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山口鎮新橋西側疫情防控值班點,有幾位身著紅色上衣,頭戴紅色志願者帽子的年輕人,一直辛勤的忙碌著,不是從容不迫宣講疫情防控措施,就是鎮定自若的引導勸離著經過的人流車流......
他們忙碌著的紅色身影,構成了防疫前線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就是內鄉車友會馬山分會的愛心志願者們。自疫情防控值班點設立以來,他們始終堅守前線,用自己特有的深紅色彩渲染著人間真情,用他們的愛心阻擊著這場疫情。
面對疫情,她割小愛獻大愛
在疫情防控值班點的值班桌前,有位做事乾淨利落,充滿青春陽光朝氣的姑娘,認真的登記過往人車情況和測量過往人群的體溫,並耐心勸導人們防控疫情最好的舉措就是呆在家中,不要走動。她就是內鄉車友會馬山分會的小隊長曹變麗,但就是這樣一個文靜的小姑娘,自2月1日起,便一直堅守在這裡,用她柔弱的身軀與疫情抗擊著。
曹變麗的家就在防控值班點100米處,她有著3個年幼的孩子,最大的14歲,最小的4歲。防控值班點設立後,曹變麗看到值班點人手不足,便主動請纓,說她的小隊自願承擔值班任務,於是,她便將3個年幼的孩子扔給了丈夫,全身心投入卡點值班中。可是隨著每天令人揪心的疫情通報,她自嫌自己做的還不夠好,默不作聲從家裡搬來了值班桌,暖水瓶,純淨水以及手套、口罩等保障物品,同時又給鎮政府捐獻6大箱橙子。即使離家這麼近,她也只有到晚上10點後才會回家,才能見到3個已經睡著的孩子。
家人近在咫尺,他卻不能盡孝
隊員鄭紅朝,家就住在離卡點1.5公裡的鄭灣村,父母身體不好,孩子還小,全家六七口人全都靠著鄭紅朝一人。可是當疫情洶湧而至時,當分隊召喚時,鄭紅朝毅然決然的離家投入到卡點值班前線,自告奮勇當了一名人車勸導員,不厭其煩、耐心細緻的勸導勸離人車,用自己言行向疫情戰鬥著。截止今天,鄭紅朝已經3天沒回家了,即使父母要吃的藥,家裡急需的生活用品,鄭紅朝都抽不開身送到家中,而是託路過的熟人捎回去。
疫情抗擊中,他儼然把自己當成是黨員
年輕隊員李紅雨,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乾脆就與值班點的機關幹部一道24小時吃住在值班點,並時刻衝鋒在與人車接觸的最前沿,他處處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說破了嗓子,站腫了雙腿,有時累得他連腰都挺不起來了,他硬漢著從不叫一聲苦。問及他為啥這樣積極時,他說他現在不是黨員,但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想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他說他要在最難最艱苦的地方鍛鍊自己,他要在急難險重的事情考驗自己的擔當,使自己能儘快的向黨組織靠攏,他要在這次抗擊疫情中做出更出色的努力,更堅定自己的入黨決心。
還有隊員李鳳英,為了避免自己在值班時把疫情帶回家,帶給還在哺乳的孩子,不勝其煩的每天換了至少一次衣服,值班時注意,回家時注意,帶孩子時注意,當隊員勸她孩子還小,可以不參加值班時,她決然拒絕了,她說,她應該為抗擊疫情盡一份力。
「現在在值班點,曹變麗及她的隊員是骨幹力量,承擔著很大的防控任務」,當問及值班點工作人員時,同志們都由衷的稱讚。
「內鄉車友會馬山分會同志們的愛心精神、擔當精神值得全鎮黨員幹部學習。相信在這種奉獻精神的引領下,感召下,全鎮幹群眾志成城,科學應對,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攻堅戰」鎮黨委書記路登偉擲地有聲的說道。(曹綱)
讓黨徽在一線閃光
內鄉中醫院劉涵好樣的!
