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白事興起了四個「怪象」,村民稱其應禁止,勞民傷財不可取

2020-12-17 楊紅說三農

大家好,我是【楊紅說三農】,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

每到入冬,鄉村的荒涼景象就會比其它季節更多。由於冬季氣溫驟降,許多原本就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不能適應驟降的氣溫而死亡。鄉下的人對白事特別重視,各地的習俗也大不相同,但大體都有許多相似之處。近些年來,鄉民辦白事時,幾乎每一個村莊都出現四種「怪現象」,令農民厭煩卻又無可奈何,那麼分別指的是哪四種現象呢?

1排面大得令人難以置信。

不知誰見過農村辦白事最奢華的樣子,筆者所在的村莊,因是個較小的村莊,但也有近300戶農民,前些年一個老太太過世了,全家的子孫後代都把全村的人,只要能動,都請來了,這白事的宴席整整擺了三天,這場面相信即使結婚都沒見過這麼多人,很多人說這能人,想要老母走風光些,但筆者想說,老太太在那裡的時候,你一趟也不會來,這個人走了你大擺筵席,送老人,你在這擺排面,這人可不值得尊敬。

2高規格的大墓。

以前鄉下人辦白事,只需用黃土砌墳頭,等幾十年後,墳頭就會被推平,耕地也不會被浪費。但近些年來,許多農村出現了高規格的墓葬,人們會用磚、水泥等圈一塊地,立一座墓碑,雖然看上去很氣派,但這樣不但造成了耕地的浪費,而且增加了農民辦喪事的費用,實在令人費解。

3、哭泣全靠僱傭。

老實說,這種哭喪本是孩子的事,可現在孩子哭喪似乎沒有了以前那種情緒,本來老人死了,孩子哭是正常的,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在農村的葬禮上,很少能聽到真正的孩子哭,更多的是一些外聘專業的「哭喪人」,白天哭50、1個半小時,晚上哭80、1個半小時,為什麼會有專業的「哭喪人」出現,主要是因為現在的人可能感情冷漠,或者是嫌丟人,總之,現在的假孩子哭得真大聲,真大聲。

4、表演過格。

不知鄉白事從何時開始,嗩吶聲小了,舞臺大了,唱戲的人少了,跳舞的人多了,現在鄉白事的表演越來越過分,本來是送人去演出的,卻偏偏被這些服務隊表演成了舞臺劇,你唱我跳,更有甚者,有些衣冠楚楚的人,還能登臺表演,下面的人還拍手叫好,這是真的送老人家去看歌舞表演,真的是個很奇葩的現象,或許作者的思想比較固守,但是這種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實在是太沒品位了,太不講究了。

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更多娛樂資訊,請關注楊紅說三農!

