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等風來,要做造風者

2021-01-10 澎湃新聞

今年7月到9月,

在為期3個月的項目招引攻堅行動中,

51個攻堅項目籤約落地成都高新區,

其中包括5個百億級項目,

總投資1115億元。

今年前10個月,

成都高新區已落地10個百億級項目。

今天,《四川日報》刊發報導

《不要等風來 要做造風者》,

從「識勢」「聚集」「進化」三個角度,

解讀成都高新區產業功能區如何集聚新勢能。

四川省人民政府官網全文轉發。

報導原文

成都高新區是什麼?

有人說,是一個科技園區。更多人說,不只是園區,那裡不僅有奮鬥拼搏的場景,還有美好生活的圖景。當我們談論成都高新區時,是在談論高新區營城理念從園區到功能區的進化論,是在談論高新區和無數創業者奮鬥者共生共長的進化邏輯。

今年7月到9月,為期3個月的成都項目招引攻堅行動,成都高新區成績斐然:51個攻堅項目籤約落地,其中包括5個百億級項目,總投資1115億元。

「今年,我們引進10個百億級項目,創成都高新區建區32年以來項目招引最好成績。」成都高新區國際合作和投資服務局有關負責人說。

這是30多年發展勢能的累積,也是以產業功能區為抓手招商引資,人才、產業、城市、機遇共同作用的結果。

更為難得的是,這不是站在時代風口等風來的被動作為,而是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低迷等因素影響的逆風飛揚,是危中尋機、機中求變,製造新風口的主動謀劃。

識勢

機遇意識創造的時代風口

●思路源於重重困局下的冷靜思考。機會來自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認真研判,來自長期積累的產業基礎,來自宜創宜業宜居的發展環境。

●成果很快顯現。華為成都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字節跳動創新業務中心、滴滴西部創新中心等一大批創新性項目紛至沓來。國內六大網際網路頭部企業落戶五家。

8月26日,奕斯偉公司高端板級封裝系統集成電路項目落地成都高新區。這將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助力國產晶片技術研發和進口產品替代。項目的落地並非偶然。這種自主可控、國產替代產業方向的項目正是成都高新區的招引重點,背後思路是:通過招引一批具有戰略性、支撐性的創新型項目,實現「從0到1」的突破。

攝影 西園李超▲

思路源於重重困局下的冷靜思考。「疫情期間,我們閉門分析,寫了15份產業報告,得出結論:對高新區來說,發展形勢危中有機、機大於危。」成都高新區國際合作投服局副局長羅先華說。

機會來自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認真研判。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加大對自主創新尤其是國產替代類項目的支持力度,這對高新區和相關企業來說是重大機遇。

機會來自長期積累的產業基礎。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作為支柱產業,在疫情中是擴張型產業,有些細分領域隱形頭部企業在疫情前未被關注。

機會來自宜創宜業宜居的發展環境。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等多重機遇疊加,作為西部重要增長極,成都的人才、成本、宜居優勢等對企業極具吸引力。

敏銳捕捉,應時而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等領域,成都高新區建立包括1354家目標企業的動態管理庫,梳理出500家核心目標企業名單,精準、優先對接。

成果很快顯現。華為成都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京東方智慧系統創新中心、字節跳動創新業務中心、滴滴西部創新中心等一大批創新性項目紛至沓來。國內六大網際網路頭部企業落戶五家。

6月25日,百度智能駕駛項目落戶成都高新區新經濟活力區。「我們與百度幾度溝通,最終打動它的是成都5G、車聯網的產業基礎。」成都高新區新經濟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說,「智能駕駛產業是成都想做但還沒有做起來的產業,該項目將為成都再闢一條黃金賽道,再添一個未來產業。

聚集

人城境業共生的邏輯內核

●功能區內就完成短半徑的生產配套,甚至在產業聚集度高的區域,一棟樓就是一條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遊」,這是高新區產業功能區的「物理聚集」。

●「邏輯聚集」的含義則更為深遠:產業和城市共生共長,利用高新區多年發展勢能為產業賦能,共用技術平臺,共享生活服務,共享城市機會。

產業功能區是現代產業空間組織方式的創新,一個產業功能區就是一個特色產業先進要素的聚集區。在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看來,這種「聚集」包含「物理聚集」和「邏輯聚集」兩個層面。

