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來說,「六一」就是具有儀式感的特殊日子,一份零食,是3分鐘的滿足,一個玩具,是3天的快樂,在兒童節為孩子準備一份玩具禮物時,家長要特別注意,務必讓孩子遠離這些隱患極大的玩具!
兩個多月接診15例因
誤吞磁力珠命懸一線的孩子
近日,江蘇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消化內科醫生茆康衛發了一條朋友圈,因為小小的兩顆磁力珠,醫護人員深夜奮戰幾個小時,終於將磁力珠取出,患兒避免開刀之苦。
記者了解到,最近兩個多月,該院兒童醫院已經接診15例因誤吞磁力珠命懸一線的孩子!其中大多數孩子因為年齡小,家長發現不及時,導致胃腸穿孔、出血、壞死,只能進行開腹手術……孩子受罪,家長揪心!
從涵涵體內取出的兩顆磁力珠
5月26日晚上10點,6 歲的涵涵(化名)在玩具房玩著媽媽剛給他買的 " 益智玩具 " 磁力珠。可能是剛吃完飯,涵涵也想嘗嘗這小東西味道怎麼樣,二話不說一仰頭,兩個磁力珠就進肚子了。
旁邊的媽媽一下子蒙了!呆滯了好幾分鐘,才一把抱起涵涵急忙趕往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雖然兩顆磁力珠是同時吞下的,但到達幽門後,還是非常容易隔著食道黏膜、胃黏膜或腸黏膜互相吸引,造成腸道穿孔、出血。該院小兒消化內科醫生茆康衛接診後,立即為涵涵進行無痛上消化道電子內鏡治療。
因為涵涵剛吃過晚飯,胃腸蠕動迅速,磁力珠在食物中時隱時現,移動迅速,進鏡後,一個小時茆康衛也沒有 " 抓住兇手 "。隨後,科室主任孫軍帶著茆康衛等 4 人一起上陣,再次進鏡迅速定位,這一次,僅用半個小時,兩顆 2.7*1 釐米的磁力珠終於被取出,涵涵避免了開刀之苦。
從東東體內的六顆磁力珠
而就在不久前, 3歲男孩東東(化名)因為腹痛、嘔吐到該院外科急診就診,小兒外科醫生經仔細詢問檢查發現,東東的腹部有一連串異物,熟悉的個頭、形狀和排列方式,醫生一下子就認出又是禍害人的 " 網紅 " 玩具,磁力珠。
因為家長沒有及時發現並第一時間就醫,磁力珠的吸力造成東東腸道穿孔破裂,最終醫生只能給東東進行腸切開異物取出術,術中,共取出六顆五顏六色的磁力珠。
從東東體內取出的磁力珠
據介紹,最近兩個多月,該院兒童醫院連續收治了15例因誤食磁力珠就診的孩子,磁力珠不同於其他異物,一旦吃進兩顆以上,就極可能因為磁力相吸造成胃腸穿孔、出血、壞死,嚴重可能還要截腸。
磁力珠可以通過孩子的想像力組成不同圖案,常被當做益智玩具,這種看似益智的玩具卻有很大的安全隱患。一般玩具的磁力為50高斯,而磁力珠材質特殊,磁性高達4000高斯。因為顏色鮮豔,形狀小巧,孩子容易吞咽,一旦吞下兩顆以上的磁力珠,磁力珠就會相互吸引,一旦被磁力珠吸住中間的黏膜,就非常容易出現缺血壞死、穿孔的情況。
磁力珠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
大多數家長不知情
在貴陽市兒童醫院,有一間「異物博物館」,裡面全是從兒童氣管、消化道、腸道取出的異物。
硬幣、眉夾、遊戲幣、彈珠、棋子等,記者見到,藏品很豐富,其中硬幣最多見。
今年1至4月,「博物館」新增藏品百餘件,其中通過纖支鏡取出的異物最多。醫生表示,「這類異物對孩子損傷相對較小,有些能夠自行排出,但也可能會滯留胃內。危害極大的是近期市場上售賣的磁力鋼珠。」
記者就此在網上進行查詢,磁力珠又稱「巴克球」,有強磁磁鐵功能,具「益智」功能。記者見到,每一家的成交量都不錯,賣家宣傳頁面上,標註「不適合0—14歲」兒童,但很多買家留言卻是「小朋友很喜歡」「小孩非常喜歡」等。
記者隨機在街頭採訪,很多家長坦言,都給孩子買過這類的玩具,但沒有留心過「14歲以下的兒童不適合」注意事項,聽到記者提醒,也不以為然,「那麼多小孩都在玩,注意點就行。」
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副院長羅洪呼籲:家長們給孩子買玩具時,一定要慎重選擇,最好別買類似磁力珠的玩具。
小心了,這些「奪命」玩具可別送給孩子!
這些玩具很危險!
