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藍色的
雪是藍色的
路燈是藍色的
迎面走來了兩個孩子
一個是黑色
一個是白色
——Jerry《顏色》
1.《金色夢鄉》:曾經有條回家的路(豆瓣評分:8.9)
在我看來,東野圭吾與伊坂幸太郎是現今日本懸疑作家中最耀眼的雙子星。如果說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為《白夜行》,那麼伊坂幸太郎的巔峰之作則為《金色夢鄉》。
不同於《白夜行》將懸疑推理與人性冷暖結合得天衣無縫,《金色夢鄉》淡化了懸疑色彩,減少了推理元素,而是將溫情展現得淋漓盡致,講述了一個過程殘酷異常、結局溫暖感人的故事。
青柳雅春,從快遞員的崗位辭職不久,被陷害成了謀殺首相的重大罪犯,不得已踏上了亡命天涯的逃亡之路。於是,個人力量與操縱國家的幕後組織之間展開了一場殊死抵抗。
不同於常規套路,《金色夢鄉》沒有呈現出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小說提供了巨大的留白,引發多重想像和解讀。好人沒有得到救贖,壞人沒有受到懲罰。第三條道路,或許才是現實命運的歸宿吧。
《金色夢鄉》中的故事原型明顯取材於甘迺迪被刺案,幸運的是,青柳雅春沒有成了背黑鍋的奧斯瓦爾德。不過也沒有揭開真相,洗清冤屈,而是不得已易容變身,以另一張面容卑微而又頑強的生活下去。
小說最後的溫情結尾,是這部作品的最大亮點之一。「人類最強大的武器,是習慣和信賴」,披頭四的隱喻無所不在,一曲《Golden Slumbers》更是貫穿始終。友情提供溫暖,親情提供動力,愛情提供希望,即使是逃亡路上的青柳雅春,想必也會偶爾抬頭仰望璀璨星河,就像轟大叔絢爛奪目的滿天煙火。
Golden slumbers fill your eyes,
Smiles awake you when you rise.
2.《新參者》:加賀恭一郎的世界(豆瓣評分:8.2)
不少懸疑作家在其作品中使用一個主角,從而塑造了一些膾炙人口的名偵探形象,他們或風趣幽默,或特立獨行,或冷峻嚴肅,比較有名的比如愛倫·坡小說中的奧基斯特·杜賓、柯南·道爾小說中的夏洛克·福爾摩斯、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中的赫爾克裡·波洛、艾勒裡·奎因小說中的艾勒裡·奎因、範·達因小說中的菲格·萬斯等。東方依然也有名偵探形象,比如我國的狄仁傑,以及日本三大名偵探,包括江戶川亂步作品中的明智小五郎、橫溝正史作品中的金田一耕助、金田一和內田康夫作品中的淺見光彥。
作為現今日本最為知名的懸疑推理作家,東野圭吾也通過加賀探案集這一系列作品創造了一個名偵探形象,那就是加賀恭一郎,在《畢業》《沉睡的森林》《惡意》《紅手指》《麒麟之翼》《祈禱落幕時》等作品中大展風採,而這本《新參者》,就質量來說,是其中的佼佼者,絕對值得一讀。
東野圭吾說:「我需要一個絕對安定的標尺,因此加賀恭一郎是必要的存在。加賀並非解決案件本身,而是一點點深入案件的背景;並非抓到罪犯就結束,在偵查上他把重點置於犯罪為什麼發生。」誠如斯言,加賀智商與情商都十分超群,追求的並非僅僅是案結事了,更注重案件背後的原因,還原真相的同時,也試著去撫平相關人員的傷痛。讀完之後,帶來滿滿的溫情與感動。
總之,我是迫不及待要繼續進入加賀恭一郎的世界了。
3.《紅手指》:一個粉絲的自白(豆瓣評分:8.0)
關於東野圭吾,最初是好友吉祥推薦,大概是在高中的時候。當時並沒有重視,一來學業繁忙,高考勝於一切;二來對日本文學並不感冒,尤其是對懸疑推理小說,總覺得是輕小說一類的消遣文學,在我看來與在高中生中十分流行的玄幻武俠小說等量齊觀。
真正接觸東野圭吾的小說是2014年冬季時候的事情了,那時本科剛畢業,在一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支行上班。每天做著十分枯燥乏味的工作,簡而言之,那是一份一眼可以看到十年、二十年後的工作,對於年輕人來講是消磨心智的。在那種十分鬱悒煩悶的心境下,讀了東野圭吾的《白夜行》。讀這本書也沒什麼複雜的原因,不過是好友畢業不少書帶不走,就留給了我,《白夜行》是其中一本。
