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

2020-12-15 棒奔霸

導讀: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

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季節。這個季節也被叫做隨禮的季節,每天都要忙不迭地去隨禮。紅事明顯多於其他季節,是由於傳統習慣使然,過去的農村平時大家都要忙於農田幹活,只有到了冬季的時候,相對才會閒暇一些,所以更容易找到人幫忙,大家也都有時間,加上冬季的氣溫很低,在沒有冰箱冰櫃的時代,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能夠更好地將食物多存放一些時日。而白事的增多,則是由於氣溫的驟然下降,讓一些年老體衰的老人很難適應,所以冬季的白事也明顯的多於其他的季節。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死者為大",過去辦白事,孝棚上面會寫上三個大字」當大事「,孝子是什麼也不要做,盡心守靈即可。白事自然也是一派肅穆的景象,這也是出於對於逝者的尊重。但現如今的一些農村地區辦白事,跟過去完全不一樣。最典型的就是失去了過去莊重肅穆的場景,轉而成為了非常鬧騰的場面,請歌舞團唱歌跳舞,有的還會跳yan舞,逝者的照片投影在舞臺中央的顯示器上,而舞臺上面則是震耳欲聾的搖滾樂,一群人載歌載舞,怎麼看著都不和諧。對於這樣的場面,很多村民直言這是」瞎胡鬧「。

過去出殯的時候,街坊鄰居都會前來,一來是出於對於逝者的尊重,二來是還有一個大家都比較關心的,那就是孝子的哭靈,孝子賢孫哭得如何,雖然並不能表達是否真心意願,但從大家的內心來講,孝子這個時候一定應該是悲痛欲絕痛哭流涕的,現如今農村辦白事又出現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請人代替哭靈。原本是孝子該做的事,現如今花錢就有人給代替了。而且這樣的現象越來越多。主要原因當屬是跟風所致,但這樣的做法也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孝子不哭,要來何用呢?

筆者村裡的李老二,共有弟兄五個,而且誰家都過得相對不錯,按理說這樣的家庭,對於照顧老人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殊不料李老二的老娘,弟兄五個都是推三阻四,這個不管那個不顧,獨居的老太后來實在是難以自理,後來經過村裡有人調解,才讓老太太吃上了輪家飯,也就是這個月在老大家,下個月去老二家,老太太說自己辛辛苦苦養了五個兒子,到老後反倒成了沒家的人,老人去世之後,葬禮反倒成為了另外一個景象,哥五個一個比一個大方,看看辦事誰來的人多,光煙火就燃放了兩萬多。其實對於這樣的情況,也有人說,這樣的操辦,還不如老人在世的時候多喝一碗水呢?

