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食品和玩具裡有此物,別讓孩子碰,若誤食,媽媽要會急救法

2020-12-25 J媽學堂

小蘭有一個三歲的孩子,在日常生活當中小來有一個囤貨的習慣,而這一個習慣也表現在她給孩子買零食方面,對此,孩子也很開心。

雖然小蘭不會選擇給孩子吃零食,但是在每次孩子吃零食之前,她都會把包裝袋裡面的乾燥劑扔掉。

但是有一次小蘭因為忙工作,孩子突然間想要吃一包零食,小蘭就簡單告訴了一下孩子:「零食在柜子上,但是寶寶只能吃一包哦。」

「嗯。」孩子聽完小蘭的話後就噠噠嗒的跑去吃零食了。

結果沒一會兒,孩子突然間在客廳哭了起來,小蘭忙跑去看孩子發生了什麼,結果就看到孩子嘴巴周圍和嘴巴裡面有白色的粉末,再看孩子手邊的一個包裝袋,果然乾燥劑被拆開了,小蘭就知道孩子可能吃了乾燥劑。

然後想起來網上有說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趕緊給孩子喝一些牛奶,然後又匆匆忙忙地給孩子灌下了幾包牛奶,之後就趕緊到醫院給孩子就診。

醫生查看完孩子的情況之後,告訴小蘭幸虧剛剛已經喝下了幾包牛奶,現在孩子的情況已經有所緩和,體內也沒有其他的殘留乾燥劑,只需要再進行一些簡單的檢查就可以了。

醫生還表示幸好小蘭處理及時,不然就會對孩子的身體影響很大。

孩子對於零食總是沒有抵抗力的,有時候就會出現不小心誤食乾燥劑的情況。

01那麼家長發現孩子誤食了乾燥劑,要怎麼為孩子快速治療?

1、首先家長應該了解什麼是乾燥劑?

乾燥劑是一種除溼的材料,通常會在食物包裝袋中經常會出現,它通過吸收包裝裡面或者空氣當中的水分,起到乾燥的作用。

如今市面上的乾燥劑大概可以分為三種:固體乾燥劑、液體乾燥劑、複合乾燥劑。

而在食品包裝、化妝品、藥品當中經常會使用到乾燥劑,目的是防止物體出現變潮發黴的情況。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接觸到的乾燥劑,是食品包裝袋當中地乾燥劑。

而食品裡面所使用的乾燥劑是生石灰乾燥劑。

根據相關的專家介紹,這樣的一種乾燥劑,裡面主要是一種化學成分為氧化鈣,這一種物質在遇到水之後,會快速的產生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熱,而這種熱量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並且生石灰在遇到水之後,會形成一種複製性極強的鹼性液體,它在之後很容易就會發生飛濺。

專家表示,這種鹼性液體會對人體尤其是眼睛造成嚴重的傷害,在這種液體出現嘭濺的時候,很容易就會導致孩子眼睛失明。

2、孩子誤食乾燥劑之後應當怎樣處理?

乾燥劑在雨水結束之後會大量放熱,對孩子能夠造成腐蝕消化道、口腔食道損傷或者是胃潰瘍。

家長發現孩子出現誤食乾燥劑之後,不能強行的給孩子進行催吐、也不能給孩子猛灌水,防止給孩子的食道造成二次傷害。

應儘快的給孩子服用一些牛奶,來緩解孩子口中發熱的情況,牛奶能夠有效地稀釋氧化鈣,並且不會對孩子的胃部造成二次傷害。

日常生活中,孩子很容易會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所以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學習一些急救知識,有效的在孩子出現意外時,儘早的進行救治。

02孩子在出現意外時,家長緊急救治小妙招:

1、誤食異物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吃東西噎住、嗆住,或者是吃到一些異物等情況,遇到這些狀況時,家長應該第一時間為孩子進行撥打120急救中心電話,其次就是為孩子進行一些緊急救治。

在緊急救治方法中,家長可以嘗試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利克急救法,是家長將孩子的上身進行向前傾,之後從孩子的後果將孩子進行攔腰抱住,同時右手握拳,左手按在右拳上面,之後兩個大拇指頂住孩子的胃部,迅速而猛烈的向上頂,直到將異物排出。

