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玩「馬克球」玩具要當心

2020-12-16 華商網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時刻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暗殺者——巴克球。

  巴克球,又名磁力珠,其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宛如葫蘆娃裡的蛇精,打開某寶app搜索巴克球,無不是都打著「能夠開發大腦、提高創造力、提高發散思維能力」旗號進行宣傳,提高銷量。

  這些花裡胡哨的小球,好看、好玩、好功能,正迎合了時下越來越多爸爸媽媽對於孩子智力開發的需求。可是,巴克球再怎麼好,它可不好吃!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接診的宋醫生細緻地檢查了蘭蘭的腹部體徵,結合查體及檢查,考慮已經有消化道穿孔形成內瘻可能,及時安排了手術,術中探查見蘭蘭小腸多處穿孔形成內瘻,治療非常麻煩。

  宋醫生說,多數家長抱著「N天以後能排出來」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這種情況對於沒有磁性的塑料球也許可以達到,但是巴克球不是塑料球,它是具有很強磁性的球體,也就是說,先吃下去的可能因為磁力吸引與後吃下去的隔著腸壁被吸引在一起,因腸壁持續遭到磁力珠的壓迫會缺血壞死,形成腸腔內與相鄰腸腔的穿孔,這就是內瘻,簡單說就像是一串「穿糖葫蘆」,磁力珠連成的糖葫蘆的竹籤,腸腔就像是糖葫蘆,危害十分嚴重。

  但蘭蘭的情況不只是個案,近一年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已經收治了20多個因誤吞磁力珠的患兒。

  網紅玩具巴克球風靡全球,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巴克球導致胃腸道穿孔的報導越來越多。全國各地類似的事件屢見不鮮,一件件觸目驚心的案例,一道道腹部手術瘢痕的印記,是每一個親歷過的寶爸寶媽們永遠的痛。

  術後的家長後悔不已:「我真後悔,沒想到他會吃掉.....」

  「我沒讓他玩,他有個哥哥在玩,然後他發現了偷著玩......」

  「我家裡沒有巴克球,只是那天我的朋友家娃玩,然後......」

  也許,在你購買巴克球的時候,只是看到了「益智」玩具,卻沒注意「禁止14歲以下兒童使用,謹防兒童誤食」的提醒。

  醫生慎重提示家長,為了孩子健康的童年,請遠離巴克球。也許,你千叮嚀萬囑咐,「這個東西不可以吃」,但孩子天性的好奇心,「聽話」、「懂事」、「聰明」都不奏效;也許,你小心翼翼,你說你可以一直陪著他玩,但絕不可能發生的事或許就在某一刻會發生。