農村的葬禮大操大辦的風氣愈來愈嚴重。對於這樣的情況,有的村子為了遏制這樣的情況繼續蔓延,專門成立了紅白理事會,採取使用鄉規民約的方式遏制大操大辦,有的村子甚至規定辦白事酒席不能超過多少桌,就連飯菜和菸酒都有規格的限制,其實對於紅白理事會的做法,很多村民還是表示贊同的,畢竟如果這樣下去,只能會愈演愈烈,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白事興起了四個「怪象」,村民直呼應禁止,勞民傷財不可取
    鄉下,白事本應是當務之急,誰家有白事可辦,不管村裡人有多忙,大家都會聚集到這裡,該抬棺材,該燒紙,只要需要,都能幫上忙,這也是筆者如此喜愛鄉下的主要原因,濃濃的情誼實在讓人難以捨得。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村白事成了一種「負擔」,幫手越來越少,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幫手」,也許這是農村白事的發展趨勢,也的確省時省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把農村白事當作「過家家」,隨禮、吃飯、進靈堂,紙錢也不燒,缺了許多人情味,很多人說,近些年這農村白事都是因為這四個「怪事」鬧出來的,許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農村白事興起了四個「怪象」,村民稱其應禁止,勞民傷財不可取
    近些年來,鄉民辦白事時,幾乎每一個村莊都出現四種「怪現象」,令農民厭煩卻又無可奈何,那麼分別指的是哪四種現象呢?1排面大得令人難以置信。不知誰見過農村辦白事最奢華的樣子,筆者所在的村莊,因是個較小的村莊,但也有近300戶農民,前些年一個老太太過世了,全家的子孫後代都把全村的人,只要能動,都請來了,這白事的宴席整整擺了三天,這場面相信即使結婚都沒見過這麼多人,很多人說這能人,想要老母走風光些,但筆者想說,老太太在那裡的時候,你一趟也不會來,這個人走了你大擺筵席,送老人,你在這擺排面,這人可不值得尊敬
  • 有人說,農村「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這回事嗎?
    農村人「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好像專門說什麼人,是說娘舅吧?也不對,紅事(專指嫁女結婚)娘舅是要專門請,不請不會來。白事,到娘舅家報喪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實際上這也是變相地「請」,按傳統規矩,是請娘舅來驗證去世老人是否善終。
  • 農村怪象,現在農村紅白喜事村民去幫忙只是玩,原因是什麼?
    確切的說,這個現象也只是從近幾年才開始這樣的,原來在農村,無論誰家有紅白喜事,左鄰右捨去幫忙的時候,那真是實實在在的幹活,尤其是我們的父母那一代人。那個時候,只要是五服以內或者是關係比較要好的鄰居,無論誰家娶媳婦嫁閨女,只要人家叫到了,不論有沒有時間,從頭天開始,家裡的大人就要去幫著忙活。
  • 在農村有紅白喜事時,為何村民態度有所不同?殊不知是這3層原因
    在農村地區遇上一些紅白喜事,都算得上是一件大事情,一旦有這樣的事情整個村子的村民都會知曉,甚至是鄰村的人都會知道,但現在有一個現象是,如果農民家中有喜事的時候,村民倒沒有很積極送去祝福或是吃酒席,甚至有的村民實在抹不開面子隨完份子錢就完事了,倘若是誰家遇上白事的時候,村民基本都會很積極的去幫忙
  • 農村老人過世,事主會大擺宴席,這是啥講究呢
    一些城市人或者農村新生代,他們對於農村傳統習俗文化不了解的人,看到農村有人過世,事主在辦完喪事之後,會大擺筵席,席間村民們推杯交盞,看起來沒有一點的悲傷之情。就感到不解,家中有人過世,不是件悲傷的事情嗎,為何會有事主大擺筵席的做法,這合適嗎?
  • 「身後事」全免費後 這個村又把白事答謝宴成本降到百元
    站在村委會幹淨的院子裡,花溝村村書記、紅白理事會成員李德江告訴記者,全村只有200戶550口人,村民收入主要依靠外出打工,留在家裡的老人靠種幾畝口糧田,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李德江帶記者參觀了今年5月建成使用的公益食堂。在這座鐵皮結構的簡易房裡,屋子一角碼放著七八張矮腳方桌,數十把馬扎摞在牆角,「這些是公益食堂的部分家當,有白事的時候,就在院子裡搭灶炒菜做飯,招待主家親朋。」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時候,有句農村俗語叫做:「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在北方的農村,結婚前幾天,首先要在院子裡壘起幾個大灶臺,然後準備一些柴火,等到結婚前一天的時候,再去村民家裡借一些桌子和板凳,當然這一天就會有很多同姓村民前來幫忙,主要是壓餄烙面和做其他菜品,餄烙面是第二天早上吃的。
  • 嗩吶是農村白事上最常見的樂器,為何現在很多地方不讓吹了?
    俗話說「嗩吶一響全劇終」,是農村白事上最常見的樂器,為何現在很多地方不讓吹了呢?在我們這裡,過去的確有很多辦白事的時候大吹特吹嗩吶,但是現在卻幾乎絕跡了,我認為:白事不讓吹嗩吶,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設已經深入人心,嗩吶被當作了一種文藝表演形式走上了大雅之堂。
  • 紅事推後,白事從簡,疫情過後白事還能這樣實施嗎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目前大家最關心的也是新型肺炎的發展情況,因為疫情一天不能解除,大家都不能放下心去工作,當下發展的形勢依然是非常嚴峻,城市和農村都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目前小編依然被滯留在農村老家,所以對農村目前防疫措施還是比較了解的,近段時間村裡有幾家紅白喜事,紅事一律往後推
