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件東西雕琢成藝術品是很多雕刻師都想看到的結果,但是對於原料而言,很多東西都是來自於大自然的饋贈,我們無法要求它們長出什麼樣子,也無法控制它是否有先天的瑕疵,因此有時候拿到一塊原料,你想把它雕刻成成品也必須帶有一定「賭」的成分,運氣好的話,原料沒有瑕疵,你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發揮你的雕刻技藝來達到所謂的雕刻高度。但是倘若原料裡面有瑕疵,不僅導致整體的價值下降,也會直接影響你雕刻的激情。
在我今天所要介紹的石雕也是如此,一塊石頭假如表面看上去皮色好,石質細膩,但是切開之後發現裡面是裂的,那你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了。當然除了有瑕疵的石頭,還有一些奇形怪狀的石頭,它們形狀奇特,你要是把它全部處理成理想的形狀,可能會喪失原本的自然美感,所以這就需要雕刻師取捨了,利用2塊奇形怪狀的石頭,我把它敲得不成樣子了,有人看得懂嗎?
第一款,大家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塊形狀特別不規則的石頭,不僅高低感非常明顯,而且一邊還有一個比較尖銳的角度,所以說要是把它切掉,那一塊的皮色就沒有了,所以當時也是非常難取捨,不過有時候靈機一動就想到了好主意。
首先在左邊盡最大能力的保留平整的帶皮表面,然後在邊緣挖成水渠,並且在高低區域雕刻一座小橋,並在上方設計一個牧牛歸來的童子,把整塊石頭想像成一片山坳,而騎牛的少年則是起到點綴之筆,再結合小橋流水的元素,讓這塊石茶盤變成了獨具個性的一個詮釋。
第二款,其實是做了一個取捨的,因為這塊石頭左邊的設計比較高,所以直接就把上面的一層給切掉了,因此這塊石頭並沒有保留下太多的皮色效果,不過好在在靠近身邊的最上面一層,我把它利用石皮雕刻成了一棵松樹,結合房子以及石壁的一個點綴效果,你就會發現看上去非常的清爽且簡潔,散發出的是一種簡約的美。
我們在生活當中,都會面臨很多的取捨,取捨得當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雕刻也是如此,只不過我們有的時候會害怕捨去,這就耽誤了整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