  華商報記者 李琳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報社方正

相關焦點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巴克球玩具患兒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宋虎偉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時刻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暗殺者——巴克球,又名磁力珠。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巴克球玩具很危險!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宋虎偉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時刻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暗殺者——巴克球,又名磁力珠。  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巴克球玩具很危險!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宋虎偉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時刻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暗殺者——巴克球,又名磁力珠。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磁力珠患兒
    「為了孩子的安全,遠離磁力珠等含有磁力的玩具……」近日,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科宋醫生發的一則消息引起大家的關注。原來,醫院一年接診了20多例因誤吞磁力珠導致胃腸道穿孔的患兒,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病例,讓宋醫生決定站出來發出鄭重提醒,讓孩子們遠離這種危險的玩具。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20多例誤吞患兒 它們是...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的醫生經過分析全年20多例的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時刻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的外衣卻伺機威脅兒童健康的玩具「巴克球」,又稱磁力珠。
  • 西安市兒童醫院一年接診多例患兒,都因這種孩子常玩的危險玩具!你...
    最近,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醫生經過潛心分析全年20多例典型病例,為各位家長「揭穿」一種時時刻刻藏在孩子身邊,日前,來自甘肅的9歲女孩蘭蘭,在「嘗嘗五彩豆味道」這樣幼稚想法的趨使下,她經口吞進近30枚磁力珠,吞入異物後的蘭蘭以「腹痛1天」就診當地醫院,建議先觀察保守治療,等待磁力珠自行排出,家長就抱著「等等就能排出來」的想法居家等待了20多天卻遲遲未見排出,這才連夜租車風風火火地跨省來到了西安市兒童醫院普外二科。
  • 這種玩具小寶寶不能玩!3歲男童誤吞52顆彩色磁力珠,這下麻煩了
    一名3歲的小男孩晨晨(化名)因誤吞52顆彩色磁力珠,致腸道破裂穿孔多達7處,醫生施腸切開術將52顆磁力珠悉數取出。前不久,晨晨媽媽從網上選購了一款「網紅」玩具磁力珠。該玩具可拼接成各種形狀,網傳可開發智力。晨晨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的創造力,購買了1000餘顆磁力珠。
  • 磁力珠頻頻傷人,家長們注意了:這個玩具會傷了你的孩子
    5 月 9 日晚,貴陽市婦幼保健院連續手術搶救了兩名誤吞磁力珠的兒童。兩名患兒病情尚平穩,但仍未脫離危險期。低齡兒童誤吞異物病例中,磁力珠 " 殺傷力 " 最大。" 輕則嘔吐腹痛,重則腸胃穿孔,多數都是低齡兒童,磁力珠吞食後危害太大,家長尤其要注意。" 該院普外科主任徐琦說。
  • 誤吞磁力珠,兩個多月15個孩子命懸一線!這些玩具可別送給孩子
    兩個多月接診15例因誤吞磁力珠命懸一線的孩子近日,江蘇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消化內科醫生茆康衛發了一條朋友圈,因為小小的兩顆磁力珠,醫護人員深夜奮戰幾個小時,終於將磁力珠取出,患兒避免開刀之苦。記者了解到,最近兩個多月,該院兒童醫院已經接診15例因誤吞磁力珠命懸一線的孩子!其中大多數孩子因為年齡小,家長發現不及時,導致胃腸穿孔、出血、壞死,只能進行開腹手術……孩子受罪,家長揪心!
  • 別讓所謂的「益智」玩具,毀掉孩子的健康
    每個孩子的美好童年中少不了玩具陪伴,其中一些開發兒童智力類的玩具有很大市場,受到家長和孩子的歡迎。但有時候,那些時時刻刻藏在孩子身邊,披著益智玩具外衣的玩具,卻在威脅兒童健康。 巴克球,又名磁力珠,有著多彩的皮膚、千變萬化的造型。
