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彈道飛彈專家叛逃,上百枚飛彈被銷毀,8個月後遭克格勃暗殺

2020-12-15 騰訊網

自打美國進行首次核試驗後,核武器就以其巨大的威力成為了最具威懾性的武器。兩枚原子彈使得瘋狂的日本無條件投降,而冷戰時期,蘇聯和美國雙方更是圍繞核武器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軍備競賽,這場競賽不僅包括核彈頭、彈道飛彈、戰略轟炸機和核潛艇。還包括反制它們的防空飛彈,截擊機和高空高速偵察機等。

蘇聯的飛彈技術師承戰敗的德國,但在冷戰時期,蘇聯飛彈發展卻自成一派,相繼研製出了大量的彈道飛彈和運載火箭,這些武器讓美國惴惴不安。上世紀50年代,美國研製的U-2偵察機其實就是為偵查蘇聯的戰略轟炸機部隊和核設施,以及發射基地等研製的。而冷戰時期美蘇雙方競爭最激烈的領域其實並不是遠程洲際飛彈領域,而是中程飛彈領域。

為什麼中程飛彈是雙方競爭的重點呢?首先來說,中程飛彈的使用相較於洲際飛彈更靈活,而且由於其射程短,更加難以攔截。而且精度也更高。可以不搭載核彈頭,而是搭載常規彈頭對敵方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當時美國先是在歐洲和土耳其等地部署了大量中程飛彈,這些飛彈能夠直接威脅到莫斯科的安全,為了反制美國,蘇聯也決定在古巴部署中程飛彈,最終引發古巴飛彈危機,差點引發美蘇之間的核戰爭。

上世紀70年代,蘇聯研製了SS-12「薄板」中程彈道飛彈,而在研製之初,美國就通過金錢收買了該飛彈的總設計師安德烈·庫裡諾夫和燃料專家弗拉基米爾·利申卡。SS-12飛彈採用的是液體燃料,所以這兩個人對與飛彈研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美國盯緊的正是這兩個人,美國人允諾,庫裡諾夫叛逃到美國後會得到8000萬美元的賞金。

1978年,第一批SS-12彈道飛彈被部署到東德,在這裡發射的飛彈足以威懾到歐洲所有的國家。而庫裡諾夫也作為首席專家,被派往東德協助部署飛彈,並收集飛彈的相關數據。結果他悄悄將飛彈的相關數據綁到腿上,並憑藉其首席專家的特殊身份一路大開綠燈,在美國特工的協助下成功叛逃到了西德,並輾轉逃亡到了美國。

而最終蘇聯也沒有放過他,正是因為他洩露了SS-12彈道飛彈的關鍵技術,導致這款彈道飛彈早早就退出現役,120枚飛彈最終都面臨著銷毀,安德烈·庫裡諾夫和弗拉基米爾·利申卡逃往美國後,美國人專門派人保護這兩名蘇聯專家,但是在短短8個月後,克格勃特工就想辦法將他們倆暗殺,斬首後在後背用俄語寫下了「叛徒」。

