕讓人淚奔。父親的臉上寫滿哀愁與無助,坐在籮筐裡的孩子可憐巴巴。父子倆乞討半天,卻未討得一勺飯。看看這照片,現在的孩子有多幸福?

1896年,李鴻章(左)與大哥李翰章合影。二人雖然已是古稀之年,卻氣宇軒昂,二人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李翰章是太子的老師,做過四川,湖廣總督,顯赫的封疆大吏。至於李鴻章,更是朝廷的柱石,最受慈禧寵信的漢臣。他是洋務運動的推行者,也是歷史上最有名的「背鍋俠」。從甲午海戰到八國聯軍侵華,從《馬關條約》到《辛丑條約》,李鴻章的聲譽是一落千丈,千夫所指。李鴻章病逝後,慈禧在京師為其建祠堂,清代漢族官員僅此一人。

清朝女子,看服飾就是大戶人家的女子。一雙三寸金蓮很精巧,人也是斯文秀氣。手裡拿著摺扇,雙目含情,算是面容嬌美的女子。穿的開襟衣服,加上穿的襖褲,這副打扮又忍不住讓人噴。

滿族女子,扎著兩把刷,油頭粉面,一個黑一個白,真是黑白分明。滿族女子與漢族女子還是非常有區別的,從頭飾到小腳。滿族女子都穿花盆底鞋,用不著纏足。單憑這一點,就算很幸運的了。而漢族女子的裹腳,卻是痛不欲生。

一位抽著菸捲的太監。臉上皺紋凸顯,滿臉上都是褶子。大清幾百年,太監幾乎沒有得勢,李蓮英就算非常出名的了,卻也沒有把持朝政。順治時就規定太監最高只能四品,這是吸取了明朝宦官專權的弊端。太監也是可憐人,不是萬般無奈誰願意揮刀淨身當公公。人前風光,背後悽涼。等出了宮,既不受人待見,自理能力也是極差。

杭州一位戴著木枷示眾的犯人,只見他坐在臺階上眼神裡都是不安。求助過往的人群,卻又受到譏笑。為了防止他逃脫,還用腳鏈拴著。雖然他被判處半個月的枷刑,可對於犯人來說也是一種生與死的煎熬。這幾十斤重的木枷,讓脖子也是不堪其負。

正陽門的箭樓,前面是正陽橋。正陽門是內城九門中建制最高,建築最壯麗的城門。這座周身開滿箭窗的箭樓曾在八國聯軍侵華時被炮火焚毀,之後又重修。箭樓下開設的門洞,則是專供皇帝進出用的,平時都是封閉管理。

大清官員卑躬屈膝的一幕,讓人倍感屈辱,這張照片在網上廣為流傳。很多人認為是八國聯軍侵華時,大清留守官員向聯軍贈送錦旗,並下跪。實際上拍攝地是在威海衛,時間是1902年8月9日,遠在英國的國王愛德華七世舉行加冕典禮。威海的官員向殖民者贈送了「萬國鹹喜」的錦旗,然後對著國王的畫像就三跪九叩。想到慈禧在聯軍佔領北京城後,「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就知道當時的清朝官員已經是驚弓之鳥,在洋人面前是瑟瑟發抖。