未雨綢繆敏銳研判
老年科託養老人,基本是全失能,大部分合併多種基礎病,一旦感染,後果相當嚴重。他憑著職業的敏銳和對病人的高度負責,超前向院班子倡儀並於2020年1月15日率先實施老年病區隔離和感控升級。
他匯同老年科、感控科、護理部設計嚴謹的隔離制度、嚴格的消毒程序,有效保障十幾位老人的健康。
他,就是劉涵。中共黨員.。38歲的劉涵任現任內鄉縣中醫院副院長兼內鄉縣中醫院新冠肺炎防控一線指揮。
一線指揮負責全院防控物資人員調度配備,與護理部、感控辦、醫務科學習研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組織全員培訓和演練及重點部門的實戰演習,安排各卡點、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的後勤保障和全院及各卡點消殺工作。劉院長從元月二十一號起,早上六點進院,夜裡十二點離院。大部分時間在一線各點奔波,幾乎是一路小跑。家裡病重的母親只能託人照看,感冒了嗓子啞了,用筆代替;眼睛熬腫,用冷水敷敷。二十九號接到籌建隔離病區的任務,劉涵院長立即與相關人員參與設計規劃施工,以「小湯山」速度3天完工並被驗收合格。
因在年關,工人們難免有些懈怠,劉院長就陪著大家同吃,堅守在工地,同事們建議他回辦公室休息片刻,劉院長堅辭,並慷慨激昂的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作為共產黨員,關鍵時刻,我們應該始終在一線、在現場,要讓黨徽在最危險處閃光。」
自隔離病區收住與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以來,劉院長就吃住在醫院,高度關注著隔離者的情緒變化,嚴格檢查隔離病區各種制度的執行和工作人員的身體狀況,及早安排對相關人員的心理幹預,使隔離病區的工作井然有序,從隔離者到醫護人員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因為管制,醫院食堂常常不能提供豐盛的食材,劉院長就讓媳婦把家裡不同花色的食材送到醫院,改善大家的生活,大家都笑著說:「劉院長家裡的廚房是中醫院的第二食堂」。
中西並重,綜合發力
面對突發疫情,中醫院除了要堅守國家新冠肺炎防控方案,還在充分挖掘中醫的祛瘟闢邪傳統辦法,與萬眾一起阻擊疫情。劉涵院長負責信息搜集並和中醫技術專家小組一起研討,從而正確制訂引導全縣中醫防控預案。
虛心鑽研的小夥子每天將搜集到的辦法、經方和專家們一起推敲研討,結合縣域氣候等因素,選擇相對適合的方案予以推廣。從疫情開始,他就帶領中醫院一群年輕人,在大門口免費提供中藥湯劑,並給各卡點發送袋裝中藥,推荐居家開展扶正防瘟的中藥膳、炙療、按摩,強身健體的八段錦、站樁等微運動。推薦艾燻、中藥香囊等闢邪祛蟲之法,全方位立體開展阻擊疫情的傳統方法。他思維活躍,通過微信、彩頁、電視等進行宣傳讓內鄉人民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從而積極響應政府決策,眾志成城,共克時艱。「與疫情戰鬥,風速不行,應該像光、像閃電」,劉涵與夥伴們經常相互勉勵。
內鄉縣中醫院在隔離病區、高速內鄉站、內鄉火車站等疫情防控點的同志們紛紛請求,要在火線上錘鍊自我,在最危險地方考驗黨性,經劉涵及同志們的多次要求,上級黨委批准中醫院成立一線黨支部,劉涵任黨支部書記,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戮力同心,和衷共濟,迎難而上,全力以赴」,劉涵與內鄉中醫人將牢記使命,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科學防控,全力遏制疫情。「疫情不消,永不退卻」,既是劉涵也是內鄉中醫人的共同誓言。
來源:內鄉宣傳編輯室
原標題:《【走進「疫」線】馬山愛心志願者「疫」戰閃光|內鄉中醫院劉涵好樣的!》