相關焦點

  • 先丟米格又丟飛彈,美國三年策反兩個蘇聯專家,克格勃全力反擊
    ▲維克多.別連科,他叛逃後向美國透露了大量蘇聯空軍的整體實力和編制,克格勃想盡一切辦法暗殺他都沒有成功,據不完全統計,在前蘇解體的前50年間。當時蘇聯準備在東德邊境大規模部署SS-12中程彈道飛彈,這對北約造成了極大的威脅,所以美國想方設法的想要得到該飛彈的資料美國在一年的努力後,通過多種途徑秘密聯繫到了該飛彈的總設計師安德烈.庫裡諾夫和燃料專家弗拉基米爾.利申卡,並向他們許諾,只要他們攜帶飛彈資料來到美國的懷抱中,就會獲得8,000萬美元的賞金(折合當時匯率約合人民幣5.6億元)。
  • 飛彈專家為8千萬賣國,特工一路追到美國,叛徒付出血的代價
    上世紀美國和蘇聯除了大搞軍備競賽,雙方在人才上的爭奪賽也從未停歇,早在德國戰敗後,曾經的納粹專家被美國和蘇聯瘋搶。不僅如此,冷戰時期美國也從蘇聯搶走很多專家,用的手段基本都是金錢誘惑。美國挖牆腳的做法讓蘇聯損失慘重,但是除了報復叛逃,也別無他法。
  • 飛彈總設計師叛逃,新型飛彈被迫銷毀,數百名科學家全被辭退
    科學力量是國家發展的一大核心,人才的培養是國家的重點,尤其是在某一領域的專家,他們能夠為國家發展做出的貢獻不可被估量,因此這類人才就是「香餑餑」,自己國家很重視,其他國家也想挖牆腳。在美蘇冷戰期間,美國就想方設法的要策反蘇聯的科學家。
  • 飛彈總設計師叛逃,120枚飛彈被迫銷毀,數百名科學家被辭退
    他們對祖國的建設和發展而言,作用是十分重大的,說出來你們可能不相信就是有一位科學家為了榮華富貴選擇了背叛祖國,這個人就是前蘇聯的飛彈總設計師安德烈庫裡諾夫。因為他叛逃的原因,導致了整個科研部門的數百名科學家全部被辭退,並且蘇聯還銷毀了剛剛製作出來的120枚飛彈。
  • 國寶級專家叛逃美國,120枚洲際飛彈被迫銷毀,百名設計師遭辭退
    ,於是,美國斥巨資將一位名為別連科的飛行員買通,令其駕駛著最新的米格-25戰機叛逃到美國境內,使得蘇聯不得不立即將生產線與重要資料全部銷毀,損失嚴重,而這並不是蘇聯經歷的第一次背叛事件,那一次造成的後果更加嚴重。
  • 飛彈總師為4億美金叛逃,8個月後暗殺橫死街頭
    蘇聯就曾經有一個飛彈總師為4億美金叛逃,8個月後暗殺橫死街頭,這就是叛徒的下場。由於飛彈強大的威力,所以在軍事上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而且在那個時候,很多國家在這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正是需要這樣的技術人才。 而且蘇聯和美國,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都是非常的強大,冷戰期間雙方度想要爭奪世界霸主的位置,彼此之間也暗自較勁。美國這個國家野心是非常大的,他們往往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什麼手段都做得出來。
  • 蘇聯專家叛逃美國,洩露重要技術,120枚洲際飛彈剛問世就被摧毀
    蘇聯飛彈總設計師的叛逃之旅 蘇聯當時被稱為「畸形的巨人」,「一條腿粗一條腿細」。這些短語形象地描述了蘇聯的當時國內的弊端:輕、重工業發展不協調。由於政府沉迷與美國之間的軍備競賽,重工業的地位一升再升,輕工業幾乎被放棄。而輕工業與民眾的基本生活要求息息相關。本身這樣的模式就是走不了遠路的,飛彈總設計師安德烈·庫裡諾夫雖然地位極高,受到蘇聯很多人的尊敬,但經濟確實拮据,政府的錢都用來研製武器,沒有錢給他們提升生活質量。
  • 「白楊」洲際飛彈即將退役,俄羅斯將率先銷毀18枚,新飛彈正在換裝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4日報導,俄航天集團在國家採購官網上的文件顯示,計劃在2022年末之前銷毀18枚「白楊」洲際彈道飛彈,文件指出銷毀工程計劃在2022年11月30日前結束。
  • 俄羅斯銷毀18枚白楊洲際飛彈,性能超過我國東風-31
    在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就繼承了蘇聯超過60%的常規軍事力量和80%左右的戰略核力量。而因為獨立初期,俄羅斯的國力和經濟實力下滑非常嚴重,可以說當時的俄羅斯空有一身強大的武力卻沒有與此對應的基礎實力。在常規軍事實力急劇下滑和軍費有限的情況下,俄羅斯堅持保證戰略核力量的發展。
  • 蘇聯飛彈設計師為錢叛逃,帶走大量圖紙,八個月後暴屍街頭
    德國戰敗後整個國家的科研力量就被蘇美瓜分,蘇聯手裡就拿到了不少機密資料,其中就包括了先進的飛彈技術,儘管在經濟上逐漸被美國拖垮,但是在飛彈領域卻是一直領先著美國,這就給美國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美國為了改變這樣的局勢,採用了金錢誘惑的方式,試圖從蘇聯飛彈專家手裡獲取飛彈技術,而蘇聯還真有一個飛彈總設計師為錢叛逃,並且帶走了大量機密圖紙,只不過還沒來得及享受生活,八個月後就被人發現已經暴屍街頭。當時蘇聯的經濟已經十分拮据,但蘇聯也不是一個輕易認慫的國家,只能減少科研團隊的工資,以此來緩衝一部分的經濟壓力。
  • 美軍剛試射民兵-3,俄羅斯立馬主動銷毀18枚白楊飛彈
    核武器是當今世界破壞力最強的武器,但若想對他國形成戰力,必須有足夠的能力將其投放至別國本土,這就需要彈道飛彈,目前只有中美俄擁有射程一萬公裡以上的洲際彈道飛彈,因此被網友戲稱為「三大真理」。隨之也衍生出的一句話就是,白楊飛彈的存在令美國始終不敢欺負俄羅斯,俄羅斯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然而,就在美國接連發射了兩枚「民兵-3」之後,一向強硬的俄羅斯卻沒有任何反應,反而選擇主動銷毀白楊飛彈。
