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樣品容器已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 航天科技四院助力嫦娥五號月球...

2020-12-19 華商網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我國首次月面採樣任務順利完成。

  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太空飛行器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對接轉移動圖(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那麼回顧這一系列過程,自動採樣任務是如何完成的?航天科技集團四院專家介紹,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託全新研製的地外天體樣品採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鑽具鑽取兩種方式分別採集月球樣品,採取深鑽、淺鑽、「鏟土」、「挖土」、「夾土」等各種方式,通過為期2天的月面工作,採集約2千克月壤並進行密封封裝。

  「機械臂表取」採樣模式

  「鑽具鑽取」採樣模式

  嫦娥五號探測器採樣「挖土套裝」之一是用於表取採樣的表採式機械臂機構,俗稱「挖土鏟」,在我國地外天體上是首次使用。

  那麼,這個出了一「臂」之力的「挖土鏟」長什麼樣呢?當然是高顏值、高科技,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

  這個白色的、又細又長的機械臂,就是挖土的鏟子,可以360度無死角可視化操作,臂的末端一頭是一個小鏟子,一頭是淺表鑽,可以輕鬆完成鏟挖、淺鑽、拾取這些動作。

  看到這個機械臂,人們由不得想到好幾個問題。

  機械臂的動力從哪來?

  四院專家介紹,如同人體手臂乃至手掌的力量來自肱二頭肌、肱撓肌、掌肌等一樣,機械臂各個關節的力量來自於安裝在關節處的電機,它們就是表採關節臂電機組件。

  表採機械臂電機組件是航天科技四院四〇一所微特電機事業部歷時4年完成研製的產品,過程中解決了諸多難題 ,使產品具有了高可靠性和強適應性。

  電機能適應月球的環境嗎?

  四院專家說,這個問題不可忽視。兩種電機裝在機械臂的各個關節附近,暴露於月表環境中,這決定了它們要耐受太陽直射下超過130℃的環境溫度,以及比地球環境大的多的輻射,還要在真空環境下承擔難以散熱帶來的性能衰減。不過,這都難不倒我們的電機研製團隊,他們已經順利解決了環境適應性的問題。

  電機會不會突然沒電了?

  四院專家說,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為了保證任務完成,研製團隊將2臺性能都能滿足任務要求的電機「塞」進了同一個電機殼體中,一個頂倆,雙向保障。此外,還增加了突然斷電情況下對機械臂的位置保持功能,防止機械臂砸在月球上摔壞,有沒有很細心呢?

  電機能幫助機械臂靈活挖土嗎?

  專家表示不用擔心,航天四院研製的電機,大的重量不超過450克,小的不超過250克,可謂是「個小勁大還精神」,並且電機端精度可達1度以內,高精度挖土,月壤想挖幾克就挖幾克。

  目前,嫦娥五號已裝好了「土」特產,回到了環月軌道上,並已經完成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的任務,接下來就待擇機回家了。讓我們一起翹首以盼嫦娥回家吧!

