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明面業增持與減持 流動性壓力多大、百億夢多遠?

2020-12-15 騰訊網

獨立 稀缺 穿透

畫餅不易、圓餅更難

作者:郝科科

編輯:王山而於太香

風品:沈清王珏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臨近年末,又是各家盤點時。

截止12月14日收盤,克明面業股價19.27元/股,相比開年的11.51元/股,漲幅近80%,成績單算得亮眼。

但拉近目光,近三個半月持續震蕩下行。相比8月25日的高點26.77元,下滑已超25%。

01

減持與增持

LAOCAI

8月25日,克明面業發布業績預告,前三季度淨利約2.59億元~2.72億元,同比增長95%~105% 。

有研報認為,股價下跌與其第三季度業績環比下降、低於預期有關。

乍看有些道理,只是對一家10多倍市盈率、市值僅六七十億的消費股而言,時間長度及跌幅度是否反應過激呢?

11月25日,克明面業發布公告:擬募資總額不超62720萬元(含本數),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有息負債。定增認購對象確定為總經理陳宏,其為公司實控人陳克明之子,雙方為一致行動關係。

這並不是陳宏第一次增股。今年5月,克明面業曾發公告:總經理陳宏規劃「未來三年增持本公司股票或認購員工持股計劃份額合計不低於1.7億元,半年內增持不低於3000萬元。」

一般意義上說,高管增持即可優化財務結構、降低負債規模、增強抗風險能力,又可展示公司向好預期、提振投資者信心,是利好之舉。

那麼,為何市場反應平淡呢?

頗具戲劇性的是,一面是總經理熱情定增,一面是股東接連減持。而增減背後,伴隨克明面業今年前八月股價的大幅增長,克明家族成員陸續高位套現。

Wind數據顯示,克明面業今年以來6名股東合計減持2529萬股,約合市值2.15億元。股東分別為高管陳陽、陳曉珍、陳宏、陳源芝、員工持股計劃及二股東湖南資管。

也是今年5月,第二大股東湖南財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湖南資管」)減持克明面業986.38萬股,佔總股本2.97%。8月其又宣布減持不超1002.84萬股,佔總股本3%。

這一舉動,曾引發不小熱議。

公開資料顯示,湖南資管系湖南財信金融控股集團下屬公司,後者是湖南省政府授權的國有資產投資。2018年末,克明面業與財信集團籤署戰略協議——以湖南資產管理作為實施單位,協同財信集團旗下的基金、證券、信託等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實現互利共贏。

重要股東減持,自然耐人尋味。

甚至,引來深交所「是否存在配合大股東減持股份的行為」的問詢。

克明面業表示,其減持系其自身資金需求,今年8月份其發布減持計劃後未有減持行為,現仍為持股5%以上的股東。

所言不虛。

問題在於,湖南資管持股企業並非克明面業一家。甚至在4月及8月,其還有數次增持動作。

02

存貨高企、流動性壓力幾何?

LAOCAI

還是看看克明面業自身。

公開資料顯示,克明面業成立於1984年,以研發生產掛麵為主。2012年3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被稱「掛麵第一股」。2017年,克明面業收購五穀道場方便麵。目前主要生產銷售掛麵、溼面、方便麵、麵粉、米粉、大米等製品。

2020年,受疫情影響,「宅經濟」火爆,家庭食品迎來春天。

聚焦克明面業,今年前三季度營收約29.16億元,同比增長29.6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2.89億元,同比增長117.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約為2.67億元,同比增長158.99%。

盈利雙增,值得肯定。細品,則不乏隱憂。

第三季度,營收、歸母淨利環比下滑,分別為9.78億元、0.66億元,不及第二季度的10.52億元、1.19億元,尤其是淨利下降超40%。

存貨高企也很刺眼。從年初的3.33億元增至三季度末的6.34億元。

資產負債率近三年逐年上升:從2017年27.94%增至2019年的45.46%,負債金額由8.36億元升至18.73億元。

好消息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克明面業資產負債率已降至。

但克明面業也坦言,「公司流動負債佔比較大,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較低,公司面臨一定的短期償債壓力。」

並非自謙。

三季報顯示:克明面業流動比率1.16倍,速動比率0.75倍,在申萬食品加工板塊65家上市公司中排名約52位。

克明面業表示:為支持公司發展戰略,公司近年加大投資力度和資本開支規模,資產規模和業務規模不斷增加,日常營運資金需求亦不斷增加。為滿足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除通過經營活動補充流動資金外,公司還通過銀行借款等外部融資方式籌集資金以滿足日常經營之需,充分利用財務槓桿......

