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四年裡,中國100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增長是多少?
我們來看看這個數字是否符合你的想像——
2016年12月,全國百大城市房產價格指數是13035元/平方米。
到2020年的11月,這個數字是15755元/平方米。
粗略一算,中國房間四年漲了21%,如果算年均複合增長率,則房價平均每年上漲4.9%。
在這35個月中,我們的平均CPI是3.3%,勉強跑贏通貨膨脹。
也許你會認為很多城市的房價是被平均了,我們來看一些具體的城市——
過去四年,北京和上海的房價年均複合增長率都只有2%,蘇州3%,武漢4%,杭州和成都是9%,貴陽漲得較猛,達到11%。
房產收益率VS其他投資收益率
如果今年你把錢放銀行一年期定存,你將得到的年利率是1.75%。但如果你去投資黃金,買點金條,其收益率是13%——
相比之下,投資房產的收益率就明顯競爭力不夠了,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的收益率是房產投資年收益率的6-8倍左右。
儘管股票、指數型基金容易波動,但仍然重新顛覆了過往人們的財富認知:以過去四年為一周期,在國家堅決執行「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子已經不再是一個最具投資效率的標的物。
土地價格上漲VS房價嚴控
2018年全國房地產調控次數高達450次,2019年620次,創歷史新高。
而今年調控的步伐依舊沒有停止:1-10月政策調控次數達到425次。
除了越來越嚴格的樓市調控外,房地產整個產業也被重點關照,房地產,這個過去20年一路被唱高的產業,已經不再是經濟發展的主引擎。
8月底,國家住建部和央行提出了迫使房地產企業降低槓桿水平的「三道紅線」:
1)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
2)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
3)現金短債比不小於一倍
即使一家房企一條線都沒有踩中,2021年有息負債規模增速仍不得超過15%。
還有一個矛盾就是,土地價格的上漲。
2020年前10個月,全國百大城市土地成交價格同比增長14.8%,特別是一線城市迎來了爆發:土地成交面積同比大漲22%,土地出讓金更是上漲58%。
再根據《全國百城居住用地價格報告》,中國四個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居住用地價格達到1.72萬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9%。
土地的價格上漲了,但在「房住不炒」的調控政策下,一、二線城市的新房價格指數卻幾乎紋絲不動。
正是在這種充滿矛盾和兩難的宏觀環境下,中小房地產公司迎來了冬天,房地產行業開始了新一輪洗牌,呈現出行業集中程度不斷提高的趨勢。
據統計,到今年11月底,全國房地產企業破產數超過了400家,特別是原本從事製造業、在前幾年試圖到房地產行業來撈一點快錢的企業,這兩年大批地死去;而資金槓桿一向用得比較足的大型企業,今年以來頻繁曝出資金鍊緊張、降價賣房的消息。
如果你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已經擁有至少兩套房子,除非為了自身改善住房,否則不建議進行新的不動產投資。
你的錢需要放到更有投資效率的籃子裡。
對於投資,我們首先要知道投資增長的通道在哪裡,過去20年投資房產吃的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紅利,以後未必如此。
其次,我們需要找到專業的人來幫助我們完成更專業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