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向外回歸田園山水的生活。許多人也開始把目光轉移到了農村,甚至有的村民還認為現在的農村和城市相比,已經沒有太大差距,在農村生活一樣活得自在。不過,就在大家稱讚農村生活好的同時,卻有一部分年輕人在拼命往城裡跑。
深入了解的話,這些年來,的確有些地方的農村發展得很好,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生活居住方面都不比城裡差,但在比較偏僻的地方,村民卻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滯後,不得不往城裡跑,有的是因為子女的教育,還有的是因為生計。而這些地方出現人口轉移城鎮的現象之後,也出現了三個怪象,很多人為此感到疑惑或不理解,這是咋回事呢?是什麼現象呢?
這段時間,筆者走訪了很多村莊,在筆者當地同樣也出現了三個怪象,而筆者深入了解之後,發現「地種樹,房空著,車不開」的現象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出現。
當下這個社會,生活花銷越來越大,賺錢變得越來越難,如果村民單靠種地維持生計的話,是很難存到錢的,因此,在農民的心裡,種地只能勉強解決一家人的溫飽問題,如果想要攢錢,那麼就必須外出謀生計,這樣才能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好。
而農村土地被種上樹木的情況也是一種沒有辦法的現象,一方面是因為糧食收入低,成本高,大戶放棄種地後,耕地無法流轉盤活。另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老農民已經力不從心,自己想多種一些卻沒有那個精力,所以,為了方便管理,大家也只能找一些不種的耕地種上樹木。
另外,對於「房空著」這個現象筆者也和很多村民溝通後才知道他們的苦衷,一方面是因為當地沒有錢賺,只能外出解決生活上的各項花銷;另一方面是因為建房花掉了所有的積蓄,還欠下了一大筆債務,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只能把新建好的農房鎖上,舉家外出務工,等賺到錢了或債務還完了再回到新房子居住,在農村好好的養老。
最後,關於「車不開」這個現象是怎麼興起的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現在的人攀比心很重,一些村民看到別人在外打工都買了車,過年過節都開著車回家,覺得自己沒有面子過不去。因此,在不經常開車的情況下攀比買了小車,最後因為不常用也只能放在院子裡「吃灰」。當然,對於攀比買車這種行為筆者認為是不可取的,花那麼多錢買車不開著實浪費,把這些錢投在其他方面也許還能錢生錢。你覺得呢?
而「地種樹」這種行為大家還是要注意一點,有些地方的村民會在耕地種樹是因為當地實行了「退耕還林」的政策,這是一項有補貼有法律依據的惠民政策,也是地方允許的,但當地沒有採取這項措施的,大家還是不要效仿,在耕地種樹這種行為是不可取的,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和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法的規定是禁止在上面發展林果業的。這一點大家要明白!
雖然說「房空著」看起來很浪費,但對於農民來說,農村老家有個房還是挺不錯的,現在閒置著不代表以後不住,也許等到自己老了幹不動了,大家也會回家生活。所以個人認為,提前在農村蓋房是明智之舉,即便現在沒時間居住也值得。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