當然,槓桿也帶來了營運壓力。數據顯示,2017-2019年,公司營收規模總體上升超33%,營運資金規模總體下降超114%。

2020年9月18日,克明面業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於終止部分募投項目並將該募集資金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同意公司終止募投項目「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項目」,並將剩餘募集資金(含理財收益和利息收入)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用於公司日常經營活動及歸還貸款。

截至2020年8月31日,剩餘募集資金10168.29萬元(含利息收入和理財收益扣除銀行手續費的淨額),其中募集專戶活期餘額1868.29萬元,未到期理財金額8300萬元。

且這不是首次變動。

去年11月,克明面業宣布中止2015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投項目「成都年產10萬噸掛麵生產線項目」,並將該募集資金用於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

行業分析師李晨表示,對快消類企業而言,營銷網絡、品牌建設、生產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惜改變募資用途也要補充流動性,可見企業資金壓力。

從此看,股價熱度下降、股東方態度改變也就在情理中。

今年10月,克明面業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公司擬向不超過20位核心員工授予公司股份492萬股,涉及資金約2955萬元,受讓股價6元/股。

根據民生證券測算,上述股份若全部行權,獲利空間約229%。

考核標準也不低。2020至2022,其淨利需達到2.85億元、3.15億元、3.3億元,同比增長38%、10%、5%。

提振信心、護盤保盤之情溢於言表。

問題在於,市場是否買單?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至2019年,陳克明家族直接間接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協議轉讓及發行可交換債等途徑,已累計套現約10.65億元。而據《投資者網》研究發現,其最新股權質押率已達34.22%。

早在今年5月,深交所就要求克明面業說明總經理上述增持計劃的具體資金來源,該計劃是否屬於不可變更、不可撤銷的承諾,並說明公告披露前半年內總經理及其一致行動人買賣公司股票情況。

克明面業回應稱:「陳宏鑑於目前公司主營業務良好的發展態勢,對未來發展前景的堅定信心,近幾年持續增持公司股份;本次定增尚需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及有關審批機關的批准或核准,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對克明面業淨利潤影響達10%以上的子公司共25家,其中11家出現虧損,虧損總額4142.02萬元。結合第三季度的營收盈利環比下滑,上述考核標準不是輕鬆任務。

03

產能與研發 百億夢還有多遠?

LAOCAI

如何真正破局呢?

客觀而言,雖然8下旬之後股價震蕩下行,但今年上半年,克明面業股價表現可圈可點,從11.51元到26.77元漲幅超130%。

銠財注意到,為提升「陳克明」品牌知名度,增強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克明面業於2020年5月29日與北京劉濤演藝文化中心籤署《代言服務合同》,聘請劉濤擔任公司「陳克明」品牌麵條、小包裝麵粉代言人,代言期為兩年。

克明面業表示:「本次代言預計將對陳克明品牌形象和產品銷量提升產生積極影響,但代言效果具有不確定性。」

的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明星只是助推外力,真正的核心影響力和競爭力還在企業自身。

作為一家家族企業,實控人、 董事長陳克明已68歲。從小木匠到掛麵大王,一路風雨蹣跚,甘苦自知,自身能力及傳奇色彩不用贅述。

但最終也逃不過,退位接班話題。

增加控制力、話語權、權威性,想來這或也是陳宏持續定增的原因所在。

不過,看看克明面業表現,僅靠這些還遠遠不足。

2020年中報顯示,克明面業在建工程多達13條。其中6條工程進度超90%,長沙鮮溼米粉項目、烏魯木齊掛麵項目已完成98%以上;甚至延津麵粉小包、五穀道場方便麵項目已完成100%,卻仍被列為在建工程。

背後是否有大額固定資產折舊及其他風險?