成熟的人才圈、產業圈、生態圈,

是頭部企業扎堆的重要原因。

8月25日,網際網路巨頭字節跳動入駐高新南區,這裡是新經濟活力區,騰訊、阿里等在此紮根多年。

高新西區,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的主要承載地。

「相關領域人才聚集度高,產業鏈上下遊日益完善,加上良好的營商環境,這是我們深耕成都12年,多次追加投資的原因。」京東方集團副總裁秦向東說。

功能區內就能完成短半徑的生產配套,甚至在產業聚集度高的區域,一棟樓就是一條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遊」,這是高新區產業功能區的「物理聚集」。

「邏輯聚集」的含義則更為深遠:產業和城市共生共長,利用高新區多年發展勢能為產業賦能,共用技術平臺,共享生活服務,共享城市機會。

西南首個國家級「芯火」雙創基地,專為小微企業、初創企業和創業團隊提供IC設計、測試等服務。「正是有了『芯火』基地的幫助,像我們這樣的小微企業,才有機會與國際一流晶圓代工廠合作。」成都維客昕微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華說。

10月8日,高新區「老企業」三峽集團投資100億元,將其四川能源投資總部項目落地高新區未來科技城。將最新的業務板塊放到年輕的產業功能區,源於對高新區的認同和對該產業功能區未來潛力的看重。

入駐10餘年的騰訊也在加大投資,今年8月,騰訊新文創總部項目落戶天府長島文創中心。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表示,這為騰訊深度參與成都智慧城市建設打開廣闊空間。

在西南交通大學區域經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看來,產業功能區立足區域自身優勢和特色,將產業發展集中到某一類產業,聚焦產業發展方向,從而使產業功能區的產業發展站在了全球產業發展的前沿。

進化

以人為本引領的轉型之路

●今年以來,國外高層次人才回流趨勢更加明顯,與往年同期相比,回流人員帶回的項目增幅超40%。加上國內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帶來的項目,增幅近60%。

●「人才帶來技術,技術帶動產業,這些『小而美』的企業往往更加自主可控,能生根,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強大的帶動力。」

產業功能區以提高功能複合率和宜業宜居度為導向,引領著城市發展方式和經濟組織方式轉變。在成都,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工業集中區1.0版本到高新區2.0版本,再到產業功能區3.0版本的進化歷程。在這一歷程中,「人」的地位愈加突出,成為最核心的要素。

以前項目招引時,政府更加看重企業規模,喜歡招引「大而全」的成熟企業,但現在卻更關注「人」。

人和項目是分不開的。

人才帶來技術,技術帶動產業,

這些『小而美』的企業往往更加自主可控,能生根,

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強大的帶動力。

如今,高新區更加注重依託高品質科創空間和國家實驗室提升人才吸引力。

今年4月,位於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先導藥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科創板,成為西南地區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2012年,當李進剛剛創立這家公司時,和他一起的只有兩三個人,「是高新區的支持、宜居的生活環境和天府生命科技園的打造,讓我選擇這裡。」

今年以來,國外高層次人才回流趨勢更加明顯,與往年同期相比,回流人員帶回的項目增幅超40%。加上國內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帶來的項目,增幅近60%。「這些高層次人才的研究方向和項目方向也與高新區的發展規劃相一致,為長遠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羅先華說。

城市與創業者共生共長。投資50億元的滴滴西部創新中心用腳投票表達了對成都高新區的認同。在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看來,成都區位、市場、人才等方面優勢顯著,特別是創新的氛圍,是適合滴滴發展的產業生態。