本文由百家作者楊紅說三農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農村白事興起了四個「怪象」,村民直呼應禁止,勞民傷財不可取
    鄉下,白事本應是當務之急,誰家有白事可辦,不管村裡人有多忙,大家都會聚集到這裡,該抬棺材,該燒紙,只要需要,都能幫上忙,這也是筆者如此喜愛鄉下的主要原因,濃濃的情誼實在讓人難以捨得。可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農村白事成了一種「負擔」,幫手越來越少,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幫手」,也許這是農村白事的發展趨勢,也的確省時省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把農村白事當作「過家家」,隨禮、吃飯、進靈堂,紙錢也不燒,缺了許多人情味,很多人說,近些年這農村白事都是因為這四個「怪事」鬧出來的,許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到這句話,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一下。
  • 繼「人口轉移」之後,農村有3種怪象讓人感到疑惑,是什麼現象?
    深入了解的話,這些年來,的確有些地方的農村發展得很好,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生活居住方面都不比城裡差,但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村民卻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滯後,不得不往城裡跑,有的是因為子女的教育,還有的是因為生計。而這些地方出現人口轉移城鎮的現象之後,也出現了三個怪象,很多人為此感到疑惑或不理解,這是咋回事呢?是什麼現象呢?
  • 農村「人口轉移」後,農村有3種「怪象」,這是什麼情況?
    很多人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了農村,甚至有些村民還認為,現在的農村與城市相比,已經沒有太大的差距,在農村生活也一樣自在。然而,正當大家都稱讚農村生活好的時候,卻有一部分年輕人拼命奔向城市。要知道,多年來,確實有一些地方的農村發展得很好,不管是基礎設施還是生活條件都不如城裡,但是在比較偏遠的地方,村民們卻因為經濟發展的滯後,不得不往城裡跑,有的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是為了生計。而且這些地方出現了人口遷移城鎮的現象後,還出現了三種怪象,很多人為此感到疑惑或不理解,這是怎麼回事?它有哪些現象?
  • 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
    導讀:農村辦白事,新增的這幾種做法,被村民直言:純粹是「胡鬧」每年的冬季,都是農村紅白喜事最多的季節。這個季節也被叫做隨禮的季節,每天都要忙不迭地去隨禮。農村有句老話叫做「死者為大",過去辦白事,孝棚上面會寫上三個大字」當大事「,孝子是什麼也不要做,盡心守靈即可。白事自然也是一派肅穆的景象,這也是出於對於逝者的尊重。但現如今的一些農村地區辦白事,跟過去完全不一樣。
  • 年底,農村興起「恐歸」怪象,到底是咋回事?老農:世道變了
    是吖,只有一家人歡聚一堂才是真正的幸福,思緒萬千,決定今天回農村老家陪父母過個好年,於是提前買好了火車票。一路向西向西,穿過鱗次櫛比的高樓,歷盡辛苦終於回到了想念已經的家鄉,踏進村口,走在堅實的泥土上,感受著鄉土氣息,再次體味回鄉別樣的心情,甭提多開心。特別是新年即將到來的特殊時刻。如今農村的變化確實太大,家家戶戶都住進了三四層的磚瓦房,用著天然氣,自來水。
  • 農村怪象,現在農村紅白喜事村民去幫忙只是玩,原因是什麼?
    確切的說,這個現象也只是從近幾年才開始這樣的,原來在農村,無論誰家有紅白喜事,左鄰右捨去幫忙的時候,那真是實實在在的幹活,尤其是我們的父母那一代人。那個時候,只要是五服以內或者是關係比較要好的鄰居,無論誰家娶媳婦嫁閨女,只要人家叫到了,不論有沒有時間,從頭天開始,家裡的大人就要去幫著忙活。
  • 一到冬天,農村白事就莫名的「扎堆」起來,究竟是啥原因?
    作為一年的第21個節氣,它意味著最深的冬和最長的夜以及最冷的時候將要到來。深冬的到來,在人們的傳統觀念裡也是悲傷的象徵,沒落的變現,到處是蕭瑟冷清的場景,原本熱鬧的大街冷冷清清,每個人都「貓」在家裡。不過在農村卻是另一番場景,這個時候的農村意味著溫煦熱鬧。是一家接著一家辦喜事,熱熱鬧鬧的。
  • 農村老人口頭禪:「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蘊含了什麼道理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農村一個不成文的規矩:白事不用請,紅事不請不到,這其中都有什麼講究呢?而農村流傳的一句老話就能夠簡潔明了地概括出來:「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這種習俗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那麼在這句話的背後,究竟有什麼樣的講究呢?
  • 有人說,農村「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這回事嗎?
    農村人「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好像專門說什麼人,是說娘舅吧?也不對,紅事(專指嫁女結婚)娘舅是要專門請,不請不會來。白事,到娘舅家報喪也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實際上這也是變相地「請」,按傳統規矩,是請娘舅來驗證去世老人是否善終。
