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中國—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能否持續?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新聞網

(聚焦東博會)後疫情時代 中國—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能否持續?

中新社南寧11月29日電 題:後疫情時代 中國—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能否持續?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在疫情導致全球貿易萎靡之際,中國與東協貿易卻逆勢上揚,東協超越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後疫情時代,中國—東協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能否持續?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簡稱東博會)期間,這一問題成為與會者的焦點話題。

分析人士認為,受益於雙邊關係加深和互信的不斷增強,中國與東協經貿往來升溫將是長期趨勢而非短期現象,今後料將有更大突破。

經濟互補留足空間

東協躍升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這在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看來,有些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他表示,中國與東協國家比鄰而居,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潛力大。許寧寧看好後疫情時代中國和東協的經貿合作前景。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莊國土教授認為,中國和東協都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發展速度最快的地區,經濟發展程度存在強大互補性。中國和東協的資源和產業互補,讓東協搭上了中國經濟發展快車,給雙邊貿易注入強勁動力。這種互補空間還一直在擴大,給後疫情時代雙方的經貿合作留足了空間。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王有鑫認為,由於東協國家經濟和貿易受疫情的衝擊相對弱於歐美,疫情得到控制之後復甦迅速。東協的經濟增長潛力,將擴大其與中國之間雙邊貿易往來。

自貿區升級給足馬力

東協能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與《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議定書》生效有著密切聯繫。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生效,給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帶來利好。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以來,由於原產地規則、貿易通關協定、服務貿易、投資領域等方面門檻降低,自貿區紅利得到進一步釋放。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協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認為,得益於自貿區的升級,中國與東協貿易正處在快速發展軌道上。中國—東協開放式合作的正向外溢效應將助推雙方經貿關係再上新臺階。

莊國土認為,?《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議定書》生效撬動了中國和東協??貿易的新一輪提升。升級議定書生效後,中國和東協90%以上的商品實現零關稅,雙方的經濟融合無論是在規模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已提升到更高水平。

許寧寧認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也有利於中國與東協經貿關係進一步升溫。

數字經濟合作提供無限可能

疫情之下,中國和東協合作要煥發新活力,需插上數字經濟的「翅膀」。本屆東博會,正是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其目的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東協秘書長林玉輝在東博會上表示,數字經濟是保持東協與中國夥伴關係穩定發展的一大重要領域。中國在數字互聯互通領域實力強大,備受認可,為東協國家提供了無限機遇。他相信,在中國支持下,東協數位化轉型將注入新活力。中國在金融科技、數字支付體系等領域的專長也將支撐東協與中國貿易投資發展。東協方面曾預計,到2025年,東協的數字經濟將從2015年佔GDP的1.3%提高到8.5%。而中國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對東協而言將是分享經驗的珍貴夥伴。

寮國駐華大使坎葆·恩塔萬表示,2020年是東協—中國數字經濟合作年,雙方將擴大在5G、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以及數字疫情防控方面的合作,這將把中國與東協的合作推向更高階段。

張建平表示,中國—東協跨境電商等雙邊數字經濟的合作目前呈現出蓬勃增長勢頭,數字經濟將以高效和便捷,成為撬動未來中國—東協貿易發展的重要力量。(完)