相關焦點

  • 清末老照片,新娘在公婆面前羞羞答答,留守太監提著蒲扇一身贅肉
    遴選一組清末時候的真實照片,令人感嘆光陰的力量。照片中的人物都已經在作古,卻可以讓人感受撲面而來的歷史氣息!它是歷史的凝固點,每一張都讓人心生漣漪。自從照相技術進入國門,歷史的場景才不僅僅止於文字,更有這種直觀的照片在歷史的節點上存留,才給今天的我們留下珍貴史料。
  • 清末老照片,73歲的李鴻章拜會俾斯麥,紫禁城留守太監低頭耷腦
    刊發一組清末時候的老照片,從中一窺百年前的人和物。時間在歷史長河中不算久遠,可如今看到每一張都讓人心生感慨。1840年後,清朝的國門被打開。西方的「奇巧淫技」開始進入中國,讓國人從思想到行動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 老照片:清末官員出行老照片,人山人海,前呼後擁,官氣十足!
    青旗表明身份,傘表示蔭蔽百姓,銅棍、皮槊都是兵器,保衛官員,顯示武力和威權,肅靜是對經過區域民眾的命令。 官員出巡,人山人海 坐轎出行的清末官員
  • 不要被電視劇騙了,歷史上太監並非都是太監,宦官也全不等於太監
    大多數人認知裡古代伺候皇帝和嬪妃的不是宮女就是太監,宮裡的「無根」之人都稱之為太監,無論是按照常識來講,還是看古代宮廷劇,都是這樣的。其實這樣理解有些偏差,不要被電視劇給騙了,在古代「太監」並非都是太監,從本質上講宦官也不一定等於太監宦官本是古代專供皇帝及其皇室家族差使的人員。最早的宦官出現在先秦和西漢時期,那個時候的宦官並非全部為」無根之人」。
  • 清末罕見老照片,僧人愁眉苦臉,太監氣定神閒,圖九正妻喜上眉梢
    清宮裡的太監,翹著二郎腿,喝著下午茶,氣定神閒。自己住的宅子也是富麗堂皇,也算是人生巔峰了。清宮太監沒有明朝那樣專權,幹涉朝政,可李蓮英官居二品也算是打破祖制了。
  • 清末真實照片,老宮女給主子曬棉被,守護皇陵的侍衛氣勢如虹
    今天分享一組清朝末年的照片,感受一百多年前的生活場景!清末真實照片,一輛獨輪車上坐著八位女子和一個孩子,對於推車人來言,絕對是負重前行。後面一位衣錦華麗的男子春風滿面,不知道這八位女子是否是他的妻妾。去市場賣豬的男子,人畜同坐,物盡其用。那時候能夠養的起豬,在鄉下就是大戶了。畢竟那時候還沒有豬飼料,一頭豬長到百十斤,起碼得有兩年。逢年過節,賣頭豬,知足了。一位老宮女給主子曬棉被,一定是個豔陽天。老宮女看起來昏昏欲睡,沒點精氣神。宮女二十五六歲就是宮中老人了,因為她們一般都是四五歲就進宮。
  • 清末的楊乃武與小白菜案,慈禧革職上百官員,學者:人要有界限感
    先看下,楊乃武與小白菜真實的照片,這是一位法國記者拍攝的,根據楊乃武的女兒楊濬於的敘述,拍攝於驗屍現場海會寺。可能經歷了三年的牢獄折磨,小白菜,原名畢秀姑,已經看不出有描述中的那麼美麗動人。楊乃武書生氣質,比小白菜還矮了點。慈禧親自過問「楊乃武與小白菜案」,使得被屈打成招的兩人,沉冤得雪,並且處置了上百官員。
  • 清末經典老照片以及淘到的清末民初明信片,每一張都是經典
    這是慈禧太后去世之後,清政府第一次祭奠慈禧太后的照片,慈禧太后作為清末政權的實際領導者,與其說溥儀是中國最後一個皇帝,倒不如說慈禧是中國最後一個女皇。中國最早的發票,看起來非常正規,怎麼看都比現在的發票順眼。
  • 沒能得到官員的賞錢,太監們對其譏諷嘲笑,沒想此舉竟然助他升官
    江蘇興化人劉熙載是道光年間的進士,以翰林身份入值上書房,教皇子們讀書。那時有個慣例,每到逢年過節時,師傅們都要賞賜些財物給上書房裡的太監,以防他們暗中使壞。獨獨劉熙載秉性正直,不屑與太監們打交道,未曾賞過分文。
  • 明朝太監禍亂人間,15年生食1000個男童的腦髓,他究竟為了什麼?
    一提到明代,很多人有一個印象就是太監,明代不是太監多而是太監專權的太多。所以有的人甚至說,提到明代大家都有一種恐怖的概念,因為太監當權總讓人感覺到有點不太舒服,好像太監跟人的正常思維不一樣,而且太監總能想出各種各樣的嚴刑酷法。明代的太監還真是一個問題,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一個恐怕堪稱明代最可惡的太監,太監名字叫高寀。
  • 現在的印度竟還有太監,人數超過100萬,還做了印度的官員