2、孩子在不小心出現傷口時

家長應及時的用清水對孩子的傷口進行衝洗,直至傷口清理乾淨。

然後對孩子的傷口進行止血,在做完簡單的包紮,之後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尋求醫生的幫助救治。

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出現被寵物咬傷、爪子劃傷的情況時,也需要立刻用清水為孩子的傷口進行衝洗,並且衝洗時間保持在5分鐘左右,以確保孩子的傷口無動物的唾液或異物,之後再為孩子進行簡單的包紮。

3、孩子出現燒傷燙傷

在孩子出現燒傷燙傷時,家長應立即的對孩子的受傷處進行用涼水衝洗10~15分鐘,以降低孩子傷口的溫度。

如果孩子的傷口處有衣物,應小心地將未粘著的義務進行脫下,減少孩子傷口受到汙染

之後用乾淨的紗布包裹住孩子的傷口帶孩子到醫院,期間不要自行為孩子進行塗抹任何的藥膏,以避免延誤對孩子的治療。

4、孩子遇到溺水

將孩子從水中救出之後,應立即讓孩子進行側躺,方便水從孩子的口中流出。

期間應切記不要強行為孩子進行按壓,房子還是體內的水,有肺部擴散到其他的地方,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5、孩子中毒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中毒的情況之後,應立即帶上可能導致孩子中毒的物品和孩子一起送往醫院,這樣做是為了方便醫生儘快地為孩子找出毒源。

