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雎》源頭吳王渡

2020-12-15 運城市委宣傳部

厚道運城昨天

吳王渡口(資料圖)

黃河渡口不只是古代漕運碼頭,更見證了長遠的黃河歷史,體現了深厚的黃河文化。喧騰的黃河古渡口,至今還殘留著中華文明進程的吉光片羽。它見證了三晉五千年來的輝煌與滄桑,目睹了晉商文化風採的形成與繁盛,記錄了河東大地萬物生靈的苦難與幸運。

在臨猗縣西的黃河東岸,這裡既有黃河奇景沙燕窩,又是西漢名將韓信渡河襲魏豹的地方;這裡既是晉商之祖猗頓的發家之處,又是抗日名將傅作義、外交家姬鵬飛的誕生地;這裡既有二百萬年前古脊椎動物化石遺址,又有新石器時期龍山文化遺址。

吳王渡口(資料圖)

水上交通要道

吳王渡,因垣上的吳王村而得名。《山西通志》裡這樣記載:「昔有吳、王二姓居此,故名。」這裡曾店鋪林立,車水馬龍,一派繁華景象。至今2600多年,古渡一直是連接秦晉兩岸的水上交通要道。

古渡口始建成於公元前636年,相傳由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所建,興於兩漢,盛於大唐。明清時代與禹門渡、風陵渡齊名,號稱黃河「三大渡口」。

據史料記載,公元前636年的春天,流亡19年的晉公子重耳在秦國的支持下重返晉國,即位晉君。當初,重耳就是從吳王渡河入晉,使晉國走向輝煌。短短幾年時間,便開創了春秋五霸的豐功偉績,成為名垂青史的晉文公。

三家分晉之後,這片土地便劃入魏國的版圖。作為四大古渡之一的吳王渡,一面臨河,三面環溝,地勢險要,自然成了軍事要塞、兵家必爭之地。在距渡口一公裡處,至今仍保留著當年魏王寨的寨門。

公元前204年,魏王豹反叛劉邦,劉邦封韓信為左丞相,進攻魏國。韓信採用聲東擊西的方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佯裝在河西的臨晉關(今陝西大荔)渡河,魏王豹信以為真,在河東蒲坂(今永濟)嚴陣以待。結果,韓信悄悄從上遊的夏陽川下水,突然直登吳王渡,在此擺兵布陣,一舉攻下魏國重鎮安邑,俘虜魏王豹,為劉邦一統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在此面向黃河的坡上,至今仍屹立著韓信大將軍的巨大塑像,被稱為點將臺。

吳王渡口(資料圖)

斷橋流凌獨特

站在韓信點將臺上往下眺望,滾滾黃河一望無涯,秦晉風光一覽無餘。

2008年春天,吳王渡持續了千年的撐船擺渡歷史結束,一座現代化浮橋取代了它連接秦晉。一時間,平日裡略顯落寞的吳王渡忽然熱鬧起來,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河還是那條河,村寨還是那個村寨,周圍的崖還是那些崖,河水還會不舍晝夜地流淌,但渡口已經不存在。

吳王渡口斷橋流凌(資料圖)

值得一提的是,這座浮橋為古渡創造了「斷橋流凌」的獨特景觀。原來每年冬天,為了使流凌順利通過,浮橋幾乎要拆除部分鋼鐵舟船,形成一段時間的斷橋,給流凌讓路。據當地人講,站在橋頭,往日車水馬龍的浮橋會被拆掉5組鐵船,空出20多米寬的河面,混濁的河水緩緩流過。

吳王渡口(資料圖)

《關雎》發源地

吳王渡旅遊景區南起東張鎮夾馬口村、北至角杯鄉吳王村,是依託和利用黃河景觀、黃土溝壑地貌、歷史文化、當地風俗民情等資源,開發建設的一處集休閒度假、遊樂參與為一體的,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旅遊風景區。

這裡既是我國第一首愛情詩《關雎》的發源地,又有傳說中的童子泉;既有千年古道,又有現代浮橋;既有古代軍事要塞,又有現代水利樞紐;既有江南水鄉之秀美,又有北方大漠之粗獷。