  華商報記者 馬虎振 通訊員 胡博 胡俊(圖片來源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微博)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和在軌樣品轉移
    嫦娥五號究竟如何做到使命必達?嫦娥五號任務要在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此前世界上從沒有過先例。任務成功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彭兢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說:「就目前人類已經執行過的任務來看,只有阿波羅載人登月在月球軌道上做過交會對接,但是無人的交會對接,過去還沒有人實現過。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中國日報12月19日電(記者 趙磊)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一文讀懂你關心的六大問題
    2點30分左右,地面人員趕到,傳回可見光畫面 按計劃,回收後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完成必要的地面處理工作後將空運至北京開艙,取出樣品容器及搭載物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凌晨 1 時 33 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 120 公裡處,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約為 11.2 千米 / 秒)高速進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下降至預定高度後,返回器向上躍出大氣層,到達最高點後開始滑行下降。之後,返回器再次進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在降至距地面約 10 公裡高度時,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後減速並保持姿態穩定,隨後在預定區域平穩著陸。
  • 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在京舉行 劉鶴出席交接儀式並講話
    12月19日,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新階段,為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分析和研究工作拉開序幕
  • 香港科技助力「嫦娥五號」成功
    「嫦娥五號」已創造和實現了5個「中國第一」:一是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的起飛,三是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四是攜帶樣品高速地球再入,五是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隨著「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收官,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戰略目標順利完成,中國人深空探索的腳步會邁得更大、更遠。 「嫦娥五號」上升器從月面起飛就是「中國第一次」。
  • 嫦娥五號月軌「抱爪」上升器,成功完成月壤轉移;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至此,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我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
  • 嫦娥五號返回器「開箱」全過程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12月19日 嫦娥五號返回器「開箱」全過程 12月17日,科研人員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 12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打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艙門,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並進行稱重。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
    原標題: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習近平致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完成我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大禮包將以第二宇宙...
    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月球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首次實現我國月球軌道交會對接 。嫦娥五號採用的對接方式與我們所熟悉的載人航天採用的對接方式有很大的區別。
  • 揭秘航天八院「黑科技」:嫦娥五號如何從月球返回地球
    嫦娥五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期任務的收官之戰,將實現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承擔了長徵五號助推器和嫦娥五號軌道器的研製任務。在本次任務的諸多看點之中,人類首次月球軌道無人自動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是最大的亮點之一,實現這個過程的核心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簡稱「八院」)研製的對接與樣品轉移機構。《中國經濟周刊》就此採訪了八院相關人士。
  • 五星紅旗首次在月球「獨立展示」 嫦娥五號帶著「土」特產啟程回家
    系統使用的支架結構在空間環境中能承受住冷熱交變、空間輻照、極低真空等惡劣環境的考驗。21秒要完成「太空牽手」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抵達月球,完成月壤樣品的採集任務後,上升器攜帶樣品從月面起飛,與等候在月球軌道的軌道器自主交會對接,並將攜帶的樣品容器轉移至返回器。
  • 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電,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習近平在賀電中指出,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智東西12月17日凌晨報導,北京時間凌晨1時59分,我國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收官之戰,對於嫦娥五號自身來說,這次任務的完成實現了中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首次地外天體的起飛、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首次攜帶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地球。
  • 月球土特產已攬件,日本也帶回太空樣品,與嫦娥五號差距在哪?
    嫦娥五號探測器近一段時間,我國發射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無疑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從「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至今,它的每一步行動都順利地按照計劃進行,近日,「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再次傳來了新的消息。據媒體報導:在本月6日凌晨,「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隨後,「月球土壤」樣品容器也成功地被轉移至返回器中。由此可見,我國的月球「土特產」已經攬件,即將發回國內了。
  • 樣品轉移!嫦娥五號是怎樣完成這次「深情擁抱」的?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12月6日5時42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並於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軌道器逐漸接近上升器。
  • 嫦娥五號月球之旅大事記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實施動力下降並成功著陸在預選區域開展月面採樣工作;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完成了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12月2日22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面自動採樣封裝;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進入預定軌道
  • 月球「土特產」1731克!
    12月17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科研人員打開嫦娥五號返回器艙門,取出裝有月球樣品的容器並進行稱重。□新華社發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 19日上午,國家航天局在京舉行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交接儀式,與部分參研參試單位一道,共同見證樣品移交至任務地面應用系統,標誌著嫦娥五號任務由工程實施階段正式轉入科學研究階段,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樣品儲存
  • 「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樣品將成為寶庫!」
    「中國科技人員克服了眾多技術挑戰」「嫦娥五號的發現可能改寫月球的歷史」「這是中國航天計劃的最新突破「……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月球「挖寶」2公斤 嫦娥五號啟程回家: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原標題:月球「挖寶」2公斤 嫦娥五號啟程回家: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成功在月球「挖寶」2公斤之後,嫦娥五號現在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