6、孩子出現磕碰

家長在發現孩子出現磕碰之後,應找到一些冰袋為孩子進行冰敷,不要隨意的使用一些藥酒為孩子進行揉搓,防止孩子出現血管破裂的情況。

之後防止傷害到孩子的身體內部,應帶孩子到醫院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

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家長的細心照料,才能杜絕孩子在生活當中受到傷害。而家長也應該在日常生活中習得一些簡單的急救方法,一避免孩子出現意外時自亂陣腳。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孩子誤食異物怎麼辦?
    每個孩子對世界都充滿了無限好奇,正如許多爸爸媽媽說的:「摸不得的東西要摸一下,玩不得的東西要玩一下,吃不得的東西也想體驗一下。」那麼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危險,孩子不小心吃了異物怎麼辦?孩子誤食異物很危險,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了解一下兒童誤食異物應該如何處理。
  • 3歲兒子誤食膠水,媽媽及時處理救了孩子,醫生:真是用心了
    如果只是喜歡吃手、愛咬玩具倒還好說,可一旦忘乎所以,誤食了堅硬銳利、甚至有毒有害的東西,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多數情況下,不是每個家長都有足夠的時間,24小時看護寶寶,可爸爸媽媽也要學會在寶寶誤食後如何正確處理。3歲兒子誤食膠水,媽媽及時處理救了孩子,醫生:比我還高明謝女士(化名)的丈夫平日裡工作繁忙,孩子大部分時間都由她自己照顧。
  • 熊孩子誤食耳機,醫生表示讓它自行出來,孩子:我怕胃裡放音樂
    ,灼傷孩子的胃部和食道,醫生緊急做了手術才將紐扣電池取了出來,而且,孩子誤食紐扣電池或者其他東西的這種例子,有的科室基本上一天就可以收入2名孩子,一年遇到幾十例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家長們對孩子一定要用心用心再用心,因為孩子身上不確定因素實在是太多了,一眼照看不到就容易發生意外。
  • 提醒家長:這種玩具好玩卻有毒,誤食可發生意外,儘量少讓孩子玩
    沒有哪一個小孩子是不喜歡玩玩具的,玩具是小朋友們最好的玩伴。哪怕是在以前,我們小時候也會創造出各種玩具來供自己娛樂,其中莫過於玩泥巴了。那時候泥巴可是隨處可見,加點水就可以像揉麵團一樣,塑造出各種自己想要的形狀,小時候經常會玩的樂此不疲。
  • 慘劇,1歲大的孩子走了,只因爺爺餵了一粒……寶媽一定要注意了
    2歲大的孩子走了,只因爺爺餵了一粒糖果。9月20日,江蘇鹽城一名年僅2歲的孩子送到醫院急救,醫院醫生詢問得知,起因是爺爺餵孩子吃了一顆糖果,而家長第一時間沒有採取正確的急救方法,最終沒有搶救回來。在此提醒寶爸,寶媽們,學會正確的急救方法,家長應採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而不是拍背,倒立等無效的方法,耽誤救援的黃金時間寶寶們誤食異物這是經常發生的事情,由於寶寶們貪玩,好動,對事物的好奇,什麼東西都要拿著玩,還要放到嘴巴裡面,這樣就很容易吃進出,卡住喉嚨,這是很危險的。像電池,玩具,戒指等等。
  • 那些有毒有害甚至致命的網紅玩具,你家孩子有在玩嗎?
    硼砂有廣泛的用途,可用作清潔劑、化妝品、殺蟲劑,也可用於配置緩衝溶液和製取其他硼化合物等。市售硼砂往往已經部分風化。硼砂毒性較高,世界各國多禁用為食品添加物。人體若攝入過多的硼,會引發多臟器的蓄積性中毒。孩子在魚缸裡自製「水晶泥」,之後我沒有認真清洗,難道是殘留的「硼砂」導致了魚的死亡嗎?
  • 這些「減壓」玩具太可怕!孩子拋玩險些失明
    孩子的童年裡怎能沒有玩具?而現在的玩具日新月異,更新速度快到父母們親眼看到孩子們玩,才知道又有一款新玩具流行起來了,其有趣程度、技術含量是以往的玩具所無法企及的。就比如,現在風靡的指尖陀螺。然而,令爸媽們心驚的是,這種玩具對於孩子來說卻潛藏著意想不到的危險!指尖陀螺簡直「有毒」!最近,一款名為指尖陀螺的玩具迅速火遍多個國家的各個年齡層。
  • 台州4歲幼兒腸穿孔,罪魁禍首竟是這玩具!千萬別給孩子買
    但回憶半天也想不起問題出在哪,直到CT檢查後,醫生發現了一個眼熟的「老朋友」,片子裡的5個亮點,就是孩子腹痛的「罪魁禍首」——益智玩具磁力珠,也叫巴克球!內鏡下夾取小兒腸道內的磁力珠益智玩具暗藏「兇險」!
  • 又來了,男孩誤食磁力珠險致胃穿孔,這種玩具不要再給孩子玩了
    磁力珠從2009 年在美國上市之後瞬間風靡全球,這些年,在國內的市場上也大受家長和孩子的歡迎,不僅僅在網上,包括很多玩具店,學校門口的小超市裡,都能看到磁力珠的身影。殊不知,磁力珠實際上是非常危險的玩具,並不適合孩子玩耍,兒童一旦不小心吞食了磁力珠,後果不堪設想。
  • 2歲孩童誤食磁力珠致胃腸穿孔,這種玩具不要再給孩子玩了
    記者從梅州市人民醫院小兒外科獲悉,此信息屬實。「梅州已有多例案例了,提醒廣大家長注意,不要再給孩子們玩磁力珠這種玩具了。」梅州市人民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楊海說。據了解,這位2歲的孩童為五華橫陂人。6月25日,孩子出現腹痛,伴噁心、嘔吐的症狀,家長們送孩子到當地醫院後檢查X光提示胃內有異物,建議送往梅州市人民醫院治療。