    看過宮鬥劇的人應該都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總有一種職業叫做太監,正常的男性在被選進宮之後會被閹割掉生殖器官服務皇宮中的人。而到了現在的中國,這樣的文化糟粕已經不再有了。然而就在我國的鄰國印度,現在竟仍然存在著大約100多萬的太監。
  • 中國最後一位總管太監:自己閹割當太監,建國後成油炸果子小販
    清末有兩個太監最有權勢:一位是李蓮英,臭名昭著;另一位是小德張,他成了李蓮英的「接班人」,雖然名聲不及李蓮英那樣顯赫,但也同樣得到慈禧太后的寵愛,威風十足。為出人頭地,自己閹割當太監小德張原名叫張祥齋,字雲庭,乳名小德子,「小德張」是慈禧太后對他的暱稱。
  • 清末照片,出嫁新娘低頭垂目面黑如炭,瑾妃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晚清給人的厚重感不僅僅止於文字,還有那些散亂的照片。歷史「大致如此」,卻遠沒有影視劇裡那般光鮮亮麗。過去的人和事,用老照片來展現,便可以重返歷史現場,也會為此感慨萬千。分享一組清末時候的老照片,感受一下那滄桑巨變!
  • 二戰後的衝繩「歡樂街」,一個令日本人倍感屈辱的地方
    不正是那些日本人自己麼?若不是日本侵略他國,給他國帶來災難,偷襲了美國珍珠港,將美國惹火,衝繩又怎麼會變成美國的殖民地呢?事實上,在日本人的認同感中,衝繩人並不屬於大和族,衝繩本來叫做琉球,跟日本並非同文同種,日本將其佔領並成為日本的殖民地後,同樣將琉球人視為二等公民。
  • 古代太醫要進皇宮給皇帝治病,為什麼沒有太監當太醫
    太監或者是宦官不僅中國有,外國也有。但是中國古代的太監來源和國外的太監來源是不一樣的。中國古代太監都是自願的。有一些是為生活所迫,或被仇人所逼迫。這些人也可能有醫生,但是為了掩蔽自己的身份,所以在宮廷裡面即使會醫術也不會表現出來。
  • 李榮浩發深夜在陽臺抽菸照片,網友勸戒菸,楊丞琳卻點讚
    2月22日凌晨,李榮浩在個人社交平臺營業,發布了一張自己站在陽臺抽菸的照片,不知道是不是即拍即發,不過照片中天色已黑,李榮浩背對著照相機,背影憂鬱側臉帥氣逼人,手裡的煙也是一團霧氣,被夜晚的霓虹燈映照的十分魔幻。看起來是一張十分有意境的照片。
  • 歷史上被黑化的明朝太監
    明朝太監現在一提起明朝太監,像魏忠賢、劉瑾等,電視劇和小說裡無不是將其描述為大奸大惡之人。當時的制度,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幹得好的可以提拔成為宰相,而行政官員也隨時可能去當御史。這樣,御史就會討好宰相等高官,希望可以被提拔到更有實權的行政崗位;或者說在當御史的時候不能得罪太多人,不然什麼時候被調入行政系統就會吃不了兜著走。
  • 一張「清末麒麟照」,真有麒麟這種生物?真相就隱藏在照片中!
    2018年8月份,一個叫做guodong的微博爆出了幾張神秘動物的照片,照片的解析度極高,畫面中兩位神秘的人士帶著兩隻從未見過的動物,地上還有被吃掉一半的動物屍體,背景中是中國建築風格的涼亭,按相機出現時間與景物分析,清末麒麟照就此傳開!
  • 太監段子11則:風光之下蛋涼涼
    清宮太監圖02在隋唐之前,太監的名稱可謂五花八門,林林總總:有的稱寺人,與和尚無關08王振,蔚州(今河北蔚縣)人,是大明歷史上第一個專權太監。乾隆三十九年,有個名叫高雲從的奏事處太監,因嘴巴沒把門的,洩露了官員任職檔案。乾隆二話沒說,直接下旨一個字:斬。乖乖,上下全沒了。
  • 他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總管,權傾朝野富可敵國,還娶了四房姨太
    在中國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太監這一特殊「職業」佔據了尤為濃重的一筆。歷史上,不乏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太監」,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小德張就是其中一位。說到小德張這個名字,不少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他是中國最後一位太監總管。在清末的諸多太監之中,他可以說是最為傳奇的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