創新需要城市有足夠的開放性和包容度,

願意與企業共成長。

成都對電商直播、共享單車、網約車包容審慎的監管方式給了企業極大的信心,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成為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不要等風來,要做造風者》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成都高新區:不要等風來 要做造風者
    這絕非站在時代風口等風來的被動作為,而是危中尋機、機中求變,製造新風口的主動謀劃。川觀新聞記者試圖管中窺豹,打開成都高新區發展的若干問號。1識勢機遇意識創造的時代風口8月26日,北京奕斯偉科技有限公司把高端板級封裝系統集成電路項目放在成都高新區,這將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助力國產晶片技術研發和進口產品替代。
  • 阿里巴巴CEO張勇:我們要做造風者,而不是追逐風口
    張勇認為,要永遠面向未來尋找機會。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不僅能認清今天的機會,還能看得到明天的機會。大多數人今天看不到或者對未來表示懷疑,只有那些看到未來機會的人,迅速行動、先行一步、敢於嘗試,去解決明天的問題。他們才是真正的創新者。張勇表示,「在阿里巴巴,首先我們是一個造夢者,我們需要夢想,需要對明天充滿願景。同時我們要做一個造風者。
  • 張勇:擁抱變化 做時代的「造風者」
    阿里要努力實現「五個全球」,讓阿里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走向全世界;未來中國經濟是消費驅動的經濟、體驗驅動的經濟,阿里巴巴希望通過大數據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造新的需求;在萬物互聯時代,阿里要把計算力變成新一代生產力,幫助公司成為大數據驅動的公司,走向智能化經營。張勇再次闡述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的重要性。
  • 阿里重組創新事業群一周年:在「紅海」上衝浪的「造風者」
    「創新說起來好聽,很多人其實不見得願意去做」,朱順炎說到,由於創新的業務比較小比較新,要有極大的熱情去呵護。在這一年的發展中,阿里創新事業群並非僅僅追求單點新產品的成功,同時也希望開創出一套持續在阿里內部孵化創新產品的能力、機制和體系,培養一批年輕的創新領軍者。
  • 「造風者」阿里的升維戰爭
    而兌現了五年前業績目標的阿里,似乎已經擺脫了創新與慣性的「量子糾纏」,成為下一個世代的「造風者」。02「造風者」升維體量越大的企業慣性越大,創新也越不易,但阿里似乎要打破這個宿命。「我們要做一個造風者。
  • 動漫頭像|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動漫頭像|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動漫頭像|等風來,不如追風去。
  • 時代造風者楊團結:始終以奮進的姿態奔跑
    儘管創業十幾年間,楊團結始終步履穩健,以連續創業者的心態,接連做了幾樁從0到1的事,但是他深知,當下我們處在一個很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上。「我如果只做今天健安要做的事,那健安就沒有明天。所以,只有提前做好明天的事情,健安才會有更長遠的未來。」對於未來,楊團結在勇氣之餘,更多的是冷靜、理性地分析以及超前的洞察力。
  • 【國學講壇】人生三重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隨風去!
    鯤鵬等風來、乘風起逆風行,到最後如果能夠取消對風的依賴,就能實現逍遙的境界。 人生其實也是這樣,人生是從有所待到無所待進化的過程,你掌握了無所待,你就能成為莊子眼中的至人、神人和聖人。 為何《莊子》的開篇,就是逍遙遊?因為逍遙遊中寄託了莊子的人生理想。狡猾的莊子,把人生的三種境界藏在鯤鵬扶搖而起的故事中,讓我們去細細品味。
  • 創新企業的「叛逆人生」:不做跟風者,而做造風者|首創之源
    來源:36氪「不做跟風者,而做造風者」,這是創新企業的首創之源。全球環境下,中國科技企業正處於「被動」局勢,疫情也催生了各行各業對前沿技術的「需求」增量,從商業競爭到國家戰略,無不強化創新在未來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在這種趨勢下,未來企業必定更加注重品質、創新而不再是只重規模、重速度。所以,企業的「首創」精神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 歌詞等風來季風吹向大海到天空之外是什麼歌