  • 照射僅幾秒,9歲孩子「左眼失明」,這4類玩具,千萬別給孩子買
    文丨鼓勵多順勢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關注轉發)喜歡玩具是孩子的天性,在玩的過程中,可以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啟蒙,開發孩子的智力。但是玩具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由於孩子使用了粗製濫造和存在質量問題的玩具,而導致孩子發生安全問題的傷害事件,已經成為了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頭號殺手。下面我們歸納了最危險的4類玩具,供家長選購時參考。
  • 網紅玩具再出事,3歲女孩顱腦損傷,專家提醒:千萬別給孩子買
    但是家長在選擇玩具的時候,首先會看孩子自己的意願,其次會看玩具的價格,如何價格合適孩子又喜歡,就會直接購買,但是卻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玩具的安全性,可能就因為家長的一時疏忽給孩子帶來了不可挽回的傷害。案例前兩日,福建省有一個3歲的小女孩,就因為玩媽媽給買的玩具而被緊急送進了醫院,具體怎麼回事呢?
  • 誤吞磁力珠,兩個多月15個孩子命懸一線!這些玩具可別送給孩子
    記者隨機在街頭採訪,很多家長坦言,都給孩子買過這類的玩具,但沒有留心過「14歲以下的兒童不適合」注意事項,聽到記者提醒,也不以為然,「那麼多小孩都在玩,注意點就行。」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副院長羅洪呼籲:家長們給孩子買玩具時,一定要慎重選擇,最好別買類似磁力珠的玩具。
  • 遇到別人家孩子搶自己孩子玩具起爭執,媽媽要不要管呢?
    隨後就見小男孩的媽媽過來,了解到是大男孩在搶小男孩的玩具,雖然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欺負自家的孩子,小男孩的媽媽也並沒有生氣,而是勸說大男孩不能這麼做,想要玩具可以和弟弟商量。一直到大男孩的媽媽到來,讓大男孩給小男孩道歉,最後兩個小朋友的爭搶才結束。
  • 這些玩具免費送都不要給孩子,可能會玩出命!
    轉載模塊的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推送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聯繫,在此表示深深敬意,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聯繫,我們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大家好,我是小編之前寫過一篇關於玩具的文章獲得了粉絲們的大量好評今天這篇呢,不是要來誇的而是扒一扒你身邊的危險網紅玩具!
  • 課堂上演教科書式救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所有父母都該學會
    成人和兒童施救法救護者站在受害者身後,從背後抱住其腹部,雙臂圍環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按壓於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擠壓,反覆操作,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此方法可總結為:剪刀、石頭、布。即:肚臍以上兩指處,一手握拳按壓,一手手掌握住拳頭。三歲以下幼兒施救法先把孩子抱起來。
  • 「媽媽,玩具娃娃晚上會唱歌」,媽媽聽後立即帶孩子去了醫院
    前兩天媽媽又在超市給他買了一個上電池會說話唱歌的奧特曼。牛牛別提多喜歡了,每天都抱著它玩。可是昨天牛牛起床後,驚恐地對媽媽說:昨天晚上我的奧特曼突然唱起歌來,唱了很久才停下來,媽媽以為牛牛在說謊就沒有理他。可第二天牛牛又說玩具奧特曼自己晚上又唱歌了,看到兒子的精神狀態很不好,媽媽這才當回事,趕緊跑進房間去找那個玩具。
  • 家裡有這款網紅玩具的,千萬別讓孩子玩
    在此之前,女童是和媽媽一起玩這個玩具的。後來寶媽玩累了,就獨自留女兒一個人在客廳裡繼續玩這個回彈軟軸桌球。 既然回彈軟軸桌球有這麼大的安全隱患,各位寶媽奶爸就別讓寶寶玩了。對於大孩子,在玩耍的時候也要有大人在旁邊看護。
  • 這種含有劇毒成分的玩具,你還敢給孩子玩嗎?
    今天要給媽媽們進行安全警示的是軟泥類玩具。軟泥類玩具有強大的塑形能力,絢麗的色彩,又揉又捏創造的快樂,大人和孩子都愛,孩子有時候一玩就是一天。圖片來源:網絡不僅很多家長會給孩子買,很多商場裡的也做起粘土類玩樂項目的生意,甚是火爆。
  • 這5種網紅「毒玩具」,被拉黑多年卻仍是孩子最愛,家長要留心了
    兩克致死十秒燒傷,五種網紅玩具,孩子玩不得童童是一個三歲的小男孩,童媽為了不讓孩子落後於其他小朋友,花費了許多錢給孩子買了大量的益智類玩具,其中就有網絡上嚴重抵制的巴克求,這種玩具說白了就是一個個可以組合變換形狀的小磁珠,好玩是好玩,可是一旦被誤食可就不堪設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