  • 《中導條約》美蘇各銷毀多少飛彈?數量竟比如今核大國庫存還多!
    美國總統川普在2019年的8月2日,宣布正式退出《中導條約》,徹底撕毀了約束美俄(蘇)32年的核武器削減條約,使這個條約變成了一張廢紙。《中導條約》全稱是《蘇聯和美國消除兩國中程和中短程飛彈條約》,籤署於1987年12月份,生效時間是1988年開始。條約的主要內容是要求雙方全部銷毀和徹底禁止射程為500公裡~1000公裡的中短程飛彈,射程在1000公裡~5500公裡的中程飛彈。
  • 蘇聯叛逃特工被中情局認定有鬼,三年後卻身居高位,無人知曉原因
    1962年6月8日,一名在瑞士日內瓦出席裁軍會議的美國外交官突然接到一個蘇聯安保人員——尤裡.諾申科的紙條,紙條上的內容大意是尤裡想跟美國「代表」取得聯繫。「代表」是一個情報界的術語,是中情局的意思,這名外交官不敢怠慢,趕緊聯繫了美國駐瑞士大使館第二秘書貝格雷,貝格雷馬上安排了雙方的第一次會面,可當他詢問尤裡為什麼會想要跟中情局合作時,對方的回答不禁惹人生疑。
  • 3個克格勃特工,輕鬆偷取先進美國響尾蛇飛彈,差點連飛機都偷走
    1966年8月15日,伊拉克空軍的一架米格-21戰機在摩薩德的計劃下叛逃到以色列,以色列隨後又提供給美國,這在當時引起蘇聯當局的震驚,米格-21當時是蘇聯最先進的戰機之一,它落入西方手中,使得蘇聯沒有技術優勢,蘇聯當時既憤怒又震驚,但又只能在表面上抗議
  • 不懷好意的合約,一旦籤署將銷毀我國所有中程飛彈,難怪美國要籤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和蘇聯籤署了一份《中程核力量條約》協議。按照協議規定,美蘇兩國將無限期禁止裝備、測試和研發射程在500公裡-5500公裡的飛彈,包括陸基彈道飛彈、潛射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這份合約的籤署也標誌著美蘇兩國開始進行核裁軍,為人類的和平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 飛彈總設計師為錢叛逃,帶走大量機密圖紙,八個月後暴屍街頭
    在上個世紀一共存在兩個超級大國,除了現在的美國,還有著一個紅色帝國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將世界拖入到了冷戰當中,在冷戰中兩個國家展開了長期的軍備競賽。在二戰結束之後,蘇聯得到了德國的飛彈研究資料,蘇聯對飛彈也有著很大的興趣,所以蘇聯大力的發展飛彈技術,最後在飛彈方面蘇聯佔據了優勢。美國在飛彈上落後於蘇聯之後,為了能夠短時間之內解決這個問題,美國就開始使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來獲得飛彈技術。在冷戰期間,美國用了大量的金錢去誘惑蘇聯的飛彈專家,希望能夠從他們那得到蘇聯的飛彈技術。
  • 一口氣銷毀18枚王牌洲際飛彈,美國卻更緊張了
    對於俄羅斯想要銷毀洲際飛彈的行為,美國卻更加緊張了,要求嚴密監視動向,因為美軍認為俄羅斯此舉,是在給最新型號的洲際彈道飛彈騰出地方。圖為俄羅斯洲際飛彈根據這份文件指出,計劃銷毀的18枚白楊M洲際飛彈,最晚將在2022年結束銷毀行動,曾經白楊M飛彈作為支撐俄羅斯大國地位的武器,為俄羅斯在前蘇聯解體後的國際動蕩中爭取到了穩固的地位
  • 蘇萊曼尼遭暗殺一周年之際美軍宣布核潛艇進波斯灣,強調可攜帶154...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就在伊朗軍事高官蘇萊曼尼遭美國暗殺一周年之際,美國海軍向波斯灣派出了一艘核潛艇,還在聲明中強調這艘核潛艇可以攜帶多達154枚飛彈。據美國「軍事」網站12月21日報導,美國海軍當天宣布,目前美軍在中東地區部署有一艘核動力潛艇和兩艘飛彈巡洋艦。美國海軍在新聞稿中稱,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喬治亞」號與「皇家港」號、「菲律賓海」號巡洋艦一起穿過荷姆茲海峽,於21日抵達波斯灣。
  • 克格勃叛逃官員結局如何?有的終生被追殺,有的反而因禍得福
    然而到了冷戰末期,有些克格勃官員在西方的蠱惑下選擇叛逃祖國。1985年克格勃連續發生了兩起高級官員叛逃醜聞,結果其中一個惶惶不可終日,始終生活在被追殺的陰影下;另外一個反而安然無恙地順利回國,算是因禍得福。這又是怎麼回事呢?1985年9月,蘇聯駐英國大使參贊奧列格叛逃英國。按理說佔了便宜的英國人應該是"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儘量低調處理此事。
  • 俄羅斯突然宣布:銷毀18枚「白楊」洲際飛彈
    據俄羅斯衛星網9月4日消息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發布在俄國家採購官網的文件顯示,在2022年之前,俄羅斯將會銷毀18枚現役的白楊洲際彈道飛彈。亞爾斯飛彈系統最遠射程達到1.1萬公裡,打擊精度為CEP200米(既50%以上概率落點距離目標200米內),其分彈頭技術使其最多可以攜帶8-10枚分彈頭打擊不同目標。和白楊比起來,亞爾斯系統在繼承了白楊突防性能的同時,採用了更好的新型突防系統。更關鍵的是,亞爾斯飛彈擁有比白楊飛彈多出20%的投擲重量,這代表著其可以攜帶更多的誘餌或是彈頭載荷,對飛彈的性能提升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