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當代文學,就不得不提到王蒙,可以說,他是個不容忽視的存在,一顆根深葉茂的大樹,倘若繞過他,必然會在文壇上留下大片的空白和遺憾。
很多人都說,王蒙真是人生贏家。
他倒不以為然,王蒙對生活有著自己的一種說法:「有一種人百戰百勝,我絕對做不到,還有一種,屢戰屢敗,我也不想,我是什麼呢?屢敗屢勝。從敗的過程引出一個勝的結果!"
這就是王蒙,或許是深受《老子》的影響,好的裡頭能看出危機來,壞的裡頭能看出轉機來,倒黴的時候能看出」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王蒙活得特別通透,淡定而從容。
而王蒙始終認為是愛情成就了他。
王蒙說:「愛情是生活、生存、生命,也是對幸福的尋找和驗證,是愛情讓我發現了人性的美好!」
1934年10月15日,王蒙生於北京,祖籍河北滄州南皮,從小他就智慧過人,14歲入黨,15歲當團幹部,19歲寫長篇小說《青春萬歲》,王蒙仿若自帶光環,他的光芒也吸引了一位美麗姑娘的注目。
這個人就是崔瑞芳。
王蒙與崔瑞芳相識也仿佛是命中注定,崔瑞芳是王蒙姐姐王灑的同學,倆人曾有一面之緣。真正認識是在「三反五反」運動時期,正在上高中的崔瑞芳從學校臨時抽調出來,在區委做文書工作。而王蒙,恰巧也在那裡進行文學創作。
倆人抬頭不見低頭見,慢慢地互生情愫。
有一天晚上,崔瑞芳正伏案寫材料,忽然有人敲窗戶,抬頭一看王蒙正趴在窗上,王蒙說:「咱們出去散散步好嗎?」崔瑞芳一驚,一時不知道如何回答,在那個年代,男女獨處很讓人難為情,崔瑞芳一再拒絕,可架不住王蒙的再三請求,就被打動了。
那個晚上,侷促,緊張,心悸,浪漫,少男少女的心開了花。
沒過多久,崔瑞芳就回了學校,沒想到竟收到王蒙的第一封求愛信,一個團幹部和一個女高中生的初戀就這麼開始了。
倆人的戀愛濃情蜜意,卻也分分合合。但是在1957年1月,倆人相愛6年後,他們終於在北京結婚了。
那年王蒙23歲,當時他得意洋洋地跟朋友炫耀:
「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寫作,有一個美滿的家庭,這是我最成功的兩件事。我一生沒什麼遺憾!」
愛情激發了王蒙生命內裡的熱情,同時也燃燒著他的創作之心,可是與婚姻結伴而來的卻是王蒙政治生涯的厄運。
1956年王蒙發表《組織部來了個青年人》,求生欲那麼強的王蒙原意只是想歌頌幹部群體,只是提了一些小小的改進意見,但是令王蒙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卻被推上風口浪尖。
1958年5月,王蒙被打為「右派」,緊接著被發配去北京郊區門頭溝接受勞動改造,在那裡養豬、種地、栽樹、背石頭。當時,崔瑞芳不懼家人反對,不怕被人歧視,穿著整齊,帶著點心,長途跋涉到門頭溝去看望勞動中的丈夫。當時,王蒙激動地淚流滿面。
後來王蒙摘了「帽子」,經人推薦,調入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倆人過了幾年安穩的日子,也有了兩個愛情結晶,一家四口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然而,王蒙並不滿足。當時王蒙正值創作高峰期,為了追求更自由的創作環境,王蒙做出令人無法理解的決定——離開首都,到新疆去!
當然這也是大環境使然,不得不如此決定,他當時沒有和夫人崔瑞芳商量,等到給崔瑞芳打電話,王蒙開門見山:「我打算去新疆!」
沒想到,崔瑞芳回答的很乾脆:「你去哪,我去哪!"