克明面業表示:公司擴大的產能計劃與市場需求相匹配,目前公司仍有一部分產品依託委外加工,公司近期內可能投產的有成都10萬噸掛麵產能,擴大的產能不會導致市場無法消化及其他重大風險。

在行業分析師郝瑞看來,產能擴大也是一把雙刃劍,可以增強企業規模效應、降低費用提升競爭力,但也帶來資金壓力,還考驗企業產品布局、戰略布局的精準及前瞻性。因產能建設的周期性、市場多變性,如何防止無效產能或過剩產能也是一個重要考量。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高端產品缺失將制約克明面業未來發展。最大問題是其產品線基本都在中低端,未建立自身產品「金字塔」。

不過,克明面業對媒體表示,公司三十幾年來一直致力於中高端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公司一半以上的產能是高端產品線,從2019年才開始投入高性價比產品生產線。

孰是孰非,不作評價。

說千道萬,客觀數據說明。看看研發投入,以2020年前三季度為例,克明面業研發支出僅1706萬元,研發費用率0.58%。

相比近30億元的營收、近3億元的盈利,創新力度及競爭力幾何呢?

Wind數據統計,今年第三季度,基金機構對克明面業合計持股數降至248萬股,相比2020年上半年末的1011萬股大降;其中正谷價值私募基金、華潤信託計劃、正心谷基金均退出前十大股東行列。

2012年,60歲的陳克明曾豪言,未來10年內,要完成百億銷售目標。後來,其將實現時間定格在2020年。瀏覽官網,企業願景也為「打造百億企業,傳承百年美食」。

對於行業龍頭,佔據千億市場賽道,克明面業理應有這樣的信心野心。

然從前三季度不到40億的營收看,今年的百億夢鐵定落空。結合近期股價不振,克明面業的價值自證之路依然漫長。

畫餅不易、圓餅更難。那麼,克明面業的百億業還有多遠?

13個項目在建,看似火力全開,然身處強口碑、重體驗行業,最終要產品力說話。

一生做好一碗麵,這是陳克明的匠心所在。也是克明面業,成為掛麵第一股的原因所在。

那麼,相比在建、增持與代言,面對百億夢的星辰大海,陳克明、陳宏是否還忽略一些更重要的東西呢?