相傳,周文王與妃子太姒一見鍾情的愛情故事,就發生在吳王渡與對岸夏陽川之間的「河之洲」上。「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首篇《關雎》中的優美詩句描繪的就是這個地方。黃河主流緊靠東岸的吳王渡,抬頭西望,蘆葦在微風中搖蕩,萬頃荷花裝點出一個又一個綠洲。如此美景,難怪會凝練出如此優美的詩句。

在臨猗,不得不提一個人,他就是2400多年前富甲天下,與陶朱公範蠡齊名的巨商猗頓。他是中國歷史上白手起家暴富的第一人,是戰國初年著名的大手工業者和商人,對山西地區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人們尊稱他為布衣商聖、晉商祖師。

猗氏故城位於臨猗縣牛杜鎮鐵匠營村東側,始建於西漢。附近有關猗頓的遺蹟還有猗頓墓、猗頓祠、「陶朱故裡」太範村、猗頓宅,宅旁有陶朱公祠、鹽運道以及桃園、杏園、桑園、繡花園共300餘畝。

猗頓墓規模不大,但古樸肅穆。自古以來,富比王侯者,何止百千人。但猗頓這位布衣商人,卻受到後人世世代代的紀念,這值得人們深思。

臨猗雙塔(資料圖)

雙塔交影稱奇

尋訪了吳王渡,領略了河東文化,感受了黃河神韻,了解了歷史滄桑,不如信步於臨猗縣城,看看那裡的風景。

臨猗雙塔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坐落在臨猗縣城北隅的雙塔,東西對峙,又稱「雁塔」。雙塔始建於隋唐年間,這裡原先是寺院,現在寺院已經被毀,僅存雙塔。

傳說,許仙與白娘子的故事最初發生在臨猗。法海由於嫉妒許仙與白娘子的愛情,便把他們分別困在兩塔內。西塔內藏白蛇,稱為「白蛇塔」;東塔內隱許仙,稱「許仙塔」。許仙塔的第七層還藏有二人的畫像,第三層有一尊鐵鑄的許仙人頭像,面向西塔,日夜相望。許仙與白娘子的真摯愛情感動了玉帝,玉帝便命太白金星在雙塔內各放一寶,讓他們每年七夕相會一次。從此,每年七夕黃昏,雙塔之影在月光下緩緩交融,相依相偎,好似夫妻恩愛團圓。

於是,美麗的傳說締造了獨特的景觀。「雙塔交影」又稱「雙塔斜影」,是指農曆正月、九月十五黃昏,三月、七月十六早晨,太陽和月亮同時位於東西方天邊(或相反),日月之光分別從東西方照射雙塔,使東西而立的雙塔之影從不同方向向中間緩緩移動,交融在一起。

