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男孩王蒙,耄耋之年仍在奮筆疾書
1953年,19歲的王蒙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青春萬歲》,從此便筆耕不輟,一直寫到現在。
如今,86歲高齡的王蒙依舊活躍在文壇。
他就像個少年般富有活力,用他那雙妙筆生花的手,寫人生、寫愛情、寫青春。
作協主席鐵凝評價王蒙說:王蒙就是個「高齡少年」,因為他對生活,對各種新鮮事永遠充滿興趣,躍躍欲試,真不像一個老人。
不得不說,鐵凝的評價簡直不能再準確了。
今年4月,他的新書《笑的風》出版,
提起《笑的風》,王蒙說寫這部小說讓自己寫得神魂顛倒,如醉如痴,細胞跳躍,神經嘚瑟。
當記者問他,為何能夠保持這樣的昂揚狀態,王蒙頗有深意地說:
「一切經歷都不糟踐,一切思緒都被反芻,一切逝水都留下自己的波紋與鐫刻,這是造化,有那麼多可寫的,不寫出來,豈不是白活了?」
談及新書的創作過程,王蒙說:「『高齡少年』寫著,改著,發展著,感動著,等待著,也急躁著,其樂何如?其笑其風是什麼樣子的了呢?」
人到耄耋之年,依舊鮮活如少年,這樣的晚年生活何其精彩。
王蒙愛寫作,喜歡運動,86歲6塊腹肌
王蒙,這位在中國文壇上活躍了一個甲子之久的耄耋老人,曾經四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王蒙的一生,真的是精彩絕倫,沒白來世間一遭,迄今為止,他寫下了1800多萬字。
他的作品不但影響了幾代中國人,有部分代表作還被翻譯成了二十多種文字,
曾經四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81歲獲得茅盾文學獎,85歲被授予「人民藝術家」這個頂級的國家榮譽稱號!
這就是王蒙。
他用一生時間與文字死磕,留下了一部又一部好的作品。
究竟是什麼激發了王蒙身體裡的創作欲,讓他一直活得這樣少年感十足。
這當然離不開一個好的身體。
在訪談中,王蒙透露,除了寫作,現在他依然每天堅持走路八九千步,每星期遊泳兩次。
「我有一種很牛的感覺,那就是我仍然是文學工地第一線的勞動力。一個老人的勞動力感,是多麼快樂呀!」
王蒙小時候常隨父親遊泳,這後來成了他的終身愛好。
有人調侃說,別人愛星辰大海,王蒙只愛大海。
北京、新疆、河北、山東、海南、美利堅,江河湖海都曾有他暢遊的身影。曾有一次,在海中偏了方向,差點溺水,虧得有驚無險、安然無恙,即使歷此一劫,仍不改對遊泳的熱愛。
長期鍛鍊,使得王蒙的身體狀況良好,至今,他那6塊腹肌,讓多少人眼羨。
髮妻去世,和小20歲嬌妻一見如故
2012年3月23日,陪伴了王蒙55年的結髮妻子崔瑞芳去世。
妻子的離開,讓王蒙一度情緒低沉。
他懷著對妻子的思念,寫了兩首詩。
王蒙《贈愛妻》:
之一此身此世此心中,瑞草芳菲煦煦風。淡對荒唐成一笑,長吟塊壘亦含情。何驚惡浪同舟渡,有牽晴暉攜手行。憂患人生八百歲,朝雲唱罷晚鐘鳴。之二京華何處是邊疆,古路茫茫枉斷腸。我願隨君經百世,君宜與我走八方。伊犁綠谷情歌苦,拉薩金佛法號長。更喜遨遊全世界,五洲盡閱是風光。
令王蒙自己沒想到的是,他的第二春很快就來到了,而且他和第二任妻子還是一見如故,剛見面就被秒殺了。
王蒙在《明年我將衰老》中寫道:
「2013年對於我是重要的,這一年,懷念著也苦想著瑞芳、萬念俱灰的我在友人的關心下結識了《光明日報》的資深知名記者,被稱為美麗秀雅的單三婭女士,我們一見鍾情,一見如故,她是我的安慰,她是我的生機的復活。我必須承認,瑞芳給了我太多的溫暖與支撐,我習慣了,我只會,我也必須愛一個女人,守著一個女人,永遠通連著一個這樣的人。我完全沒有可能獨自生活下去。三婭的到來是我的救助,不可能有更理想的結局了……我要說的是生活萬歲,青春萬歲,愛情萬歲。」
在對的人面前,愛情沒有早晚。
單三婭,這位比王蒙小了20歲的女記者,給他的生命注入了新的給養。
有了愛情的滋養,王蒙的創作欲望更大了。
他用86年的人生閱歷,和67年的人生經驗,結合「孔孟老莊」的智慧,寫出了一套書,這套書就是《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
精通「孔孟老莊」四大經典之道的他,從「精進、原則、得到、個性」四個維度切入,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這本書寫得生動有趣,很接地氣。
王蒙根據自己80多年的讀書心得和人生經驗,把《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精華內核,凝練成885條智慧箴言,寫進了《寫給年輕人的中國智慧》中,書中每一條智慧箴言,都能給我們帶來啟發。
賈平凹曾說:「他是能領略老莊真傳的,這些著作是建立在他人生智慧經驗基礎之上的,所以這些著作是靠得住的。」
這套書一共4本,分別是《精進:極簡論語》《原則:極簡孟子》《得到:極簡老子》和《個性:極簡莊子》。
王蒙傾盡畢生所學所著的這本書,是他送給年輕人的禮物,在這樣的老人面前,我們誰還不是個孩子?
「聽老人言不吃虧」,如此禮物,收之即收益啊。
無論是買來自己研讀收藏,還是送給孩子做禮物,亦或送人,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跟著王蒙一起,與古之先賢為友,是件多麼實惠且意義非凡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