  • 農村老人口頭禪:「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蘊含了什麼道理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農村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這其中都有什麼講究呢?在親戚朋友家裡一旦遇到紅白喜事的時候,這時候不僅要送些禮品表示祝賀又或者慰問,除此之外還要去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就是農村人互幫互助的最佳表現,這種關係也是很多城裡人羨慕不來的。農村人應該都知道,喜事有喜事的做法,喪事有喪事的規矩,二者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區別,所要做的事情也都不一樣。
  • 在農村:紅事不到沒人怪,而白事不到卻有人講,為什麼?
    在農村,一直有一種現象傳承至今:別人辦嫁娶生孩等紅事,人可以不到,錢到人情到,沒有人會說什麼;但若村寨中有長輩老人過世,再忙也要趕回來幫忙。這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一、掙錢第一,年輕人時間普遍較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現在的農村,早已和以前不太一樣了,農民,特別是年輕農民,大多數早已脫離「在一畝三分地上面,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狀態。
  • 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
    導讀:農村辦紅白喜事為啥不找人幫忙,而是花錢請服務隊?人情味沒了?進入冬季之後,農村的紅白喜事明顯的增多起來。隨禮也開始忙不迭,有的時候一天要隨好幾個禮,無法分身的時候就只能禮到人不到,這也是每年都在同期上演的酒席,全年之中的酒席,當屬冬季最為繁多。過去的時候農村辦理紅白喜事,都是街坊鄰居前來幫忙,尤其是辦白事,不用通知大家就會自發的前去幫忙,哪怕是平日裡有一些矛盾、隔閡的,在辦白事面前,都會屏棄一切顧慮前來幫忙。
  • 制止農村紅白喜事大操辦,為何這些農民要堅決反對?
    疫情期間,各地農村實行了白事簡辦、喜事緩辦,其他事情暫時不得舉辦的規定後,農村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的方式迅速摁下「暫停鍵」。對此,農村有的人高興,有的人對此頗具微辭,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許多富裕起來的農村人,總愛顯擺,愛闊綽,要面子,要場面,在家庭遇到紅白喜事時就大顯神手,利用農村人「禮尚往來」的傳統習俗,在結婚、喪事、喬遷、過壽、孩子考上大學、孫子滿月,甚至買了新車等等都要大擺各種形式的宴席,請村民喝酒;同時,還大請鼓樂班子、名角歌星等社會名人前來助興,這樣每擺一次酒席其花費開支甚大,大多數的農民家庭都舉債不得不承辦。這可是沒辦法的事,因為鄰居家都這麼辦。
  • 「移風易俗」南皮縣東五撥村一宗白事節省萬餘元
    辦完白事,主家一算帳,飯費、菸酒、白布等所有費用加起來,才花了1萬餘元。這要在村裡紅白事沒改革之前,至少要花3萬元。改革之後,村委會支起兩口大鍋及燃氣灶具,來客一律吃大鍋菜,還取消了「鬧姑爺」的陋習,使村裡每宗白事至少節省1萬餘元。東五撥村支部書記耿立義介紹,按照村裡的風俗,白事逝者要在家裡停放3天方可入土。
  • 年底農村3種生意進入旺季,賺錢多但很多人幹不了,看看你行嗎?
    就比如說,現在快到年底了,農村有幾個行業生意逐漸進入到旺季,可能僅春節前後一個月,就能賺到幾萬塊錢,看看你能幹嗎?1、承包農村酒席一到冬季,農村各種紅白喜事就格外多。一方面,很多農村年輕人選擇在春節前後結婚辦婚禮,還有的則是有了孩子之後辦滿月酒;另一方面,冬季寒冷,一些身體不好的老人難以過冬,農村的白事就顯得比較多了。
  •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但同時,白事和紅事也是不同的,比如說紅事就是有專門人員負責通知,被通知的人才去幫忙,不被通知到就不去。而白事則不一樣,當有了白事時,村裡人感覺能幫上忙的都會自發而去。很多人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覺得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講究。黑嫂經常在村裡這種事上給人家幫忙,在這裡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貴州農村喪葬流程與「做法」的道士(上二)
    提示:本文是根據貴州省黔北地區,農村辦喪事請的道士先生口述記錄整理而寫。由於屬於白事,也有某些忌諱,部分源溯不便詳解。如有信仰不同者、嚴重封建迷信者請免看此文,由此可能造成的陰影、影響請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在上集中講到,人死後家人就開始準備辦理後事。
  • 農村白事中的和尚們念的什麼經?
    得益於當今農村白事的紅紅火火,現在的二和尚早已是腰纏萬貫,洋樓汽車都配齊了,其家境是其兄弟們不可比擬的。時至今天,農村白事的大操大辦已很正常,一條龍服務做到了家門口,並形成了周到細緻的產業鏈。有念經超度的、有道具出租、用具出售的,還有專門的吹鼓樂隊。目前,二和尚手下就有兩套班子,二十多個人馬。一場佛事下來,少則三五千,多則七八千,這要看主家的場子大小。
  • 河北武安市倡議紅白事緩辦簡辦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王海波、張藝姣 河北日報記者劉劍英)「現在疫情防控形勢還很嚴峻,咱們家屬要理解,喪事儘量簡單辦……」1月7日8時,武安市西土山鄉西寨子村一戶農家院裡,村黨支部書記喬建國正與村民郭紅霞商量如何簡辦老人的葬禮。郭紅霞是老人唯一的子女,老人1月7日5時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