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起小時候的玩伴,現在不是工人、計程車司機,就是黑道混混。他們和我哪裡不同?沒有。不,只有母親不同。」——北野武
最近讀了北野武《菊次郎與佐紀》,這本書講述了他的出身、父母、兄弟和家庭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北野武的母親佐紀,這個平平無奇的家庭主婦,出生底層,卻養育出四個優秀的子女:大兒子企業高管,次子大學教授,三子北野武著名導演,女兒開家庭旅館。
她95歲去世,葬禮上,娛樂圈名人明星送花圈不奇怪,畢竟她的兒子北野武是大導演。但是,日本總理小源惠三也送上花圈悼念。她從普通家庭婦女逆襲傳奇媽媽,獲得了社會廣泛的尊重與敬意。
面對貧寒的家境、家暴的老公、喪偶式育兒,重重困境,北野武母親佐紀突圍成功,教子有方,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本文從三個角度分析這位傳奇母親的教子智慧,來探求一個家庭母親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以獲得現實意義。
一、 用教育斬斷貧窮,堅信知識改變命運
俗話說:家長的高度決定孩子的層次。
出生底層,靠什麼改變命運呢?佐紀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在子女教育上奉行「用教育斬斷貧窮」的基本方針。
佐紀曾在師範學校就讀,畢業之後在男爵家擔任家教。這份經歷讓她具備超越本階層的思維模式和眼光,極為重視孩子的教育。
佐紀為了子女的教育,屢出奇招,比如北野武過生日,收到的是「自由自在」學習參考書;喜歡打棒球沒有手套,鄰居大嬸偷偷送給他,卻被佐紀悄悄換成了參考書;佐紀為了考研北野武英語培訓班學的怎麼樣,硬學會了幾句英語。
佐紀的四個孩子,除了北野武大學輟學,其他全部大學畢業,成為了企業高管,大學教授,創業者。
二兒子北野大說,母親佐紀才是被貧窮浸染的北野家,最大的財富。
二、虎媽柔情,加密的愛
文化類節目《見字如面》關於北野武與母親佐紀,說了一段話:加密的愛,剛開始看不出來的,往往到最後他才破解。一方面讓他去攀巖,讓他去做一些高難度的動作,一方面悄悄給他系上一個他不知道的保險帶,或者在下面悄悄放一個護墊。我愛你是因為你需要愛,一輩子,虎媽柔情。
是啊,虎媽柔情。
佐紀用盡各種辦法,威逼利誘兒子學習,稍微偷懶反手一巴掌。北野武在虎媽的鞭策下,考上大學,竟然選擇退學!輟學之後,半年沒交房租,以為房東好心,沒想到背後是佐紀默默為他交了房租。
北野武出名之後,經濟寬裕,佐紀兩三個月就打電話要錢,二十萬,三十萬,他以為母親眼中只有錢?沒想到是佐紀擔心他做藝人不紅,不擅理財,所以變著花樣為他存錢。
北野武出事,她說:要判刑就判死刑吧!
摩託車意外,她說:撞死就好了!
看似冷漠刻薄的背後,隱藏了佐紀對兒子加密的愛。
北野武曾說「我已經做好準備展示我的一切,最糟或最好的一面都可以,呈現那個真正的北野武:我的齷齪、錯誤、瘋狂、愚昧。」
或許北野武內心深處,知道母親佐紀會接納他的一切,他最糟或最好的一面。
三、成為家庭的權威、核心,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良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北野武的父親菊次郎是個酒鬼,喝得爛醉就會發酒瘋。這樣的家庭環境,對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多少是有害的。佐紀為了給兒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在北野武小學之前,幾乎沒和父親正面相對。她總是讓兒子早睡,避免見到酒鬼父親。
在北野武的家庭裡,少有父親耍威風的時候,完全女權至上,媽媽才是家庭的權威。大多數時候,都是菊次郎被佐紀刻薄的語言打的灰頭土臉。
一個好女人影響三代人的幸福,一個好媽媽能夠改變孩子的一生。佐紀作為北野家庭的權威,承擔的責任重大。當問題出現的時候,她不是抱怨,指責、批評,而是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為了北野武得到老師更多關照,佐紀主動為班主任老師藤崎先生洗衣做家務;家庭經濟緊張,佐紀領著大媽大嬸積極做副業賺錢貼補家用;當北野武工作之後,又幫兒子打點,找機會送合宜的禮物給同事。
當北野武鬧出女人問題,佐紀總是站在媳婦這邊,給媳婦道歉。
轉眼教訓北野武:「混蛋,讓老婆哭,會糟老天責罰。」
胡適曾說:「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度過了少年時代,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14歲(其實只有12歲零兩三個月)就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可見母親對一個人的影響之深遠,北野武亦坦承:「我大部分電影的拍攝都來自於小時候家庭用餐時的儀式,甚至人生中的一切,都來自於家庭(尤其是母親)教育中最基本的那些東西。」
【結語】
北野武曾經說過:我是全國最戀母的男人。
母親佐紀給予他的愛、包容與溫暖,恆久流傳。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母親,大多數女人也會成為母親,在漫長而艱辛的養育之路上,我們有過養育孩子的歡樂,有過痛苦,甚至有過吼叫,急躁焦慮。如何經營好親子關係,如何當一個好媽媽,我們可以從北野武媽媽佐紀身上學習,她身處底層,面對困境和挫折,披荊斬棘,剛柔相濟,重視教育,不哀嘆不抱怨,升級打怪,著眼於解決問題,從不曾放棄孩子和人生。
教育學者、作家尹建莉說: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從孩子呱呱墜地的一刻起,我們兼任媽媽與老師雙重身份。不管現實如何,努力做一個智慧的媽媽,實現自己人生的逆襲,改變孩子的命運,是我們此生不渝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