  • 接連發生孩子誤吞異物事件,家長該怎麼辦?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前幾天去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省婦女兒童醫院)採訪,在與該院小兒消化內科主任王玉梅聊天時,我們說到了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我加班99%的原因都是因為這件事。」說起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情時,王玉梅的臉上和語氣中透露著焦急,但同時,河南商報家有小寶的寶姨也能感受到她多多少少的無奈。對於兒童誤吞異物這件事,寶姨真的說過無數回了,可為何還是不斷有孩子因為誤吞異物而就醫,甚至險些喪命呢?歸根到底,寶姨覺得還是家長的注意力沒集中,又或者說預防工作沒做到位。
  • 誤吞磁力珠致腸穿孔,這類「奪命」玩具要警惕!
    5月26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小兒外科病房裡的小馨馨(化名)露出一排小白牙,天真的笑著。誰能想到,就在一周前,幾顆不起眼的「小鋼珠」差點要了小馨馨的生命。5月19日,1歲2個月小馨馨被爸爸媽媽抱著,一路從當地醫院緊急轉到同濟醫院小兒外科,檢查發現小馨馨易發生腸梗阻、瀰漫性腹膜炎,拍片顯示腹腔內有一串長長的鏈珠,證實又是一例誤吞磁珠病例。醫生立即實施了急診手術才挽救了小馨馨的生命。 父母說,小馨馨剛學會走路,總是想下地到處「逛」,最喜歡的是跟著8歲的哥哥後面,「搶」玩具玩。
  • 磁力珠當「彩色糖果」 好奇寶寶誤吞致胃腸穿孔
    而它五彩斑斕的小小身形,狀似「彩色糖果」,對於懵懂無知的幼兒可能成為「奪命珠」,常州市兒童醫院今年已陸續接診多例誤吞磁力珠就醫的孩子。近日,又有一名2歲幼兒誤把磁力珠當糖果吞入腹中,磁力珠將小患者的胃和腸道吸附在一起,造成嚴重的穿孔,經市兒童醫院緊急救治,闖禍的磁力珠被成功取出。患兒有驚無險,經過觀察目前病情平穩,日前好轉出院。腹痛5天,竟然身體藏「珠」?
  • 誤吞異物、兒童腹痛怎麼辦?聽聽市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怎麼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陳甜田 通訊員 趙巖「前幾天,急診科接診了一位九歲的小患者。這位小朋友在吃雞肉時不小心把雞骨頭咽了下去,做CT發現卡了一根兩端比較尖銳的骨頭。兒童由於年齡小,誤吞異物很常見,消化道異物也是兒科常見急症之一。
  • 這款網紅玩具已導致多名兒童誤吞中毒!粘...
    專業人士指出,為了增加延展性和彈性,達到更易塑形的目的,硼砂通常會被加入這類軟泥類、粘土玩具中。若兒童長期有高劑量硼元素暴露或攝入,會表現出毒性反應。一般來說,硼砂的成人中毒劑量為1至3克,成人致死量為15至20克,兒童致死量為2至5克。那麼,記者送檢的磁力泥中的硼元素含量為多少呢?
  • 界首一醫院來了位棘手患者,7歲兒童誤吞磁力珠!
    有一個7歲兒童,無明顯誘因臍周疼痛17小時,伴噁心、嘔吐,需要您馬上來一趟!」12月13日晚,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讓正在吃晚飯的界首市人民醫院普外科二病區醫生高琦立刻放下手中的飯碗,趕到了科室。「患兒當時腹痛不止,立即給他進行腹部觸診,發現腹部脹氣,腸鳴音弱。」
  • 兩個多月15個孩子命懸一線!都是因為這種玩具
    近日,江蘇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小兒消化內科醫生茆康衛發了一條朋友圈,因為小小的兩顆磁力珠,醫護人員深夜奮戰幾個小時,終於將磁力珠取出,患兒避免開刀之苦。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最近兩個多月,該院兒童醫院已經接診15 例因誤吞磁力珠命懸一線的孩子!
  • 3歲幼兒體內驚現「珍珠手鍊」,原來是吞食了玩具「磁力珠」
    小朋友玩耍時誤吞玩具的事情偶有發生,有的小物件可以通過自身消化或排出,而一些小物件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近日,一個來自河源的3歲小男孩,因吞食異物到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求診,檢查結果讓人大為震驚。 幾天前,小男孩因腹脹、腹痛來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求診。
  • 北京兒童醫院計劃託管保定兒童醫院
    一張「北京兒童醫院集團——河北省兒童醫院——縣級兒科協作醫院」三級兒科診療網正在鋪設中。北京兒童醫院日前透露,今年還計劃託管保定兒童醫院。    北京兒童醫院日門診量已經達到萬人次,加上一個患兒會跟隨三四位家長,每天就是近5萬人在此流動,這所西二環邊的著名醫院是在超負荷運轉。北京兒童醫院接診的患兒中,有60%到70%來自外地,其中18%到20%左右的患兒來自河北。
  • 貴陽市兒童醫院成為「北京兒童醫院集團」新成員
    北京兒童醫院院長倪鑫,貴陽市人大常委會李忠主任向貴陽市婦幼保健院授予「北京兒童醫院集團貴陽市兒童醫院」牌;北京兒童醫院黨委書記沈穎向貴陽市兒童醫院授予「北京兒童醫院集團貴州省兒研所」牌。據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兒童醫院每年接診患兒超過270萬人次,其中外地患兒佔門診患兒總數的60%,佔住院患兒總數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