其實,「雙塔交影」奇觀並非偶然,而是我國古代工匠的科學創舉。建築中蘊含豐富的科學,科學又通過神話來表現,這正是中國古代科技的一種重要而又常見的表現形式。

來源:山西青年報

編輯:小厚

相關焦點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河」在什麼地方?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開篇《關雎》以一對求偶關雎的親密呼叫展示青年男女男歡女愛的幸福追求,成為千古絕唱。「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河」在哪裡?是哪條河?叫什麼名?搞清楚了,還有點意思。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雎鳩中的雎鳩,到底是什麼鳥?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關關雎鳩中的雎鳩,到底是什麼鳥?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關雎》講的是什麼...
    《關雎》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全面反應了先秦時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詩中廣泛的運用賦、比、興的寫作手法,並開創了我國傳統詩歌的現實主義之先河。 《關雎》選自《詩經.周南》,這是一支相思曲,講的是以為貴族小夥戀上了一河濱採荇的姑娘,思而難忘,輾轉無眠,夢想著娶她回家,過上琴瑟友之的美好生活,詩篇情思無邪,句式迴環,音調富於節奏感
  • 詩經裡的愛情: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千萬記得,吾名關關
    歡迎大家來到閒耍堂,我是堂土國風 · 周南 · 關雎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第一篇究竟寫的是一種什麼鳥
    《詩經》的開篇第一句「關關雎鳩」,寫了一種名為雎鳩的鳥。可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在為此爭論不休:雎鳩到底是一種什麼鳥呢?不知從哪裡聽來的,東方朔也很淵博,他認識一種蟲,名曰「怪哉」,冤氣所化,用酒一澆,就消釋了。我很想詳細地知道這故事,但阿長是不知道的,因為她畢竟不淵博。現在得到機會了,可以問先生。
  • 官山鎮:呂家河新民歌《關關雎鳩》入選央視民歌中國
    關關雎鳩蔡峰;吳姿霖 ▼滑動查看更多 歌詞 關關雎鳩 演唱:蔡峰 吳姿霖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愛情詩「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你可知其背後的人生哲理?
    《詩經》開篇《關雎》被很多人認為是中國古代最美的愛情詩之一。其實,在愛情背後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讓人受益匪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關關是水鳥相和的鳴叫聲。雎鳩和鳴相對唱,雙雙棲息在河中的小洲上。有位純潔美麗的好姑娘,君子想和她匹配。相傳鳩鳥無論雌雄都情意專一,和常鳥不同。用來比喻君子與姑娘之間的情感純潔無暇。此女子,無論外貌和內心都很美,秀外慧中,內外合一,是天下男子心目中的理想伴侶。
  • 【夜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最早讀《關雎》,應該是初中吧,記得當時對後面的那些「參差荇菜」是流之還是採之一直沒有搞太清楚,就記住了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且,那時以為這個「好」字讀四聲,於是就簡單的理解為
  • 學習《關雎》,談一談古人的撩妹套路……
    今天我們來學習詩經周南中的第一篇《關雎》夫子曾經說過,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也曾說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由此可見詩經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而作為詩經中的第一篇《關雎》更是獲得「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好評……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文。《關雎》[先秦 無名氏]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詩經第一篇.關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體現孔子怎樣的愛情觀?
    到春秋孔子刪詩保留詩三百篇詩經第一篇:國風.周南.關雎先秦:佚名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譯文(中國古典文學家餘冠英譯):水鳥兒關關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條條,哥兒想和她成雙。
  • 我們認為《關雎》是一首情詩,但實際上還有一層更深的隱藏含義
    《詩經》內容豐富,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有山水有田園之美……詩情潤於筆下,智慧而又寧靜致遠,渾厚而又天然大氣,讓人深深為之著迷。聖人孔子當時收集了3000多首詩,但他卻挑選了《關雎》放在第一篇,並不是隨便挑選的,而是動了一番心思,而《關雎》蘊含著的意義也並不是僅僅是表達愛情那麼簡單。《關雎》全詩為: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 論一個痴漢的自我修養|《詩經·周南·關雎》
    《關雎》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詩歌,在義務教育的語文教學中重要程度不亞於魯迅先生的文章。今天我們講關雎,從他的主人公講起,講在周朝時期,男生是怎麼追求女生的。首先第一步,找到一個心儀的女孩子。我們來看一眼文中怎麼寫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從《關雎》到「520」訴說亙古的愛情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裡有一首詩《關》: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採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水島之上,空氣清新,雎鳩和鳴,河水微瀾。一位小夥徘徊其中,不停地向對岸望去,那裡有一位勤勞美麗的女孩正在水邊採摘荇菜。荇菜,是一種水生植物,它們在流水的衝刷下參差不齊,漣漪纏綿。女孩美好的樣子,使小夥子心旌動搖,立即上前追求,卻被女孩羞澀地拒絕了。
  • 薦書|《戚多稼詩歌集——雎鳩關關》,那些打動人心的真善美
    剪一寸月光江南曲巷江山萬裡金風送爽金色的割麥者金色的許諾津巷錦鯉雎鳩關關忘川河我曾經來過無眠之夜舞盡韶華西風錯下一個路口弦音牽長袖向善之力雎鳩關關西風中的蕭瑟,凝聚成一幅,變幻的畫卷,涼涼的風,點亮了夜的華章,燈火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