  • 農村俗語:「紅事等吃喝,白事累彎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的冬季總是異常的寒冷,很多人家裡除了土炕之外,幾乎沒有多餘的取暖設施,因此很多農村老人都會在冬季離開,主要是因為天氣寒冷被凍走的。而許多年輕人也選擇在冬季結婚,除了冬季清閒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婚宴剩下的飯菜不容易壞掉。
  • 在農村有紅白喜事時,為何村民態度有所不同?殊不知是這3層原因
    在農村地區遇上一些紅白喜事,都算得上是一件大事情,一旦有這樣的事情整個村子的村民都會知曉,甚至是鄰村的人都會知道,但現在有一個現象是,如果農民家中有喜事的時候,村民倒沒有很積極送去祝福或是吃酒席,甚至有的村民實在抹不開面子隨完份子錢就完事了,倘若是誰家遇上白事的時候,村民基本都會很積極的去幫忙
  • 臨近過年,農村興起「睡衣潮」,專家稱有傷風雅,農民卻不以為然
    臨近過年,農村興起"睡衣潮",專家稱有傷風雅,農民卻不以為然 轉眼年關已到,大批的農民工都開始了"返鄉潮",往日冷清的農村也開始熱鬧了起來。每年在臨近過年的時候,氣溫都是格外的低,這幾天筆者家鄉溫度還算不錯,但是下周就開始降溫了。
  • 嶽西縣農村村民個人建房管理暫行辦法
    第十九條  農村村民個人建房審批流程。(一)部門聯審。鄉鎮人民政府受理農村村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申請後,應在10個工作日內,組織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等相關部門完成聯合審核工作,並填寫《農村宅基地和建房(規劃許可)審批表》。
  • 農村人為啥「紅事不請不到,白事不請自來」?有啥講究嗎?
    但同時,白事和紅事也是不同的,比如說紅事就是有專門人員負責通知,被通知的人才去幫忙,不被通知到就不去。而白事則不一樣,當有了白事時,村裡人感覺能幫上忙的都會自發而去。很多人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覺得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講究。黑嫂經常在村裡這種事上給人家幫忙,在這裡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紅事推後,白事從簡,疫情過後白事還能這樣實施嗎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目前大家最關心的也是新型肺炎的發展情況,因為疫情一天不能解除,大家都不能放下心去工作,當下發展的形勢依然是非常嚴峻,城市和農村都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措施,目前小編依然被滯留在農村老家,所以對農村目前防疫措施還是比較了解的,近段時間村裡有幾家紅白喜事,紅事一律往後推
  • 農村白事中的和尚們念的什麼經?
    得益於當今農村白事的紅紅火火,現在的二和尚早已是腰纏萬貫,洋樓汽車都配齊了,其家境是其兄弟們不可比擬的。時至今天,農村白事的大操大辦已很正常,一條龍服務做到了家門口,並形成了周到細緻的產業鏈。有念經超度的、有道具出租、用具出售的,還有專門的吹鼓樂隊。目前,二和尚手下就有兩套班子,二十多個人馬。一場佛事下來,少則三五千,多則七八千,這要看主家的場子大小。
  • 農村冬天三大怪象,城裡人看不懂,農村人見怪不怪
    農村人生活節奏慢,生活雖然忙碌,但有時也忙裡偷閒,幾個農村人坐在一起,一聊就是一整天,要不是到飯點需要回家做飯,不然肯定聊到太陽落山也不歸隊,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冬天農村三大怪象。一、街上穿緊身棉衣褲到處見。
  • 制止農村紅白喜事大操辦,為何這些農民要堅決反對?
    疫情期間,各地農村實行了白事簡辦、喜事緩辦,其他事情暫時不得舉辦的規定後,農村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的方式迅速摁下「暫停鍵」。對此,農村有的人高興,有的人對此頗具微辭,那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作為「三農」領域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富裕有錢人家想出風頭、想顯擺,高傲位居的農民因沒有了場合,無處發揮而愁容滿面;但對於大多數農民來說,他們對農村現在興起的大操大辦紅白喜事的做法深惡痛絕,對於現在的管理方式拍手稱好,具體原因如下:第一,大多數農民都舉債操辦紅白喜事。
  • 農村紅白喜事「怪象」:為何免費幫忙的不要,寧願花錢請服務隊?
    摘要:農村1怪象:紅白喜事免費幫忙的不要,寧願花錢請服務隊,為啥?文/農夫也瘋狂老話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在農村就是一個熟人的圈子,誰家裡如果遇到什麼困難和喜事了,需要幫忙的話,大家都不會推辭的,一般都是能幫忙的就會盡力去幫助。尤其是在紅白喜事這方面更是有著「紅事叫,白事到」的說法,以上是遇到紅喜事了,如果對方邀請來幫忙就不要推脫。而白喜事就算是對方沒有邀請,也要主動去幫忙。
  • 紅事不鋪張,白事不吹唱!武安這個小山村興起大風尚!
    口人的小山村遠離城市的木作村少了一份城市的喧囂卻多了一份山村獨有的寧靜沒有城市那般的絢麗多彩卻有著山村該有的古樸與自然新近修建的石牌坊,寬闊整潔的柏油路,道路兩旁一個個形狀各異「這些東西都是村裡出錢購置的,一共花了2萬多塊,統一由紅白理事會管理,村民們誰家辦紅白事,只要遵守規定,都可以免費使用。」白起先說道。白起先嘴裡所說的規定,其實是村裡為了遏制「紅白事鋪張攀比」、倡導文明新風而專門設定的規矩。家庭富裕的「掙個臉面」,家庭困難的也要「打腫臉充胖子」,這是原來村民們辦紅白事時普遍存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