本文為銠財原創

如需轉載請留言

本帳號系新浪財經/一點資訊/

鳳凰新聞/網易財經/搜狐財經/騰訊財經/今日頭條/藍鯨財經/百度百家/新浪微博/天天快報/中金在線/東方財富/雪球

等20家媒體入駐帳號

相關焦點

  • 克明面業 | 一碗「面」背後的發展密碼
    1984年1月,妻子讓他去糧油店裡買米,糧油店來了幾位顧客,都問有沒有上海的面,店老闆說沒有,顧客們扭頭就走了。為什麼都不吃本地的面?陳克明在這一刻,看到了「面」的商機。然而,發現商機並不代表事情會變得順利。陳克明從來沒有接觸過做面,完全不懂和面比例、拌料配方、煮麵時間、麵條口感等工藝要點,他只能一點一點自己琢磨,在一次次失敗中不斷改進。
  • [中報]克明面業:2020年半年度報告
    克明集團 /克明食品集團指湖南克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原南縣克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遂平克明指遂平克明面業有限公司延津克明指延津縣克明面業有限公司長沙克明指長沙克明面業有限公司克明米業指湖南克明米業有限公司遂平麵粉指遂平克明麵粉有限公司遂平物流指遂平克明物流有限公司
  • 多家券商發股東增減持公告:誰在減持套現?誰在增持布局?
    近日,第一創業證券、中原證券、華安證券、紅塔證券等多家券商披露股東減持公告。其中,第一創業證券此前被前三大股東接連減持,其原有第一大股東華熙昕宇的持股比例在連續減持後被「腰斬」,航民集團也在連續減持後退出前三大股東之列。 歲末年初,券商行業的資訊不斷,有的券商股接連被減持,也有的被增持。誰在減持套現?誰在增持布局?
  • 克明面業(002661.SZ):6條掛麵生產線、1條生鮮面生產線和1條非油炸...
    格隆匯2月4日丨克明面業(002661,股吧)(002661.SZ)公布,公司股票交易價格連續3個交易日內(2020年1月23日、2020年2月3日、2020年2月4日)漲幅累計達14.10%。2、生產經營情況(1)截止2020年2月3日,累計未發訂單約為1.6萬噸(掛麵,不含方便麵、烏龍麵),產品庫存約為8000噸(掛麵,不含方便麵、烏龍麵),為支持和保障各區域居民對糧油類消費品需求,公司位於河南延津和河南遂平的兩大生產基地6條掛麵生產線、1條生鮮面生產線和1條非油炸方便麵生產線已經恢復生產,在做好疫情防範的同時,其他生產基地正在逐步恢復生產。
  • 華英農業董事長增持食言 「全球鴨王」流動性承壓
    來源:時代周報時代周報記者 陶書寧 發自上海兩年前,華英農業(002321.SZ)董事長曹家富帶頭作出增持承諾。然而,這一增持計劃兩度延期,遲遲未能落地。如今再次臨近截止時限,市場等來的卻是終止實施增持的公告。
  • 調研忙不停,淡水泉投資成最勤奮百億私募,終極「大佬」卻是他
    從一季報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來看,既有社保基金新進,更有陸股通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增持1696萬股,合計佔總股本比例3.87%,持股市值122.99億元,位於恆瑞醫療第二大流通股東。自陸股通在2019年一季度出現在恆瑞醫療前十大流通股東後,此後就一直保持增持,今年一季度增持數量更是創出歷史新高。
  • 股東擇機減持、高管力挺增持 顛簸行情下銀行股投資迎「兩極世界」
    股東擇機減持、高管力挺增持 顛簸行情下銀行股投資迎「兩極世界」 「顛簸」行情下,銀行板塊正迎來投資的「兩極世界」,一邊是股東開啟減持模式,另一邊高管展開了增持操作。  最新的一筆減持來自無錫農商行,11月30日,該行發布公告稱,該行股東萬新機械因自身經營需要,計劃根據市場價格情況減持其所持有的無錫農商行股份,合計減持不超過1200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0.65%。截至公告日,萬新機械持股無錫銀行1.02億股,佔該行總股本比例5.53%。
  • 中環股份、山石網科獲重要股東大舉增持,透露什麼信號?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12月A股二級市場一共公告發生了2187筆減持、384筆增持(按照公告日期,已剔除發生在12月之前但公告日在12月1日之後的增減持,但未剔除起始日期在12月之前、而最後增減持日期在12月之後的區間增減持行為)。
  • 百億私募大佬馮柳減持順豐控股
    百億私募大佬馮柳減持順豐控股】10月27日截至收盤,順豐控股收報87.03元,跌幅為0.25%,總市值達3965億元。今日開盤,順豐控股一度急劇下跌,盤中最大跌幅達4.8%,而後大幅反彈。值得注意的是,馮柳的高毅鄰山1號大量減持並退出了前10名無限售條件普通股股東名單。
  • 再度減持燕京啤酒
    再度減持燕京啤酒,更透露下一步動作!中國基金報記者李智燕京啤酒再遭重陽系減持。隨後,重陽3期在2013年上半年的持股數量較上期有所增持,但是在下半年不斷減持,在2013年底時持有數量為1950萬股,持股佔比為0.69%。除了重陽3期外,重陽的另一隻私募產品「重陽對衝1號」也在2013年末時衝進燕京啤酒的十大股東之列,持股2130萬股,佔比0.76%。
  • 克明面業:「宅經濟」火爆,全力復產保障掛麵需求
    1月29日,為武漢8家醫院捐贈方便麵、烏龍麵1550箱;2月9日,為長沙防疫一線的街道工作人員和困難群眾送去100箱五穀道場非油炸方便麵;2月23日,為湖北廣電抗疫一線的新聞工作者捐贈1500箱方便食品。麵條作為生活必需品,在經過相關地區審批後,克明面業積極號召員工返工,及時供應市場。