但我仿佛在雜貨鋪裡淘到了寶貝一般,驚詫於這本小說的構思精巧和設計精妙,那種環環相扣和步步為營的情節,實在是刷新了我對懸疑小說的認知。說起來,這好像是我讀的第一本懸疑小說,嘚嘚,一下子就讀了巔峰之作,讀書起點太高,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讀完之後還向同事興致勃然地推薦這本書,倒也沒有入了東野圭吾的坑。真正成為東野圭吾的粉絲,是2016年的事情了。說來也巧,當時在一家頂級電商企業工作,也是很不開心,仿佛陷入了工作的牢籠,我是陰鬱的困獸。當時就買了東野圭吾的小說來看,記得那段時間連續讀完了《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並看了電子書《惡意》《空中殺人現場》。讀過這幾本東野圭吾的巔峰之作,想不入坑也難了。是的,我成了東野圭吾的粉。
東野圭吾的小說並不總是冷冰冰的推理,而是經常融入溫暖的人性和揪心的情感。就拿這本《紅手指》來說,在懸疑小說的外表下,探討了老齡化、少年犯罪、老人贍養、家庭教育的問題。
工具理性的同時也可以價值理性,這就是東野圭吾的過人之處。
4.《秘密》:身體與意識的尷尬錯位(豆瓣評分:8.0)
說起來,東野圭吾是我喜歡上讀懸疑小說的啟蒙作家,當然這個我可以是千千萬萬個「我」。作為一個在日本和中國都十分知名的暢銷作家,《白夜行》《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惡意》等作品實在是懸疑小說愛好者不得不讀的作品。
也是很久沒有讀過東野圭吾的懸疑小說了,於是與故人敘舊,抓起了《秘密》讀開。評判一本懸疑小說是否優秀,其實標準不必是學院派,那是學究們的事情,我覺得最為重要的標準其實就是看讀者是否能被吸引,被「引誘」,是否會在讀了之後有迅速把它讀完的欲望。簡單來說,就是是否能讓讀者手不釋卷,欲罷不能。真正優秀的懸疑小說,就是「精神鴉片」,你讀了它,就是上了癮。如此比喻,雖未必恰當,卻足夠精確。
《秘密》的故事並不複雜,懸疑元素也不密集。故事反而是有些奇幻,一場事故讓母親直子和女兒藻奈美產生了身體和意識上的重疊。也即,從事故中僥倖存活下來的女兒,卻失去了自身的意識,擁有了母親的故事。或者說,是母親的意識佔據了女兒的身體。而作為丈夫的平介卻與眼前的這個人如何相處,在妻子與女兒尷尬的重疊身份中,矛盾與衝突皆由此而來······
喜歡東野圭吾的懸疑,尤其是懸疑中那份溫情的氣息。《秘密》其實是一本溫暖的言情小說,只不過套上了懸疑的外殼而已,其內核卻是《解憂雜貨店》式的,儘管兩者的內容和主題皆相去甚遠。也許東野圭吾通過這本小說發出的真正拷問是,面對愛人,什麼才是愛的最佳方式?面對愛人,又能夠放手到什麼程度?
總之,讀了之後會覺得這是一本腦洞大開的書,但細想之後,卻又倍覺心酸與無奈。
人生啊,即使悲歡並不相通,卻在某種情感上是共通的。一旦這個點被觸發,哪會覺得他們吵鬧,因為那無非也是自己人生的另一種可能而已。也許是過去,也許是將來,也有可能就是現在。
5.《華麗人生》:天氣炎熱,消暑必備(豆瓣評分:8.1)
對於多線敘事、打亂時空的電影向來都很喜歡,比如《兩桿大煙槍》《偷搶拐騙》《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遇人不熟》等,這類電影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經過導演、編劇、剪輯的巧妙設計,給觀者帶來層出不窮的驚喜體驗。
伊坂幸太郎的書也多有此種特點,多組人物,多線敘事,仿佛魔法之手,巧妙打亂時空;又如組合七巧板,最後一塊積木嵌入,精彩綻放了。剛剛讀完的《華麗人生》,結構設計上更為巧妙,敘事風格上更為成熟,是一本十分爽口怡人的爆米花書籍。
黑澤、佐佐岡、豐田、京子、河原崎、志奈子多組人物,分別為小偷、失敗畫商、失業者、心理諮詢師、速寫師(勉強稱之)、畫家,遭遇著不同的問題,卻彼此發生關聯,儘管有些不可思議,在作者的巧手設計下,一切又顯得合情合理。
大太陽烘烤著大地,消暑的最好方式莫不如讀書,但也要有所選擇才是,比如說這本《華麗人生》,真是一本十分適合夏季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