    抖音等風來季風吹向大海到天空之外是什麼歌  「等風來季風吹向大海到天空之外」這句話其實是歌曲《天空之外》裡面的一句歌詞,是弦子演唱的歌曲,由梅真填詞,金若晨譜曲,是電視劇《陪你到世界之巔》的片尾曲。
  • 家用美容儀「等風來」
    整套護膚流程下來,要花去大約2個小時,絲毫不亞於美容院的複雜工序。「美容院不是沒去過,但每次都受變相推銷困擾,之前還辦過小一萬的卡,但因為工作忙,偶爾犯懶,有時還預約不上位置,就白白過期浪費了」,溪芮道出選擇在家美容的原因,「差不多的錢,自己在家想做就做,還不限次數,比去美容院划算多了」。當然,這種耗時耗力的「大工程」,也不是經常有。
  • 時代造風者楊團結:突破行業壁壘,健安供應鏈開創畜牧流通新局面
    「在面臨戰略抉擇時,健安要把握住兩方面,一是『站在月球看地球』的全球視野,就是不止看中國畜牧業如何發展,還要看全球的趨勢如何發展;第二就是從技術上向後看一百年,即之前是什麼樣的,未來會如何發展。」提及未來,健安集團董事長楊團結如是說。言下之意不難看出,他押注的是足夠遠的將來。
  • 莊子人生三重境界:等風來,乘風起,隨風去!細細品味,看透人生
    鯤鵬等風來、乘風起逆風行,到最後如果能夠取消對風的依賴,就能實現逍遙的境界。人生其實也是這樣,人生是從有所待到無所待進化的過程,你掌握了無所待,你就能成為莊子眼中的至人、神人和聖人。為何《莊子》的開篇,就是逍遙遊?因為逍遙遊中寄託了莊子的人生理想。狡猾的莊子,把人生的三種境界藏在鯤鵬扶搖而起的故事中,讓我們去細細品味。
  • 做造風者 成都高新區產業功能區集聚新勢能
    更為難得的是,這不是站在時代風口等風來的被動作為,而是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低迷等因素影響的逆風飛揚,是危中尋機、機中求變,製造新風口的主動謀劃。1識勢 機遇意識創造的時代風口●思路源於重重困局下的冷靜思考。機會來自對國際國內形勢的認真研判,來自長期積累的產業基礎,來自宜創宜業宜居的發展環境。●成果很快顯現。
  • 我在這裡靜等風來
    賣風車,一般都會賣糖球,那用大米小米和上糖稀做的糖球,也是小小的孩童,最嚮往的。沒有風的時候,我就拿著風車,跑風來,因為跑動風車就會重新轉起來。要是跑累了,就休息一會,用嘴吹氣,吹的風車一圈一圈的轉。沒有風的時候,我們拿著自製的土風箏,在田野裡奔跑,希望能夠飛起來。但就是跑得大汗淋漓,還是不能起飛。我們一群八九歲的孩子,就坐在地上感受風的方向。
  • 鉑濤集團總裁周奎:等風來不如追風去—酒店業在疫情後的機會
    以下是周奎先生在峰會上的分享:  一、聚焦本質,在不變上all-in  企業戰略在於取捨,而取捨之後就是要聚焦本質,這個本質是什麼?就是做正確的事情,並且把正確的事情做到位,這是本質。我們的本質是什麼呢?第一,用戶至上;第二,品牌先行;第三,抱團取暖。  首先說第一點,用戶至上。
  • 「我的脫貧故事」要做知恩感恩懂回報的人丨大方縣羊場鎮朱仲河村...
    就是教育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對我們有過幫助的人,不要忘記,也不應該忘記。   我叫申家浪,來自大方縣羊場鎮朱仲河村,現在是江蘇理工學院16級的學生,學習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我的家鄉四面環山,是一個遠離繁華的小山村。曾經這裡交通極其不便,信息閉塞,導致這裡的人們大多比較貧困,我家就屬於其中一戶。貧窮不僅限制了我們的腳步,更限制了我們的想像,走出小山村儼然成了我遙不可及的夢。
  • 浙江遂昌書記:「三兩聲」山青水清 山區縣「只等風來」
    李晨韻 攝後進山區縣「只等風來」「在整個浙江相對落後的環境,幹工作需要有些精神。」談到「紅軍橋」的故事,張壯雄說。精神指引何處尋?浙西南革命精神成為激勵這個後進山區縣的主觀動能之源: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個黨支部在遂昌建立,播下周邊地區第一顆革命火種。
  • 「兔崽子,要不要做老子男朋友?」
    他又回道:「要不要一起吃個晚飯。」我好奇地點開了他的頭像,高高瘦瘦的,剛毅又帶著點痞氣的臉。其實照片拍得很爛,他就端正地站著,手插進褲兜,後面古城的背景也不知是哪。我其實喜歡這樣的聊天方式,不耽誤時間,簡單直接。但當時也多少有點幼稚,沒半點心理防範,不知自己劍未配妥,出門已是江湖。
  • 要不要做呢?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做線雕的很多,目前主要用於提拉除皺屬於微創手術但是,整形有風險圖片源自網絡,侵刪說到這兒,一定要強調一點:一切手術有個大前提,那就是選擇正規的機構,選擇擅長的醫生所以我們更要做好功課,才能保證自己安全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