  • ...江淮汽車籌劃引進戰略投資者 克明面業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
    【克明面業業績預告:2020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72.95%-120.99%】克明面業2020年半年度業績預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8億元-2.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95%-120.99%。
  • 31家公司高管出手增持 動用資金6.69億元
    近10個交易日共有31家公司股份獲高管增持,合計增持量4144.67萬股,增持金額6.69億元。根據深滬交易所披露的董監高股份變動情況,近10個交易日(12月9日~12月22日)共有80條高管增持記錄,涉及31家公司,合計增持4144.67萬股,增持動用資金6.69億元。
  • 馮柳持倉"曝光" 減持回天新材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增持22家公司
    馮柳持倉"曝光" 減持回天新材通過大宗交易平臺增持22家公司 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期間,馮柳新進回天新材2000萬股,4.7%的持股比重已接近舉牌線,然而到了7月24日的上市公司中報披露後,回天新材的前十大股東中已不見高毅鄰山1號的身影,如此情況意味著,回天新材在二季度期間已被馮柳減持。
  • 兩年漲6倍的大牛股,淡水泉火速獲利離場,其他百億私募卻開始密集...
    來源:中國證券網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裡A股市場結構性估值走高,投資難度逐漸加大,百億級私募調研頻次也有所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歌爾股份近期接受了和諧匯一、葛衛東的混沌投資、景林、高毅等多家知名私募的調研。
  • 實控人等擬減持不超7.31%股份 愛迪爾股價迎壓力測試
    來源:北京商報北京商報訊(記者 董亮 馬換換)前次控制權轉讓未果之後,愛迪爾(002740)實控人等拋出了大額減持計劃,由於資金壓力,擬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3321.3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7.31%,這也讓愛迪爾的股價在11月30日迎來壓力測試
  • 愛迪爾:控股股東蘇日明減持計劃到期,減持股份數量約61萬股
    每經AI快訊,愛迪爾(SZ 002740,收盤價:5.9元)11月2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蘇日明於2020年8月14日減持公司股份約61萬股,減持價格約7.91元/股,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份為0.1345%。本次減持後,股東蘇日明持有約6424萬股,佔總股本比例為14.15%。
  • 北上資金2020年圖鑑:醫藥生物再獲增持榜第一 106隻個股或被偏愛
    按照此標準篩選,水井坊、浙江美大和貴州茅臺等或成北上資金未來重點增持的「優選項」。但具體到行業上又是另一種情形,如醫藥生物行業,其2019年被增持的規模為538.35億元,在增持榜排在第一位,而其2020年被增持的規模不僅仍排在第一位,同時也擴容至644.10億元。此外,化工、電氣設備、電子和汽車行業被逆勢增持的規模也變化明顯。
  • 新天然氣股東明再遠擬減持股份 預計減持不超總股本0.71%
    來源:挖貝網挖貝網1月17日消息,新天然氣(603393)發布公告稱,自本減持計劃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後的六個月內,明再遠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系統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公司股票,減持股數不超過1,600,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71%,減持價格視市場價格確定
  • 順豐控股AB面:三季報亮眼,明星基金經理為何意外減持?
    【順豐的B面:估值過高,或成馮柳減持主因】馮柳的減持,成為順豐三季報的一大變數。馮柳系頂級私募高毅資本旗下的明星基金經理,其主理的高毅鄰山一號基金於2019年4季度進入順豐10大股東之列。考慮到高毅資本和馮柳在投資界的影響力,這次對順豐減持操作,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順豐股價下跌的直接導火索。資金管理規模巨大的明星基金,基本都是價值投資者。其減持上市公司股份,除開贖回壓力之下的被動操作之外,主要是基於兩點考慮:一是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公司內在價值下降;二是估值遠遠偏離歷史均值,市場價格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