相關焦點

  • 【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9月27日...
    2020-09-27 17:58:57來源:FX168 【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9月2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說,今年1-8月,中國與東協貿易總值達到4165.5億美元,同比增長3.8%,佔中國外貿總值的14.6%。
  • 中國成為越南東協地區第一貿易夥伴,經貿合作走向縱深
    今日,越南工貿部貿易促進局與中國-東協博覽會(CAEXPO)秘書處聯合舉行2020年東博會越南-中國食品飲料行業網上採購對接會。 這是2020年東協中國博覽會框架內系列活動之一,為越中企業貿易合作牽線搭橋。 越南貿易促進局副局長黎黃才強調,近年來越中貿易關係發展迅速,成為各自國家經濟增長的推進器。 2020年儘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但越中雙邊貿易額仍大幅增長。
  • 海外網評:中國—東協合作「三十而立」
    中國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中國—東協合作已成為最成功、最具活力的地區合作樣板。  尤其是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和東協守望相助、互施援手,率先開展抗疫合作,率先推動復工復產合作,帶動整個東亞成為全球抗疫的示範區,經濟復甦的領頭羊。2020年,中國—東協第一次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
  • 國際銳評丨「中國倡議」助力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強調要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並就此提出四點倡議,體現出中方持續推進與東協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再升級的真誠意願。
  • 鹿心社藍天立人民日報撰文: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東博會、峰會舉辦以來,共有83.2萬名中外客商參展參會,在貨物貿易、投資、服務貿易、國際產能合作、跨境園區建設等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有效促進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升級發展。在新冠肺炎疫情導致世界貿易萎縮、人員往來受到嚴重影響的背景下,今年1—10月,中國—東協貿易額逆勢增長7%,雙方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暢通「南寧渠道」,深化多領域交流合作。
  • 「後脫歐時代」中國—東協需要關注什麼?
    而作為英國主要經貿夥伴的中國與東協國家,在「後脫歐時代」又該關注些什麼呢?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此前就已表示,新加坡願意在英國脫歐後,以歐盟—新加坡自由貿易協定為討論基礎,繼續與英國磋商,籤署新的雙邊自貿協定。而據柬單網近期報導,柬埔寨皇家學院研究中心主任Ky Sereyvuth透露,在過渡期結束後,英國將繼續維持對柬埔寨的出口貿易特權,他預計柬埔寨和英國將在2020年商討自由貿易協定。
  • 承載著合作共贏的夢想——寫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
    作為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國際平臺,東博會通過不斷夯實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水平,縱深拓寬經貿交流渠道,探索後疫情時代進一步拓寬中國-東協合作領域。17年來,東博會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積極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戰略,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與東協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
  • 國際時評丨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步伐更加穩健有力
    新華社吉隆坡1月17日電(記者林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月11日至16日對緬甸、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與各國就團結協作應對疫情、推動中國—東協關係提質升級等達成廣泛共識。與此同時,中國研發的新冠疫苗開始在東協國家投入使用,為東協國家戰勝疫情、復甦經濟提供助力。
  • 中國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 外交部:推動中歐經貿合作邁上新臺階
    在今天(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根據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中國在今年三季度已經取代美國成為歐盟的第一大貿易夥伴。中歐貿易額在今年1—9月達到4255億歐元,超過歐美的4125億歐元。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新華社新加坡12月5日電專訪:RCEP為中國-東協合作注入新動能——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新華社記者王麗麗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餘虹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儘管受到新冠疫情影響
  • 中越班列開行3年助力中國-東協「交友擴圈」
    本報訊(記者黎兆齊通訊員景飛飛李伊韋建松)昨日,中國南寧到越南河內貨櫃跨境班列迎來開通運營3周年。逆勢增長的運量將中國西部與東協緊密相連,當前正加速推動中國和東協經濟的復甦。   中越貨櫃跨境班列是一條連接國內至東協國家的陸路國際聯運班列,是中歐班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東協國家的特色水果、電子產品、日用品等貨物通過回程中越班列到南寧集結後發往中國各地,經過重慶或成都發往歐洲各國;國內的光伏、棉紗、電子元件、柴油機等貨物在南寧集結後,訂艙中越去程班列經憑祥鐵路口岸前往越南等東協國家。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全面建成十周年回顧與展望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陷入深度「負增長」,國際產能合作模式遭受重創,東協作為世界舞臺中的重要參與者同樣難以倖免。面對疫情的深度重壓,中國與東協國家致力於維護和發展雙邊經貿合作,在經濟恢復、經貿潛力等方面展現巨大的生命力,2020年前三季度雙邊貿易額高達4818.1億美元,並互為雙方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在規模和內涵上均實現逆勢上揚和向好發展。
  • 李克強在第23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全文)
    疫情發生後,中國和東協率先開展區域抗疫合作,我和各位同事多次通過線上方式會晤,圍繞應對當前挑戰進行了深入溝通探討。在雙方共同努力下,經貿合作克服疫情影響,實現穩定增長。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東協貿易總額達4818.1億美元,同比增長5.0%,東協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東協全行業直接投資達107.2億美元,同比增長76.6%,充分展現了雙方合作的堅實基礎和發展潛力。
  • 煙臺對話東協:借勢RCEP共繪「一帶一路」發展新藍圖
    膠東在線12月5日訊(記者 賈楚航 通訊員 牟小龍)12月4日,中國·煙臺「一帶一路」對話東協專場活動舉行,旨在全面落實《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持續加強與東協的合作,共繪美好願景、共謀發展藍圖。活動由煙臺市人民政府、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聯合主辦。
  • 中國-東協工業軟體合作大有可為——中國東協工業軟體國際合作論壇...
    中國與東協睦鄰友好,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各領域尤其是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成效明顯。在工業軟體的技術支撐、研發創新、標準互認等方面,中國與東協國家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雙方應以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為契機攜手同行,共享機遇,讓工業軟體催生新動能、增添新活力。要在工業軟體研發、標準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著力提升工業軟體技術支撐保障能力。
  • 經濟學家: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協
    經濟學家指出,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有不確定性,但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協成員國。商務部數據顯示,在2020年第一季度,東協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亞洲一位知名經濟學家說,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但中國的經濟復甦將惠及東南亞國家協會(簡稱東協)成員國。
  • 疫情下,中國海運貿易或將引領經濟發展新潮!運價暴漲,要出的貨還...
    2019年,中國海運進口量佔全球海運進口量的22%,中國海運出口量佔全球海運出口量的5%。 2020年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大。中國2020年第一季度GDP去年同比下降6.8%。中國第二季度GDP僅同比去年增加3.2%,GDP的增長低於疫情前的趨勢。
  • 觀中國|從5個「10+1」到1個「10+5」:RCEP助力中國-東協合作
    導讀RCEP將為中國和東協企業提供更加開放繁榮的區域大市場,促進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夥伴關係,將助力構建更加緊密、包容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RCEP未來還有望吸納新成員加入,推動形成更高水平、更大範圍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中國與東協引領新時代的區域經濟合作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 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舉行
    本報訊 近日, 由中國貿促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暨中國—東協自貿區10周年特別會議在南寧舉行。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廣西壯族自治區代主席藍天立出席論壇並致辭,泰國工業聯合會會長素潘發表視頻致辭。中國和東協國家政府官員、工商界代表和專家學者約200人參加論壇。 高燕在開幕式上表示,在疫情背景下,中國與東協貿易和投資逆市上揚,彰顯了巨大合作潛力。《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籤署為中國與東協經貿合作帶來新機遇。
  • 中國東協合作「好戲連臺」是對外部離間的有力回擊
    繼印尼總統特使和菲律賓外長訪華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11日啟程對柬埔寨、馬來西亞、寮國、泰國進行正式訪問並過境訪問新加坡。這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中國與東協著力推進「後疫情時代」交往合作的新一輪外交互動,不僅將助力各國經濟恢復和社會發展,也將通過共同倡導多邊主義為地區和全球的和平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