史萊姆水晶泥
有段時間,在某短視頻app上風靡的玩具,絕對少不了史萊姆水晶泥,這是一種黏膠玩具,可以隨意捏出造型和調配顏色,讓許多大人小孩都「愛不釋手」。
史萊姆水晶泥的主要原材料有膠水、粘土、硼砂、色料等,而其中的硼砂卻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成人的硼砂中毒劑量為1-3克,成人致死量為15克,嬰兒致死量為2-3克。
如果不小心誤食水晶泥,都會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以及各種器官都造成損害,甚至危及生命。
磁力鋼珠
在江西某地,一名2歲多的小男孩,誤把磁力珠當糖豆吃,因磁力球磁性很強,就把腸腔吸附到了一起,造成了腸穿孔,並且出現了感染性休克。
最終,通過微創手術和幾天的治療,男童才脫離危險。
兒童若吞食磁力珠,珠子會在消化器官內互相吸咐,這些磁性物體不能自行排出,會對腸壁產生壓力,進而引起腸穿孔或腸梗阻,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
指尖陀螺
指尖陀螺也是一款網紅玩具,陀螺在手指間旋轉飛舞,可以讓你釋放壓力,但也會帶來危險。
有實驗證明,一個刺刀式樣指尖陀螺,旋轉時可以刺破四層厚的紙,如果在玩耍時稍不注意,可能會誤傷孩子的皮膚甚至眼睛。
海洋寶寶
海洋寶寶是一種五顏六色的球形玩具,酷似透明果凍,對孩子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這個東西直徑只有2毫米,除了容易被誤吞,還是一種吸水性極強的高分子材料,吸水後體積急劇膨脹幾十倍,甚至數百倍。
淮安一名一歲多的女嬰誤把哥哥的玩具「水寶寶」當食物吞下,等到發現,異物已經引起急性腸梗阻,差點把寶寶的腸道撐破。
這類玩具如果不慎堵塞呼吸道,可能導致窒息。
要是進入了消化道,可能會造成腸管擴張、腸梗阻,嚴重時,甚至造成腸壞死、腸穿孔,危及生命。
氣球玩具
家族主要成員:橡膠氣球、塑料氣球、氫氣球等。
摩擦、硬物觸碰、遇到酒精類液體都會讓氣球爆炸,很多寶寶們也因此會被嚇得不輕。會飛的氫氣球更是可怕,氫氣遇到火會劇烈燃燒爆炸;如果孩子不小心誤吸了氣球碎片,還可能會堵住氣管,引起窒息。
飛天小黃人
1994年,美國一款飛天娃娃上市後,造成不少孩子牙齒損傷、致盲、臉部被割破,堪稱毀臉神器。
公司先後收到100多封投訴,最後不得不召回所有玩具。
如今,這款玩具改頭換面,變成孩子們最喜歡的小黃人,配有雙層螺旋槳,通電後高速轉動。
玩法是用手去感應,幫助其上升,下降。
作為成年人,都必須小心翼翼地玩。難以想像毛手毛腳的小孩,頭部、眼睛、臉部被機翼刮到有多嚇人!
水彈槍、飛鏢、弩、彈弓
男孩子天生喜歡槍,水彈槍之類的玩具也受到男孩的歡迎。
在1米多一點的距離上,先後對雞蛋、紙箱、蘋果進行射擊——無一例外,在連發射擊下,雞蛋碎了、紙箱被擊穿、蘋果被打得稀爛……
這類玩具有很強的穿透力,也擁有一定的殺傷力,孩子們拿它們當玩具,一旦射中眼睛,後果不堪設想!
教你選出安全玩具
孩子愛玩玩具是天性,安全的兒童玩具也能幫助孩子開發智力,所以如何選對玩具就關鍵了。
看3C標誌,堅決不買三無產品
玩具生產也是明確的規範,一定看準有3C標誌的產品,千萬不能讓劣質玩具威脅到孩子的安全。
根據年齡選合適的玩具
正規的玩具都會標明適用年齡,但選購時仍要注意:
4歲以下的孩子,要特別小心玩具上的小零件、會纏繞住手指的繩子、會引起窒息的塑膠袋。
6 歲以下的孩子,不適合玩磁鐵玩具。
10 歲以下的孩子,不能玩插電源的玩具。
任何孩子都不能玩帶有小零件或者尖銳邊角的、彈射性的玩具。
仔細確認無安全隱患
首先要看是否存在易脫落的小部件,如果是電動玩具,裝電池的地方一定要防護裝置,免得孩子把電池扣出來吃掉。
第二,堅決不買有嚴重異味或刺激性氣味的玩具。
第三,可以用手摸摸玩具有沒有銳利的毛邊或尖角、尖端。
最後還要檢查一下整個玩具是不是足夠穩定與牢固。
除了玩具,也可以給孩子挑選一些適合的書籍、畫冊,讓孩子擁有一段充實而有趣的童年時光,但最最重要的還是安全!!!
【來源:半島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