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勝戰死讓人淚目,如果騎兵連單獨突圍,結果會不會好一些?
提起《亮劍》,相信在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很多經典的鏡頭。其中有的經典鏡頭讓人為之振奮,有的經典鏡頭讓人非常惋惜令人唏噓不已。
其中獨立團騎兵連的慷慨赴義,這絕對算得上是《亮劍》當中非常經典的一幕。騎兵連在連長孫德勝的帶領下,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毫不畏懼。
子彈打光了,他們就拿起馬刀與敵人繼續肉搏,直至戰至最後一人,孫德勝仍高喊著「騎兵連進攻」的口號。相信有無數的人都為之動容。
孫德勝完美地領會了李雲龍的「亮劍」精神,並且做得非常完美。因為李雲龍一直給戰士們灌輸一個思想,「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衝鋒的路上」,所以獨立團這才有了讓敵人聞風喪膽的「野狼精神」。
雖然騎兵連表現的非常忠勇,甚至連追殺他們的對手都對他們肅然起敬,但是好好的一個騎兵連就這樣沒了,還是讓人覺得有一些惋惜。
因為當時想要組建一個騎兵連,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要面臨很多的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馬匹裝備,獨立團的這個騎兵連,也是李雲龍扣扣搜搜好不容易才從旅長的手裡摳出來的。
所以這也能理解李雲龍為什麼不顧危險,也要衝回去接應騎兵連突圍了。不僅因為他要救自己的兄弟戰友,他也是捨不得好不容易才建設起來的騎兵連,就這樣毀於一旦。
但是一切都晚了,因為當時騎兵連已經被日軍的一個騎兵聯隊給「咬」住了,根本無法脫身。
如果當時李雲龍沒有讓騎兵連跟著團部一起行動,而是像其他部隊一樣分散突圍,那麼騎兵連的結果會不會好一些?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還是比較好回答的,因為對於騎兵連來說,他們的機動性非常好,如果他們真的想要直接突圍,只需要一個缺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甩掉日軍的步兵脫離危險。
而唯一對他們有威脅的,就是日軍的騎兵聯隊,所以騎兵連在突圍時,只要能避開日軍的騎兵聯隊,他們能突圍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而他們跟隨團部一起突圍,就沒有那麼幸運了,因為他們需要掩護團部的轉移,就不能隨心所欲的隨時突圍了,而且更不幸的是他們又遇到了騎兵聯隊。
所以為了團部的安全,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與日軍的騎兵聯隊周旋,完全喪失了突圍的機會。
對於以上這個問題的分析到此結束,如果您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我是歷史前鋒,專注於歷史和名著的分析,歡迎大家點讚、評論、關注。
孔捷撤職李雲龍替他求情,李雲龍撤職時,丁偉為何沒有替他求情?
山崎大隊被圍在李家坡,他卻說是「中心開花」,他是在信口開河?
魏大勇能逃出戰俘營,趙剛的接應很及時,還有兩個原因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