王蒙遠去新疆、遠去伊犁、遠去巴彥岱大隊勞動,崔瑞芳一直跟隨左右,始終分擔著王蒙的愁苦和艱辛,溫暖著那顆受難的心。
他們在新疆一呆就是16年,其中的酸甜苦辣自不必說,但是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某個程度來說,新疆之行也成就了王蒙,讓王蒙擁有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
愛情也促進王蒙的事業大飛躍,到1979年,王蒙「右派」終於得以平反,他終於帶著妻子回到魂牽夢繞的北京。
沒有房子,他們就暫住在北京的招待所裡,條件很差,但是王蒙就在這9平方米的小屋,揮筆疾書,寫下一系列作品,《夜的眼》、《悠悠寸草心》、《表姐》都是那時的作品,王蒙再一次在文壇重放光彩。
1986年王蒙擔任文化部長,3年後卸去這一職務,王蒙還擔任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筆會副會長,他以新疆為背景的小說《這邊風景》更是獲得了茅盾文學獎,還被授予為「人民藝術家」的光榮稱號。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崔瑞芳的不離不棄與默默支持,沒有崔瑞芳的超脫與清高,就沒有王蒙的豁達與堅強。王蒙偶爾情緒激動,崔瑞芳總能委婉地使他歸於平靜。
可是不幸的是,2010年崔瑞芳體檢時查出結腸癌,當時王蒙正在訪美途中,他回來陪妻子化療、住院、看中醫,默默陪伴左右。2012年3月3日,崔瑞芳還是不幸辭世,王蒙肝腸寸斷、天塌地陷。
當時他還專門寫下悼亡詩《贈愛妻》兩首,其中包括:
「此身此時此心中,瑞草放飛煦煦風。」
2013年對於王蒙來說至關重要,這一年他萬念俱灰,思念亡妻使其痛不欲生,然而也是在2013年,王蒙結結識了「新夫人」單三婭女士。她是一名資深的知名記者。
那個在19歲寫下「青春萬歲」的少年,在80歲大壽的時候在新書中再次高呼「愛情萬歲」!
王蒙對於這份新感情也不曾藏著掖著,他直言:「我們一見鍾情,一見如故,她是我的安慰,她是我生機的復活。我必須承認,瑞芳給了我太多的溫暖與支撐,我習慣了,我只會,我也必須愛一個女人,守著一個女人,永遠通聯著一個這樣的人。我完全沒有可能獨自生活下去!」
他說:「在我尚未特別衰老之際,我要說的是生活萬歲,青春萬歲,愛情萬歲!」
王蒙一輩子都在不停地換著活法,他把生命燃燒給你青春、燃燒給了創作,也燃燒給了愛情。
讀王蒙的書,他的句子裡充滿了熱情和激昂,但是心態卻又非常豁達和淡定。
如今,已步入耄耋之年的他,也會化身為文化傳播使者,告訴年輕人,有時間的話抓住一本好書閱讀和思考,這才是一種健康的活法
一提到閱讀,王蒙就不禁感慨:
「雖然不能回到孔孟時代懸梁刺股地讀書,但也不能都躺在賈伯斯的懷裡看微博。網絡雖然帶來了方便和民主,但也使我們的閱讀、討論、思維變得普泛化、淺薄化、零碎化、快餐化,成了無中心無目標無深思熟慮的「三無瀏覽」。
為此,他凝聚了十年經典研讀功力與人生心得感悟,專為年輕人量身創作,寫出了這本《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讓人們能夠更好的了解孔孟老莊的傳統經典精華。
為了保證年輕人更好的接受,王蒙還邀請年輕學者、學生試讀初稿,歷時一年反覆修訂,力求內容風趣易懂、親切好讀還精準實用!
王蒙從小就熟讀《孔孟老莊》,他認為學了《老子》後,會跟練了內功一樣,你會變得更加深邃,也比較完善,不那麼急躁,也不會動不動就失望,就失去理智,它會增強你抗擊病變的能力,發展想像和創造的能力。
而《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這本書可以說是重新定義了傳統經典讀法。從精進、原則、得到、個性四個全新維度切入,闡釋四大傳統經典貼近現實的無窮智慧。
賈平凹曾說:「王蒙是能領略老莊真傳的,這些著作是建立在他人生智慧經驗基礎之上的,所以這些著作是靠得住的。」
曾經的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任繼愈評價王蒙:「王蒙道破了老子的天機。」
這套書一輯4本,分別是《精進:極簡論語》《原則:極簡孟子》《:極簡老子》和《個性:極簡莊子》。
每本都輕巧便攜,每頁一個獨立主題,可以隨時翻閱,上班路上可以翻一翻,也可以作為枕邊書,睡覺前讀一兩頁。
讀了它,你會獲得一種更高級的快樂,享受智慧,享受這種創造性的思想,並且書中的智慧對我們生活中面臨的問題,也會有指導性的作用,它就像是一種精神營養和精神上的抗生素、維生素,使我們的精神更加強大、更加深邃。
現在,原價192元的《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特價只需128元,兩杯咖啡的錢,就可以讓你與大師對話,這或許會改變你的人生底色,影響你的一生!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以下連結購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